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ST段压低

ST段压低

ST段压低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8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7599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中国综合临床、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2007年全国内科急危重病医学(兰州)学术研讨会等;ST段压低的相关文献由658位作者贡献,包括楚英杰、刘晶晶、刘艳丽等。

ST段压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7 占比:0.6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7599 占比:99.40%

总计:47888篇

ST段压低—发文趋势图

ST段压低

-研究学者

  • 楚英杰
  • 刘晶晶
  • 刘艳丽
  • 屈艳玲
  • 李小娜
  • 沈卫峰
  • 任光圆
  • 刘瑞芳
  • 卢景华
  • 孟庆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晔; 张亚军
    • 摘要: 患者男性,81岁,因“反复晕厥2年,加重1d”入院。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入院心电图:V1、V2、V3导联ST段抬高,V5、V6导联ST段压低。肌钙蛋白T(Tn T)0.777ng/ml,肌红蛋白(Myo)124.6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0.15ng/ml,脑钠肽前体(NT-pro BNP)30531pg/ml。床旁心脏超声:左室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全心扩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轻度返流,左室射血分数24%。
    • 魏欣; 胡文
    • 摘要: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介入治疗患者心电图表现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某院收治的124例NSTEMI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心电图检查,统计患者介入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比较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心电图表现及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电图表现对NSTEMI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124例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49例(39.52%);发生组患者ST段压低导联数、压低幅度、校正后Tp-Te间期(Tp-Tec)及QT间期(QTc)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7,预测价值高。结论:临床开展NSTEMI介入治疗过程中通过积极监测心电图表现、参数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
    • 李业彬; 周明; 祝明光
    •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治疗心律失常,采取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效果。方法选2019年2月-2021年2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掷硬币分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美托洛尔,观察组实行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血液流变指标、心电图指标、ST段压低、室性早搏、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可改变血液流变学、ST段压低等指标水平,促进疗效,值得推荐使用。
    • 曹新福; 李享; 刘红旭; 周明学; 周琦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收集有关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评价员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入的32篇研究共3383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在临床总有效率[RR=1.21,95%CI(1.18,1.25),P<0.00001]、室性期前收缩次数[SMD=-4.40,95%CI(-5.64,-3.17),P<0.00001]、房性期前收缩次数[SMD=-4.27,95%CI(-5.78,-2.77),P<0.00001]、ST段压低程度[MD=-0.36,95%CI(-0.41,-0.31),P<0.00001]、ST段压低持续时间[MD=-0.73,95%CI(-0.82,-0.65),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RR=0.69,95%CI(0.55,0.87),P=0.002]方面,均优于单用美托洛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与单用美托洛尔比较,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可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更佳.
    • 郭利萍; 李元红
    • 摘要: De Winter(DW)心电现象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电图(ECG)上胸前导联ST段上斜型压低为主要特征,提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近端次全闭塞,急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本文结合两例典型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旨在进一步了解DW心电现象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征,以助于临床医生在诊治时快速识别并作出准确诊断.
    • 董淑娟; 杨亚攀; 楚英杰; 李静超; 余海佳; 宋慧慧
    • 摘要: 目的 根据心电图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分型,探究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和冠脉内血栓类型.方法 连续纳入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于发病24 h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232例患者.根据心电图ST段改变将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n=161)、ST段无偏移组(n=28)和ST段压低组(n=43).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检查,在OCT的指导下对冠脉内血栓进行分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三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冠脉造影特点和冠脉内血栓类型,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ST段抬高组和压低组的梗死相关动脉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多见,而无偏移组以左回旋支多见(P<0.01).ST段抬高组和压低组的梗死部位多位于近中段;而无偏移组多位于中远段(P=0.008).ST段抬高组、无偏移组的闭塞病变比例均高于ST段压低组(68.3% vs.30.2%,P<0.05;67.9%vs.30.2%,P<0.05);ST段抬高组、无偏移组的单支血管比例均高于ST段压低组(36.0% vs 4.7%,P< 0.05;39.3% vs.4.7%,P<0.05).ST段无偏移组和压低组梗死相关动脉侧枝循环形成比例均高于ST段抬高组(35.7% vs.16.1%,P<0.05;58.1% vs.16.1%,P<0.05).ST段抬高组、无偏移组冠脉内红色血栓比例均高于无偏移组(76.4% vs.34.9%,P<0.05;64.3% vs.34.9%,P<0.05).结论 与ST段压低组相比,ST段无偏移组和ST段抬高组心肌梗死患者单支血管、闭塞病变所占比例较高,且冠脉内形成的多为红色血栓.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ST段无偏移者有别于ST段压低者,建议将急性心肌梗死根据心电图进一步分为ST段抬高型、ST段无偏移型和ST段压低型.
    • 李一霞
    • 摘要: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时间段内于我院接受诊疗的66例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以及患者个人意愿分别以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归纳,每组各包含33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对照组患者另行硝酸甘油疗法,研究组患者另行尼可地尔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冠状动脉血流量、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指标(NT-proBNP)以及24hST段压低次数、ST段压低总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量、NT-proBNP数据趋同,组间不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冠脉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NT-proBNP低于对照组,组间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24hST段压低次数低于对照组,且ST段压低总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量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指标,有利于纠正心电图ST段,对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 章帮助; 王联发
    •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前心电图ST-T段及T波形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心肌梗死前6个月内记录的212例患者的心肌梗死前心电图,研究了是否存在高压R波、ST段压低和T波倒置.采用统计学法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这些心电图表现与院内心脏死亡的关系.结果 有V5或者V6导联T波倒置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无V5或者V6导联T波倒置患者(P<0.001,P<0.001;)死亡者和1.7±0.5min存活者T波倒置幅度为2.5±0.7mm(P<0.001).比较33例有T波倒置和179例无T波倒置患者的临床特点.两组在年龄(P=0.0182)和住院死亡率(P<0.0001)上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在性别、冠状动脉危险因素、梗死部位或二维超声心动图计算的左心室体积方面没有差异,在治疗类型方面也没有差异.结论 心肌梗死前心电图上的T波倒置是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脏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