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辣木

辣木

辣木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1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作物、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2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26073篇;相关期刊229种,包括福建热作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14年年度会议、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等;辣木的相关文献由2638位作者贡献,包括田洋、金杰、沙国新等。

辣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2 占比:1.85%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6073 占比:98.07%

总计:26586篇

辣木—发文趋势图

辣木

-研究学者

  • 田洋
  • 金杰
  • 沙国新
  • 周从兵
  • 龙继明
  • 张祖兵
  • 韩学琴
  • 廖承飞
  • 盛军
  • 刘昌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慧; 阮明菊; 王韦; 王睿; 杜建武; 曾千春
    • 摘要: 【目的】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筛选获得性状优良的多油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PKM-1品种基础材料,为后续育种提供有利种质资源。【方法】设置5个EMS质量分数(0、0.7%、0.9%、1.1%和1.3%)及2个处理时间(10和12 h)诱变处理多油辣木PKM-1种子,分析出苗情况及M;代幼苗相对成苗率,得到适宜的处理参数;分析诱变后代M;和M;代的表型变异特征。【结果】EMS处理可极显著降低辣木种子出苗率和相对出苗率(P<0.01),EMS质量分数越高,起始出苗时间越长;EMS抑制辣木幼根的生长,随着EMS质量分数的增加,根长逐渐变短,苗高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1.1%EMS处理10 h,辣木种子的相对出苗率和相对成苗率分别为58.60%和57.07%,诱变效果最佳。进一步EMS诱变处理辣木种子700粒,共筛选获得M;代变异材料88株,变异频率为33.33%;M;代变异材料132株,变异频率为43.14%;M;-M;代变异性状遗传频率为10.26%,M;代新出现变异株68株,变异频率为35.98%。【结论】本研究确定了辣木种子EMS诱变的最佳参数为1.1%EMS处理10 h,M;和M;代分别筛选出9种和11种表型变异材料,为M;代获得稳定遗传可供育种利用的新材料奠定了基础。
    • 鄂晓迪; 李家明; 张玉鹏; 汪腾蛟; 左舒月; 李梦梅; 沙国新
    • 摘要: 为探究黑曲霉、酿酒酵母和乳酸菌联合接种对辣木茎叶粉(辣木叶粉:辣木茎秆粉=2:1)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影响,试验采用有氧(24、48、60、72 h)与厌氧(3、5、7、9 d)连续性发酵的方式,有氧阶段添加黑曲霉、酿酒酵母和乳酸菌,添加比例为1:1:1(质量比),添加量为0.1%;厌氧阶段转移至真空袋中进行发酵。结果表明:(1)有氧发酵48 h的pH显著低于24、60、72 h(P 0.05)。(2)有氧发酵48、60、72 h的粗蛋白质显著高于24 h(P <0.05),30 h的酸性洗涤纤维显著高于24、48、72 h(P <0.05)。(3)有氧发酵72 h的黄酮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P <0.05),60、72 h的单宁显著低于24、48 h(P <0.05),有氧发酵48、60、72 h的植酸显著高于24 h(P <0.05)。(4)厌氧发酵7 d的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3、5 d(P <0.01),厌氧发酵9 d的单宁显著高于3、5、7 d(P <0.05)。综上所述,发现有氧发酵48 h和厌氧发酵7 d时发酵品质最佳,可以获得含高活性成分、高粗蛋白质和低抗营养因子的发酵辣木饲料。
    • 宗亦臣; 许承荣; 邹少英; 陈振兰; 蔡珍凤; 王清广; 郑勇奇
    • 摘要: 为提高辣木的生物量,以辣木“PM2”品种为试材,设置种植密度和截干高度2个影响因素。其中种植密度设1.0 m×1.0 m、1.0 m×1.5 m、1.5 m×1.5 m共3个水平,截干高度设不截干(对照)、0.5 m处截干、1.0 m处截干、1.5 m处截干共4个水平。共设19种处理,其中单因素处理7种,双因素叠加处理12种。定植5年后测量辣木的树高、胸径、冠幅、全株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等指标,分析种植密度和截干高度对辣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种种植密度和4种截干高度的单因素试验中,种植密度对辣木的树高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1.0 m×1.0 m处理的树高最大;种植密度对胸径和冠幅没有显著影响。截干高度对辣木树高和冠幅无显著影响,但对胸径有显著影响,截干高度为0.5 m处理的胸径均值显著(P<0.05)低于不截干、截干高度为1.0 m、截干高度为1.5 m等3种处理的。种植密度和截干高度的双因素试验中,交互作用对辣木的全株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种植密度为1.0 m×1.5 m、截干高度为1.5 m处理的总生物量最大。全株生物量与截干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8;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62。
