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中国福山首届药师佛与健康文化论坛
中国福山首届药师佛与健康文化论坛

中国福山首届药师佛与健康文化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山东福山
  • 出版时间: 2013-05-28

主办单位:中国福山首届药师佛与健康文化论坛组委会

会议文集:中国福山首届药师佛与健康文化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47条结果
  • 摘要:药师信仰的主要经典依据是通称为《药师经》的几种典籍,在佛典汉译史上共有五个译本.由于历代经录记载的若干差异,在佛学研究界也有人将其列入"疑伪经"的范围.总体言之,在目前证据,特别是吉尔吉特地区所发现的梵本《药师经》的证据面前,仍然坚持论证《药师经》为中土伪造的说法,有许多困难。尽管对于《大灌顶经》前九卷的译者和形成时代、慧简“撰”《拔除过罪经》两个疑难问题的探究仍然有研究空间,但这并不必然导致《药师经》出自中土的结论。《大灌顶经》前九卷甚至整个十二卷具有很明显的道教特性,费长房将其著录为帛尸梨蜜多罗翻译,有怀疑空间,将作为依据的《杂录》(或者就是《晋世杂录》)称之为子虚乌有,甚至说是费长房的伪造,都是过度怀疑的结果。需要重新审视,而《大灌顶经》的道教色彩不一定说明问题,因为帛尸梨蜜多罗不通汉语,其翻译的班底也不太齐整,因此而导致过度“归化”式的译本也是大概率事件。至于慧简“撰”《拔除过罪经》之事,需要充分注意僧祐说慧简是“依经抄撰”,而且僧祐将其列入“疑经”而非伪经,说明僧祐注意到其并非毫无根据。更何况,伍博士考证说,从慧简很大可能是与法显一起西行的慧简,如此,则不排除慧简回国之后,在刘宋时期依据自己带回的梵本编译出《拔除过罪经》。
  • 摘要:"信解行愿"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其中的逻辑很明确,以对佛法的信仰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深入佛法,解开其中的种种疑情,进而加以践行即佛法的修行或者修证,最后发大愿,弘扬佛法,回归到大乘佛法的基本精神,利益众生,而不只是停留在自我解脱的层面."愿"是最终的落脚点,又最终回归到信的起点.信有相信、坚信的意思,同时也是一种宗教信仰的信心,“愿”是大乘佛教的一种誓言.“愿是菩萨进破魔军的主旌,愿是菩萨趣入佛地的前锋,菩萨依着这个愿而修持,菩萨行着这个愿而弘利,菩萨抱着这个愿而成佛,菩萨乘着这个愿而再来。”愿,是佛菩萨之愿,更是是众生所愿,愿世界庄严,愿众生内心庄严,愿生命庄严,愿生活庄严。药师如来之十二大愿,发菩提心,发广大愿,行大悲愿,成就无上佛果,成就清净光明的琉璃世界。药师如来关照众生生命,体察人生疾苦,众生蒙药师如来的加被,发大愿,行悲行,躬身实践,净化众生的生命体,实现人间的净土,而清净的琉璃世界距离人们并不遥远,恰恰就在众生心中。
  • 摘要: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流传、宣扬和药王菩萨的“现世度厄”的功用,甚至出现了关于药王菩萨显现治疗民众疾病的疑伪经,如在《续藏经》卷87中收录的《佛说化珠保命真经》一卷,就可能是一部疑伪经。《佛说化珠保命真经》下题为“药王菩萨化理流布”,可知此经也是与药王佛有光。解读这部《佛说化珠保命真经》及其为此经所作的序,可以看到此经在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学者指出本经是一部疑伪经,从经中所使用的词语和内容来看,本经具有禅学色彩,所以疑其为伪经,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本经却符合药王菩萨治疗疾病的主旨。从刑敬的序来看,《药王菩萨化珠保命真经》以及游僧对于贵阳痘患的治疗,颇有神异色彩。与王阳明引用佛教、禅学义理、公案典故相比,这篇《药王菩萨化珠保命真经序》不仅直接证实了王阳明与佛教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可能它在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中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摘要:健康,是人们共同的心愿,无不期待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但是,有些人理解的健康又往往很褊狭,就是只注重身体色相的所谓健康,而忽视精神和内心的健康.实际上,身心同时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身是外在的,心是内在的,内外一致,内外合一,最终才算是健康的人生.当今的一些社会病态,在很多的人群中,都是呈现出身心分离、身心分裂、身心变态等病症,尤其是精神与心灵领域的问题,愈发严重.药师佛信仰的精神理念与价值取向,集中表现在《药师经》的思想特质上。人们读懂了《药师经》,就能够弄清楚药师佛信仰的本质和精神。长期以来,佛教被一些人批评为消极,因为将现实世界描述得过于苦难,所谓“一切皆苦”、“一切皆空”。《药师经》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叙述。其实,这正是佛教认识世界的一个特别的高明处。印顺法师在整理介绍太虚大师《药师经讲记》的“悬论”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论辩,来说明药师佛及其东方琉璃世界与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分别设置的意义所在。他认为,太虚大师之所以重视药师佛及其东方琉璃世界,是基于“近代人类重视现生安乐”的状态需要。总之,只有理性地正视现实,才能坦然地超越现实,达成任运自然、积极向上的人生智慧与生命境界。只有具有自利利他、觉行圆满的奉献精神,才能最终转化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实现一切众生平等的尊严、公正的权利、完美的未来。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教所树立的人生观的精神内核。可以这么说,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力倡慈悲,它让我们具有胸怀世界的博爱。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充分体现了佛教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不同于那种狭隘的宗教意识和做法。佛教朝暮念诵中的“四弘誓愿”,有“大慈大悲悯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的四无量心。《楞严咒》中有:“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如一切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正是有了这种心愿,才会有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胆略。也正是这种信仰的精神,才有了药师佛“令诸有情,所求皆得”的誓愿,才有了“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的菩萨情怀。
  • 摘要:从《药师经》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药师思想继承了释迎牟尼创立佛教后提出的一些根本理念,要救众生于痛苦之中。而《药师经》中的这方面内容也显示了大乘佛教所突出的慈悲精神。本文拟对基于这一经典的佛教药师思想的主要理念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谈一些看法,希望能在促进当代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方面对佛教思想有所借鉴,作些探讨.药师思想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等许多亚洲国家,在民众中广为流行,影响很大。这一思想发展到今天,作为佛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仍可以对现代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起一定作用。这主要体现在:鼓励慈悲利他,致力于消除贫困,促进国泰民安,以众生的安乐为努力目标。在现代社会中同情弱势群体,积极扶危济困。对由于种种原因而处在困苦或困境中的民众给予精神抚慰,有一定精神寄托作用。倡导乐观精神,对未来充满信心,提升对于痛苦的抗压能力。追求智慧,觉悟人生,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在现代社会,正确认识人生,正确认识世界,提高人们对自身和世界本质的觉知水平极为重要。药师思想中的此类成分对现代人类追求真理,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是有启发作用的。
  • 摘要:药师信仰源远流长,是构成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药师信仰也随之与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国化的药师佛信仰,并对中国的佛教养生和医药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在享受大量丰富的物质资料的同时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科技的进步不仅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医疗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同时,仍有大量无法治疗和克服的顽疾,层出不穷的新型疾病甚至没有给人类留下治疗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如何使有限的寿命尽可能延长,如何令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思考的头等大事。药师信仰中所包含的医药养生思想为现代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关注。因此,防病为上,把好入口关,关注心理健康为养生之不二法门,佛教把对世界的不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对“贪”的执着当作“苦”的原因,所以,佛教养生既要养身,更要养心,破除对世界的错误认识,放下不该有的“贪”,才能断除无名烦恼,治疗人心。
