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平滑肌瘤病

平滑肌瘤病

平滑肌瘤病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9686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中国保健、医学临床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四届全国肿瘤病理学诊断研讨会、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病理学术会议等;平滑肌瘤病的相关文献由36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小明、李建初、J.M.罗思伯格等。

平滑肌瘤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9686 占比:99.83%

总计:59786篇

平滑肌瘤病—发文趋势图

平滑肌瘤病

-研究学者

  • 张小明
  • 李建初
  • J.M.罗思伯格
  • T.阿默
  • 常才
  • 张韬
  • 潘莹
  • 葛志通
  • H.利钦斯坦
  • L.S.小梅尔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阡; 柳鑫; 王金娟
    • 摘要: 目的:提高对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eiomyomatosis peritonealis disseminate,LPD)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LPD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术后病理诊断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7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1.6岁(33~48岁),均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史,本次LPD发病距既往最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时间为6~132个月,平均(60.1±44.6)个月。4例(57.1%)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以体检发现盆腹腔包块为主诉就诊。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盆腹腔多发实性肿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CT的诊断率分别为28.6%和25.0%。7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术中结节广泛分布在肠系膜(4例)、腹膜(3例)、大网膜(2例)和子宫直肠陷凹(2例)等处,结节大小0.4~10 cm。1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LPD结节切除术,余6例均行腹腔镜或开腹LPD结节切除术,术后均经石蜡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为LPD,其中1例为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结论:LPD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诊断主要依靠手术探查、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术后需严密随访。
    • 苏晓荣; 马斌; 李天刚; 魏传敏
    • 摘要: 患者女,48岁,体检发现子宫占位;5年前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平素月经规律。妇科查体:子宫大小如妊娠4个月,质中,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度差,无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阴道超声:子宫肌壁间多发略高回声团,较大者位于后壁,形态欠规则,与子宫壁界限欠清,呈“蟹足样”凸向子宫壁(图1A),CDFI示团块周边及内部短条状血流信号;宫旁右侧子宫静脉纡曲、增粗,双侧髂内静脉、髂总静脉、卵巢静脉及左肾静脉增宽,其内均探及条状低回声并向上延伸至下腔静脉(图1B),其与静脉壁间可见间隙,CDFI见血流通过;考虑脉管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
    • 邝菲; 韩海伟; 蓝岚; 彭晨钰; 吴秀蓉
    • 摘要: 目的观察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PD)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LPD患者,观察其CT及MRI表现,测量并比较LPD与子宫肌层平扫CT值,增强CT动脉期强化率、静脉期强化率、延迟期强化率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差异。结果LPD病灶均为多发,部分呈粟粒状;1例仅见盆腔病灶(伴子宫肌瘤),1例病变局限于腹腔,7例腹、盆腔均见病灶;6例伴网膜种植,5例伴子宫旁结节;最大病灶长径约15 cm,多发病灶长径均0.05);囊性成分平扫CT值(16.23±4.12)HU,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7例接受MRI,实性成分6例T2WI呈低信号、1例呈高信号;DWI上实性成分呈等或略低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ADC图上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实性成分ADC[(1.21±0.19)×10^(-3) mm^(2)/s]与正常子宫肌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5±0.17)×10^(-3) mm^(2)/s,t=0.45,P>0.05];增强后病灶实性成分均表现为渐进性强化。结论LPD的CT及MRI表现具一定特征性,结合病史有助于诊断。
    • 张昊萌; 张洪扬; 邵红颖; 王艳秋; 李长忠
