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喉返神经

喉返神经

喉返神经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7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78784篇;相关期刊423种,包括临床外科杂志、岭南现代临床外科、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第五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喉返神经的相关文献由3390位作者贡献,包括郑宏良、陈世彩、周水淼等。

喉返神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7 占比:1.68%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8784 占比:98.28%

总计:80162篇

喉返神经—发文趋势图

喉返神经

-研究学者

  • 郑宏良
  • 陈世彩
  • 周水淼
  • 孙辉
  • 李兆基
  • 田文
  • 崔毅
  • 张速勤
  • 王强
  • 黄益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一魁; 高嘉良; 方大正; 沈丰; 武伦; 周文波
    • 摘要: 目的探讨经腋免充气腔镜下甲状腺后入路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行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意愿,分为经腋免充气腔镜组和开放组,腔镜组纳入46例,开放组纳入63例。采用统计软件SPSS 26.00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腔镜组46例均在完全腔镜下完成手术。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在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及术后第1天引流量上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5.96±5.01)岁比(53.43±5.61)岁,t=-7.18,P0.05)。腔镜组的美学满意度高于开放组,有统计学意义[(45/46)比(52/63),χ^(2)=10.34,P=0.006]。结论对单侧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经腋免充气腔镜下甲状腺后入路切除术治疗具有可行性,其安全性较高,美学效果佳,年轻患者更易接受,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蔡敬国
    • 摘要: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识别与保护的效果。方法 6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手术中加强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识别与保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期间出血量、手术之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12.1%、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甲状腺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加强对患者喉返神经以及甲状旁腺的识别与保护,能够降低患者手术期间的出血量,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赵士伟; 王要轩
    •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联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9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按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联合甲状腺下动脉显露喉返神经法治疗,观察组接受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联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喉返神经损伤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治疗后,两组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NNE低于治疗前,HNR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OIS评分高于治疗前,SSA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TSAb、TSBAb、TRA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联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法可减少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还能改善患者的声带功能,提高吞咽能力,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朱永光; 周宏; 李润铭
    • 摘要: 目的:观察甲状腺手术治疗中暴露喉返神经对患者喉返神经的保护价值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根据手术操作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均于手术治疗中暴露喉返神经;观察组手术治疗中不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5.7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甲亢复发率为1.9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治疗中暴露喉返神经可有效避免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发生,同时还能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该手术治疗甲状腺病灶更加彻底,值得临床推广。
    • 金雄伟; 李宏帅; 杨祚豪; 李满志; 张浩
    •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中精细化被膜解剖结合环甲间隙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东莞康华医院接诊的90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下动脉显露喉返神经治疗,观察组采取精细化被膜解剖结合环甲间隙显露喉返神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3d血清甲状旁腺激素、Ca^(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全切术中进行精细化被膜解剖结合环甲间隙显露喉返神经有利于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功能。
