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道德与幸福”学术研讨会
“道德与幸福”学术研讨会

“道德与幸福”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2-04

主办单位:四川省伦理学会;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会议文集:“道德与幸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真实财富并非单纯赢利的资本,而是提升个人和社会幸福感的资本财富.幸福悖论表现为更多的物质财富增加却无法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在GDP增长模式的盲目追求财富思想的涵摄之下,把物质满足作为实现生活幸福的唯一路径.应当用包容性增长替代过去的GDP增长观念,关注国家的真实财富创造和国民幸福总值.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形成良好的幸福指数发展动力转化机制,完善幸福指数发展模式的目标评价机制,实现社会的均衡和良序发展.
  • 摘要:幸福意味着人生的完善、人性的圆满和越来越好的生活,是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终极价值.但在理性支配下的现代文明中,生态危机、资源枯竭、人际疏离使得道德与幸福逐渐相互分离,因而伦理视域下的生态幸福理念呼之欲出.生态幸福观包含三种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这种理念将引导人们在坚持普遍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对话合作,寻找获得真正幸福的有效途径.在这寻求统一的过程中将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与矛盾,生态幸福的理念将引导人们在坚持普遍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对话合作,寻找获得真正幸福的有效途径。
  • 摘要:本文基于温州市城市外来务工者幸福指数现状实地调研成果,揭示该群体对收入、就业环境等经济因素及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环境、安全等非经济因素的满意状况,笔者认为城市外来务工者幸福指数测评体系依次需要关注的是经济文化因素、个体心理因素、政治社会因素,并提出政府要负好城市外来务工者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职责,企业要负好城市外来务工者幸福生活的经济与文化保障职责,城市外来务工者要负好自身幸福生活的主体保障职责的提升策略.
  • 摘要:亚里士多德与休谟都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两者在幸福的内涵和本质、获得幸福的途径和条件以及幸福观的理论基础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通过比较,有助于深入地理解幸福的要素.总结出了在幸福的内涵和本质上,两者存在根本不同,在幸福获得的途径上,两者有同有异,两者幸福观的差异在理论上源于各自对人性的不同设定,幸福在形式上表现为人们完满自足的情感状态,在内容上则是重大人生目标的实现。而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人的重大目标就应当定位于人的特有功能的实现。幸福应当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由此看来,理性与情感共同构成人生幸福不可或缺的因素。
  • 摘要:市场道德是以个体利益为导向的社会规范和自我理解方式.幸福是人们的目的得到满足的一种平衡状态以及人们对这种平衡状态的感受,它构成了生活的本质内容.市场道德有助于生活幸福的实现与提升,但更完满的幸福则有待于对这种以个体利益为导向的市场道德的超越.生活世界的这种和谐状态,不仅关涉到个体的生活幸福,同时也关涉到生活共同体共有的生活幸福,并且个体的幸福与共同体的幸福应当是相互促进的。
  • 摘要:把幸福指数纳入社会进步的考量体系,完善了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准.关注妇女群体的幸福状况,将妇女幸福指数纳入社会进步的衡量指标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性别公正要从中国现实出发,除了坚持两性平等之外,社会更应当为妇女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条件,鼓励妇女追求幸福、发展自我.关注妇女群体的幸福状况,将妇女幸福指数纳入社会进步的衡量指标符合幸福指数与社会进步合理性的要求,具有伦理的意义。从提高妇女幸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立场来看,性别公正还是要从中国现实出发,除了在观念上坚持两性平等、反对妇女性别歧视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应当为妇女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条件,鼓励妇女在追求幸福的目标下去发展自我,在发展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去感受幸福。从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的要求来看,妇女的幸福不是简单归结为某一性别群体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其中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是最为重要的实现途径。