  • 摘要:近年来,随着健康热的不断升温,整个社会对药师佛及东方净土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研究药师佛,传播药师文化,弘扬健康理念,已经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热点.深入挖掘药师精神,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药师佛即是健康佛,是健康佛教的本尊,而其所在的东方净土理应是一个健康乐园,是众生共同栖居的清净和谐、纯粹自然的世间乐土.众生都有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都是好生恶死、避苦求乐的,都希望所愿具足,生活美满。涅槃四德同样以健康为本,或者说涅梁本身就是健康。总之,要想进入东方琉璃净土,享受健康生活,就必须身心清净,不起恶念,不犯恶行。清净才能健康,健康才能清净。东方琉璃世界属于此方净土,创造者不只是药师如来,而是每个众生自己。这里没有“带业往生”,三毒未去,业惑未消,自身不净,就没有到达这里的可能。这是一个琉璃般纯净的世界,这个世界本身以及所有到达这里的众生都必须纯净无瑕,因此在这里不必担心会受到带业众生的污染和连累。只要谨守净戒,身如琉璃,透明纯净,所行清白,自然健康长寿,所愿满足,不仅到达佛国,还能成就佛果。
  • 摘要:中国汉传佛教的民众信仰之中,观音信仰非常流行,原因之一是其体现大慈大悲的救苦救难之宗教品格,成为具有"他力"特征的类似于"救主"的角色.与观音信仰相似,民众的药师佛信仰也具有救苦救难的精神诉求,药师佛体现其大慈大悲的是"消灾延寿"宗教品格.佛是大医王,善于应病与药,"正觉大医王,善投众生药."概言之,从药师佛的思想中,我们可以将其所消之灾病理解为三个层面:即色身(肉体)之病、心灵之病、社会之病。得到的健康,也可理解为三个层次,即色身之健康、心灵之健康、社会之健康,此乃本文欲讨论的“疾病与健康的三层次”。因此,关注内心,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层面的正面价值,是更为重要的,尽管技术层面的对于肉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很重要。
  • 摘要:"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提出的社会理想.中国古代政府对于救灾即所谓"荒政",有较大的热情,而对于鳏寡孤独、残疾人的救助则相对冷淡,因为前者多为突发性事件,容易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危及政权;而后者则没有如此紧要,对于政权的威胁比较小.药师信仰是随着《药师经》的翻译传人我国的,《药师经》前后有五次翻译,东晋译、刘宋译、隋译、唐玄奘译、唐义净译。这五译以玄奘译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在中古时期,佛教在我国慈善救助系统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直到宋代以后才逐渐被宗族义庄取代。而公认宗族互助救济的先驱性典范——范仲淹创办的范氏义庄,实际上是以佛教同类组织为模板的。虽然佛教慈善在近古以降,影响力下降,但仍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特别是宗族义庄往往带有血缘的狭隘性,救济范围窄小,且往往含有巩固和提高宗族声望地位等功利目的,反不如佛教慈悲精神具有普适价值。佛教在我国古代残疾人救助等方面,于理想信念、实际组织体制上,都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和吸取。
  • 摘要:佛教作为出世的宗教,其修行目标是出离轮回,觉悟成佛;人生态度是积极精进,自觉觉他.佛教的终极关怀与现世关怀始终不一不异,《药师经》宣说之药师法门尤其突出了关注现世人生的一面,其东方净土与西方弥陀净土一样,为娑婆众生提供了通向解脱的方便法门.药师法门不仅是个人获得健康生活的殊胜法门,亦是社会健康发展、人心安定的良药。药师法门重视现实人生,修持所得的多种利益皆可当下受用,如消灭种种罪业,除病灭苦,消灾延寿等。此种种利益体现了佛法救世济生、广利于社会的殊胜方便。药师法门的修持方法,弘一大师总结有四点:持名、供养、诵经、持咒。东方净土是药师如来愿力成就之清净国土,亦称东方琉璃世界。药师如来的东方净土与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一样,严饰清净,要婆众生可以发愿往生;对于至心西方净土者,修持药师法门有资助往生西方的利益。
  • 摘要:佛教当中,净土信仰为一大源流,关于净土思想渊源问题,一般认为是源于印度原始佛教时期的念佛与生天的思想.原始佛教时期,佛教弟子们皈依三宝,需要三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再加上念戒(忆念戒行加德)、念施(忆持而不忘布施功德)与念天(以念天为富乐而修施戒的善业),成为六念处.其中三念中有念佛的思想,六念中有生天的思想,而生天的思想渐而演变为往生的思想.这样,由念佛思想与往生思想的结合,形成念佛往生净土的思想,这便是念佛、念天、生天而演变成为往生净土的开端.中国佛教的弥勒净土信仰出现颇早,始于晋代有关佛典的传译。南北朝时期,弥勒净土信仰达到了极盛。一种宗教信仰能否得到发展在于其能否得到信众的尊奉,这就取决于它是否契合社会信众的真正的需求,对信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能多大程度上满足信众的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身心的健康,但是同时一些人也越来越“物质”与“现实”。“活好当下”成为年轻人尊奉的信条。当前,虽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严重污染,生态的严重破坏。环境污染导致众多疾病的发生,如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癌症村”等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面对癌症、非典、禽流感等疾病,医学上也很难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去对付。难以对付的各种绝症,看病难,高价药费等现实问题令人们开始不满、挣扎而又无助,从而在宗教中寻求慰藉。房价高,工作难找,人情淡漠等也让人们在生活中倍感压力和孤独并由此引起众多的精神和心理问题,对这些问题许多人也开始选择到宗教中寻求精神藉慰。药师佛信仰的特点就是能缓解人们的病患(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消除灾难、丰衣足食、增福延寿、远离横死等现实问题,契合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的需求,正因为如此,药师信仰在当代社会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并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崇拜和尊奉。许多寺院也开始注重药师佛的功能,如山东海阳成道禅寺,就明确宣称其为“药师道场”;浙江仙居县以扩建古大兴寺(石头禅院)为契机,建设全国最大药师佛道场;成都大慈寺也计划建造药师佛大殿。寺院对药师佛信仰越来越关注反映了越来越多信众对药师佛信仰的需求,说明了药师佛信仰在当今社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每种宗教信仰都有其兴衰的历史,当它契合广大信众的需求时就会不断兴盛起来,而当它失去这一功能时也就自然地衰落。弥勒信仰从南北朝时的兴盛到隋唐时期的衰落就是如此,阿弥陀佛信仰也必然有其兴衰的过程。
  • 摘要:佛教讲述的世界观中,有两个非常神秘的世界和佛陀,一个是东方琉璃世界,其中有消灾延寿药师佛;一个是西方极乐世界,其中有阿弥陀佛.这两个世界和娑婆世界距离遥远,却对娑婆世界的佛教信众有着无比的吸引力;这两个佛陀虽然不在娑婆世界,但却对娑婆世界的佛教信众影响巨大.这两个世界和佛陀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呢?从佛教教义来讲,是源于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在学佛过程中所发的大愿.下面,就从他们最初的菩提大愿,来探讨他们的体系和功德特点.现在虽然众生福德浅薄,但佛陀大悲毕竟不舍众生,以无量方便来升起众生的信心。有些信众希望得到现世当下的利益,尤其是能消除疾病灾难,佛陀大悲就示现为药师佛及其大愿功德;有些信众注重对现世苦难的出离以及来世的佛力加被解脱,由此而有阿弥陀佛及其大愿功德的示现。其实,所有佛陀功德是无二的:至心信仰,一心持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消除疾病,免除灾难,得到天龙八部护法鬼神护持,国泰民安;至心信仰,一心持念药师佛,一样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至一生补处,成就佛道。“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 摘要: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弥勒佛,在民间有大肚子布袋和尚的形象;本为男身像的观音菩萨,在民间宝卷中则是妙善公主。东方药师佛,在民间有一位背着药葫芦的药王菩萨韦老师,这可以说是民间佛教的一种常态表现形式。