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腔静脉,下

腔静脉,下

腔静脉,下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1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篇、专利文献171723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等; 腔静脉,下的相关文献由783位作者贡献,包括祖茂衡、张庆桥、顾玉明等。

腔静脉,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8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71723 占比:99.90%

总计:171901篇

腔静脉,下—发文趋势图

腔静脉,下

-研究学者

  • 祖茂衡
  • 张庆桥
  • 顾玉明
  • 徐浩
  • 王建华
  • 崔艳峰
  • 徐凯
  • 李绍东
  • 杨维竹
  • 罗剑钧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喻垚; 王高飞; 张旭; 马鑫; 王保军; 俞鸿凯; 黄庆波; 刘侃; 彭程; 杜松良; 李炳根; 李时祺; 赵国栋
    • 摘要: 目的 明确腹腔镜手术中下腔静脉膈上段的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方法 2018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选取成人尸体、新鲜尸体各2例.对冰冻尸体进行解剖.沿双侧锁骨中线打开胸腔,翻开心包前壁,解剖分离上腔静脉、下腔静脉.沿腹正中线打开腹腔,翻左、右肝叶,显露肝后段下腔静脉、第二肝门,剖开腔静脉裂孔进入心包,观察下腔静脉膈上段的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测量下腔静脉膈上段长度.对新鲜尸体行腹腔镜手术试验,于脐旁、右侧腹直肌旁距脐约4 cm、腹正中线脐上约6 cm、右侧腋前线肝下缘下方约2 cm、左侧锁骨中线肝下缘下方约2 cm置入5个12mm套管.腹腔镜辅助下翻左、右肝叶,显露肝后段下腔静脉、第二肝门,剖开腔静脉裂孔进入心包,观察下腔静脉膈上段的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结果 2例尸体解剖中可见,下腔静脉经肝的腔静脉沟,穿膈的腔静脉孔进入胸腔,再穿纤维心包注入右心房.测量下腔静脉膈肌至右心房入口的长度分别为1.67 cm和2.57 cm.2例腹腔镜手术试验,可很好地显露肝后段下腔静脉、第二肝门、下腔静脉膈肌入口;沿腔静脉裂孔打开膈肌存在一个相对无血管的脂肪组织解剖层次;心包与右心房之间有较大的解剖间隙,可很好地显露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及右心房,可完整连续地显露整个膈下至右心房入口节段的下腔静脉.结论 下腔静脉旁存在一个相对无血管的解剖层次,腹腔镜手术中经腹腔打开膈肌可较安全地进入心包,很好地显露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及右心房,为经该入路行MayoⅣ级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提供了可能.
    • 张钰; 樊世文; 殷姜文; 翟晶雯; 葛明月; 秦新磊; 代志刚
    •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对老年患者腰麻后低血压(PSAH)的预测价值以及术前合并高血压病是否影响IVC-CI对PSAH的预测.方法 选择择期行腰麻(SA)下手术的老年患者163例,根据术前是否临床确诊高血压病分为合并高血压病组(H组)和未合并高血压病组(N组),2组再根据腰麻后30 min内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D组)和未发生低血压组(F组).分别在SA前、SA后超声测量腔静脉直径(dIVC)最大值(dIVCmax)和IVC-CI.记录SA前和SA后30 min内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 49例(30.1%)发生PSAH.H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SBP、MAP、HR基线值、PSAH发生率明显高于N组患者(P<0.05).D组SA前、后IVC-CI均明显大于F组(P<0.01).N组SA前、后IVC-CI与SA后30 min内最低SBP和MAP呈负相关(P<0.01).H组SA前、后IVC-CI与SA后30 min内最低SBP和MAP呈负相关(P<0.01).SA前和SA后IVC-CI预测PSA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SA前、后dIVCmax(P<0.01).结论 SA前和SA后IVC-CI均可以预测术前合并、未合并高血压病老年患者PSAH的发生,可作为一种无创的预测老年患者PSAH的方法.
    • 刘磊; 侯国欣; 张韬
