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培养
小学教师培养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汉语、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专利文献77579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群文天地、师资建设、山西教育:高中文科版等;
小学教师培养的相关文献由10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令昕、周卫勇、唐京伟等。
小学教师培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7579篇
占比:99.84%
总计:77704篇
小学教师培养
-研究学者
- 杨令昕
- 周卫勇
- 唐京伟
- 桂文
- 王建平
- 秦文字
- 蔡华
- 谢广田
- 黄正平
- 丁兆雄
- 丁念金
- 于丽娜
- 任树华
- 任超文
- 何明华
- 何芙蓉
- 关黉谚
- 冯爱琴
- 冷燕平
- 刘凤关
- 刘士智
- 刘明远
- 刘本武
- 单建忠
- 叶宝生
- 吴承瑛
- 吴益梅
- 吴艳茹
- 周德义
- 夏鹏翔
- 姚雯雯
- 孙秋玲
- 孟吉平
- 孟红梅
- 宋达
- 宣平
- 小单
- 屠天源
- 左光霞
- 常锐
- 应玲素
- 张庆华
- 张志静
- 徐利新
- 徐敬标
- 徐燕
- 惠中
- 方健华
- 方长青
- 施凡
-
-
李中国
-
-
摘要:
生命安全与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永恒追求,是一切学校教育的基础。教育部印发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理念,增强学生“安全为本”的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小学科学作为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承担着传播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的重任,而科学课具有很强的实践属性,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安全防范问题。
-
-
李姝媛
-
-
摘要:
小学教师的培养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其服务对象和工作方式不同于其他教师,因而对小学教师的培养提出了不同要求。
-
-
-
-
-
摘要:
杜涓(1977-),云南大理人,现为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教师,副教授。杜涓出生于音乐世家,自小接受系统严格的音乐学习及训练。2000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从事音乐、舞蹈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至今;曾多次受派到泰国东方大学、新民学校等大、中小学开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教学交流活动。2014年,成功举办个人“新年独唱音乐会”;主持省级、校级课题多项;参与国家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项目课题1项,在该项目中,作为音乐学科子课题负责人,进行相关音乐、舞蹈教学的研究。
-
-
晋银峰
-
-
摘要:
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经历了中师培养的发端阶段、专科培养的提升阶段、本科培养的主流阶段以及全科培养的缓解短缺四个阶段.因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差异,小学教师培养呈现不同模式:“胜任为本、一专多能”的中师模式,“分科培养、学有专长”的专科模式,“综合培育、专项发展”的本科模式,“跨科培养、融合发展”的全科模式.
-
-
魏金强;
郭楚玙;
李长伟
-
-
摘要:
教师资格认定改革背景下,通过对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师教学现状调查发现,社会对多科型小学教师有强烈需求.但不同层次学校的一线教师在多学科教学任务上,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诉求有所不同.多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需要高师院校、政府和社会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顺利落实.
-
-
龚雅玲
-
-
摘要: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改革对师范院校小学教师人才培养提出挑战.学生既要通过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学科教育知识和能力,即“2+1”,又要具备同时担任几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师范院校要从生源质量保证、素养标准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共生性发展四个方面对小学教师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创新,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用性广的小学教师.
-
-
蔡华
-
-
摘要:
"初中起点,免费定向"小学教师培养制度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教师教育开放化、综合化的今天,我国仍然采用封闭、单一的"初中起点,免费定向"制度培养小学教师,其深层原因是该培养制度在促进教育公平、教师专业化及教师教育改革方面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和现代意义.
-
-
-
-
摘要: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2018年6月30日以粤教继[2018]2号印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幼儿园(含中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教师、校(园)长省级培养培训项目及保障能力建设项目经费管理,保障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顺利开展,根据《省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培训费管理办法》(粤财行[2017]260号)和《广东省省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粤财教[2017]21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
-
闫文阳
-
-
摘要:
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这个工匠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荣誉送给老师,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它既强调教师在工作中对学生精神的塑造和智力的开发,也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