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第七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第七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第七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3-07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

会议文集:第七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依恋类型大学生的孤独感与交往焦虑之间的关系.rn 方法: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全体一年级学生为测试对象,并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进行团体测试,测量被试的成人依恋;采用UCLA量表,测量被试的孤独感;用交往焦虑量表评定被试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共发放调查问卷2056份,剔除无效或不完全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1941份.rn 结果:1.本次研究所获得的大学生依恋类型可分为安全型、迷恋型、冷漠型、恐惧型四种.2.不同依恋类型被试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孤独感及交往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3.依恋维度、孤独感和交往焦虑彼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165~0.409之间.4.依恋焦虑、孤独感得分、依恋回避对交往焦虑得分有显著的回归预测力,贡献率依次是0.165、0.232、0.237.rn 结论: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的依恋回避、孤独感、依恋焦虑及交往焦虑与他们的依恋类型相关.
  • 摘要:事故的发生,对个人、家庭、组织、社会都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劳动中意外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利用员工辅导的工作模式,预防事故的发生,让生产长治久安.
  • 摘要: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职业学校二个年级的871份问卷进行调查.对这些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发现学生主要问题有学习、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问题;针对所表现出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师德,建立完善的教学设施,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心理健康起来.
  • 摘要:本文对企业组织的内在群体心理机制和组织成长的内驱力构成进行了分析,对群体心理转变为群体积极心理的内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指出了群体心理的主动驱动、正向驱动和集中驱动的意义,并提出基于群体积极心理机制的组织内驱力成长模式构想,即系统构建组织内部的群体学习力、群体文化力、群体技术力和群体创新力.以期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健康成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积极影响和指导.
  • 摘要:本文剖析了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关注单亲和留守儿童的群体心理、建立心理危机干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工作,以期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箱庭疗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方法:将120例符合条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使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箱庭治疗,为患者提供“自由、安全的自我探索空间”;对照组则仅进行药物治疗.采用SDSS进行社会功能评估.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箱庭疗法治疗抑郁症具有临床意义。
  • 摘要:针对班主任工作中面临的困扰,本文引入焦点解决短程治疗(SFBT)法,通过改变问题学生的心理态度和观念,引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
  •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主题分级辅导模式和人群分级辅导模式在中等专业学校开展辅导工作,可以汇集职业学校的师生人群中的正能量,提高职业学校师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以团体辅导、主题校会课堂、小组课外实践活动等形式为主要载体,各种团体成长类型主题心理辅导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有与职业学校专业相结合的特点,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在研究与实践的结合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出具体的适合于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的辅导体系,为经济社会培养输送健康心理品质的职业人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 摘要:本文试图以诊释学中文本/叙说与主体之移转关系,解读家庭重塑场上治疗者、主角、观众与故事四者之交互移位,为心理治疗理论的研究提供依据.
  • 摘要:孤独症是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动作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这一类儿童对听觉的刺激应异常,对别人的话无法理解,这就造成了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与教育时的困难.而绘画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愿望的天然工具.透过绘画的创造和欣赏的审美过程,个体可以得身心缓和的空间,降低其情绪情感上的冲突和困扰,以升华个人的情感,并提升其洞察力.rn 本文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制定出一套有关孤独症儿童绘画能力的评估工具.另外,参考了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专业教师的训练方案和前期评估的内容和结果,制定出一套相应的绘画训练课程,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其绘画技能,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rn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的自编问卷——孤独症儿童动作发展评估问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是一个可信、可靠的问卷;年龄对孤独症儿童绘画水平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但各维度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训练的时间长短对其绘画能力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所编制的孤独症儿童绘画训练计划、课程和方法有效,训练后比训练前孤独症儿童的绘画水平显著提高.通过该研究可知孤独症儿童的绘画虽然普遍存在着缺陷,特别是在需要想象与思维的绘画维度上,但其绘画技能可以通过训练得到一定的提高.