    • 摘要: 目的 评估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BCS)中开通副肝静脉(AHV)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1例主肝静脉(MHV)梗阻B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均接受AHV成形术和(或)下腔静脉成形或溶栓术.造影提示AHV直径6~13 mm,AHV与下腔静脉(IVC)远心端角度为(106.9±27.7)°,AHV开口于IVC右侧者占57.1%,前壁9.5%,左侧壁1.4%.所有患者的技术成功率100%,13例行AHV球囊扩张者的AHV压力由术前的(41.6±6.4)cm H2O(1 cm H2O=0.098 kPa)降至术后的(22.2±5.5)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6,P<0.01);IVC溶栓和球囊扩张后,AHV 压力从(29.1±3.3)cm H2O降至(19.1±8.8)cm H2O(t=8.136,P<0.01),肝段 IVC 压力从(25.5±6.1)cm H2O降至(13.8±4.0)cm H2O(t=5.536,P<0.01).术后6个月患者症状和肝功能均明显改善,血管超声提示AHV和IVC通畅.结论 开通AHV有助于缓解肝静脉梗阻BCS患者的症状,改善肝内血流.
    • 徐乐; 卢昌碒; 李向宇
    •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观察下腔静脉塌陷预测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价值.方法 纳入299例接受椎管内麻醉下择期手术患者,根据麻醉后是否出现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n=41)与非低血压组(n=258),比较2组进入手术室后5 min(T1)和麻醉后5 min(T2)、10 min(T3)、15 min(T4)、20 min(T5)、25 min(T6)及30 min(T7)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记录T1、T3、T5及T7各时间点超声所测下腔静脉呼气末最大直径(IVCe)及吸气末最小直径(IVCi),计算下腔静脉塌陷指数(CI).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CI与血压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I预测椎管内麻醉后出现低血压的价值.结果 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为13.71%(41/299).低血压组T3时收缩压、舒张压及MAP均明显低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低血压组内T3时低收缩压、舒张压、MAP、心率均明显低于T1(P均<0.05);非低血压组T3时MAP、心率均明显低于T1(P均<0.05).低血压组T1、T3时IVCe及IVCi均明显小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CI均高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T3时IVCe及IVCi均明显低于T1(P均<0.05),CI则较T1明显升高(P<0.05).2组T3时CI均与收缩压、舒张压及MAP呈负相关(r=-0.437、-0.361、-0.315,P均<0.01).CI预测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AUC为0.864,截断值取43.26%时,敏感度为75.60%,特异度为84.90%.结论 超声测量下腔静脉CI预测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效能较好.
    • 薛勤; 景孜涵; 蔺大明; 郭然; 蒋美琴
    • 摘要: 目的:为预防腰麻后剖宫产孕妇低血压的发生,探讨孕妇进行左侧卧位15°体位护理干预的效果,并观察孕妇下腔静脉及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差异.方法:选择健康足月妊娠拟行剖宫产孕妇7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B组孕妇腰麻后分别采取平卧位及左侧卧位15°,记录两组孕妇剖宫术中低血压(SBP<80%基础值)的发生率,如发生低血压即用去氧肾上腺素处理.腰麻后应用超声检测两组孕妇的下腔静脉(呼气末内径及最高流速)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S/D(PSV/EDV)值.结果:A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B组(22.9%vs 2.9%,P<0.05);下腔静脉内径中位数小于B组((1.37(1.21,1.60)) cmvs(1.67(1.56,1.90)) cm,P<0.05);两组间的子宫动脉RI、PI及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卧位能降低腰麻后剖宫产孕妇低血压发生率,一旦发生,临床及时处理并不影响妊娠子宫血流灌注,其机制通过超声观察子宫动脉得以证实.
    • 王晓静; 王岩青
