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左旋紫草素

左旋紫草素

左旋紫草素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9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02641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江西中医药、新疆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第八次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研讨会、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十一届色谱年会等;左旋紫草素的相关文献由305位作者贡献,包括严国鸿、侯君、林雄等。

左旋紫草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2641 占比:99.91%

总计:102737篇

左旋紫草素—发文趋势图

左旋紫草素

-研究学者

  • 严国鸿
  • 侯君
  • 林雄
  • 潘旭东
  • 肖雯婧
  • 黄燕
  • 刘瑞杰
  • 邓凯文
  • 呼永河
  • 王卫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倩倩; 庞克坚; 高薇; 张珂; 陈韩英; 张波
    • 摘要: 目的 制定蓝蓟滇紫草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集16批不同来源的蓝蓟滇紫草样品,对其进行外观性状观察、粉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TLC)鉴别,并对药材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检查。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羟基萘醌总色素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左旋紫草素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含量。结果 蓝蓟滇紫草药材及其粉末呈紫红色,显微可见非腺毛单细胞、栓化细胞、薄壁细胞和网纹导管等。TLC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的斑点颜色及显色变化一致。暂定蓝蓟滇紫草药材水分、总灰分及酸不溶性成分分别不得过13.0%、18.0%、6.0%;羟基萘醌总色素含量不得少于0.80%,左旋紫草素含量不得少于0.06 mg/g,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含量不得少于0.60 mg/g。结论 所建标准可为科学评价蓝蓟滇紫草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
    • 郑德志; 刘瑞杰; 王婷婷; 张再媛; 邓凯文; 肖雯婧; 侯君
    • 摘要: 目的探讨左旋紫草素自组装(Asp)6-PEI@SK-PLGA纳米粒在体外对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原代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72h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培养基不含左旋紫草素)、左旋紫草素(L-Shikonin,SK)原料药组(20μg/L)、(Asp)6-PEI@SK-PLGA纳米粒组(20μg/L),连续给药5 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破骨细胞特异基因表达。结果成功诱导PBMCs细胞为破骨细胞,与SK原料药组相比,(Asp)6-PEI@SK-PLGA组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且面积显著减少(P<0.05),NFATc1、c-fos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相对于原料药组,(Asp)6-VPEMSK-PLGA纳米粒能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分化。
    • 郑德志; 刘瑞杰; 王婷婷; 张再媛; 邓凯文; 肖雯婧; 侯君
    • 摘要: 目的 探讨左旋紫草素自组装(Asp)6-PEI@SK-PLGA纳米粒在体外对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原代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72 h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培养基不含左旋紫草素)、左旋紫草素(L-shikonin,SK)原料药组(20 μg/L)、(Asp)6-PEI@SK-PLGA纳米粒组(20 μg/L),连续给药5 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破骨细胞特异基因表达.结果 成功诱导PBMCs细胞为破骨细胞,与SK原料药组相比,(Asp)6-PEI@SK-PLGA组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且面积显著减少(P < 0.05),NFATc 1、c-fos mRNA水平显著降低(P< 0.05).结论 相对于原料药组,(Asp)6-PEI@SK-PLGA纳米粒能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分化.
    • 郑德志; 王婷婷; 刘瑞杰; 张健; 李城明; 邓凯文; 肖雯婧; 侯君
    • 摘要: 目的 制备左旋紫草素骨靶向自组装纳米粒.方法 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先行制备左旋紫草素(SK)-聚乳酸-轻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键合天冬氨酸六肽(Asp)6-聚乙烯亚胺(PEI)共聚物,静电自组装合成(Asp)6-PEI@SK-PLGA纳米粒.结果 制备的(Asp)6-PEI@SK-PLGA自组装纳米粒呈圆形颗粒状、大小均匀,平均粒径79.24 nm,zeta电位2.31 mV,载药量10.63%,包封率97.22%,24 h释放率超过90%.结论 成功制备左旋紫草素骨靶向自组装纳米粒,值得进一步研究.
    • 邓凯文; 肖雯婧; 刘瑞杰; 钟沁月; 呼永河; 侯君
    • 摘要: 目的 研究左旋紫草素抑制高糖心肌细胞炎症的机制.方法 培养H9 C2心肌细胞株,分为正常糖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和左旋紫草素低、中、高浓度(25、50、100μmol/L)分别预处理30 min的高糖组.CCK8测定各组心肌细胞活力;ELISA测定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测定活性氧簇ROS水平;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表达;Hoechst 33258核染色测定心肌凋亡细胞数量.结果 高糖处理H9 C2心肌细胞24 h能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增加ROS生成,升高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上调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PARP蛋白表达和增加凋亡细胞数量.左旋紫草素可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ROS生成,降低TNF-α、IL-1β和IL-6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凋亡细胞数量及坏死性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左旋紫草素抑制高糖心肌细胞炎症可能是通过降低坏死性凋亡实现.
    • 张媛; 关静; 蒋锐; 肖雯婧; 呼永河; 侯君
