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病理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7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10793篇;相关期刊276种,包括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浙江临床医学、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全国头颈部病理读片研讨会暨2010全国疑难病例病理学术交流会、全国第十三次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2009年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等;临床病理分析的相关文献由142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玲、周晓军、孟奎等。

临床病理分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3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10793 占比:99.73%

总计:211364篇

临床病理分析—发文趋势图

临床病理分析

-研究学者

  • 刘晓玲
  • 周晓军
  • 孟奎
  • 宗佩君
  • 崔岩
  • 张博
  • 李晓兵
  • 石群立
  • 许春伟
  • 邵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宁; 郑焱; 黄英剑; 段琪琪; 宋刘梅; 杨鹏举; 王声榜; 张秀; 拓惠惠; 杨雅杰
    • 摘要: 为总结单纯性汗腺棘皮瘤(hidroacanthoma simplex,HS)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诊治的5例HS患者及CNKI中检索文献报道的16例HS患者资料.结果示21例患者平均年龄61.1岁(36~86岁),其中男8例,女13例,病程5个月至50年,皮损主要见于躯干、下肢(17/21),也可见于上肢(4/21),皮损表现为斑块,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内境界清楚的肿瘤细胞团块,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或卵圆形,部分细胞胞质内含有糖原,呈透明状,局部可见导管分化,真皮内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MA阳性,CEA在导管分化处阳性.16例患者行手术切除,随访无复发及恶变,5例患者具体治疗方式不详.
    • 高巍松; 赵华; 印永祥
    • 摘要: 目的 探讨卵巢Brenner肿瘤(Brenner tumor,B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 ~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例卵巢BT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4例BT中16例(66.7%)为良性BT,7例(29.2%)为交界性BT,1例(4.1%)为恶性BT.良性及交界性BT患者多为体检偶然发现或伴有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恶性BT患者因腹部胀痛就诊.眼观:良性及交界性BT均表现为灰红色的囊实性肿块,切面灰黄色,略呈编织状、质地稍韧.恶性BT为灰红色囊肿,切面囊实性,呈多彩状,实性区灰黄色颗粒状,囊性区内含血性液体.镜检:良性BT为致密的纤维间质内见增生的移行上皮巢,细胞未见明显异型.交界性BT为囊肿壁及结节状区域均内衬多层移行样上皮,上皮细胞增生伴异型,无间质浸润.恶性BT为肿瘤组织呈乳头状、实性增生,细胞层次增多伴异型,核分裂易见,间质浸润;伴有良性或交界性BT成分.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p63、GATA3均阳性;CK20、PAX8、C-erbB-2均阴性.3例WT-1阳性.恶性BT中ER、PR均阳性,1例交界性BT中ER散在阳性、PR阴性;其他BT中ER、PR均阴性.恶性BT中Ki-67增殖指数为40%,交界性BT为10%~20%,良性BT<5%.结论 卵巢BT临床罕见,有特定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大多与其他上皮和生殖细胞肿瘤混合存在.恶性BT需要积累更多的病例进行系统分析和荟萃分析.
    • 卢昌佩; 杨庆华; 喻标; 王润超; 步青云; 景海霞
    • 摘要: 对15例血管球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皮损均表现为皮下红蓝色小结节,其中甲下5例,指腹2例,上肢3例,大腿内侧2例,肩部1例,腰部1例,膝外侧1例.1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疼痛,其中5例甲下皮损对冷刺激更敏感.15例患者皮损组织病理分为四种类型,其中经典型2例,黏液型4例,球血管瘤型8例,球血管肌瘤型1例.免疫组化示15例肿瘤细胞SMA、CD34均阳性.15例均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诉肿块及疼痛复发.
    • 郭笑; 刘永霞; 周桂芝; 杨青
    • 摘要: 目的:皮肤Rosai-Dorfman病(cutaneous Rosai-Dorfman disease,CRDD)是一种罕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本文对1例患者资料进行报道,并对既往文献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方法:通过PubMed查询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对该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183篇文献,其中包括371例患者资料.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比例为1:1.1,平均年龄为46岁,以东亚人(52.3%)最为常见.皮损主要表现为多发的结节、斑块、丘疹,常见于四肢(43.1%)、躯干(36.9%)及面部(27.2%).该病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疾病通常呈慢性良性病程.结论:CRDD好发于东亚人群,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皮肤科医生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霍建忠
    • 摘要: 囊虫尾蚴病属于一种寄生虫病,人畜共患是其主要特点,囊尾蚴在进入人体后,会侵害人体脏器,如果进入人脑则会诱发重大疾病.因此,在开展生猪养殖中,养殖户要提升对该病的重视程度,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 李方; 姜继普
    • 摘要: 目的:对原发性妇科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100例原发性卵巢肿瘤的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原发性妇科卵巢肿瘤的患者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良性肿瘤的患者占42%,而恶性肿瘤的患者占48%,单侧部位的患者占80%,双侧部位的患者占20%,肿瘤直径小于10cm的患者占21%,而肿瘤直径在10-30cm之间的患者占50%,肿瘤直径大于30cm的患者占29%.而恶性肿瘤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3.8%,肿瘤的转移率0%,而肿瘤的复发率为2.4%,在治疗后,肿瘤患者1年的生存率在72.9%.结论: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正确的医疗手段来检查患者所患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并将确诊的肿瘤进行分类,根据患者所患肿瘤的性质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治疗,在进行有效的救治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 孙娟
    • 摘要: 目的:对皮肤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进行讨论分析,为临床预防确诊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皮肤黑色素瘤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统计,总结分析病理.结果:皮肤黑色素瘤细胞形态呈现多样性,上皮细胞型,棱型细胞型,小痣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其排列也程多样性,有编织状、漩涡状、束状、杂状、片状、腺泡状等分布.经过免疫组化检测:HMB45阳性患者31例;CK(肌酸激酶)阳性患者5例;S-100蛋白阳性患者40例.结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均具有多变性,在临床治疗时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医护工作者需以科学的免疫组化分析为依据对患者进行鉴别诊断.
    • 杨艳; 陈盛; 蒲玉梅; 王育新
    • 摘要: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叶酸受体(FR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分析95例OSCC患者FRα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参数、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的相关性.结果:95例OSCC组织FRα中、高表达占57.9%.5年OS,FRα高、中、低表达者分别为33.4%、79.4%、90.1%(P=0.0003);5年DFS在FRα高、中、低表达患者中分别为44.7%、82.9%、69.5%(P=0.0336).FRα表达与OSCC的肿瘤浸润方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密切相关,FRα高表达与OS和DFS负相关(P<0.05).结论:FRα表达与OSCC临床病理进展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