当然,药王菩萨韦老师,远没有布袋和尚、妙善公主等民间佛教形象深入人心,其中原因很多,宋代以来逐渐确立的儒教治国、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的分工,让佛教更注重“安心”的问题,按照精英佛教的说法,药师佛所施的药,不仅是治人身之病的,更是治心之病的。在老百姓眼中“安身”不是佛教主要功能所在,而道教则在此方面有所特长,这可能是药王菩萨在民间影响力并不算大、佛教色彩日益淡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药师佛是佛教中最重视现实利益的信仰崇拜之一,向药师佛祈求“消灾延寿”,向药师佛“求药”,甚至民间巫祝宣称“药师佛上身”为人治病。特别是近代以来对现世、人间的推重,密教热,药师佛信仰在中国民间是否会进一步受到尊崇,是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台湾著名学者林美容教授指出:“民间佛教不只意味着佛教向民间信仰的倾斜,甚且意味着佛教同化于民间信仰的发展,诸多地方性观音庙、地藏庵的发展即为其例,以佛教向民间信仰的倾斜而言,其倾斜程度是相当高的,而民间信仰向佛教的倾斜,其倾斜度并没有那么高。如果以跷跷板的意象来理解的话,佛教的一端向民间信仰一端的倾斜,有时几乎到了重量都落在民间信仰一端,而致佛教悬空的状态,但也许是这种悬空的状态反而促使正统佛教有自在活泼发展的空间,无惧于必须与民间佛教严正切割。”林美容教授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的确在很多情况下,民间佛教向民间信仰倾斜得非常厉害,像前文提到宗镜和尚住持的药王殿,祭祀孙、韦两位真人,将其视为民间信仰庙宇亦为不可。因此,正统佛教、精英佛教,是可以同这些民间佛教做出“切割”的,将所谓的药王菩萨韦老师,完全作为地方神信仰来看待,与佛教、与药师佛信仰毫无关系。但如此一来,佛教就同在民间具有信仰基础的药王毫无关系,传统上很多住持药王庙的僧侣也掉了佛教身份。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以佛教向民间信仰的倾斜而言,其倾斜程度是相当高的”,笔者以为,要想回到这个问题,应该开拓思路,并不能只拘泥于佛教与民间信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民间信仰势力强大到压倒佛教的地步,而且实际上民间佛教为了获得正统性,常常改头换面。如果将儒、释、道三教,都纳入到视野当中,就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民间宗教受到儒、释、道等各方面因素的吸引或制约,并非仅仅只有佛教一方面的牵制和影响。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民间佛教就是民间儒教,就是民间道教,受到三教共同影响的民间信仰,本来就是一个东西,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从而呈现出不同形态。从佛教的角度看,是民间佛教,从儒教、道教的角度看,则是民间儒教、民间道教。
  • 摘要:良药以对苦病.佛教认为人生根本为苦,又说苦有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简而言之,前四苦可归结为身体之苦,后四苦可归结为心灵之苦.身心不二,八苦相互纠缠,总成人生之病、社会之病.药师十二愿,愿愿对病.十二愿之首愿是愿众生"如我无异".如若众生如佛无异,众生便成佛了.众生成佛是药师佛"来世得菩提"的根本使命.现世中,这或许是一个永无终期的使命,而基于这一宏愿建构起来的药师佛信仰则深入人心.从东晋而隋唐,随着药师佛相关经典陆续翻译传入,药师佛信仰也逐渐兴盛,在唐代已经十分流行.对佛教,胜义乃唯一真如,药师佛信仰作为中国佛教重要一脉,也必然从一个侧面去表达甚深之妙理,称之为"表法".为担负众生之疾苦,药师佛信仰种种,不过取像垂俗,随根接引,以名数向众生诠解深意,体现着药师佛信仰独特的表法意趣.药师佛信仰体系中,有“九横死”的概念。根据药师诸经,九种之横死分别是:得病无医,王法诛戮,耽荒乐而导致非人夺其精气,被火焚烧,坠于水而溺死,于山林等为恶兽所食,自绝壁堕下丧命,中毒药、罹毒咒诅而死,以及饥渴而死。
  • 摘要: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十二愿王"等,音译"鞞杀社窭噜".又根据佛教教义,世界分三世,有竖三世、横三世.药师佛即横三世中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琉璃光如来中的药指的是药品,师指的是医生,本义指的是这位佛就是个大医王.药师,可为一切佛的通称,佛善治众生病,可以治世人一切的疾病.佛体察众生的种种病情,能针对不同根器的人运用八万四千法门种种法药.由此说来,一切诸佛都是无上医王,都是大药师.东方琉璃光如来重视消灾延寿,注重于治理众生身病,所以特以"药师佛"为名号.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而药师信仰作为一种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理性的法门,它的诉求不仅能够消灾延寿,更有得现世安乐的种种利益,所以使得《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广为流传散播,如今在中国、日本、韩国流通的药师经均是玄奘大师所译的版本。自太虚大师提倡“人间佛教”,到目前中国佛教界践行“人间佛教”的精神。佛教保持着宗教信仰的神圣性的同时不忘关注人间社会,这正是药师信仰法门的核心特色,它将灾消寿延,使众生获得幸福健康的生活为己任。
  • 摘要:笔者2011年曾写过《人类身心的垂护使者——药师佛:兼论药师佛的现代意义》一文,其中指出:"药师佛信仰是以崇拜药师佛为特点的一种佛教特有的崇拜形式.东方药师佛旨在解决人生在世时出现的生老病之三大苦,药师佛对人间的疾病有深入洞察,为当时的人类解除痛苦带来了希望.药师佛信仰由于契合了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求、最低欲望,因此这种信仰就具有了无尽的生命力,也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永远诉求,是人们延续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直接愿望."文中又结合当今社会特点,对药师佛十二大愿作一些现代诠解,试图让传统的药师佛信仰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笔者接着前文对药师佛信仰再作一些现代性的诠释.总之,通过对信仰的界定与描述,可以得出信仰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是通过人的头脑观念而形成的,呈现了多样化的内容,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相俱进,反映了人类的精神诉求,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产物。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历史积淀,药师佛信仰所具有的多样性正在现代社会弥散出新特征:关心健康,引导养生,调整心理是现代药师佛信仰的新属性,也是传统药师佛信仰十二大愿所应赋予的新内涵。
  • 摘要:每当西方国家批评中国人权问题的时候,一般总是看到这样的回应:中国是个13亿人口的大国,生存权问题的解决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生存权是首要的基本的人权.不可否认,生存权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没有生存,其他的权力无从谈起.佛教从本质上说也是追求自由解脱的宗教。佛教所说的果位自由,是佛教信众在修道证果后获得的自由,大体上是一种无限自由和绝对自由。佛教认为,自然条件的束缚和生理心理现象的束缚,最终是可以摆脱的。在现实社会,常常有这样的误解,宗教是违背科学的,宗教与科学是对立的。其实科学与宗教信仰并行不悖。从佛教在当代的发展看,自从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以来,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人间佛教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佛教不再是出世间的、虚幻的东西,而是关照世俗人生的现实生活的人间宗教,佛教的义理可以对应人间的世俗生活。从这个层面来说,药师佛信仰恰好是人间佛教的体现,契理契机。
  • 摘要:本文拟对药师佛何时传入中国,药师佛与“净土”、“菩萨”思想的关系,药师文化所体现的“关注人生”、“利他行善”、“利益有情”、“救度众生”的菩萨精神,与当代佛教界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应当说,在今天的社会中,药师文化仍保持着生命力,弘扬药师文化仍有其现实意义。要想建立“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就应当大力弘扬“助人行善”、“治病救人”、“利益众生”的药师精神。
