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催化剂
Pd催化剂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9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652841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石油化工、石油炼制与化工、工业催化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12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等;Pd催化剂的相关文献由839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元根、罗孟飞、贾莉等。
Pd催化剂—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52841篇
占比:99.98%
总计:652944篇
Pd催化剂
-研究学者
- 姚元根
- 罗孟飞
- 贾莉
- 施继成
- 金凌云
- 乔路阳
- 吴娟
- 周张锋
- 宗珊珊
- 崔国静
- 张之翔
- 曾永康
- 朱小丽
- 李岳锋
- 李永昕
- 畅延青
- 于宏伟
- 何迈
- 唐亚文
- 徐斌
- 朱华青
- 林倩
- 潘红艳
- 王建国
- 谢云龙
- 陆天虹
- 冯高峰
- 刘平
- 吴小满
- 吴静
- 周仁美
- 唐浩东
- 张志翔
- 张明慧
- 张雅静
- 张鹏
- 徐忠宁
- 曾利辉
- 王康军
- 王明盛
- 章轩语
- 郭国聪
- 陈炎亮
- 韩文锋
- 何龙
- 刘莉
- 卢春山
- 周娟
- 张群峰
- 曹建新
-
-
鲍伶香;
严致远;
宋建伟;
卫改霞;
孙成辉;
庞思平
-
-
摘要:
Pd(OH)_(2)催化剂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制备具有关键作用。选择CeO_(2)为催化剂载体,用沉积-沉淀法制备8种Pd(OH)_(2)/CeO_(2)催化剂,考察制备温度、浸渍时间、碱源、沉淀pH及载体结构对Pd(OH)_(2)/CeO_(2)催化氢解脱苄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d(OH)_(2)/CeO_(2)可同时作为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BIW)和四乙酰基二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ADBIW)氢解脱苄反应的催化剂,并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产物收率分别可达91%和95%;将其用于HBIW氢解脱苄反应,在金属Pd用量为底物HBIW质量的0.10%时,TADBIW的产率最高可达91%;将其用于TADBIW氢解脱苄反应,Pd用量为底物TADBIW质量的0.28%时,产率可达87%;所用研究方法使用少量Pd催化剂高效地催化HBIW和TADBIW的氢解脱苄反应,为低成本制备CL-20拓宽了道路。
-
-
无
-
-
摘要:
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水热合成、光化学还原两个步骤得到1种二维二氧化钛(2DT)纳米片担载的单原子Pd催化剂,其具有较好的光催化甲烷制甲醇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催化》杂志。甲烷高效转化为甲醇等高附加值化学品,对C 1催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原子层厚度二维半导体催化剂和原子尺度金属助催化剂能够最大化暴露催化活性位点,且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因此该类催化剂比传统块状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
-
邓明杨;
张晓昕;
宗保宁
-
-
摘要: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向γ-Al_(2)O_(3)中引入Pd,Si或P元素,制备了系列2%Pd/X-Al_(2)O_(3)(X=Si或P)催化剂。采用XRD、NH_(3)-TPD、CO化学吸附、XRF、TEM、XPS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评价了其催化戊基蒽醌加氢性能。结果表明,Si或P的掺杂未改变原始γ-Al_(2)O_(3)载体的晶型结构,Si或P嫁接在γ-Al_(2)O_(3)表面,减少了其四面体和八面体空穴,形成了Al—O—Si或Al—O—P键,使催化剂的表面酸性有所降低,金属与载体的锚固作用减弱从而分散性降低,Pd^(2+)/Pd^(0)的摩尔比增大。水热实验结果表明,由于γ-Al_(2)O_(3)表面空穴的减少,改性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和耐磨性均显著提高。在蒽醌加氢反应实验中,改性后催化剂的蒽醌加氢效率达到了17~20 g/L,选择性提高到了94%,这可能是因为Pd^(2+)的比例增大使催化剂表面的缺电子吸附位增加,蒽醌分子更易活化,且催化剂表面强酸量的减少调节了蒽醌分子的吸附强度,从而加氢活性和选择性均有所提高。
-
-
陈少峰;
侯兰凤;
廖世军
-
-
摘要:
甲酸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化学储氢材料,可作为低温液体燃料电池的直接燃料.钯基催化剂作为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阳极材料,对甲酸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克服一氧化碳的毒化,在甲酸电化学氧化反应中主要按直接途径进行.降低贵金属含量、提高催化活性、提升稳定性是当前钯基催化材料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主要介绍了当前研究中钯催化剂对甲酸电氧化的催化机理,综述了近5a的钯合金催化剂制备、特殊形貌控制、碳负载对甲酸氧化活性增强的研究,对钯基催化剂的持续开发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
-
-
仲烨;
张作鹏;
程卯生;
刘洋
-
-
摘要:
含有糖苷结构的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理想的生物活性.随着糖化学的发展,糖苷的高效合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金属Pd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之一,因其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操作简便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一些高效的糖苷化反应策略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报道的与Pd催化剂相关的O-糖苷化、N-糖苷化以及C-糖苷化策略,旨在为发展更加高效的糖苷化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
-
苟尕莲;
梁玉龙;
韩伟;
车春霞;
温翯;
张峰;
边虎
-
-
摘要:
在乙烷裂解配套制乙烯选择加氢的工艺条件下,考察载体焙烧温度、助剂Ag含量、溶液pH值、CO含量及空速对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Pd-Ag/α-Al2 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焙烧温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催化剂Ag含量增加,反应温度变化不大,选择性及抗结焦性能增加;不同溶液pH制备催化剂,选择加氢性能差异不大,但溶液的酸性过高会降低催化剂的抗结焦性能;随着CO的升高,乙炔转化率降低,乙烯选择性先增高后降低,为保证催化剂选择性,原料中的CO最好保持在(700~1600)μL·L-1;随着空速的升高,乙炔转化率降低,乙烯选择性增加.
-
-
侯蕾;
徐卫;
杜霞茹;
肖菲;
吴熠
-
-
摘要:
考察助剂、制备方法和还原介质对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贵金属Pd为活性组分,非贵金属C为助剂,以α-Al2 O3为载体,采用分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在水合肼还原后,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在反应温度130°C,空速3000 h-1时,产物中草酸二甲酯含量90%以上,时空收率平均可达813 g·(L·h)-1.催化剂PC-3反应500 h后,物理性能和反应活性变化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