    • 摘要: 腹腔弥漫型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率极低,误诊率较高。报道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21年收治的1例腹腔弥漫型平滑肌瘤病患者,该患者以月经频发伴经量增多为首发症状,术前未明确诊断为腹腔弥漫型平滑肌瘤病,相关辅助检查也无明确指征,术中探查可见多枚平滑肌瘤样结节弥漫生长于腹腔。腹腔弥漫型平滑肌瘤病的病灶可弥漫分布于盆腹腔多器官表面,肉眼较难与腹膜转移癌或胃肠道间质肿瘤相鉴别。另外,在临床表现上,症状多与病灶种植位置有关,无特异性表现。在实际临床实践中,术前检出率极低,为降低误诊率,应对有多次子宫平滑肌瘤复发病史、腹腔镜碎瘤史的患者提高警惕,必要时行盆腹腔磁共振成像完善术前检查。
    • 张爽; 李诚诚; 孟庆波; 黄佳欣; 韩宇; 王冬
    • 摘要: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又称血管内平滑肌瘤病,是指形态学上良性的平滑肌累及静脉管腔向子宫内、外的静脉系统内生长[1]。2014年WHO将其归为平滑肌瘤组织出现生长结构异常的一种良性疾病[2],其生物学上有蔓延性生长、容易复发等恶性行为。1病例摘要,徐某,女,42岁,因体检发现子宫肌瘤4年、下腹胀2月入院。患者4年前体检时行超声发现子宫肌瘤,直径约2 cm,无自觉不适,未行任何治疗。
    • 朱兆领; 黄蓉; 武海英; 刘冰冰; 张小林; 王睿丽; 袁建军
    • 摘要: 1病例简介女,29岁,主诉:产后2 d出现右下腹痛。6个月前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孕26+2周因宫颈功能不全阴道分娩。体格检查: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常规超声(图1A~C)结合超声造影(图1D~F)提示右侧附件区及右侧卵巢静脉走行区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右侧卵巢静脉内平滑肌瘤。增强CT(图1G~H)提示:考虑静脉内平滑肌瘤,累及下腔静脉.
    • 李灵敏; 李群; 李文波; 刘晓峰
    • 摘要: 弥漫性食管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其病理特征是食管肌层弥漫性肥大,以吞咽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合并患有Alport综合征,有可能误诊为恶性食管肿瘤、贲门失弛缓症等.本案例报告了1例弥漫性食管平滑肌瘤病的患者诊治经过,介绍该病的影像学特点并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孝梦甦; 张一休; 潘卫东; 葛志通; 戴晴; 徐钟慧; 齐振红; 欧阳云淑; 李建初; 朱庆莉; 姜玉新; 吕珂
    • 摘要: 目的 观察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超声与CT特征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IV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对比超声、CT诊断IVL的准确率.结果 Ⅰ期IVL超声多表现为子宫肿物呈“蠕虫”或条索串珠样向宫旁延伸,血流信号丰富;CT多表现为子宫或盆腔低密度肿物,伴子宫静脉或卵巢静脉内肿物.Ⅱ~Ⅳ期IVL超声表现为生殖静脉、髂静脉、下腔静脉、右心甚至肺动脉内条索状肿物沿静脉走行,内见血流信号;增强CT肿物呈“丝瓜络”样不均匀强化.超声与CT诊断IVL的准确率分别为49.09%和58.18%,CT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P<0.05);超声和CT诊断Ⅱ~Ⅳ期IVL的准确率均高于Ⅰ期(P均<0.05).超声与CT联合诊断IVL准确率达74.55%.结论 IVL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联合超声与CT可显著提高诊断IVL的准确率.
    • 刘晓慧; 姜梦雪; 于京京; 张世凯; 智莉; 田庚
    • 摘要: 子宫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并静脉平滑肌瘤病(CHIL)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子宫平滑肌瘤,为子宫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CDLU)累及血管,并具有静脉内平滑肌瘤(IVL)的特点.辅助检查主要表现为子宫壁出现低回声光团,血流丰富,剖腹探查可见血运丰富、灰红质软似胎盘小叶样的子宫肌瘤,肌瘤剔除过程中可见部分小血管受肌瘤侵蚀严重,可自小血管内牵出细长肌瘤样病灶.现报道1例CHIL,综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以指导临床.
    • 袁明圆; 耿昕; 台秀丽; 牛兆园
    •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告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诊疗经过.检索国内外妊娠合并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相关文献,分析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预后等资料.结果 (1)病例报告:患者33岁,孕37周+2时因"发现盆腔包块7个月,阴道流液半小时"入院.入院当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盆腹腔肿物切除术.术后随访26个月,未见明显复发迹象.(2)文献复习:检索到相关文献13篇,共15例(含本例).15例患者发病年龄32岁(19~47岁),其中5例有肌瘤切除史.12/15孕期无明显症状,于分娩时或产后发现;3/15孕期出现明显症状,以腹痛为主.6/15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位异常、羊水过少等产科相关并发症.2/15例为辅助生殖技术妊娠.11/15分娩孕周>32周,3/15分娩孕周<28周,1/15因严重并发症于孕10周终止妊娠.12/15采取剖宫产术+肌瘤清除术,并保留子宫和附件;3/15例采取了子宫切除术(其中2例同时切除双侧附件).7例病理表现为广泛、大量分布的小肌瘤,类似恶性肿瘤浸润,直径0.5~1.0 cm;5例有多个较大肌瘤,伴随散在分布的小肌瘤.结论 妊娠合并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是一种较罕见的良性疾病,常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术前较难诊断,多于术后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可能误诊为恶性肿瘤.通常选择剖宫产术+肌瘤切除术治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