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固气比

固气比

固气比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8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冶金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63708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年全国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第二届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及清洁生产控制技术高峰论坛暨水泥工业脱硝、除尘技术专题会、第10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等;固气比的相关文献由700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德龙、陈延信、李辉等。

固气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3708 占比:99.97%

总计:263795篇

固气比—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章宏
    • 摘要: 梅钢高炉制粉系统和喷吹系统存在的磨煤机衬板及叶轮磨损大、中速磨排渣箱排出红渣、振动筛的筛网堵塞、布袋收集器压差变高、喷煤设备磨损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 4号高炉的煤比.本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优化了制粉喷吹工艺,如减少喷煤二次补氮气量,提高喷煤固气比,减少对喷煤设备的影响等.有效地提高了制粉系统中速磨的台时产量,确保了高炉均匀稳定喷吹,同时提高了 4号高炉的煤比及降低了高炉的焦比.
    • 陈光华
    • 摘要: 分析了A、B两类煤粉计量与气力输送技术的气力输送固气比的差异以及其对水泥烧成系统煤耗、电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计量设备低磨损、低维护量、高运转率前提下,对于5 000t/d熟料生产线,采用A类技术的煤粉秤因高固气比输送,每年可节省原煤约797t,节电约79 200kW·h.
    • 章宏
    • 摘要: 在粉料气力输送系统中,喷煤浓相输送具有载运能力大、氮气量消耗少、煤流速度低、喷煤管道及喷煤设备磨损小等优点.通过分析喷煤浓相输送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合适的充压控制模型、喷吹罐罐压稳定控制模型、喷吹氮气再次利用控制模型.喷煤浓相输送技术在5#高炉生产实践中,煤比单月最高值达到了146 kg/t,煤量在55 t/h以上时固气比大于40 kg/m3,喷煤系统均匀稳定喷吹,减少了喷吹消耗的氮气量,降低喷煤系统喷煤管道及喷煤设备的磨损.
    • 李江华; 李玉杰; 王金梅
    • 摘要: 以四厂的预分解窑系统热工测试结果为基础,对冷却用风、预热用风、燃烧用风等系统用风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述了各厂在不同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整个系统的用风操作提出了相应建议,即逐步提高二次风和三次风温度与用量,尽可能地提高煤风比,降低一次风比例,以加速煤粉燃烧,同时,尽量提高预热系统的固气比,降低C1出口废气量与废气温度,提高烧成系统的热效率,实现预分解窑系统的节能效果.
    • 杨凯悦; 韩刚; 姚艳萍
    • 摘要: 气力输送是一项利用气体输送固体颗粒的技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建材、煤炭、化工和粮食等行业,其工作原理是物料经供料斗进入仓内,一定高度时,关闭进料阀,此时压缩空气由进气阀进入仓泵,使料和气混合形成料和气流,再打开出料阀,料和气流就可以经输送管道送到储料库.为了满足在生产实际中人们对气力输送系统的长距离、大运量化的要求,文章提出一种高输送压差,低气流速度同时伴有高固气混合比的气力输送优化方案,并介绍了这种新型气力输送方式的结构组成、性能特点.
    • 康岩1; 温良英1; 韩旭1; 何海熙2; 王海鹏1; 洪小哲1
    • 摘要: 为研究不同出料方式流化罐发送粉料的特性,构建了流态化喷吹粉料的气力输送实验平台,通过实验系统考察了流化罐罐压、稳压气量与底部流化气量之比对喷粉量和固气比的影响,以及上出料和下出料两种不同出料方式的发送料特性。结果表明,喷粉量随着流化罐罐压的增加而增加,固气比则先急剧增加而后逐渐趋于平缓。在流化罐内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喷粉量和固气比均随着顶部稳压气量与底部流化气量比例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顶部稳压气量:底部流化气量 = 2:8时达到最大;在罐内压力相同的情况下,上出料的喷粉量比下出料的高,发送相同质量的粉料下出料所用的时间比上出料约多三分之一;通过计算出料管的局部阻力及阻力系数发现,上出料管的附加压力损失及其局部阻力系数小于下出料管的附加压力损失及其局部阻力系数。
    • 魏晨光; 王德武; 吴广恒; 丁春立; 谢金朋; 张少峰
    • 摘要: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dense phase in adjustable combined riser with the solids flux (Gs) ranging between 32.65 and 84.59 kg/(m2·s) and solid-gas ratio (Gs/(ρg·Ug)) ranging between 9.22 and 47.95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in high densit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and circulating turbulent fluidized bed in previous stud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ll existed upward and downward particles at local position in dense phase.The local time-mean solids holdup and the particle back-mixing ratio increased,while the local particle velocity and the net solids mass flux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R.The cross-sectional averaged solids holdup remained the same when Gs/(ρg· Ug) varied from 27 to 47.95,and the corresponding local time-mean particle velocity and the net particle solids mass flux were upward.Meanwhile,the dense phase became into a high-density status,at which the local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dense phase were similar to that in circulating turbulent fluidized bed and the cross-sectional average flow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overall flow characteristics were similar to that in high-densit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在颗粒循环强度(Gs)为32.65~84.59 kg/(m2·s)、固/气比(Gs/(ρg·Ug))为9.22~47.95的操作条件下,对变径组合提升管浓相区颗粒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以往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和循环湍动流化床对比.结果表明,变径组合提升管浓相区各局部位置均存在上行与下行颗粒;随着无因次半径增加,局部时均固含率和颗粒返混比增加,局部颗粒速度及颗粒质量净流率则降低.当Gs/(ρg·Ug)在27~47.95范围,各截面平均固含率基本不再随其变化而变化,变径组合提升管浓相区进入高密度操作状态,对应局部时均颗粒速度和颗粒质量净流率均向上.在高密度操作下,变径组合提升管在局部流动特性上与循环湍动流化床相近,在截面平均及浓相区整体流动特性上与高密度循环流化床相近.
    • 高波
    • 摘要: 对新钢2500 m3高炉喷煤技术进步进行总结.通过采用三次补气技术、两座高炉喷煤系统互通技术以及对高炉喷枪结构进行优化改进等措施,实现了在低品质炉料条件下稳定、高效地向高炉喷吹煤粉.
    • 郭新杰; 王中昌
    • 摘要: 我公司2 000 t/d生产线于2015年利用XDL水泥熟料煅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用高固气比预热器分解系统整体替换原有窑尾部分,同时将篦冷机更换为第四代篦冷机,并对生料磨、煤磨和高温风机等进行了适应性改造。改造后,系统运行平稳,各项指标提升明显,取得了预期提产节能降耗的技改目标。技改调试前期,受经验、设备等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