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规律
地理规律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自然地理学、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694篇;相关期刊114种,包括高考:文科版、中学教学参考、地理教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2004年全国水文学术讨论会等;地理规律的相关文献由20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筱琴、刘继忠、仇素芳等。
地理规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694篇
占比:98.42%
总计:11882篇
地理规律
-研究学者
- 刘筱琴
- 刘继忠
- 仇素芳
- 傅永华
- 刘军志
- 康玉娥
- 张丽英
- 张桂娇
- 徐宝芳
- 徐晶晶
- 朱良君
- 朱阿兴
- 李昆
- 李祥
- 杜君兰
- 柴钦清
- 江净超
- 沈琳
- 熊小群
- 王雷杰
- 石婧婧
- 秦承志
- 蔡明
- 丁俊新
- 乐在兴
- 乐德棋
- 乔向军
- 于磊
- 付桂军
- 任静之
- 伍光和
- 何儒培
- 余会莲
- 余颖1
- 党喜奎1
- 冀金辉
- 冯晔
- 刘仁1
- 刘刚
- 刘妍华
- 刘平华
- 刘志
- 刘朝辉
- 刘淼
- 刘潇芸
- 刘立栋
- 刘育中1
- 刘艳萍
- 包静萍
- 卢晓旭
-
-
栾文超;
丁俊新;
谭凯文;
王晓英;
王玉梅
-
-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1.地理过程知识的内涵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动态变化过程,反映这种“时间断面”上地理事物和现象动态变化过程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的知识则称为地理过程知识,它是中学地理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从认知层次划分上来讲,地理过程知识属于地理感性知识,是学生通过观察或想象动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而在头脑中建立的地理表象。学习地理过程知识有助于揭示地理成因,加深对地理规律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
-
胡有为
-
-
摘要:
地理教学中的比较法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利用比较法进行有效教学,并借助这种方法将一些地理事物、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等进行思维上的加工和分析,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共性以及其中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之上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知识的认知。
-
-
朱承熙
-
-
摘要:
中华民族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对赖以生存的自然、浩渺无边的宇宙执着地追寻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系统,历经五千年绵延不断。其中,中国古代地理学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在近代世界文化大规模交流融合前,走的是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鉴古知今,了解中国地理学在过去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地理学现在的发展,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地理学史》是了解中华民族如何逐渐认识自己生活的地理环境、积累地理知识、扩大地理视野、形成地理概念、总结地理规律、探讨地理原理的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著作。
-
-
刘潇芸;
喻兴洁;
田亚平
-
-
摘要: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知行合一、融合发展”等核心素养要求。其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是指人们基于认知需求,将区域划分,并在空间-区域的视角下采用一定的方法与工具去认识区域所具备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中学地理教材是教与学的媒介,常将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理论性知识渗透在区域地理中,其区域性知识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载体。
-
-
彭建锋;
彭杨旸
-
-
摘要: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是每个中华儿女血液中流淌的“文化基因”。古诗词有很多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词。将古诗词应用于地理教学,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让学生探究古诗词背后隐藏的地理知识,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古诗词,对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具有极大作用。通过将诗词意境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寻找诗词所描绘的地理景观,是训练学生区域认知的重要方法。
-
-
-
黄卫平
-
-
摘要:
"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资源包含了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红色教育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爱党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忧国忧民、奉献社会的精神,使学生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渗透红色教育。
-
-
张小兵
-
-
摘要:
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载体,是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出发点;而高中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可见,区域性是高中地理的突出特点,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如何提升区域地理课堂有效性尤其重要.
-
-
聂晓敏
-
-
摘要:
在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读图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一项知识技能。然而,还是有很多初中生并不太喜欢读图,在他们的心中,想要学好读图技能就必须死记硬背,但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在对地理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地图就相当于地理学科的语言,从地理这一学科的历史发展来看,其实是先有了地图,然后才形成了地理课本中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地图则是将地理学科中大量的知识点和信息进行整合,综合地向学生展示出来。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地图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看到蕴含在其中的地理知识,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形象化,降低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难度,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记忆地理中的某些知识点。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积极致力于帮助学生提升读图技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