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管球瘤

血管球瘤

血管球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7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55429篇;相关期刊205种,包括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2017年会等;血管球瘤的相关文献由115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伟、蔡林、田光磊等。

血管球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6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55429 占比:99.76%

总计:155808篇

血管球瘤—发文趋势图

血管球瘤

-研究学者

  • 张伟
  • 蔡林
  • 田光磊
  • 黄仁鹏
  • 黄山
  • 任杰
  • 方凯
  • 苏彦农
  • 解云川
  • 郑荣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晓霞; 方春晓; 任丽娜; 张竹青
    • 摘要: 病例资料患者,男,61岁,既往体健,以“间断咯血3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近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呈鲜红色,量约5~10mL/日,无发热,无黄痰,无胸痛,无呼吸困难,查体无异常,肺CT平扫示左主支气管后壁见直径约1.7cm结节,密度较均匀,平均CT值约34HU(图1a),左主支气管管腔狭窄,增强各期显著均匀强化,三期CT值分别为134、115、103HU(图1b~d)。
    • 杨倩倩; 郭凌川; 干文娟; 刘蔚; 詹升华; 黄仁鹏; 黄山
    • 摘要: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gastric glomus tumor,GG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6例GGT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GGT男女性各3例,年龄34~60岁,中位年龄53.5岁,平均49.33岁。临床表现:5例GGT为无放射性腹痛、腹胀,1例纳差。胃镜:黏膜隆起,表面发红。眼观:瘤体呈结节状,最大径0.8~2.0 cm不等,平均1.5 cm,切面实性。镜检:5例GGT侵及肌层,1例主要位于黏膜下层,侵及黏膜固有层,伴黏膜表面糜烂及肉芽组织形成,肿瘤富血管,与周围界不清,多无明显包膜,部分病例肿瘤可呈多结节状分布;瘤细胞较小,形态一致温和,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中等量,透明或淡嗜伊红色,核圆形居中,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未见坏死,围绕血管呈巢、团状排列,部分血管呈扩张状态,1例局部见小灶钙化,4例间质透明变性及黏液变性,1例见神经侵犯,未见脉管瘤栓。免疫表型:瘤细胞弥漫表达vimentin、Calponin及SMA,Ki-67增殖指数0~7%,患者术后均未行放、化疗。6例随访6~126个月,患者均存活、未见复发。结论GGT是胃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良性,局部手术完整切除即可治愈,预后良好;需与胃肠道间质瘤、神经鞘瘤、平滑肌瘤等进行鉴别。
    • 梁婷; 王湘萍; 王晓晨; 黄超源; 罗敏
    • 摘要: 血管球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在软组织肿瘤中占比不超过2%;其中恶性血管球瘤更罕见,占比不超过1%[1]。血管球瘤源自血管球体,而血管球体分布在动静脉短路血管网,主要位于肢体远端部位,如指趾甲下、手掌、脚底等;内脏器官缺乏血管球体,偶见发生于肺、胃肠道、肾脏和肝脏等部位[2]。目前发生于盆腔的恶性血管球瘤鲜有报道。本文报道盆腔恶性血管球瘤病例1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 王芬; 徐海; 俞同福
    • 摘要: 本研究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文编号:2021-SR-238。患者女,64岁,近三个月反复出现干咳不适,无咳痰咯血、无胸闷气短及胸痛,2021年5月12日至海安市中医院查胸部CT提示气管内结节。2021年5月21日患者因“反复干咳不适三月余”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及危重医学科进一步就诊。
    • 范晓军; 杜侃伟; 庞茂华
    • 摘要: 腱鞘纤维瘤(fibroma of tendon sheath,FTS)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病变。其为一境界清楚常呈分叶状肿物,常附着于肌腱或腱鞘。手指FTS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诊断具有一定挑战,难以与结节性筋膜炎、血管球瘤、血管瘤、腱鞘巨细胞瘤、腱鞘囊肿等鉴别。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诊治的发生于手指的四例腱鞘纤维瘤,旨在提高临床及影像学医师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分析报告如下。
