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心肌梗死
右心室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1年内共计6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篇、专利文献5543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浙江预防医学、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医急症等;
右心室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献由122位作者贡献,包括严鹏飞、代政学、何秉贤等。
右心室心肌梗死
-研究学者
- 严鹏飞
- 代政学
- 何秉贤
- 冯大跃
- 冷爱文
- 周誉龙
- 张霖
- 朱峰
- 李金明
- 查高飞
- 王启民
- 王善慧
- 王培书
- 田少华
- 肖本波
- 贾岁满
- 郎品艳
- 韩秀萍
- 于东祥
- 任敏
- 何静
- 党书毅
- 党群
- 刘仁光
- 刘俊超
- 刘振华
- 卢全兴
- 史冬梅
- 吴凤云
- 吴同果
- 吴龙光
- 周晨日
- 唐忠仁
- 夏学勇
- 姜冬红
- 孔繁亮
- 孙晓燕
- 孙智敏
- 宋志芳
- 富路
- 张丽娜
- 张冬梅
- 张凡
- 张国强
- 张敏
- 张智亮
- 张福春
- 张红
- 彭景添
- 徐元杰
-
-
陈韦;
史冬梅;
许艳玲;
蒋宏粉
-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和合并右心室梗死在临床观察方面的差异,以便护士及早发现右心室梗死先兆,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单纯急性下壁心梗患者组例为A组,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梗组例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补液量进行对比.结果 B组发生低血压及休克、恶心呕吐、Kussmaul征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B组发生心律失常例数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快速补充合适液体量是抢救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也能有效改善患者右心功能.护士尽早发现下壁合并右心室梗死征兆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创造良好条件,改善预后.
-
-
何秉贤
-
-
摘要:
冠心病现今仍是十分常见而重要的问题,诊查和治疗的方法众多,如何正确应用,值得认真复习.病史、体检和心电图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怀疑有右心室心肌梗死者,心电图应加作胸导联V2R、V3R、V4R、V5R和V6R.各项无创检查的应用,务必结合临床情况和病情需要,慎重选用.同时应参考患者的病史、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情况、糖尿病、是否肥胖以及以及治疗和经济情况等.胸痛发作者,应详询其表现、部位、性质和缓解的方法,包括硝酸甘油应用的情况等,选用最需要的检查方法.
-
-
李蕾
-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疾病经心电图方式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疑似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400例作为观察对象,明确诊断的有40例,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明确诊断为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40例患者当中,其心电图表现特征主要是V3R-V6RST段上抬要> 0.1 m V,并且伴随有病理性Q波出现,a VR出现的患者有2例,患者Ⅱ、Ⅲ、a VF导联有病理性Q波出现。患者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均要高于正常值。结论心电图检查方式在急性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疾病诊断当中具有重要价值,是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疾病的首选检查方式。
-
-
陈小艳;
徐元杰;
孔繁亮;
吴同果
-
-
摘要:
急性下壁或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心力衰竭与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有关,需适量补液,但目前对于补液量的多少存有争议.补液至右心室功能恢复后增加左心室充盈,是否应限制补液或添加利尿药,以便预防左心衰竭,目前较少文献报道.本文旨在探讨对于下壁或合并右心室AMI患者并发左心衰竭时的治疗进展.
-
-
-
杨林枫
-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健康对照组30例(A组),35%≤EF≤55%心肌梗死患者30例(B组),EF0.05),C组与A、B组比较,右室舒张末容积和右室收缩末容积均显著增大,右室每搏量显著增加,右室射血分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ei指数,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联合应用提高了右心室功能测定的准确性。
-
-
-
-
-
严鹏飞;
李金明;
张敏;
刘振华;
田少华;
王善慧;
冯大跃;
代政学;
李俊峡
-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IWMI)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RVMI)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选择发病12h内入院的IWMI 268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以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右室支近端闭塞作为RVMI的诊断依据,将患者分为IWMI合并RVMI组(93例,RVMI组)和单纯IWMI组(175例,对照组),在安静休息状态下描记18导联心电图,分析两组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RVMI组STⅢ↑/STⅡ↑≥1、STV4R ↑≥1 mm、电轴左偏、高度房室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各项指标检出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IWMI时心电图出现STⅢ↑/STⅡ↑≥1、STV4R↑≥1 mm、电轴左偏、高度房室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高度提示IWMI合并RVMI,可作为诊断RVMI参考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