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γ-氨基丁酸(GABA)

γ-氨基丁酸(GABA)

γ-氨基丁酸(GABA)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农作物、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篇、专利文献50186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微生物学通报、微生物学杂志、江西农业学报等; γ-氨基丁酸(GABA)的相关文献由61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敬蕊、高洪波、吴晓蕾等。

γ-氨基丁酸(GABA)—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3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50186 占比:99.70%

总计:50339篇

γ-氨基丁酸(GABA)—发文趋势图

γ-氨基丁酸(GABA)

-研究学者

  • 李敬蕊
  • 高洪波
  • 吴晓蕾
  • 宫彬彬
  • 贾邱颖
  • 郭元新
  • 张标金
  • 张祥喜
  • 张颖
  • 江波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星; 王文文; 卫纯洁; 路双; 郑志仁; 张辉; 徐晨曦; 汪冲
    • 摘要: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天然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并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体内多种代谢途径和过程.近年研究发现,γ-氨基丁酸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可以通过长时间的饮食摄入起到预防高血压的作用.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全世界产量最多的蔬菜之一,在日常饮食中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此外,它还是水果和蔬菜中GABA含量最多的作物之一.然而番茄中的GABA主要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存在,在果实绿熟阶段大量积累,而在果实成熟阶段含量则大大降低.目前,通过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及基因编辑技术可实现番茄果实成熟阶段GABA含量的增加.该文对近年来在番茄GABA育种中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基因编辑技术在番茄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探讨,对如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更好地提高番茄GABA含量进行了展望.
    • 寇德麟; 杨丰伟; 吴征宇; 刘晴晴; 毛碧莹; 谢柯沁; 王鸿飞; 许凤
    • 摘要: 以葡萄糖溶液培养的青花菜芽菜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纯牛奶和白砂糖,通过乳酸菌发酵研制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酸奶。以酸奶的感官品质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青花菜芽菜酸奶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7.1%,青花菜芽菜添加量2.1%(采用120 mmol·L^(-1)葡萄糖溶液培养青花菜芽菜),菌种接种量0.3%,发酵时间6.2 h,该条件下制作的酸奶感官评价最优,GABA含量达到0.789 g·L^(-1),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发酵乳国家标准。该产品的研制为后续富含γ-氨基丁酸的乳制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 温翠娟; 周敏; 张露丹; 明瑶; 吕晓华
    • 摘要: 探索生产高含量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发芽糙米的循环加湿工艺的最优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循环加湿生产工艺的发芽温度、CaCl_(2)浓度、纤维素酶浓度、谷氨酸钠浓度和发芽时间条件进行筛选,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检测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当循环加湿工艺的发芽温度为40°C、CaCl_(2)浓度为1.0 mg/mL、纤维素酶浓度为0.96 mg/mL、谷氨酸钠浓度为0.8 mmol/L、发芽时间为63 h时,发芽糙米的GABA含量最高,达同品种未发芽糙米GABA含量的近5倍。结果表明,循环加湿工艺可以大幅度提高发芽糙米的GABA含量。
    • 陈雪; 刘韩; 裴芳艺; 樊磊