    • 摘要: cqvip: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的主要方法。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不受胸腔气体干扰,是诊断PFO的金标准;但部分患者难以忍受食管插管反应;而无痛TEE需要麻醉,患者无法配合完成瓦尔萨尔瓦动作。本研究观察改进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加压法(即以手法压迫IVC上腹段)用于无痛TEE诊断PFO的价值。
    • 刘奕; 赵浩天; 薛红元
    • 摘要: 目的 观察经下腔静脉(IVC)短轴切面测量IVC各指标评估急重症患者容量负荷的价值.方法 收集109例因突发呼吸困难和/或血流动力学紊乱而接受床旁急诊超声检查患者,分别经IVC长轴切面测量其前后径(IVC-ad),经短轴切面测量其短径(IVC-sd)、长径(IVC-ld)及横截面积(IVC-csa),并计算其变异率及IVC长短径比值(IVC-ratio).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上述各指标评估容量负荷的效能.结果 根据肺超声表现将患者分为容量过负荷组(n=30)与非容量过负荷组(n=79).容量过负荷组IVC-admax、IVC-sdmax、IVC-csamax和IVC-ldmax均高于非容量过负荷组(P均<0.05),而IVC-ratio、IVC-ad变异率、IVC-sd变异率、IVC-csa变异率均低于非容量过负荷组(P均<0.001);组间IVC-ld变异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以16.85 mm、15.20 mm、20.05 mm、3.42 cm2、27.27%、28.21%、30.88%和1.32为IVC-admax、IVC-sdmax、IVC-ldmax、IVC-csamax、IVC-ad变异率、IVC-sd变异率、IVC-csa变异率和IVC-ratio的截断值,其预测容量过负荷的敏感度分别为83.30%、83.30%、80.00%、70.00%、78.50%、84.80%、78.50%和94.90%,特异度分别为68.40%、65.80%、58.20%、75.90%、76.70%、70.00%、70.00%和76.7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790、0.668、0.770、0.820、0.830、0.783和0.918.结论 于IVC短轴切面测量IVC各指标对评估急重症患者容量负荷具有良好价值.
    • 李路豪; 党晓卫; 张弓; 李林; 李素新; 王培举; 沈东启; 刘胜炎
    • 摘要: 目的 探讨巴德-吉亚利综合征(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7例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资料.男性30例,女性37例,年龄(47.7±11.1)岁(范围:18~72岁).所有患者均行下腔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溶栓后行下腔静脉成形术,记录患者血栓溶解情况、并发症及治疗结果.采用t检验、x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溶栓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7例患者中,47例最终溶栓成功,溶栓第1、2、3、4周的溶栓成功率分别为9.0%、29.9%、64.2%、70.1%.溶栓第1、2、3、4周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4.5%、14.9%、31.3%.所有患者下腔静脉成形术围手术期未发生症状性及急性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溶栓成功组和溶栓失败组的血栓长度[(36.7±18.1)mm比(52.0±16.4)mm,t=-3.234,P=0.002]、Child-Pugh分级(A~C级分别为37、8、2例比10、8、2例,Z=-2.310,P=0.021)、预开通下腔静脉比例[68.1%(32/47)比35.0%(7/20),x2=6.313,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栓长度(OR=0.948,95%CI:0.913~0.984,P=0.005)、预开通下腔静脉(OR=5.451,95%CI:1.469~20.228,P=0.011)是溶栓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B-CS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效果满意,溶栓时间应以3周内为宜.溶栓失败的患者行下腔静脉成形术安全、有效,预开通下腔静脉是提高溶栓效果的重要方法.
    • 付国; 姜亚卓; 帖鹏; 孙羿; 程永毅
    • 摘要: 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下腔静脉变异的一种类型,腔静脉后输尿管伴右侧双下腔静脉变异的病例罕见.本文报道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伴右侧部分双下腔静脉变异的病例,患者同时有右侧输尿管结石、右肾积水,行经腹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右侧腔静脉后输尿管离断成形术.术后14个月复查泌尿系B超,右肾盂及右输尿管未见积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