  • 摘要:如果把整个佛法东来的过程看做一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的话,那么紧接着隋唐时代的开宗立派,宋明时代的中国化过程则主要表现为民俗佛教的兴盛.这样的进路,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任何一种真正的宗教,其济世教化的本质决定了他们无论是怎样抬头向天,但最终必然要低下头来,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宗教的最高使命,即是要在"神"和"人","天上"和"人间"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也就是说,圣神的宗教,只有融入世俗的社会生活之中,才有真正的意义.而宗教的民俗形式,则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载体.观音弥陀、地藏和药师法门的共同点,即是他们各自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他们各有其特殊的功能;人们顶礼他们,各有其特殊的功利目的。功能性和功利性,正是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正因如此,这四大法门也就成为佛教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最佳载体。就其功能的不同点而言,弥陀和地藏法门是涵盖来世的,观音和药师法门则是直面现世的。这样的差异,决定了修弥陀和地藏法门、佛教个体成佛与中国传统文化群体成圣的矛盾并不突出。换一种说法,也即弥陀和地藏法门完全可以在个体层面上持修和完成,故其具体的持修——操作模式也是个体进行的。观音和药师法门则完全不同,涵盖众生,直面现世,决定了印度佛法个体成佛的传统和倾向必然被突破,只有深入到全体百姓的衣食住行,才有真正的大慈大悲。就此而言,观音和药师法门的持修,除了自利,更重要的是利他。伴随着这种开放性,必然产生了其面向社会的持修——操作模式问题。与观音法门的功能多样化相比,药师法门虽然有“十二大愿”之多,但其功能实际是单一的——治病救人,药师法门因此而具有最大的开放性。缘此,对于药师法门之实践模式的探索,新加坡佛教总会所创办的佛教施诊所,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先驱。而介绍新加坡佛教总会佛教施诊所,需要先从新加坡的医疗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说起。
  • 摘要:药师信仰最初是日本贵族的信仰,药师法被当作除病延命法门,在天皇及其近亲中受到重视.随着佛教在日本的本土化发展,药师信仰也与日本的本土文化和民间信仰相结合,成为日本民间最流行的佛教信仰之一.简单介绍了日本药师信仰的历史演变、主要形态和特征。实际上,除了从《尘露集》中所看到的诸特征之外,药师信仰的民俗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特征。无论是药师灵场的巡礼还是温泉药师礼拜,实际上都已经成为日本的特有生活习俗的一部分。此外,主要在农村地区还存在着“修正会”、“修二会”、“药师讲”等以药师信仰为主体的共同祈愿活动。这种活动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 摘要:修学佛法的目的,是解脱生死的束缚,到达涅槃的彼岸.修行,必须以戒定慧三学为基础,破除我法二执,福慧圆满,方可成就菩提.修行的主体是人,人修学佛法的方式,按照龙树菩萨的判释,可分为难行道和易行道净土可分为天国净土、人间净土,佛国净土、自心净土.具有天国净土倾向的大乘佛国净土,主要有东方阿閦佛国净土、弥勒兜率净土、弥陀净土以及药师净土四种.在四种净土中,药师净土出现最晚.当前学术界,对于药师信仰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对药师净土和其他净土进行对比研究,对药师信仰流行情况的研究,以及对于以药师信仰为主的经典进行研究。药师信仰的出现,相对于弥陀净土和弥勒净土而言,时间最晚。从药师信仰的具体内容而言,比较适合当代人的根机,具有诸多的现实意义。药师信仰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作为具体的关注对象,重视人在现实生活中物质获得和精神满足,给人以积极且向上的鼓舞,可以纠正弥陀净土重死带来的消极影响。正是由于药师佛的自身特点,其在民间的流行还是具有一定的基础。天台宗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其本身的佛菩萨信仰,随着历代祖师制定仪规的增加,也在不断地完善。天台受澄大师制定了《药师三昧行法》,正式将药师信仰纳入天台的修证体系,其药师信仰主要以“依现存版本,制定以药师为本尊的修行仪轨”,“依经立观,确立药师法门的核心观行方法”,“消除错误的传统认知,赐予药师法门正确的内涵”为主要内容。在其影响下,后世学人制定了《消灾延寿药师忏法》。清朝佛教的发展,以经忏佛事为主流,《消灾延寿药师忏法》的制定,为清代药师信仰的传播,起到普及的作用。《药师三昧行法》本身对于天台宗内部几乎没有影响,但受澄大师丰富了天台教观修证体系的内容,使这一古老的宗派在流传的过程中注入了鲜活的力量,这也是功不可没。
  • 摘要:弘一法师是近代著名高僧,精研戒律且身体力行,又皈依印光大师兼修净土宗,对南山律宗与净土宗的弘扬不遗余力.同时,他极力倡导并弘传药师法门.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弘一法师除了专门研究弘传南山律宗、兼修并弘传净土宗外,对药师法门也有深入的研究,并极力弘传。正如弘一法师所说的药师法门是“深契时机”的佛教法门。既以“出世间为归趣”,同时也特别注重“世间”最浅近的“现代实际上人类生活”。这表明,弘一法师倡导并弘传药师法门与近代“人间佛教”思潮是一致的,或者说,弘一法师有关药师法门主张从一个侧面充实了“人间佛教”的内涵。
  • 摘要:印顺法师(1906-2005)是20世纪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屈指可数的享誉国际的学者之一,也是现代人间佛教思潮的倡导者和理论家.他约于1951年前后发表了《人间佛教绪言》、《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人间佛教要略》诸文,为战后中国台湾佛教的发展走向奠定了基调.他明确提出:"释迦牟尼佛,不是天神,不是鬼怪,也从不假冒神子或神的使者.他老实地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增一阿含经》).这不但是释迦佛,一切都是人间成佛,而不会在天上的."是所谓其"佛在人间"之理念,此亦构成他全面系统梳理印中佛教思想源流的一个判教标准,他平生研究佛教史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在佛教的文化遗产中发掘和阐扬"人间性"之元素,大乘佛教中的净土法门也是他的重点考察对象之一,其中自包括药师佛净土之信仰现象.有关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用杨惠南教授的话而言,是在阐述“佛在人间”的哲理,弘扬“以人类为本”的佛法。印顺法师建立人间佛教的目的,正如圣凯指出的,印顺由“人间佛教”这一理念出发,所以他对传统净土信仰的剖析,无不是为了回归“人间净土”这一根本目的。印顺尝言:“庄严净土,为大乘行的通义”,“庄严净土的菩萨——摄导者,以六度万行度众生;修六度万行的众生,受了佛菩萨的感召,也就来生其国。实际上,这样的实现净土,是摄导者与受摄导者的共同成果。不能想象为实现了的净土,唯佛一人,而必是互相增上展转共成的。菩萨是启发的领导者,要大批的同行同愿者,彼此结成法侣,和合为一的共修福慧,才能共成净土,不知庄严净土,不知净土何来,而但知求生净土,是把净土看成了神教的天国了。了知净土所来,实行发愿庄严净土,这才是大乘佛法的正道。”——毫无疑问,印顺法师对药师佛净土的研究与阐扬,亦应作如是理解。
  • 摘要:信仰源自人的生命存在的本真方式,是人对自己的超越性和终极性的价值确立、坚守与强化。无论何种形式,只要关涉终极和超越的价值内容,就包含信仰问题。或者说,信仰关涉的是价值观被确立与坚守的虔诚度、神圣性、至上性,而不是民族、宗教派别等外在形式。总之,信仰与宗教是两件不同的事—虽然迄今为止,宗教信仰是信仰最成熟最普遍的形式。信仰是内容,宗教是形式;信仰是内核,宗教是外壳。如果其他社会文化形式能帮助人们确立终极价值,它也就有了信仰的功能。中国人是有信仰的,只是人们的信仰很少像其他民族那样采取宗教信仰形式;即使是宗教信仰,又尽可能将其世俗化、生活化、“此岸”化。易言之,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非宗教信仰,中国文化很少以世俗生活之外的目的为目的,很少把价值根据建立到彼岸世界。中国原汁原味的传统信仰,主要是天帝祟拜和祖先崇拜。早期中国文化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信仰,而且不同地区,不同部落,信仰还存在很大差异。尤其在南方,原始的宗教信仰与巫术结合得更紧密,神灵世界更加神异、复杂、瑰丽,“好巫尚鬼”之风盛行。由是观之,人们的俗世化信仰以及无信仰的民族文化特点,不是天生的,不是这个民族命定与众不同,而是历史地造就的,是中国人适应历史上不断更替的王朝、变幻莫测的政局而铸就的生存本能。中国人的俗世化信仰,经半个多世纪政治游戏的重铸,目前要说还有信仰的话,主要内容是官本位(权力崇拜)和道德理想主义的混合物。这是我国价值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出发点。在这样的语境下,试图通过宗教途径重建中国人的信仰,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如果说,中国文化早已完成了“由圣人凡”的俗世化过程,那么现在它要继续做的,是由“官权”到“人权”的再转换。如果说当今中国需要启蒙的话,它的任务就是批判和否定变相的皇权意识,批判和否定异己的权威对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的摧残,批判和否定官僚权力对人的主体性的颠倒、对人的自由天性的扼杀。如果说当今中国需要重建信仰的话,这种信仰不是信仰神,也不是信仰权和钱,而是信仰人本身——承认人人生而平等,承认每个人都有不可剥夺的价值、尊严和基本权利(即使剥夺某些罪犯的权利,也必严格依法,且不能突破人道主义底线),尊重和肯定人的主体性、能力和自由,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
  • 摘要:自1994年以来,笔者一直关注佛教科仪的情况,因缘聚会,先后搜集到一大批相关资料.对于研究宋代以降中国佛教尤其是明代瑜伽教来说,这批资料提供了大量可信而又丰富的信息.对这批资料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宋代以降中国佛教的认识,同时也颠覆了一些前人奉为确论的观点.随着新资料的增加和研究的广泛深入,这批资料的价值将越来越明显.本文在界定“新见药师佛相关佛教科仪”的基础上,仅以叙录的方式,对新见药师佛相关佛教科仪进行介绍。其中部分内容笔者此前曾经提及,但对其作专题的叙录,本文仍为第一次,故仍归为新见资料。地不爱宝,更新更多资料的发现,将进一步充实甚至修正本文的某些看法。笔者综合此前所见相关材料,查阅佛教史志资料,认为就“科仪”一词来讲,有两层意思。一指宗教仪式,二指举行宗教仪式所用的仪式文本。本文所说新见药师佛相关的佛教科仪,是指未见于公共图书馆书目,此前基本未见介绍或特别讨论的其他与药师佛相关的佛教典籍。其中一些系此前笔者在云南所搜集,另有一些则是近年在全国各地所搜集到的。