    • 摘要: 为增加嗜热链球菌QYW-LYS1静息细胞转化生成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产量,提高转化效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确定嗜热链球菌QYW-LYS1静息细胞的最佳转化条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静息细胞浓度为10g/L,初始pH4.4,温度34°C时,GABA产量最高。响应面优化确定嗜热链球菌QYW-LYS1的最佳转化条件为静息细胞浓度12g/L、初始pH4.4、温度34°C,在此条件下嗜热链球菌QYW-LYS1的GABA产量为5.46g/L,转化率达91.41%。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QYW-LYS1具有良好合成GABA能力,通过响应面优化产量显著提高。此外,从单因素实验结果发现,在同等转化反应条件下,反应体系pH变化越大,GABA产量越高,pH变化与细胞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活力呈正相关。
    • 张言慧; 渊辛华; 高先岭; 袁建国; 吉武科; 王丹华; 邵宝凯
    • 摘要: 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为国家卫健委批准用于制备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微生物菌种。利用短乳杆菌发酵表达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将GAD全细胞用于催化L-谷氨酸生产GABA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了1株短乳杆菌GLB-127,构建了该乳酸菌的系统发育树。通过优化发酵及转化条件,包括培养转速、培养温度及全细胞催化酶加量等条件,初步确定了短乳杆菌制备GABA的工艺;然后又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使得GAD活力及GABA产量有了明显提升。经10 L发酵罐放大培养,GABA质量浓度达到了345.1 g/L,转化率为98.5%,GAD活力达315.9 U/g。该研究为新食品原料GABA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李子恒; 陶正恒; 杨元喜; 汪宏章; 吴威; 游秋云; 王平
    • 摘要: 目的研究脑宁糖浆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对睡眠剥夺小鼠脑组织睡眠相关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144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舒乐安定组,脑宁糖浆低、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各组小鼠进行戊巴比妥钠阈下、阈上睡眠实验和自主活动实验等行为学测试。将7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舒乐安定组,脑宁糖浆低、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采用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72 h进行造模,造模期间继续给药;采用LC-MS法检测皮层中GABA与5-HT含量,ELISA法检测下丘脑中orexin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皮层中GABA_(A)R表达,RT-qPCR法检测皮层中GABA_(A)R、5-HT_(1A)R和下丘脑中orexin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舒乐安定组和脑宁糖浆各剂量组睡眠潜伏期、自主活动时间、活动路程、活动速度均缩短(P<0.01),睡眠时间、入睡率均增加(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层中GABA、5-HT含量和皮层中GABA_(A)R阳性表达、GABA_(A)R及5-HT_(1A)R mRNA表达均降低(P<0.01),下丘脑中orexin水平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以上指标均有改善(P<0.05,P<0.01)。结论脑宁糖浆对睡眠剥夺小鼠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神经递质GABA和5-HT含量,上调GABA_(A)R和5-HT 1A R表达,下调orexin表达实现的。
    • 石杨; 李美凤; 王家伦; 张金玉; 陈猛; 冉乾松; 刘建军