  • 摘要: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江苏油田技师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 摘要:和谐人际关系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进入21世纪后,和谐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和谐人际关系的概念显得格外重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通过交往互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今后走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n 本文从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把和谐人际关系作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交往、交际关系、和谐交际关系等内涵的理解,明确高职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含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影响高职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并从三个方面构建基于和谐人际关系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本文主要工作包括:rn (1)介绍本次研究背景和意义,并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下后续工作打下基础.rn (2)理论概述,介绍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和谐人际关系等内涵.rn (3)问卷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影响和谐人际关系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rn (4)构建基于和谐人际关系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rn (5)对本次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
  •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不是一提到传统文化教育就只想到读经诵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道德经验等方面,读经诵史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为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现代社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与礼仪相悖的行为正在侵袭和影响青少年.加上现在中小学生有许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中不少人娇生惯养,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障碍,人格有缺陷,进而造成各种心理问题频出,给家庭造成灾难性伤害,给社会造成不良负面影响.礼仪教育是人格塑造的基石,故此礼仪教育需从小做起,及早学习,特别是各类教学机构的礼仪教育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礼仪教育的意义在于纠正礼仪偏差,弘扬传统美德,塑造完美人格,打造和谐关系.它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并坚持不懈,才能逐步转化为青少年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为.礼仪教育的根本原则是“不问新与旧,只问适不适”,要与时俱进,符合孩子自身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对美好的东西有所感知、有所体会,并从中得到快乐,达到人格健康的目的.
  • 摘要:本文结合婴儿期生理、心理发展理论,对照同期婴幼儿的发展状况,对婴儿阅读的起始点、特点及策略进行了探究,并对“早早期阅读”对婴儿续后的整体能力发展的影响进性了追踪.研究结果认为:0-3岁的婴儿期,孩童已具备了阅读能力.婴儿期的阅读对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注意力、观察力与细节把握力、记忆力、想象力、情感的体验与表达、正式进入阅读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或一定的促进作用.
  • 摘要:语文教材中恰恰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提供参考.
  • 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情感的培养阶段,对他们实施情感教育和定向培养积极情感,能够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情绪稳定,情感认识准确,表达恰当.rn 教育最大的艺术莫过于热爱学生,爱心是教师实施有效性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顺应学生的情感需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运用积极情感的感染性、激励性和动力性,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n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信息转化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摸索规律,寻找途径,用最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情感,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用真挚的情感搭起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点燃学生内心世界的火把,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认同教育要求,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意愿或行为.
  • 摘要:目的:描述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对北京市西城区60~80岁老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在2342名社区老人中,91.89%能获得社会支持,6.32%有焦虑情绪,8.58%有抑郁情绪.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家庭类型、家人关系、月收入、退休适应、情绪调节、锻炼、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结论: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获得的社会支持均较高,生活质量与家庭类型等诸多因素有关.
  • 摘要:本文介绍了机构团队(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心理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基本原则和技术方法等,通过有针对性地设立员工心理管理机构和匹配相应的专(兼)职人员和经费,建立相应的员工心理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强化员工心理管理工作.同时充分掌握员工的心理状态,实行和坚持积极有效多方面的人性化关怀,让每一个员工在机构团队中工作情绪稳定,心情愉悦,精神饱满,专心致志,认真高效地工作,真正感受到“以人为本” 的现代人文理念,促使其机构团队的运行活动正常推进,促使其经济效或社会效益稳步提升,促使机构团队及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促使机构团队树立更好的社会形象,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促进社会更加和谐,为建设高度文明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本文提出一个开放式海量高考的新方案,在保留高考核心价值的前提下,用信息时代最伟大的两个技术进步——计算机和互联网,使高考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质的突破.内容上,采用公开化的海量题库,考试范围突破中小学教科书的局限,扩展到现代社会学生所能接触和理解的更多知识,题材丰富、时代特色鲜明.形式上,采用基于现代测试理论的交互式计算机自适应考试,题目难度切合考生个人水平,突破“千人一卷”,实现更为高效、精准的个性化测试.海量高考能彻底打破以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为核心的应试教育,引发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带来真正的素质教育.
  • 摘要:近年来,“问题”孩子的网瘾、早恋、叛逆、暴力等行为和认知偏差已成为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预防和矫正孩子的问题行为和错误认知已成为青少年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湖北红心教育通过:①环境改变-②心理干预-③行为矫正-④生活体验-⑤家长课堂,循序渐进地引导“问题”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孩子认知改变、行为转变,从而形成对“问题”孩子干预性治疗的系统的活动方案.
  • 摘要:本文以基础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教学改革平台,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精品课程建设、教材研发与使用评估、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具有高职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rn 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强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全面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不仅注重提升高职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自知力、自愈力、自调力和自我成长能力,为他们将来幸福地生活奠定心理的基础,而且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的教学内容与模式研究,特别注重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尤其是他们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以期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迅速适应职业工作岗位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未来社会和岗位需要的人才.rn 通过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完善、教材研发与使用评估等的研究实践,最终目标是不仅把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成为具有科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和社会欢迎的课程,而且把《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模式研究》的成果推广到其他同类课程上.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