  • 摘要:近年来,关于药师信仰的研究逐渐增多.这既有新出材料之推动,又有教界倡导药师信仰之助力.就新出之材料言,有《药师经》梵本发现,又有敦煌等地的《药师经》变文、变相等材料的发掘,故学界能够于此中研究古代药师信仰之流传状况,相关研究已经很是丰富.又因近代以来,中国佛教界倡人间佛教之变革,有人间净土之导向,如太虚大师、印顺法师皆以药师净土为人间佛教建设的蓝本,劝发世人于当下世界而多行救济.如此,现代不仅有佛教界的药师信仰实践,而且也有学者探究这方面的学理问题.而纵观这两方面研究,学者们多关注药师经典考证或药师信仰之实践,而对于药师信仰的义理层面关注较少.一般认为《药师经》不像《华严经》、《般若经》等那样有理论的深度,全经所论不出药师佛的大愿和除难解厄的方法.然而,在这些论述的背后却深藏着如此说和如此行如何可能的理论预设.对这些理论的预设的研究,需要借助新的理论视野,这也是国际研究宗教仪式和信仰的重要方法.即尝试从劝善的视野解读药师信仰中所存的学理问题.《药师经》中体现出的宣教式劝善和励行式劝善是佛教整体劝善思想的缩影,不过,此经仍然独具自身的特点。《药师经》特别以人间方式解决人间的问题,劝人向善,对于人间净土的建设最有启发性。为了突出《药师经》的劝善特性,将其与民间劝善书比较,发现药师信仰更体现出佛教正法和喜乐的特色,同时注重以仪式达到善行的目的。最后,从佛教整体理论背景中,对《药师经》中可能给现代人带来伦理困惑的几个问题作了回应,特别从药师信仰体现的劝善义诠释这些问题,开诠了《药师经》中含藏的义理内涵。
  • 摘要:唐玄奘所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记述,在无限遥远的东方有个净琉璃佛国,那里的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往昔成佛前修持菩萨道时曾发下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在这十二大愿中有二大愿是祝愿有情众生消除疾病,摆脱痛苦,身心安乐的.其实在佛教经典中,对佛菩萨本愿的描述有很多是相通的,皆祝愿一切众生摆脱各种苦痛,生活获得美满,很多地方直接讲到消除疾病,身心健康的问题。不仅如此,在佛教教义中有很多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世间和谐的内容,至今仍有现实的意义。构成人生幸福的有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自然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身体的健康不仅意味着有一个正常健康的体魄,而且更重要的要有一个正常健康充满活力的精神。笔者认为,人的健康的精神,自然首先必须具备正常的感觉、思维的功能,然而仅此还不够,还应有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道德意识修养和情操、宽阔乐观的心胸、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等等。作为维系健康体魄的营养主要是饮食及吃穿住用的物品,而维持人的精神正常和健康的则是人类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创造而延续下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的文化。在文化中既有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也包括来源广泛的近现代文化、新文化;在文化中又包含形式各样具体的文化形态。从中国来说,不仅在古代,而且现在仍在影响人们精神的传统文化主要有儒、释、道三家。应当说,它们不仅在形成、充实和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在构筑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和伦理道德、铸造民族的独立性格和精神、锤炼民族自信力、凝聚力和自豪感等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重大作用,而且现在与社会主义新文化有机地协调在一起,仍在有力地影响着广大民众。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营建健康和谐人生和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到中国传统文化,人们首先会想到儒家思想文化,然而人们也不应忽略佛教的存在和影响。在欣逢盛世的现在,人们在关心国家社会大事之外,经常谈论的话题之一是如何使人保持健康,如何养生长寿,如何使身心和谐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为当代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 摘要:健康不仅仅包括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是人的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是人的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佛教非常关注人的心理健康.佛教之产生就在于释迦牟尼对于人生问题的思考,对于如何获得解脱,得大自在问题的思考.佛教精研心灵、善于修心,对人的心理现象有深入的研究,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学界对于药师佛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药师佛在中国佛教当中的消灾延寿的功能,而较少关注到药师佛、药师法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指导作用。事实上,药师佛信仰同样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对药师经、药师佛信仰的探析,厘清其对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社会支持和个人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它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人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宗教社会学当中最持久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功能论——探讨宗教的社会功能。基于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药师佛信仰对现世人生问题的关注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指导构成其最为主要的社会功能。这又直接成为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部分,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人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西方著名心理学家玛丽·贾赫德就认为,积极心理健康可以被视为促进持续发展的人格特征或为人格和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状态。积极心理健康包括:积极的自我态度,全面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自主发挥功能的能力,对现实的准确认识;能掌控自己周围的环境。可以说,药师佛信仰乃是以人的向善之心为其旨趣,积极引导众生、帮助众生排除外部干扰,落实心灵修炼。以达到调节自身情绪,控制个体情感的目的,从而能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并在此基础上较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并尝试改造周围环境。从正面发展、完善众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一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而药师法门、药师佛信仰对现代人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在现代社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摘要:外来和本土僧侣借助医卜方术以为弘教手段,而治病救人乃是佛教救济精神的实际践行。这也是佛教医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传统医学注重疾病的防治。就古代两种最重要、最常用的经典医书内容论,东汉末年(约200-205)张仲景所撰《伤寒论》(原著名《伤寒杂病论》,今本《伤寒论》是在其流传过程中后人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整理编纂而成的),是总结当时医学发展成就的集大成之作,主要内容是结合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对于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包括理法和方药;另一种“本草”类著作,最早的一部是成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据考非出一时一人,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而成,是对古代使用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后来东晋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宋唐慎微著《证类本草》,到十六世纪,李时珍据后者增删考订成《本草纲目》,形成一系列中药学集大成经典。