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福山首届药师佛与健康文化论坛 >病因的探求——佛教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贡献

病因的探求——佛教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贡献

摘要

外来和本土僧侣借助医卜方术以为弘教手段,而治病救人乃是佛教救济精神的实际践行。这也是佛教医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传统医学注重疾病的防治。就古代两种最重要、最常用的经典医书内容论,东汉末年(约200-205)张仲景所撰《伤寒论》(原著名《伤寒杂病论》,今本《伤寒论》是在其流传过程中后人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整理编纂而成的),是总结当时医学发展成就的集大成之作,主要内容是结合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对于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包括理法和方药;另一种“本草”类著作,最早的一部是成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据考非出一时一人,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而成,是对古代使用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后来东晋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宋唐慎微著《证类本草》,到十六世纪,李时珍据后者增删考订成《本草纲目》,形成一系列中药学集大成经典。这样,中国传统医学成就注重两个领域:临床和方剂。而与之相对比,佛教医学则更注重病因的探讨。这是基于佛教教理体系,也符合古印度人的思维习惯。佛教基本教义的“四圣谛”,第一苦谛,揭示人生实相,第二集谛,即探寻“苦”的原因。因为只有找出“苦”的原因,才能够寻求摆脱的办法,才能够提出第三、第四灭谛和道谛。同样的思路,用在解除病痛,也就不能局限在认识病象,更重要的是寻找病因。根据佛教宇宙观,色法四大,地、水、风、火,用于病理,则主张四大不调,遂生百病,成为佛教病源学的基本原理。在对病因详加探究和分析的基础上,佛教医学对于防病、治病提出许多有价值、有科学内涵的见解,涉及生理学、病理学、卫生学、养生学、精神病学、药学、解剖学、外科学、医药学普及等诸多领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