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预热器
旋风预热器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21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建筑科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892123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水泥、水泥工程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八届水泥技术交流会、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TAEI2009(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19届学术年会)等;旋风预热器的相关文献由35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昌勇、常捷、徐德龙等。
旋风预热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892123篇
占比:99.99%
总计:2892279篇
旋风预热器
-研究学者
- 李昌勇
- 常捷
- 徐德龙
- 杨沛浩
- 陈延信
- 张梅珍
- 彭学平
- 杨伊玲
- 王晓萍
- 聂军
- 郭红军
- 金春强
- 不公告发明人
- 叶天凤
- 蔡玉良
- 陈涛
- 余其俊
- 侯池水
- 俞为民
- 傅广杰
- 刘亚妹
- 刘常林
- 刘洪江
- 史红霞
- 周申燕
- 唐薇薇
- 姜敬宝
- 孙家信
- 孙手棒
- 崔海波
- 嵇鹰
- 常乐
- 张克军
- 张冠卿
- 张凯
- 张同生
- 张成联
- 张林涛
- 方朝晖
- 朱金波
- 李征
- 李斌
- 李波
- 李继海
- 杨恒杰
- 杨红彩
- 杨青
- 武晓萍
- 武沈立
- 温雅静
-
-
徐振宁
-
-
摘要:
选用日产6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五级悬浮预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物理数学模型,采用CFD技术对五级悬浮预热器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细致研究了旋风筒内部生料的运动轨迹及分离效率.数值模拟结论显示,大量固体颗粒随在气体的带动下旋转进入,在外筒壁处形成颗粒密集区,同时气固两相流旋转向下,在重力作用下被排出,少量颗粒被气体带出.数值模拟得出的旋风预热器的分离效率结论与实际吻合度较高,该结论为五级旋风预热器的选择与优化提供了依据.
-
-
-
江姗姗;
陈庆文
-
-
摘要:
In order to solve existing bottleneck problem of firing,raw materials and coal preparation system in cement enterprises,put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whole production line of cement kiln.For stabling kiln output,reducing heat consumption of firing system and increasing the coal adaptability,implemente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for kiln system of cyclone preheater,grate cooler and ect.The equipment performance plays a best through thetransformation.To achieve the standard coal consumption decreased from 129.66 kg/t to 126.95 kg/t,save 4 797 t standard coal every year,and has good energy saving effect.%本文为解决水泥企业现有烧成、原料及煤粉制备系统已存在的生产瓶颈问题,提出对整条水泥窑生产线进行优化;针对稳定窑产量,降低烧成系统热耗,加大煤质的适应范围,对旋风预热器、篦冷机等窑系统实施技术改造.通过改造,使设备性能发挥最佳化,实现标准煤耗由129.66kg/t下降至126.95 kg/t,每年可节约4 797 t标准煤,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
-
-
杨沛浩;
陈延信;
徐德龙
-
-
摘要:
在温度分别为15°C、200°C、400°C、600°C、800°C,固气质量比分别为0.5、1.0、1.5、2.0、2.5,风速分别为14 m/s、16 m/s、18 m/s、20 m/s、22 m/s、24 m/s的不同条件下,试验研究温度、固气比和风速对旋风预热器分级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颗粒直径dp≤1μm时,分级分离效率很高;临界粒径随着风速的提高而减小,随着固气比的增加而减小;临界粒径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400~600°C时达到高点,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临界粒径反而变小.
-
-
丁苏东;
宁建根;
吴建军;
陈翼;
刘志国;
蔡玉良
-
-
摘要:
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利用Fluent软件平台,采用Eulerian/Lagrangian方法,对SINOMA 6 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预热器系统的C1旋风筒单体设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C1旋风预热器的全尺寸模拟,得到了其内部各物理场及颗粒运动轨迹等参数,并通过改变旋风筒进口面积、内筒长度、柱体尺寸等一系列参数化研究,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旋风筒分离效率的影响.
