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危型HPV

高危型HPV

高危型HPV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29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妇产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5篇、专利文献919490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家庭保健、母婴世界、基层医学论坛等; 高危型HPV的相关文献由70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琳、任婧婧、何文凤等。

高危型HPV—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919490 占比:99.97%

总计:919755篇

高危型HPV—发文趋势图

高危型HPV

-研究学者

  • 张琳
  • 任婧婧
  • 何文凤
  • 何昕
  • 刘学锋
  • 刘宏图
  • 刘嵘
  • 刘文宽
  • 卢舟宇
  • 吕娜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张
    • 摘要: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微波联合治疗对宫颈炎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京山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98例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微波联合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和应对适应能力。结果经治疗,2组IL-17、TNF-β、IL-23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经治疗,2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且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CAPS-1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炎合并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微波治疗更能显著改善机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睡眠及应对能力,值得推广。
    • 郭灵; 孙潇潇; 成佳景
    • 摘要: 目的研究阴道微生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阳性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的相关性,探讨阴道微生态对高危型HPV阳性SIL诊断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高危型HPV阳性,并经阴道镜检查、子宫颈组织活检或LEEP术明确宫颈病理结果的女性757例,根据组织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SIL组(n=347)及宫颈组织良性改变组(对照组,n=410)。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比较SIL组与对照组之间阴道微生态的差异并建立阴道微生态与高危型HPV阳性SIL的诊断临床预测模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L组孕次增加,HPV16、18型感染率较高,阴道微生态失衡如阴道菌群多样性增加、乳酸杆菌功能下降、合并BV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HPV阳性情况、菌群多样性、H_(2)O_(2)浓度、BV感染作为预测因子,纳入诊断临床预测模型并制作列线图。经过验证,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7;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分析则显示该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的临床实用度。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诊断临床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度,有利于针对HPV阳性高风险发病患者观察随访及个体化治疗。
    • 马俊凤; 张然; 焦明远
    • 摘要: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行宫颈癌前病变检查的志愿者5974例,通过问卷调查、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分析高危型HPV的感染率、感染亚型,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通州区妇女人群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为27.75%,主要基因型别为HPV16、18、31、33、39、58型。经TCT检查发现,感染高危型HPV者,宫颈病变的发生率高于未感染高危型HPV者。年龄≤35岁、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家庭收入<3000元/月、长期食辛辣食物、有吸烟饮酒史、性伴侣数量≥2个、未使用避孕措施、有宫颈手术史、阴道感染史,以及性伴侣生殖器感染史的人群,感染高危型HPV的概率高于未存在这些情况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35岁、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以及有阴道感染史是感染高危型HPV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通州区妇女人群中年龄≤35岁、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以及有阴道感染史者更易感染高危型HPV,在宫颈癌筛查中应引起重视。
    • 张媛; 糜媛媛; 谢绮; 陈燕
    • 摘要: 目的: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泡腾胶囊和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伴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行LEEP治疗的HSIL伴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均行LEEP锥切术,联合组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抗HPV生物蛋白敷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PV病毒载量,Survivin、Ki-67阳性表达率,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高危型HPV转阴情况。结果:联合组宫颈病变治疗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82.6%),各时点效应、组间效应、时点和组间的交互效应均可显著影响HPV病毒载量水平和Survivin、Ki-67阳性率变化,且联合组治疗后HPV病毒载量水平(6.6±0.8)和Survivin(24.0±2.9)%、Ki-67阳性率(19.2±2.1)%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术后6个月(87.0%)、12个月(93.5%)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65.2%、78.3%)(均P<0.05)。结论:LEEP锥切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抗HPV生物蛋白敷料对HSIL伴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临床疗效更高,可有效抑制病毒增殖,促进高危型HPV转阴,降低术后复发率。
    • 欧阳晨捷; 周东华; 刘小燕; 陈莹; 平静; 葛娟; 潘育