    • 摘要: 【目的】明确厌氧时间对桑叶茶γ-氨基丁酸(GABA)等主要成分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优化生产高GABA含量桑叶茶的制作工艺,为生产优质桑叶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农桑12号新鲜柔嫩叶片为材料,分别按绿茶型(S1)和红茶型(S2)加工工艺进行处理,并在杀青和揉捻后设置不同的厌氧时间(2、4和8 h)处理,以厌氧0 h为对照,分析不同厌氧时间处理对桑叶茶GABA等主要成分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厌氧处理后制得的桑叶茶感官品质优于对照组,S1中以厌氧处理8 h感官品质最优,外形匀整、色泽绿尚亮、净度尚好,香气甜香带有豆香,滋味醇爽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柔嫩尚匀整;S2中以厌氧处理2 h的审评得分最高,外形尚匀整、净度尚好、褐尚亮,香气豆香带花香,滋味浓醇,汤色黄且明亮,叶底柔嫩欠匀整。厌氧能有效提高桑叶茶中的GABA含量,随厌氧时间延长至8 h,S1中GABA含量达2.70 mg/g,S2中GABA含量达6.55 mg/g;S1中黄酮含量随厌氧时间延长至8 h时为86.04 mg/g,S2中黄酮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下同),至8 h时为23.14 mg/g。厌氧处理后,S1和S2桑叶茶中色氨酸含量显著提升,至8 h时,分别为4.53和5.07 mg/g。厌氧对S1和S2桑叶茶中5-羟色胺的影响表现不同,S1中5-羟色胺含量在厌氧初期(0~2 h)显著降低,但随着厌氧时间延长逐渐回升且差异逐渐消失;S2中5-羟色胺含量显著提高,厌氧处理8 h后含量为100 ng/g。【结论】高GABA含量桑叶茶类产品开发以鲜叶摊放1.5 h、揉捻30 min、真空厌氧处理8 h、干燥温度80°C的红茶型加工工艺为优,所制得的桑叶茶香气呈甜香带花香,滋味醇和,汤色橙黄明亮。
    • 贾邱颖; 吴晓蕾; 冀胜鑫; 褚新培; 赵峰; 宫彬彬; 李敬蕊; 高洪波
    • 摘要: 【目的】γ-氨基丁酸(GABA)可增强作物品质和抗逆性,但其效果是否受植株根系耐盐性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研究添加外源GABA对不同耐盐性番茄嫁接苗的生理调节机制及生长的影响,为小分子氨基酸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盐性较强的砧用番茄‘OZ-006’为砧木、对盐分较敏感的‘中杂9号’为接穗形成的嫁接苗(RS)为材料,以‘中杂9号’自嫁接苗(SS)为对照材料,进行无土营养液栽培试验。以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以调节NaCl浓度至175 mmol/L形成的盐胁迫条件作为对照(CK),在CK基础上设置添加5 mmol/L GABA处理(+G)。从处理后3天起,测定了幼苗生长、Na+积累、氨基酸含量及活性氧代谢指标。【结果】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SS和RS幼苗均显著受到盐胁迫伤害,但RS幼苗盐害指数及Na+含量显著低于SS幼苗,其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及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SS幼苗,其和MDA含量显著低于SS幼苗,表现为耐盐性显著高于SS幼苗。添加外源GABA后,SS和RS幼苗的鲜重、生长速率、叶绿素及氨基酸(GABA、谷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提高,根系和叶片内Na+含量、产生速率及MDA含量均显著降低,且SS幼苗耐盐性提高的效果大于RS幼苗。【结论】盐胁迫显著影响番茄幼苗的生长,尤其对耐盐性弱的品种生长抑制更加显著。γ-氨基丁酸(GABA)可有效提高番茄嫁接苗的耐盐性,主要原因在于GABA为幼苗提供了氮素营养,促进了盐胁迫下植物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同时GABA诱导细胞内多种氨基酸含量上升,叶片渗透调节能力增强,从而抑制了Na+过量积累,缓解了细胞内活性氧积累带来的膜伤害。此外,GABA添加对耐盐性弱的番茄嫁接苗耐盐性的提升效果比对耐盐性强的番茄嫁接苗更加明显。因此,在盐胁迫条件下,施用外源小分子氨基酸(如GABA)可能是提高作物耐盐能力的有效措施。
    • 郑孝军; 方怀防; 刘元凤; 张宇欣; 察冬梅
    • 摘要: 为建立一种以水合茚三酮为显色剂准确定量检测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方法,本文系统研究了显色酸度、显色剂用量、加热温度和时间等显色条件对水合茚三酮与GABA显色反应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pH=7.0时,GABA与1.8 g·L-1茚三酮乙醇溶液沸水浴60 min后显色稳定.显色后在567 nm处的吸光度与GABA的浓度线性关系良好(y=0.01234x-0.00113,R2=0.99983).该方法重现性好(RSD=0.06%),准确度较高(加标回收率为95.4% ~117.6%),检出限达21.6μg·L-1,对GABA有一定的选择性.对食品添加剂中的GABA用薄层色谱分离后进行显色测定,结果满意.
    • 谢婷婷; 黄丽; 黄加祥
    • 摘要: γ-氨基丁酸(Gamma-Amino 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为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关键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降低血压、改善脑机能、抗惊厥等功能.综述近年来分离于乳及其发酵制品具有产GABA作用的乳酸菌,及其在发酵乳制品中应用方取得的进展,以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