    • 张树良; 陈杨达豪; 盛红枫; 劳杨骏; 徐彬
    • 摘要: 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诊治特点,增强对手指血管球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6例手指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特点,同时查阅复习相关文献,总结手指血管球瘤的特点和现有的诊断方法。结果手指血管球瘤好发于中年女性,本组平均年龄(41.3±13.0)岁;病程长,平均(74.50±32.76)个月;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疼痛,触痛和冷敏感性的典型“三联征”。多数患者X线片表现正常,B超和MRI有助于明确诊断。结论血管球瘤易误诊和漏诊,临床医师对手指疼痛而X线片表现正常的患者需进一步行B超或MRI检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血管球瘤
    • 李永明
    • 摘要: 十二井穴与十宣穴虽然属于人体不同的经络和部位,但都有相同的清热、醒神等特殊作用,提示这些穴位可能有相似的解剖结构和针灸靶点。本研究首次采用了“针灸自然病理实验”(NPEA)的方法探索针灸原理,提出了“证实解剖结构与针灸靶点相关的标准”。通过分析人体手足常见的15种软组织肿瘤,发现血管球瘤(Glomus tumor)的分布与井宣穴相关性最高。对近10年中国知网中671例血管球瘤病报告分析表明,发生在手足的占比87%;在手足血管球瘤中,发生在甲下及甲旁肿瘤占比85%,与井宣穴的分布高度一致。结果提示产生血管球瘤的正常解剖结构,血管球体(Glomus body)可能是针灸的靶点。支持这个假说的证据包括,血管球体的解剖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临床特征等均同井宣穴高度相关。目前有关人体血管球体的分子生物学原理所知甚少,深入研究不但会有益于解释体温和血液循环的周围调节机制,还可能发现针灸井穴和宣穴的特异靶点和机制,进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 李静; 黄莹; 朱彤; 马超; 陶高见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指端甲下血管球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的指端甲下血管球瘤患者7例,将其按行手术的时间顺序编号(1~7号)。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热凝术,并于术后完成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记录患指外观、冷敏感试验及Love试验情况。结果1号患者治疗时出现皮肤烫伤,术后2个月痊愈,为防止此情况,使用生理盐水对手术进行了改良,2~7号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时冷敏感试验结果均为阴性。4号患者术后6个月时Love试验结果可疑,其余患者Love试验结果均为阴性。4号患者术后12个月时疼痛复现,后经外科手术切除瘤体后疼痛完全缓解。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时患指皮肤及甲床均无损伤,患指外观正常。结论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指端甲下血管球瘤,操作方便,可有效缓解疼痛,且无甲床损伤或术后畸形等并发症,可作为手术切除以外的一种补充治疗方法。
    • 王建林; 丁晓芳; 王玲; 史爱琪; 柳江燕
    • 摘要: cqvip:患者男,62岁,因“间断咯血2月余”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左肺下叶支气管壁增厚、扩张,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约1.2 cm×1.0 cm×1.0 cm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CT值26 HU,增强后明显渐进性强化,静脉期CT值154 HU,周围见多量纡曲血管影(图1A、1B),考虑平滑肌瘤。行支气管镜下左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色红、表面光滑,向腔内生长,造成局部管腔狭窄;内镜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示质软肿物,血供丰富,触之易出血(图1C)。
    • 肖曙光; 盛勇; 董兵斌; 李琴; 梅振宇
    • 摘要: cqvip:患者,女,55岁,于2019年12月24日因“发现右侧腋窝肿物2年余伴疼痛不适10 d”入院。患者2年前无意中触及右侧腋窝肿大肿物,无疼痛不适,活动度可。近10 d自觉肿物挤压时疼痛不适,遂到我院就诊。入院查体:双乳对称,乳头无凹陷,双乳未触及明显肿物,右腋窝可触及大小约3.0 cm×2.0 cm的包块,质软,界欠清,按压疼痛,活动度尚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