    • 摘要: 目的 研究Cathepsin D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并分析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ower Vision二步法检测Cathepsin D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结果 Cathepsin D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3%、79.3%、95.0%,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高于CIN组织(P<0.05),在CINⅢ组织的表达高于CINⅠ组织(P<0.05)。Cathepsin D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r=0.608,P<0.05)。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Cathepsin D的表达与高危型HPV的感染呈正相关(r=0.242,P=0.006)。结论 Cathepsin D的高表达和高危型HPV的感染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athepsin D和高危型HPV有可能作为评价CIN分级及宫颈癌变程度的辅助诊断方法。
    • 刘铭; 吴坤英; 郭宝芝; 宋芷霜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miR-130b-5p和miR-142-5p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的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患者76例,另选取80例高危型HPV阳性非宫颈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的血清miR-130b-5p和miR-142-5p表达水平以及分析其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结果高危型HPV阳性患者发生宫颈癌与年龄、是否绝经、有无分娩史、HPV分型无关(P均>0.05),宫颈癌患者血清miR-130b-5p和miR-142-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血清miR-130b-5p和miR-142-5p表达水平是影响高危型HPV阳性患者发生宫颈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130b-5p和miR-142-5p水平评估宫颈癌诊断AUC分别为0.737,0.746,联合检测AUC为0.833。结论血清miR-130b-5p和miR-142-5p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可为宫颈癌的诊治提供数据参考。
    • 沈鑫; 谢红梅
    • 摘要: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68例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HPV标本进行检测,并按照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35例)与阴性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结果两组鳞癌、腺鳞癌、小细胞癌病理类型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腺癌病理类型检出率39.39%明显高于阳性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性组Ⅱb期、Ⅲ~Ⅳ期临床分期均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中阴性患者的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临床分期特点主要为Ⅱb期、Ⅲ~Ⅳ期,在临床诊断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病理类型与临床分期特点,从而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
    • 侯晓萍; 陈丹华
    • 摘要: 目的探讨东莞市城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亚型分布情况,为当地妇女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20年6月-2021年3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宫颈癌筛查的2673例东莞市当地适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集妇女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核酸分型检测。回顾性调研受检者的检测结果,统计受检者HPV感染情况以及感染的HPV型别,观察受检者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和宫颈活检检查结果与HPV亚型感染的关系。结果2673例妇女检出HPV阳性152例,阳性检出率5.69%,其中单一类型HPV感染130例(85.53%),混合感染22例(14.47%),包括双重感染21例、三重感染1例。152例HPV阳性妇女共计检出HPV亚型175例次,居前三位的亚型依次为HPV52型、58型和16型,占比分别为28.57%、12.0%和9.14%。16例妇女宫颈癌细胞筛查提示阳性,HPV感染21例次,HPV16型、18型阳性各4例,占比最高,达19.05%。9例妇女宫颈活检提示阳性,HPV感染9例次,以HPV18型和16型占比高,分别为33.33%和22.22%。9例妇女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7例、CIN3级1例、原位癌(AIS)1例,HPV均为单一亚型感染,共计感染9例次,包括HPV18型3例(33.33%),HPV16型2例(22.22%),HPV6型、33型、58型、66型各1例(11.11%)。结论东莞市城区妇女高危型HPV感染形势较为严峻,以HPV52型、58型和16型感染居多,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多为HPV16型和18型感染,定期进行HPV检测对于防治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检测提示HPV16型和18型阳性的妇女,建议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一步诊断,并积极做好治疗及随访观察工作。
    • 贾小平; 李韵霞; 姜敏; 周静; 马彩玲
    • 摘要: 目的探究HR-HPV阳性的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行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变化及术后宫颈HR-HPV持续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6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妇科因CINII、CINIII及宫颈微浸润癌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359例,分析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的变化,锥切术后HR-HPV持续阳性的情况,探究术后HR-HPV持续阳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359例患者中,锥切术后病理升级率为14.48%,降级率为37.33%;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为48.19%,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353(P<0.01)。锥切术后HR-HPV持续阳性率为18.99%,HR-HPV转阴率为81.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宫颈活检CINIII、病灶累及腺体及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与锥切术后HR-HPV持续阳性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宫颈活检CINIII、病灶累及腺体及锥切术后病理升级是锥切术后宫颈HR-HPV持续阳性的风险因素(OR=13.377、2.314、45.215,P<0.05)。结论宫颈病变锥切术前后病理诊断有一定变化,锥切术对指导宫颈病变的进一步治疗意义较大,锥切术后部分患者仍存在HR-HPV持续阳性,术后不容忽视宫颈癌的筛查。
    • 陈惠萍
    • 摘要: 宫颈病变是目前女性人群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病变的重要的原因[1]。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宄所(IARC)正式提出宫颈癌发病的主要病因是高危型HPV(HR-HPV)的持续感染[2]。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高危型HPV感染,可切断宫颈病变继续向恶性肿瘤的发展,对有效预防宫颈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