    • 范可欣; 徐德国; 周一帆
    • 摘要: 全内脏反位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在进行局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全内脏器官反位1例,现报道如下。男性尸体,年龄40岁左右,死因不详,身高168 cm。胸腔横径约24.98 cm。心大部分位于胸腔右侧,心尖朝向右前下方,较正常人略大,“左心室”位于右侧下方心尖处,“右心室”位于其左侧,“左心房”位于心的右上方,“右心房”位于心的左上方。由左心室发出的主动脉弓位于上腔静脉右前方、肺动脉左侧,主动脉弓于胸腔右侧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左侧分出头臂干。右喉返神经由右迷走神经发出勾绕主动脉弓后上行,左侧喉返神经由左迷走神经发出后勾绕左锁骨下动脉后上行。
    • 吴佳龙; 朱岩; 杨长东; 金德斌; 杨艳; 张伯阳; 马忠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中喉返神经的走行规律及保护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8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130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0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患者,双侧102例,单侧2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来源于甲状腺腺体100例,来源于Zuckerkandl结节30例。共显露喉返神经232条,左侧114条,右侧118条。左侧喉返神经位置正常110条,异位4条,右侧喉返神经位置正常104条,异位14条,两侧喉返神经位置比较,右侧异位率高于左侧(χ^(2)=5.656,P<0.05)。来源于甲状腺腺体的显露喉返神经185条,喉返神经位置正常175条,异位10条。来源于Zuckerkandl结节的显露喉返神经47条,喉返神经位置正常39条,异位8条。不同来源两组喉返神经位置比较,来源于Zuckerkandl结节异位率高于腺体来源(χ^(2)=5.536,P<0.05)。结论 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中应时刻警惕喉返神经异位情况,右侧喉返神经较左侧更易发生异位,肿物来源于Zuckerkandl结节时,喉返神经更易发生异位。
    • 胡勇; 吴国辉; 章锐
    •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不同入路探查喉返神经的疗效,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接收诊治的154例单侧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患侧喉返神经探查)治疗。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7例。对照组术中采取上方经甲状软骨下角入路探查喉返神经,研究组术中采取下方经甲状腺下动脉入路探查喉返神经。出院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甲状旁腺保护情况及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液总量少于对照组,引流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术中下方经甲状腺下动脉入路探查喉返神经的疗效显著,促使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明显改善,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甲状旁腺,并减轻对患者喉返神经的损伤,值得推广。
    • 王世泉
    • 摘要: 经上呼吸道气管插管必然对声带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甚至顶撞,拔除气管插管后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发声费力以及饮水呛咳,从而被诊断为杓状软骨脱位或声带麻痹。前者直接由气管插管机械性损伤造成,后者则与支配声带肌的喉返神经受损有关,而喉部的喉返神经均被喉组织紧密包裹,并非裸露在喉腔表层,且支配声带肌的是喉返神经末梢,加之全麻气管插管大都复合应用肌肉松弛剂,并在完全消除声带肌的张力下实施插管。此外,气管导管尖端在导管的右侧,插管时其管尖极易触及或碰撞右侧声带,其所致声带麻痹也应以右侧为多才是,但临床上则是以左侧声带麻痹多见,故气管插管与喉返神经不存在直接碰撞关系,其因果关系未必成立。然而,除喉返神经与伴随迷走神经干的喉返神经损伤可产生声带麻痹外,蹊跷的是其他声带麻痹大都发生在腹腔脏器手术患者中,而腹腔脏器均伴有迷走神经支配。因此,笔者推测:极少数人体可能存在着喉返神经跨越性变异,即部分喉返神经并非在主动脉弓或右锁骨下动脉处完全返回,而是跟随迷走神经直至延伸至腹腔脏器,一旦某一脏器的迷走神经被病变侵蚀或该脏器的迷走神经与脏器同时被手术切除,其伴随的喉返神经则不能返回支配声带肌的运动功能,故受累声带产生麻痹。临床上也很自然地认为声带麻痹是由气管插管所引起,若形成医患纠纷,而行气管插管的麻醉医师则理所当然成为背锅的责任方。笔者经大量声带麻痹案例分析,且用充分的论据论证了气管插管与声带麻痹无因果关系,推断出全麻术毕出现的声带麻痹或其他不明原因性声带麻痹有可能与跨越性变异喉返神经受到侵蚀或损伤有关。
    • 刘佳; 袁栩昕; 郑惊雷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喉返神经(RLN)保护方法在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再次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且需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RLN保护方法将患者分为显露组(n=23,采用RLN常规显露)、IONM组n=25,采用术中神经监测(IONM)和CIONM组n=20,采用持续术中神经监测(CIONM)。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声带功能指标。结果IONM组、CIONM组的手术时间、RLN确认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短/少于显露组(P0.05)。3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术后RLN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IONM组术后RLN损伤率低于显露组(P<0.05)。术后1个月3组患者的基频、基频微扰及振幅微扰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CIONM组低于显露组和IONM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再次手术中应用IONM及CIONM技术不仅可有效缩短RLN确认时间和手术时间,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但在降低RLN损伤和声带功能恢复上CIONM技术优势更为明显,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