这样,中国传统医学成就注重两个领域:临床和方剂。而与之相对比,佛教医学则更注重病因的探讨。这是基于佛教教理体系,也符合古印度人的思维习惯。佛教基本教义的“四圣谛”,第一苦谛,揭示人生实相,第二集谛,即探寻“苦”的原因。因为只有找出“苦”的原因,才能够寻求摆脱的办法,才能够提出第三、第四灭谛和道谛。同样的思路,用在解除病痛,也就不能局限在认识病象,更重要的是寻找病因。根据佛教宇宙观,色法四大,地、水、风、火,用于病理,则主张四大不调,遂生百病,成为佛教病源学的基本原理。在对病因详加探究和分析的基础上,佛教医学对于防病、治病提出许多有价值、有科学内涵的见解,涉及生理学、病理学、卫生学、养生学、精神病学、药学、解剖学、外科学、医药学普及等诸多领域。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依照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愿力,如何避开病苦而获得健康。《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提到药师佛的愿力,显现出世间康宁,自己获得康宁,也有能力令众生获得康宁,只要听闻其名即得除病,先安住其心,而后以法味令其尝法味生法喜,并劝其发菩提心。一般民间信仰者,常把药师佛当作药王菩萨,凡是患病者常到药师菩萨前祈求,或把药店购买的药带到佛前,礼拜服用,才认为有效。药师佛道场的特色,依照《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所述,安奉药师七佛、八大菩萨、十二药叉大将等,由于道场采用多功能用途,所以若无供奉佛像,就以幢幡替代.药师佛信仰是古老的传统信仰,这种信仰主要在大乘佛教国家流行,除中国外,韩国和日本等大乘佛教国家皆有这种信仰,在日本还有著名的药师寺,现在已经成为日本的国宝寺院。药师佛信仰的重点在于消灾延寿,十二大愿所要表达的就是要给人以信心,强调从物质人身到精神信仰的全盘解决,特别是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里,专门提到了要尊重生命,注意养生,重视精神的作用和境界的提升等等,这些都是当代人类社会所必需,也是人类社会恒久的需求,所以药师佛信仰里面包含了人类诉求的不同层面,也使药师经典能够一直流传下来,而且不断地受到重视。
  • 摘要:药师佛是东方的净琉璃世界的主人,但他一直注视着这苦海中的人们。其所发十二大愿充满现实生活的关切与解救,从中可看出现实人幸福生活的需要的元素。药师佛十二大愿有以下特点:时态的未来化。以自己的未来成就做保证。愿望达成方式的两种类型。此外,还可以作一个有趣的划分,即按当今学科类型来排比药师佛十二大愿。以现代生活经验为模板,对药师佛十二大愿中提到的现实生活细节进行归纳,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一个有关药师佛的幸福生活的指标体系。
  • 摘要:佛教中对佛的解释有多种,其中一种解释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将佛称为"大医王".汉译佛典中最早有此称呼的,应为西晋时竺法护翻译的一些佛经.如《普曜经·诸天贺佛成道品第二十》谓佛"无极大仁,为大医王,疗众疾患".其后"大医王"的说法遍及佛典之中,成为众所公认的对佛陀的一种尊称.中国最早翻译的佛经之一,东吴沙门竺律炎共支越翻译的《佛说佛医经》已经非常详尽地描述了人类身、心各种疾病的根源,虽然此经没有出现“大医王”这样的字眼,但是全经寓含着佛陀以觉悟的大智慧了知世间一切,善知众生病根的观念,是非常突出的,也就是说,佛教从最初传入中国起,佛便以能够为众生治疗各种疾病而闻名。《佛说佛医经》中详尽解释了人类各种身体疾病产生的根源。中国佛教中流传久远、信众广大的药师佛以及药王菩萨等信仰更是深刻体现出佛教出现于世救度众生的本怀。佛教认为,凡世众生无时不在惑业中,身心充满诸病。就生理上说有三种病:老、病、死;心理上也有三种病:贪、瞋、痴。佛能拔除众苦,善治诸病,以物药治身病,以法药治心病。在佛法中,因众生有八万四千病,所以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这些法门就是法药。故药师佛本为一切佛之通称,一切诸佛都是大药师。总之,药师佛为“佛为大医王”之表法系统最突出的体现。对于释迦、弥陀、药师三佛关系作出圆满无碍的解释,堪称无上法宝,故详引之。在太虚大师看来,三佛本为一佛,是因众生之不同需求而显示三身而已。药师佛体现出佛教解决众生现世问题的情怀,符合人生佛教的宗旨。因为中国佛教自宋代以后,给人一种只解决“死”的问题而不解决“生”的问题的印象,因此在现代社会大力提倡药师信仰,具有补救偏颇的作用。现代人皆重视健康与养生,但是如果不明佛理,追求健康养生也找不到有效的途径与合理的方法,甚至可能流入邪门歪道。当代社会,佛教界大力弘扬“佛为大医王”的理念,使众生身有所寄,心有所归,亦大畅佛之说法度生本怀之重要途径,应该高度重视。
  • 摘要:净土思想是印度佛教思想体系中的一种,在印度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本土通过简单梳理西方净土和药师净土的内容,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强调了药师的世俗特征.总之,西方净土和药师净土都是关于净土的信仰,它们在修行的方式和基本思路上也都有类似之处。因此,弘一大师曾经说过,药师信仰与西方净土信仰并不冲突,“但依拙见,唯可普劝众生诵经,持名,至于求生何处,宜任其自然亦可发心诵药师经并持名号,而与本愿无违。因经中谓求生极乐者,命终有八大菩萨示路,又东晋译本云,若欲得生兜率天上见弥勒者,亦当礼敬药师琉璃光佛,如是弘一则范围甚广。可以群机并育矣。”著名的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也说:“众生果能发慈悲喜舍之大菩提心,受持此经此咒及此佛名号,推其功效,尚可以豁破无明,圆成佛道,况其余种种果位,种种福乐乎哉,然在佛心固欲以无上觉道,全体授与一切众生,而众生智有浅深,固不得不随其所乐,令彼所求各各如愿也。”虽然如此,药师信仰和西方净土信仰二者的基本倾向还是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的,西方净土基本上是面向未来的,是为众生的往生做准备,而药师净土则是面对现实的,是为众生的当下服务的。这种不同的倾向也决定了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境遇。西方净土通过念佛往生,简单易行,因此为众生所喜闻乐见,造成了“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的壮观景象。药师信仰关注现实,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使得其专门化、技术化,最终将自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没能获得应有的发展。虽然药师佛没能获得其应有的影响,但是其意义却是很大的。药师佛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人们将眼光总是落在优秀分子之上,那社会中的那些弱势群体又有谁来关心呢?以往的佛教理论无论是义理的还是信仰,无论是净土宗还是禅宗,尽管在表面上有分别,但在实际上都是透出一股高傲之气,他们所摄取的完全是社会的精英分子,或者说它们只是为社会的精英分子提供另外一种选择。但是对于现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实际上他们并不关怀,他们只是给你一个关于未来的许诺,并不能从实际上解决问题。但是,药师佛净土做到了,他们要从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出发,不但许诺一个美好的未来,还提出了现实的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说,药师是真正的药师。
  • 摘要:药师净土,又称琉璃净土或琉璃世界,此净土位于娑婆世界之东方,因其国以琉璃为地,或以此世界及其教主本身皆清净如琉璃,所以以此为名.弥陀净土又称为极乐净土或西方净土,此净土在娑婆世界向西过十万亿佛土。从药师净土和弥陀净土的形成、药师净土和弥陀净土的相同之处、药师净土和弥陀净土的不同之处等多方面叙述,使人们对药师净土和弥陀净土的信仰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和认识。药师净土和弥陀净土在大的方面讲,二种净土都是佛国净土,都是人们现世众生往生的理想国土,二者之间是完全相同一致的,不应存在任何的分别和差异。但若就各自的特点和众生的根性而言,二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和差异,这种不同不是佛与佛之间的不同,而是应众生根机不同,佛在因地所发大愿功德所感而成。如果能够往生药师净土者,也就能够得生弥陀净土;若能往生弥陀净土者,也能得生药师净土。对于已经能往生净土的人来说,就不存在药师净土和弥陀净土的不同了。
  • 摘要:无论是《法华经》的药王信仰,还是《药师经》的药师信仰,都反复述说众生持诵、宣讲经典以及行斋的重要性,都强调依据经典内容精进佛法的必要性,都描绘了信仰归宿是净土世界的美好愿景;且自唐代以降受密宗影响,这两部经典都呈现出更为鲜明的密教色彩。但是,这两种信仰也还存在不同。简而概之:药王信仰的对象是药王菩萨(后成为“日月净明德佛”);药师信仰的对象是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佛(后又出现了“七佛”)。药王信仰的方式突出表现在毁形烧身,去除我执;药师信仰的方式则为称名供养、持诵行斋、燃灯挂幡等。药王信仰的目标是烧身舍己、供佛成佛;药师信仰的目标是续命延年、长寿安乐。药王菩萨的信奉者屡载史册,然烧身供佛成佛之非议一直不断;药师佛的信奉者则鲜有此顾虑。