-
-
-
丛龙成
-
-
摘要:
我公司二线2 500t/d生产线于2010年10月份投产,窑尾采用四级旋风预热器,设计利用窑尾废气对含有水分约为35%~40%的湿电石渣进行烘干。窑尾没有设计增湿塔,在C1出风管(废气管)安装增湿喷雾系统对窑尾废气进行增湿。在2011年1月份窑操操作中发现窑系统风量不足,窑头和窑尾正压严重,熟料煅烧质量差,出现夹心料。对系统进行检查未存在漏风情况,停窑对系统进行检查,发现废气管堵塞严重。
-
-
杨建民;
岳二恩
-
-
摘要:
1生产情况介绍我公司5 000t/d生产线于2009年8月建成投产,烧成系统采用五级双系列低压损旋风预热器带TTF型分解炉,回转窑规格为Φ4.8m×72m,ATOX50生料立磨,Φ18m×50m TP-1型生料均化库。窑尾废气处理系统设有200t容量的窑灰仓。
-
-
-
-
-
-
张冠卿;
李昌勇
- 《第六届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冷态模型试验,结合实际生产参数,对洪堡新型顶级旋风预热器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设计产量时,由于其流场的分布特点,该旋风筒具有比较理想的气固分离效果,但阻力相对较高;分离效率受风速影响较大,在提高系统产能时分离效果会明显降低,这些与实际生产情况都是相吻合的。
-
-
刘瑞芝;
王晓华;
郑金召
- 《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针对旋风预热器内部复杂的三维强旋湍流运动,采用介于RSM(雷诺应力模型)和LES(大涡模型)之间的一个混和模型即SGS(Smagorinskysubgrid-scalemodel)模型,对旋风筒内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旋风筒中的流场分布规律;并且用MPU-4型三维流场测量系统对模型的流场进行了测试,根据试验结果,评判了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旋风筒径向速度、切向速度以及轴向速度各自的特点.
-
-
-
李丽君;
赵玉桥
- 《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十六届机械设计与传动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对预分解窑系统,包括5级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的"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气相采用基于各向异性的RSM湍流模型,颗粒相采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的随机轨道模型.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计算,得到了各级预热器单体的分离效率和颗粒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设计参数进行比较,表明该模拟研究能够对预分解系统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可用来分析出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的性能和优缺点,针对缺点进行分析和优化.
-
-
戴世忠
- 《2006全国水泥生料质量控制应用技术研讨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影响预分解窑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操作水平、原料、燃料的质量,生料的成分及预均化的程度等.我厂700 t/d预分解窑生产线的回窑规格为Φ3 m×48 m带TC-F7A型分解炉和五级旋风预热器,设计能力29 t/h,设计熟料标号>550号.系统配置一台Φ3.2 m×7 m+1.8 m烘干圈流生料磨,能力50 t/h.自建成投产以来,我们感到生料质量对预分解窑产质量的影响很突出,几年来,我们围绕着稳定生料质量,开展了几次技术攻关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介绍生料质量对预分解窑产质量的影响和稳定生料质量的措施。
-
-
-
陈涛
- 《第六届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九五"期间,在"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原则指导下,我国2000~3000t/d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和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且性能可靠、指标先进.但是,从企业规模、生产集中度、产品结构等各项综合指标来看,我国水泥工业仍然处于落后地位.为了加快水泥工业的发展,建材"十五"规划中,明确要重点支持8~10家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发展日产4000t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实现生产能力的大型化和集中化,同时技术与装备水平要求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党"十六"大又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我国水泥工业来讲,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重大的挑战.目前,国内正在运行的5000t/d以上的生产线中,华新5号线、京阳以及山东大宇7200t/d生产线采用引进设备外,还有数条烧成系统国产化的生产线近年相继投产.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水泥工业技术与装备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成都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利用其雄厚的研发力量,开发出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5000t/dCDC预分解系统,完成了其相关工艺设计和装备设计.本文介绍,1系统开发的设定条件,2系统性能指标,3CNC旋风预热器,4CDC分解炉,5CDC预分解系统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