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家庭伦理

家庭伦理

家庭伦理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8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中国文学、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6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20677篇;相关期刊736种,包括伦理学研究、重庆社会科学、青春岁月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七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博士后文化发展论坛、第一届京津高校青年哲学论坛等;家庭伦理的相关文献由116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桂梅、虞江芙、丁正亚等。

家庭伦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6 占比:5.20%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20677 占比:94.70%

总计:21835篇

家庭伦理—发文趋势图

家庭伦理

-研究学者

  • 李桂梅
  • 虞江芙
  • 丁正亚
  • 张方玉
  • 张艳
  • 杨威
  • 买小英
  • 林少菊
  • 何春耕
  • 刘兴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云峰
    • 摘要: 家庭伦理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概念。建构家庭伦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过程和基本要求。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经历了“等级式”到“契约式”的关系变迁、“单一化”到“多元化”的结构变迁、“严格化”到“自由化”的功能变迁,在家庭经济、婚姻和文化等领域呈现出一系列伦理问题。建构新时代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需坚持以伦理自觉树立正确家庭伦理观,以伦理自信培育优良家庭伦理文化,以伦理自强健全现代家庭伦理体系。
    • 周筠
    • 摘要: 女性导演,一直是中国电影创作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自1925年,谢采贞自导自演故事片《孤雏悲声》以来,中国的女性导演始终活跃在电影创作的舞台上。这一时期的女性导演将视野对准家庭伦理,在中国电影的萌芽时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果说建国前,女导演的创作是零星散落的,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创作氛围和创作条件的逐渐完善,女性导演的创作更为规模化,女性导演的表达也更为顺畅从容,以《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这一时期女性导演关注的内容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塑造出优秀卓越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 管新福
    • 摘要: 晚清西方小说汉译,有明显的时代性和伦理价值取向。翻译家一是用道德伦理对内容进行归化处理,以使译文主旨靠近儒家道德规范;二是用家庭伦理对情节加以改写增删,以使译文内容符合儒家孝亲标准;三是用审美伦理对形式给予移植替换,以使译文形式切合儒家审美范畴。这样翻译处理的主因在于:一是翻译家对外来文学未有清晰的文化背景研判,难以精准把握作品背后的文化意涵;二是缺少翻译对象的语言学知识储备,未能有效转化语言背后的符码意义;三是旧学思维缺乏现代性视野,无力阐发原文表达的新型观念。遂使晚清汉译西方小说在内容、形式上都与原文有着极大差异。
    • 赵文焕; 杨凤娇
    • 摘要: 概念隐喻存在于人类的认知系统和生活实践中,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起到重要作用。壮族家庭伦理谚语在特定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俗传统中形成,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其语言通俗、形式简洁、内涵深刻。本文从概念隐喻视角考察壮族谚语中家庭伦理相关的语料,探究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概念系统,指出此类谚语在建构过程中从源域向目标域进行投射并产生概念联系,能够使人更深刻地理解壮族人民在家庭伦理领域的认知经验与文化风貌。
    • 刘亚秋
    • 摘要: 基层社区干部把家庭作为社会治理的方法用于解决基层社区治理的难题,正是抓住“家”作为中国人的“民心所向”。家庭伦理是社会底蕴的核心,在基层社会承担着某种动员居民自治、激发社会活力从而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作用。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抓手和基层社会的黏合机制,一直是构筑现代社会有机性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内容和特点。例如在基层社区治理实践中,社区干部的儿童视角之所以能取得成效,正是因为重视“世代之间的力量”中“为了子孙”的家庭观念在一定意义上,家庭伦理可以作为构筑公共领域的社会性基础。由于儿童的介入,家庭在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中,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形象,种族绵延的观念成为最容易激发的社会活力。“家”也正在成为撬动治理实践的机制和工具。家在中国不仅是一个私人化的领域,还可以生产公共性,是自下而上的社会力的生长点,是能够对接社会和国家的一个独特场域,是构建美好社会的积极力量。
    • 于艳平; 李伟昉
    • 摘要: 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对莎士比亚罗马历史剧《科里奥兰纳斯》有深刻影响。不过,普鲁塔克笔下以母亲和罗马好公民双重身份三次出现在“家”和“敌营”两个空间的伏伦妮娅形象略显单薄,止于一种笼统的静态之美,而莎士比亚笔下以女人、母亲、国家政治的隐性操手三重身份六次显性在场、三次隐性在场的伏伦妮娅,展现出多维空间下的悖论之美,表现出一种理性、欲望、激情与活力交织下的女性动态之变与灵魂之美。莎士比亚从生活真实出发,在广阔的历史背景和富有时代特征的典型环境下通过对伏伦妮娅形象的重塑,反映女性在家庭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生存现状。他围绕女性—身体—政治这一脉络,通过对伏伦妮娅的隐性政治参与与其家庭教育方式之间关系的想象与构建,将家庭伦理与国家政治有机联系在一起,以彰显其家国同构的思想。
    • 匡泓锦; 钟华; 刘小强
    •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绥宁上堡侗寨苗族宇宙观、民间信仰、特定仪式、生存理念、家庭伦理、婚育礼俗、族群意识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风俗歌生存发展的精神空间发生了巨变,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基于绥宁上堡侗寨苗族风俗歌的田野调查,思考苗族音乐文化的复兴与创新,从而加深大众对绥宁上堡侗寨苗族音乐的全面了解,使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保护,让民族民间音乐发扬光大!
    • 夏曼曼
    • 摘要: 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重新解读《李尔王》,通过找寻戏剧人物之间相互冲突的伦理结,结合伦理线的发展过程,探讨戏剧中李尔等人所面临的不可避免的伦理困境,以及他们做出的伦理选择。在进行伦理选择时,李尔王内心有着个人对于家庭伦理标准的建构,因此与子女之间产生了家庭伦理和亲情伦理的错位,造成了父女之间的亲情断裂。但是经过一系列的亲情考验以及内心挣扎,最终达到了伦理的复归。
    • 李竹筠
    • 摘要: “半耕半网”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耕作和短视频生产的分工协作。受农耕时间节点、短视频收益等因素影响,二者存在主业、兼业的动态互换。目前,这一业态已初步展现出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非农收入的成效;对于乡村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传统伦理的再发现、再创造,构成其独特文化基因和可持续发展动力。据此,“半耕半网”或可成为后脱贫时代应对乡村资源流失、文化空心化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
    • 陈华; 王腾
    • 摘要: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慈”与“孝”关系的演变,反映了家庭伦理观念的演进轨迹,同时折射出了社会政治变迁。我国慈孝观经历了“慈孝并举”、以“孝”为先、“重孝轻慈”的演变过程,其原因是“慈”在良好亲子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人为削减和抽离。厘清“慈”与“孝”的本质内涵,重新构建新型的以“慈”生“孝”、以“孝”促“慈”伦理规范,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孝道伦理滑坡的困境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