    • 杨朴丽; 龙继明; 张祖兵; 李海泉; 杨焱; 赵春攀; 马志亮
    • 摘要: 为研究留茬高度对饲用辣木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刈割留茬高度在40、60、80 cm的辣木进行生物量、回枯和抽发试验观测。结果表明:留茬高度60 cm的辣木饲料源产量要高于留茬高度40 cm和80 cm的,留茬高度80 cm刈割得到的辣木饲料源叶占总生物量的比重略高于其它处理,茎干占比略低于其它处理;留茬高度越高,发生回枯病的概率越小,回枯高度大部分集中在3 cm以内;留茬高度80 cm的抽发相对优于其它处理。
    • 邓红山; 金杰; 廖承飞; 罗会英; 普天磊; 范建成; 韩学琴
    • 摘要: 以印度传统种多油辣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截干高度处理对辣木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截干高度处理会不同程度影响辣木生长情况和叶产量,结合对辣木株高、冠幅、枝条数、嫩梢鲜重、叶产量相关性分析,认为辣木应保持在50cm左右的截干高度最为适宜。此技术对辣木生产增加产量具有较大意义,能有效提高辣木种植经济效益。
    • 罗会英; 金杰; 邓红山; 普天磊; 范建成; 韩学琴
    • 摘要: 为筛选优良辣木种质,以5年生辣木成年树为研究材料,观测辣木在干热区的果实生长表现。结果发现: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引种种植辣木,可一年两熟,分为I熟(3—6月)和Ⅱ熟(9—12月),Ⅱ熟期的果荚大小、种子大小和种子产量均高于Ⅰ熟期。干热河谷区比较适合辣木种子的生产,尤以9—12月成熟的种子为佳,1~8号不同类型中以3号果实生长表现最优,可考虑将其作为生产辣木种子的优良种质。
    • 聂卉; 王芳; 徐翔; 衡利冰; 王海燕
    • 摘要: 以牛奶、甜菜根汁和辣木粉为原料制作功能型希腊酸奶,研究发酵时间、甜菜根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感官鉴定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产品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牛奶添加量100%,菌种添加量0.2%,白砂糖添加量6.0%,发酵时间9.0 h,辣木粉含量2.0%,甜菜根汁添加量8.5%,发酵温度42.0°C时,产品色泽饱满、气味纯正、组织细腻,综合评价最高。
    • 任保兰; 马志亮; 赵春攀; 杨朴丽; 吕亚; 张祖兵
    • 摘要: 以PKM1辣木为试材,利用腐熟的澳洲坚果青皮、甘蔗渣、锯末、陶粒、红土等原料配成的6种复配基质进行试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辣木老叶产量及营养品质(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总黄酮、钙、钾、镁、铁、铜、锌)进行综合分析,探究不同复配基质对辣木老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宜辣木老叶生长的栽培基质配比,为辣木基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T3的辣木老叶产量最高,达63.38 t/hm2,显著高于T6;以辣木老叶11个单生长指标作主成分分析,各复配基质的优劣顺序为T6>T3>T5>T4>T1>T2。综上,坚果青皮+甘蔗渣+陶粒的辣木老叶产量高,但品质欠佳;坚果青皮+红土复配基质综合评价后产量、品质均较好。
    • 王瑞苓; 刘建祥; 陈诗
    • 摘要: 以永仁县多年生辣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嫩叶和成年叶片在春天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嫩叶,成年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羧化效率显著增加,故其最大光合速率显著增大,叶片的鲜质量、干质量和干物质比率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优于嫩叶,具有很强的耐旱性.成年叶片的饱和光强约为1800μmolm^(-2)s^(-1),能适应高光强环境.嫩叶的饱和光强约为1000μmolm^(-2)s^(-1),嫩叶蒸腾速率大,水分利用效率较低,但其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且在下午失水严重时气孔导度下降甚至气孔关闭,具有一定的耐旱性,适合适中的日照强度.因此,春季应对辣木进行适当浇水,避免嫩叶受害.
    • 李育逵; 孙静贤; 李艳红; 李红锐; 王韦; 普晓云; 陆怀; 黄相中; 蒋云涛
    • 摘要: 利用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对来自云南产的辣木叶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分析,对其中13个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为 β-carotene(1),β-sitosterol(2),oleanolic acid(3),moslinic acid(4),β-amyrin(5),taraxerol(6),methyl4-caf-feoylquinate(7),4-caffeoylquinic acid(8),chlorogenic acid(9),1-kestose(10),2-hydroxy-benzoicacid(11),3,4-dihydroxy-benzoic acid(12)and 5-hydroxymethyl-2-furancarboxyli-cacid(13).其中化合物4、5、10和11均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