  • 摘要:药师佛在因地所发的第七大愿,以大悲为体,资生为用。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决定了药师信仰的现世性特质。所以,药师信仰不仅仅关注死后的净土世界,更关注现世的生活,这与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人生佛教思想非常相契合,也能使佛教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最能体现药师信仰“资生”之特质的,就是药师佛的第七大愿。第七愿又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从表面来看,它反映的是药师佛救苦的一面,众生闻药师佛之名号,“众病悉得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在救苦的背后,反映的是药师佛的慈悲精神,具体到第七愿,即是大悲心。因为见众生处于种种苦难之中,无所依怙,生起悲悯之心,因此心而行种种菩萨行。这是大乘佛学的根本精神。所以,药师法门不仅仅是给予众生健康,也在教导众生慈悲,前者在于与更多的众生结缘,而后者则更为根本,它揭示出了大乘菩萨成佛的根本因素——大悲心。这种大悲心决定了大乘佛学一定是人世的,是关注现世的,特别关注现世中处于种种苦难中的众生。这就为佛教与世俗社会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即通过慈善事业来融入社会。
  • 摘要:从佛教教化人间、疗治人间疾苦的意义上说,药师佛是"现世佛"、"当世佛",是一位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佛".在诸佛谱系上,佛教把关注现世人间的药师佛归于"横佛",与阿弥陀佛、弥勒佛等在时间性上处于"未来接引"的"竖佛"不同.对于众生的解脱修行而言,源远流长的药师法门具有独特的思想效应,展示特有的佛教文化形态,在中国佛教信仰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此相关,相对独立的药师法门、"药师信仰"、"药师净土",更是对中国化佛教修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在民众的佛教信仰世界中曾被推崇备至,流传至今,构成了中国佛教文化精神的一道风景.本文从中国佛教传统药师法门修行中定位于“现世续命之法”的信仰特质,近代佛教界大力宣化“药师本愿”中所包括“由身心而家国”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及“药师净土”“横佛出世”的现世取向等三个方面,初步探讨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建设中以药师法门为核心,通过“药师本愿”的时代性诠解,引导“身心健全”的现世生活,以充实“药师信仰”,建设“药师净土”的精神价值及其现实内涵。
  • 摘要:药师佛(或称药师如来),又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延寿药师佛、大医王佛等,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佛,以清净如琉璃故而得名,与其左右胁侍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合称"东方三圣".药师信仰是以药师佛的愿力加被,解除众生的现实疾苦,消灾延寿,进而以此方便而引导趋于佛法的解脱。从佛教了脱生死这一究竟目标看,药师信仰比起道教单纯追求长生不老显得更为圆满。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药师如来与健康人生”,佛教中疾病,不仅包括身体上的诸多疾病,而且包括因贪瞋痴三毒而导致的各种心理上的疾病。药师佛信仰就是以佛法的方便,医治众生的一切疾病,拔除众生的种种病苦。所以药师信仰与世间医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人间佛教”思想是20世纪中国佛教最为重要的一笔精神财富,被学者誉为“20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现已成为两岸四地佛教界思想上的共识,甚至不少佛教高僧大德及佛教学者认为“人间佛教”将成为中国佛教思想发展的主流。药师信仰是契合时代人心的修行法门,与人间佛教思想最为契机,弘扬药师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 摘要:在《药师经》中具体地阐释了药师佛救度众生的悲愿,其重视现世利益与解脱身心病苦的精神,相应于现代社会众生的期待,也相应于究竟解脱成佛的终极理想。药师如来十二大愿的本愿思想是其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根本核心,诸佛的本愿思想与实践是成佛的要道,也是菩萨道的实际内容。因此,在药师佛与阿弥陀佛的本愿思想中,可以说是佛教本愿思想成就佛国净土的极致与代表。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菩萨行的伟大及庄严,更可以成为人们效法与学习的榜样。药师佛十二大愿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在《药师经》中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善巧方便,无量广大愿。"笔者以为这是药师如来"愿力成就"与"琉璃净土"的最大象征与呈现,也是大乘菩萨道的无量善巧方便,最后能够成就功德庄严净土的根本原因。笔者以为,当代人类应该发起广大胜愿,确立人们的生命目标与终极理想,正因为发心广大,菩提心正如明灯一般,能够指引人们人迈向正确的生命方向,圆满生命美好的理想与愿望。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思想,笔者以为可以归纳成环保、宗教、文化、生活、身心医疗与理想社会的思想,并且进一步思考其解脱价值与实践哲学的意义。其中,最值得探讨的是,如何积极学习药师佛十二大愿的精神.在现实的人间生活中去成就众生与庄严当下的国土。换句话说,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成就琉璃的净土世界,并不是企求死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而是在当代的人类社会中,如何展现东方琉璃净土于当下,深入探讨药师如来法门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在实践为优先的行动中,让当代乃至未来的人类社会,能够真正呈现和谐与幸福的净土。
  • 摘要:在台湾,宗教信仰相当盛行,是个多神之岛,宗教信仰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高山族与平埔族的原始信仰,其次是民间通俗信仰,以及各种正式宗教信仰.上述三者中,以民间通俗信仰最为盛行,民间信仰对象可分为天地、神佛、祖先等.而药师佛信仰最为大众熟知的无疑是祈求消灾、延寿、保健,更精进的学佛者除了熟悉药师佛礼拜仪轨,诚心念诵药师如来咒,更要重视经典中的义理,守持药师佛的戒律。诚如弘一大师所言:“若能依照药师法门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圆满的戒。假使于所受之戒有毁犯时,但能至心诚恳持念药师佛号并礼敬供养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还得清净,不至再堕落在三恶道中。”除此之外,应该虚心精研药师佛经典的真义,遵循药师佛许的十二大愿,时时以悲天悯人之心,拯济众生的种种病苦,创造一个现世安居乐业的净土世界。早期台湾药师佛信仰为祈求健康,向药师佛求药签或持念咒语,寺庙举办药师佛的法会来消灾解厄。停留在“有拜有保佑”的迷信阶段,佛教经常被外界误解只为图谋自我利益或求来世安乐,给人功利化与投机心态的印象。近代佛教领袖太虚大师为改变人们这种错误认识,曾大力提倡人间佛教,并亲自讲解过《药师经》,认为可以依药师法门创建人间净土。佛教是依赖佛理实践的宗教,更需要高水平的弘法者来造成影响力,如近代以来的弘一大师、太虚大师、能海法师、印顺法师等都对药师佛的宗教义理作了深入的释义与探讨,也使药师佛的佛法得到广大的流传。现今台湾有许多热忱但知识不足的佛教徒设立许多道场,但是由于弘法知识不足往往使药师佛精神变相扭曲,例如法会过度铺张奢华,亦或过度强调神迹或假借各种名义要求信众捐款,也会重创药师佛的形象,对正信佛教信仰的提倡也会不利。另外有些则因专祀药师佛的寺庙规模不大,无法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个人以为,应该集结华人地区的药师佛寺庙共同举办药师佛纪念活动,或者社会上邀请高僧与知名学者来弘扬药师佛精神,藉此来彰显药师佛的济世愿行。
  • 摘要:如果说观世音菩萨因为热心帮助中国老百姓解决子女问题而成为“百姓菩萨”,那么药师佛则因为一如其“药师”佛号所昭示的旨在帮助老百姓解决健康问题而成为“百姓佛”。作者以前对于诵经治病、坐禅治病、念咒治病之类的佛教治病案例,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的,大意是说,佛教并不能直接治病,但是当你有病的时候,不要一病就急就怕就烦恼,因为这种因病而起的消极情绪不但无助于病情的缓解,反而会加剧病情,所以,如果一个病人能够用根源于佛教“空”或“无常”观念的“平常心”来看待病情,或者通过诵经、坐禅、念咒等修行方法先让心静下来,那么一颗宁静的心会有助提高人的免疫力从而最终战胜病魔,当然期间该去看医生还是要去看医生,该吃药就吃药,不能只靠佛教而不吃药,或以佛教来反对医学,这是不对的,很多时候只有医学和佛学双管齐下,才能见其最佳疗效,是佛教所赞许的“中道”方法。另外,佛教所开出的“心药”疗法,主要是对诸如胃病、肝炎、乳腺癌之类的慢性病有效,至于对感冒拉肚子之类的急性病,佛教是难有作为的,还是医学管用,比如一感冒,吃些VC银翘片就好;一拉肚子,吃些盐酸小檗碱片就停,立竿见影,药到病除。至于坐禅念佛,那是无济于事的——这是以前从心理学的角度或科学的角度对“佛教治病”问题的看法。不过现在角度有变,即从心理学的角度变成了人类学的角度,而人类学的角度就是老百姓的角度、佛教徒的角度,而不是学者的角度或科学的角度,就是设身处地替人着想的角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学乃是多元主义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佛教治病”的案例就是一种人类学描述,其中蕴含着人类学真理或人类学真实,这种人类学真实就是作为老百姓的佛教徒有关佛教治病的亲身感受,真实不虚,为什么要去怀疑它,为什么要去自作聪明地去分析它解释它,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解释,就是一种呈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切现成,何用解释?在这些被当事人认为实有疗效甚至疗效神奇的有关“佛教治病”的人类学案例中,主治医生并不是医院里穿白大褂的要收费的大夫,而是对咱们老百姓不收费的药师佛及其在人间的化身。
