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53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4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55932篇;相关期刊269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中国急救医学、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大会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4年会暨第三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献由1242位作者贡献,包括等、郭继鸿、张林等。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4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5932 占比:99.66%

总计:156468篇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发文趋势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研究学者

  • 郭继鸿
  • 张林
  • 赖碁
  • 傅向华
  • 光雪峰
  • 左明鲜
  • 徐标
  • 姚依群
  • 曹庆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志贤; 朱宗成; 盛晓东; 金静
    • 摘要: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高炎症反应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行急诊PCI术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服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PCI术后予以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观察组PCI术后予以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血清炎症因子含量;PCI术后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超声,观察支架内再狭窄和新发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占比。结果术后,2组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可有效降低急诊PCI术后高炎症反应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减少远期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 李宗赢; 孙亚飞; 张培培; 王娜
    • 摘要: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常合并心律失常,多见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可开通犯罪血管,改善心肌灌注,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但在临床工作中遇见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急诊PCI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少见,现进行报道。
    • 徐春红; 沈丽萍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法舒地尔治疗对其心电图ST段回落率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法舒地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ST段回落率及治疗前、后的心肌损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ST段回落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法舒地尔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回落率,改善心肌损伤指标水平。
    • 常永茂; 席银娟; 刘昕; 樊欣; 赵生环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心室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术中应用阿托品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酒泉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手术的患者10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心室颤动将患者分为心室颤动组和无心室颤动组。观察组患者在行急诊PCI手术过程中均静脉注射足量阿托品,对照组则不给予阿托品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反复缺血性心绞痛、猝死、无复流、心室颤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心室颤动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预防性应用阿托品后,观察组患者无复流、心室颤动、反复缺血性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χ^(2)=5.976、8.253、5.342、5.021、4.472,P 1 500μV、入院时STmax> 300μV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4.438、4.041、4.438、2.407、4.438、4.299、5.393、8.914、4.379、4.093、8.143、2.064、4.158、3.934,均P 1 500μV、STmax> 300μV、右冠状动脉为罪犯血管、术前TIMI血流0级、左主干病变、症状发作到球囊扩张时间> 360 min、PCI术前心室颤动、既往心电图QRS时限延长、既往心肌梗死史、伴右心室心肌梗死;而患者发生心室颤动的的保护因素包括使用β阻滞药、阿司匹林、入院时血钾水平偏高、术中使用阿托品[OR(95%CI)=6.562(2.171~13.365)、4.258(2.372~10.447)、3.267(1.683~6.976)、2.736(1.058~4.125)、2.288(1.291~4.389)、3.382(2.379~4.681)、3.825(1.649~6.813)、1.078(1.011~1.109)、1.651(1.020~3.009)、6.957(3.719~10.618)、0.653(0.372~0.938)、0.371(0.282~0.628)、0.481(0.180~0.819)、0.734(0.541~0.912),均P <0.05]。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心室颤动的危险因素众多,术中预防性应用阿托品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赵易芾; 赵建国; 杜俊芳
    • 摘要: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类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口服降糖药,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酮症酸中毒是SGLT2i少见的并发症,目前上市的药物中恩格列净的酮症酸中毒发生率最低。在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恩格列净并发酮症酸中毒导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最增加诊治的复杂性。
    • 刘鸿玲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并发心室纤颤(V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9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中并发VF患者的临床完整资料,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分析影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中并发V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IS≥3%、冠脉Gensini评分>85分以及LVEF1,P85分以及LVEF<50%可能会增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中并发VF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该类患者术后应定期复查,及时采取相关有效措施,以改善预后.
    • 陈锦峰; 周素芸; 唐良秋; 陈宝峰; 陈云宪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硫酸阿托品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出现的再灌注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纠正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于PCI术中出现再灌注性缓慢性心律失常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PCI术中闭塞血管开通后出现再灌注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后,观察组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缓慢注射小剂量硫酸阿托品,对照组经外周静脉注射常规剂量硫酸阿托品.比较2组术前基线资料、冠状动脉再灌注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纠正指标以及术后1周和1、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男性、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和年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入院时胸痛时间、病变血管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再灌注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在30 s内纠正成功率更高[100.0%(40/40)比60.0%(24/40)],房室传导纠正时间、从导丝通过闭塞病变到冠状动脉血流恢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3级所需要的时间和PCI手术时间更短[(7.6±1.2)s 比(38.0±15.3)s,(10.2±2.1)s 比(45.4±5.9)s,(8.4±2.3)min 比(16.5±5.2)min],术后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更低[(29±11)帧/s比(38±13)帧/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30 min心绞痛缓解比例和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比例以及术后1周和术后1、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导管小剂量硫酸阿托品,对纠正STEMI患者PCI术中出现的再灌注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效果良好,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代少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Aslanger征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其他冠状动脉(冠脉)严重病变的价值.方法 6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是否出现Aslanger征分为Ⅰ组(有Aslanger征,26例)和Ⅱ组(无Aslanger征,40例).两组均进行心电图检测及冠脉造影,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冠脉造影结果,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支数.结果 Ⅰ组患者的STV3R~V5R↑、STV7~V9↑、STV4~V6↓、STV1↑、STavF↓占比均高于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梗死部位在右冠状动脉(RCA)近端占比84.62%高于Ⅱ组的42.50%,RCA中远端占比11.54%、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占比3.85%低于Ⅱ组的35.00%、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重于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718,P=0.007<0.05).Ⅰ组患者单支病变占比11.54%低于Ⅱ组的60.00%,双支病变占比42.31%、三支病变占比46.15%高于Ⅱ组的17.50%、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langer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部位RCA近端及心电图相邻导联ST段抬高,存在Aslanger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冠脉狭窄及病变的风险度更高.
    • 林军花
    • 摘要: 目的:观察在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过程中应用心电图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9年7月-2020年6月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临床观察对象;对入院患者均予以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心电图的应用效果.结果:78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左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患者分别为63例、15例;对比该结果可见心电图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24%、80.00%、92.31%,漏诊率4.76%,两种方式诊断具有一致性.对比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患者心电图特征,可见:前者V3ST抬高总和明显高于后者(P<0.05);其Ⅱ、Ⅲ、avF ST抬高总和则远低于后者(P<0.05);且ST抬高V1/V2≥1、Ⅱ/Ⅲ≥1患者比例也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心电图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中效果显著,可行推广.
    • 陈韦; 史冬梅; 许艳玲; 蒋宏粉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和合并右心室梗死在临床观察方面的差异,以便护士及早发现右心室梗死先兆,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单纯急性下壁心梗患者组例为A组,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梗组例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补液量进行对比.结果 B组发生低血压及休克、恶心呕吐、Kussmaul征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B组发生心律失常例数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快速补充合适液体量是抢救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也能有效改善患者右心功能.护士尽早发现下壁合并右心室梗死征兆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创造良好条件,改善预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