    • 摘要: 目的 探讨左旋紫草素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心肌损伤(AMI)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与左旋紫草素干预组(20 mg/kg),每组8只.采用L-精氨酸腹腔注射制备SAP模型,并于术后24 h内腹腔注射左旋紫草素进行干预治疗.HE染色观察胰腺及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测定各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心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炎性小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蛋白表达;DHE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心肌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SAP模型组大鼠胰腺和心肌组织损伤严重,血清CK-MB、TNF-α、IL-1β水平增加,Caspase-1、NLRP3、ASC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心肌ROS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AP模型组比较,左旋紫草素干预组大鼠胰腺和心肌组织损伤程度得到改善,血清CK-MB、TNF-α、IL-1β水平降低,Caspase-1、NLRP3、ASC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心肌ROS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紫草素可减轻SAP并发的AM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组织NLRP3炎性小体过度活化有关.
    • 吕晓洁; 渠弼; 刘德旺; 程丹丹; 那生桑
    • 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蒙药蒙紫草中左旋紫草素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含量的方法,并制订其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对药材样品的横切面和粉末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药材样品中左旋紫草素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进行定性分析;测定药材样品中水分、灰分、浸出物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样品中左旋紫草素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16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样品中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甲酸水溶液(70:3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5 nm,柱温为25°C,进样量为10μL.结果 药材样品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图中可见左旋紫草素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特征斑点,且斑点分离清晰.左旋紫草素质量浓度在5~50μg/mL(R2=0.9999)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质量浓度在10~200μg/mL(R2=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0%;左旋紫草素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3%和100.16%,RSD分别为2.01%和2.88%(n=9).根据1-7号批次药材拟订蒙紫草的质量标准,羟基蒽醌总色素(以左旋紫草素计)含量不得低于1.00%,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含量不得低于0.15%;蒙紫草中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0%,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8.0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得超过2.0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30.00%,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0.0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高,稳定性好,可用于蒙药蒙紫草中左旋紫草素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 努力比亚·阿不都克尤木; 胡利萍; 秦冬梅; 鲁晓擘
    • 摘要: 目的 研究左旋紫草素对ConA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NO水平.采用ConA尾静脉注射法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甘草酸二铵),左旋紫草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检测脾脏指数,血清AST、ALT、AKP、GST水平,肝脏组织匀浆T-SOD活性及MDA、白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FN-γ、TNF-α、IL-1β水平,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左旋紫草素可改善小鼠肝脏、脾脏指数,降低小鼠血清AST、ALT、AKP、GST水平(P<0.05),降低肝脏组织匀浆MDA水平,增加T-SOD活性,升高白蛋白水平,减少炎症因子IFN-γ、TNF-α释放,改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性损伤.结论 左旋紫草素体外具有抗炎活性,同时对小鼠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TNF-α释放有关.
    • 杜春双; 马亚妮; 王帅; 张飞; 张洁; 桑广健
    • 摘要: 目的:探讨左旋紫草素(L-SHK)对顺铂(DDP)耐药人宫颈癌HeLa细胞(HeLa/DDP)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为研究对象,以DDP诱导获得HeLa/DDP耐药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HeLa/DDP细胞的耐药指数以及不同剂量L-SHK(0.125、0.25、0.5、1、2、4、8、16μmol/L)对该细胞的抑制率、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逆转倍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低、中、高剂量L-SHK(0.3、0.6、1.2μmol/L)联合DDP对HeLa/DDP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低、中、高剂量L-SHK(0.3、0.6、1.2μmol/L)联合DDP对HeLa/DDP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剪切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所得HeLa/DDP细胞的耐药指数为11.8.L-SHK对HeLa/DDP细胞的抑制率有随剂量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与单用DDP比较,DDP+低、中、高剂量L-SHK组细胞的IC50值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DDP+低、中、高剂量L-SHK组的逆转倍数分别为1.38、2.80、6.7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药物组G0/G1期、S期细胞比例,各剂量L-SHK联用组细胞的早期、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以及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各药物组G2/M期细胞比例以及各剂量L-SHK联用组Bcl-2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DDP组比较,各剂量L-SHK联用组S期、G2/M期细胞比例和Bcl-2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早期、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和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HeLa/DDP细胞对DDP具有一定的耐药性,L-SHK可逆转这种耐药性.L-SHK和DDP联用可促进HeLa/DDP细胞凋亡,且作用强于DDP单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