  • 摘要:药师信仰是主要崇信药师佛的信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作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据《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的记载,东方过娑婆世界十恒河沙佛土之外,有世界名为净琉璃,彼土有佛,名号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文侧重于药师信仰与福寿文化的关系而稍加理论。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于人生终极关怀、生死大事有独到的思想观念与修行解脱法门。佛教传入中国后,与重现世的儒家思想有过激烈冲突,也渐次达到融合。佛教之中的药师佛信仰与实践法门,主要在于消灾延寿、增福护国等等现世利益,正是所谓弘法利生的体现。因而药师信仰与法门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会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药师信仰和法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福寿文化等,有着多方面的呼应补充关系,值得好好研究。
  • 摘要:药师佛,称"药师琉璃光如来",亦称药师琉璃光王佛、大医王佛等,梵文名:鞞杀社窭噜.依《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载:药师佛为东方净土琉璃世界之佛,在因地发十二大愿,愿令诸众生所愿皆得,尤愿令众生诸根完具,疾病消除,解脱厄难,体健身泰,若依此而祈祷药师佛,则具治病、延命、消灾之法门,是大乘佛教徒所普遍奉持的尊像暨净土之一,从北朝始兴之后至今绵延不绝,广受供养.从全国北方石窟中留存的各种净土变相壁画视之,以麦积山石窟第127号窟为最早。其发展情况是,以麦积山西方净土变、维摩变、涅槃经变等为最早,时间约在北魏末至西魏初。至北周,麦积山经变画大盛,因地震关系,惜遗存太少,但第26、27号等窟的北周经变画,已足以说明问题。北周一朝,由于秦州地区出现营造巨佛思想的兴盛,药师七佛信仰遂广受重视(如水帘洞、拉稍寺、七佛沟等武山石窟群中,也多有七佛题材,这中间也不排除药师七佛之存在)。在开窟思想上,麦积山存在有七佛加涅槃的表现模式,但从目前保存洞窟来看,应属于次主流状态。在以第4号窟为代表的国家供养开窟工程中,却明显减弱了以净土形式为中心的内容表现方式,突出了主尊信仰本身,并且以巨型仿木构宫殿式内设帐形佛龛的形式来表现新的药师七佛的信仰,这一变化,在麦积山石窟近1500余年之营造史上,是空前绝后的;麦积山石窟第4号窟是全国现存最早、最大的药师信仰遗构,应进一步加强对其全面、深入的研究;对于整个麦积山石窟东崖所呈现的四方(或五方)佛净土信仰的表现及内涵,将是人们今后北周前后麦积山石窟研究的一个探索方向;目前,天水北朝地方佛教史的研究,尚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同时也要特别注意研究北周药师信仰的秦州背景;盖因中心文化圈的主流文化思想演变及兴盛,往往是当时一时代之文化的最直观的具体反映;药师佛信仰,盛于中土,流行北方,西传敦煌,流播西域,最后又海、陆并发,传于朝、日,如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时即携有药师佛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亦不少。基于文化交流的变向作用,尚不能肯定震旦之外的药师信仰或图像是否对母体文化有无反向影响,此亦应引起人们的一定重视。
  • 摘要:药师法门依据《药师经》而建立,在唐代,特别是密宗金刚大士对此法门极力推崇,一行金刚曾撰《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金刚智曾译《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不空亦译《药师如来念诵仪轨》.此则说明药师法门与唐密有渊源,但唐密至惠果金刚时传于来华留学的日僧空海弘法大师.唐密的教义在中国未曾集成,直至空海回国后才依诸大乘经将此宗教义敷扬光大于东瀛.本文重点介绍了印光、弘一对药师法门的宣扬。弘一法师宣扬的药师法门,主要是依据《药师经》而建立学修理论体系的。印光法师生前虽极为反驳对佛经的会集,印老反对王龙舒等人对《无量寿经》的妄意会集者,因其错讹百出故。总之,印老、弘师皆是依唐玄奘所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为蓝本,而宣扬药师法门。印老本“三经原是一经”的原则,故较为赞叹流通本依其余译本的补阅。印老、弘师生逢乱世,在那战火连天的苦难日子里,民不聊生,国将不国,人人肩上都担负着救亡图存的重任,方外僧亦不例外。印老、弘师是爱国高僧,“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为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众生,印老在力弘净土法门的同时,亦广劝一切行人兼修药师法门。弘师在力扶律宗、专修净土的同时,亦劝信行人兼修地藏法门与药师法门,印老对药师法门亦是大力提倡的.
  • 摘要:当代人间佛教思想家印顺导师继承太虚大师的思想,非常重视药师法门的人间性.曾多次讲解《药师经》,主持药师法会,著有《药师经讲记》、《东方净土发微》,阐发了人间佛教的药师法门.发愿往生药师净土是修行药师法门的重要内容,但从大乘菩萨道来看,往生净土并不是药师净土的真义,而仅是净土的方便之道.往生净土是方便之道,主要是适应正法之后的众生。导师认为佛在世时,是正法时代,众生的智慧利,业障轻,修学佛法易得受用,大多能获得果证。所以佛住世时不一定说净土法门,也正如此,初五百年,净土念佛法门不大流行。建设人间净土就不仅仅是弘扬佛法,使众生获得解脱的法乐,也要使众生获得现世的利益。佛教的净土不是神教的天国,而是随顺众生的信仰对天国的净化,这是导师所一再强调的。导师强调佛教与神教的不同。导师不仅认为东方净土是天界的净化,而且认为东方净土为人间的极致。佛法不是不过问世间事、不重视现实人生乐。导师通过对佛教史的考证,指出佛教徒向佛、菩萨祈求世间利益仅是佛法适应普通信众的一种方便之道,并不是佛法的正常道,而且这种方便之道也会引起种种负面的作用.
  • 摘要:藏传佛教不但在宏观的层面对佛教的解脱之道倍加重视和研习,而且在各宗派内建立独具匠心的修学体系,从微观的层面,对佛教的解脱之道进行有步骤的修学和实践.实际上,佛教的解脱之道,则是每位高僧大德的宗教人生。其最终目标或终究目的,便是普度众生。他们看清人世,了解自然,探寻真理,试图将世间有情众生从现实烦恼或痛苦中解脱出来,引向清净光明、独立自主的圆满人生之路。达布拉杰及其《大乘道次第·解脱庄严论》以生动的案例、鲜明的立场和说教的方式,述说了藏传佛教的解脱之道。尤其阐明了如何获得“菩提”果位或境界的修学条件和次第过程。而菩提(觉悟)作为佛教的重要术语和概念,它蕴含着深广的内涵和远大的理念;它不仅标志着大乘佛教的精神,而且反映了高僧大德的追求,如慈悲与智慧、菩提心与菩萨行。所以,性空见与菩提心,在藏文文献中以智慧与方便的概念出现,用现代语言来讲:所谓的智慧乃是指理论,方便则为方法、途径或实践;性空见乃正见,是出世的,而菩提心是人世的,专为他人谋利益,即普度众生。特别是藏传佛教将大乘佛教中发扬的慈悲与智慧作为相互促进的双重条件,获取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圆满,最终实现佛与众生完全一体的宗教理想;为了大大提升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藏传佛教极力阐扬大乘佛教的菩提心和菩萨行。因此,藏传佛教中贯穿着一种利乐一切众生的生存理念,高僧大德的修行目的首先是利他,而不是自利,更不局限于单一的民族而着眼于全人类;出家僧尼的追求不是个人的短暂的幸福,而是整个人类的永恒的安乐。也就是说,以大慈悲心为方便法门,以性空见为智慧法门,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或条件,从而拓展了藏传佛教的解脱之道。
  • 摘要:所谓佛,就是觉悟了的人,就是无上医王,能拔除众生苦恼,善疗诸病,故称之为“药师如来”。因为众生常为贪、嗔、痴所牵,而浸泡在“惑、业、苦”的病痛之中,身心充满种种病患。所以佛为众生施设经律,对治众生身心之病;菩萨造论申明大义,救度众生无明之苦。佛陀法药八万四千种,对应五乘、三乘、一乘之教法。《药师佛本愿功德消灾增福共修仪轨》是根据药师法门前行修法而施设的入门修持仪轨,以药师七法为导引,主要有赞叹药师法门功德、礼敬十方一切三宝、供养十方无量庄严、忏悔过愆消除罪障、稽首发愿受持灌顶、善拈醍醐巧提露珠、摄心持咒感通法体.药师法门殊胜难入,药师法简单易行,以上七法之受持,若能澄心静意,便得药师愿王三昧。若以求度心修法,则得消灾免祸;若以集福心用功,渐能增福延寿;若用散乱心学法,则能培育慧根;若以禅定意修行,便能契入药师愿海,获证药师大定,通往琉璃净土,到达究竟涅槃之解脱城。人生在世,便有父母、妻子、朋友、同事、家族、亲戚六眷等种种社会关系,若能依照药师佛本愿功德消灾增福共修七法的消灾集福法门修学,依种种营生事业,善调种种滋生慧业,不仅解决自家身心生存的问题,死后必定随着自己的善因福业,唯有以此药师消灾延生之法,才能消灾延寿,才能转祸为福,才能转危为安,才能转烦恼为菩提。因孤掌难鸣,特集众共修之力量,处处见闻药师法,才可把这个娑婆世界化为清净的琉璃净土。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