  • 摘要:本文从人的同一性角度对幸福分析,讲述了规定幸福的同一性内涵:幸福生活要求要有一定的物质生活和条件作为保障;幸福要求人们能够处理好某些重要的社会性关系;幸福要受到某些传统和制度的规范,又从个体间的差异性,或者个体自身的同一性来看,个体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需要,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目标和对理想生活的构想,同时社会要采取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个体之间残酷竞争的运行机制,从而缓解现代人的紧张、焦虑情绪,减缓生活节奏,使人们的心灵远离狂躁、趋向平静,从而增强幸福感;作为幸福的主体,人们的注意力要更多地转向人际关系和基于人际关系的生活本身以及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 摘要:自古以来幸福文化就离不开道德文化,无论是经验主义幸福说,还是理性主义幸福论,无论是入世的幸福观,还是避世或出世的幸福论,无不紧扣道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道德文化是幸福文化的核心.因此,追求幸福的根本途径必然是道德.由此可见,幸福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道德文化.幸福观本质上是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指导下产生的一种道德价值观。从古今中外的“幸福观”中可以看出,幸福观的核心问题,根本上就是一个道德问题;只有通过“伦理”的证明,“道德”的探究,才能说明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取得真正的幸福”等幸福观的核心问题。
  • 摘要:本文分三个部分讨论勒维纳斯的幸福观念.首先,幸福不同于享受,享受是主体的前伦理阶段,但主体也正是在享受的快乐之中将自身与世界分离开来,进而为获得幸福提供了可能性.其次,当主体进入到社会之中,面对他人之时,主体因为与他人的面对面而为他人之苦恼而痛苦.要摆脱这样的痛苦,主体就要承担为他人的责任.最后,在这种为他人的无限责任中,主体获得了现实的幸福.对于勒维纳斯来说,这样一种负担起责任的过程就是实现幸福的过程.
  • 摘要:基于了解医学生不同恋爱状态的主观幸福感状况之目的,应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恋爱状况调查表对泸州医学院2006-2008级的临床、中西医、非医专业的455名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其调研结果是医学生幸福感总体水平偏低.大二正在恋爱与未恋爱的医学生幸福感有显著差异,其余维度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正在恋爱的医学生其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性差异,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弥补因医学生的课业任务繁重、内容单一造成的幸福感下降的不足,在学校进行关于恋爱的指导教育,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正确的恋爱态度等方面的建议。
  • 摘要:本文讲述了有关好生活的快乐主义理论、欲望理论或者偏好满足理论、客观列表理论三种典型理论,人们判断自己幸福与否的一个关键在于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反思性评价,两位当代哲学家德沃金和泰勒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德沃金讨论了良善生活的模式,讨论了生活得好所具有的伦理价值;泰勒论证了每个人不可逃避的意义框架(道德根源)对于追求良善生活具有的指导意义。这些理论的探讨对于理解幸福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了解了定义我是谁的根本价值,才不会在欲望的海洋里迷失;只有懂得了个人的价值追求所必须考虑的伦理限制,才会感到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是幸福的。
  • 摘要:幸福人人向往之.然而,幸福感却是一个无确定内涵的范畴.在全球化境遇下,多元文化共存是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受着多元文化的影响,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功利压倒道义、简单快乐压倒责任担当、世俗征服"精神"的态势.这一态势对幸福感产生着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探讨如何构筑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的底线以有效遏止幸福感低俗化趋向,已然成为文化建设的课题,应该坚持专家评议这个“质量”指标和标志着群众欣赏指数的“满意度”指标。
  • 摘要: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的坚定不移的信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是对善的终极追求.幸福则是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道德信仰与幸福密不可分.一方面,道德信仰是幸福的基石;另一方面,人的幸福感的上升又促进了道德信仰的坚定.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重视幸福,提升民众幸福感,必须构筑道德信仰。在建设和谐幸福社会中必须引起注意的是,仅仅依靠GDP的增长,依赖于经济手段的解决是无效的,甚至是危险的。
  • 摘要:幸福能力是指人的发现、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能力.本文从幸福能力的概念出发,提出了S-R式,O-S-R式,S-O-R式方面幸福能力的三种表现形式,分析了幸福能力的个性特征,个人提升幸福能力,并给出了加强体育运动,建构完善人格,注重专业成长,增长职业认同,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生价值等方面的五种方法.
  • 摘要:道德运气概念的提出直接冲击的是关于道德责任的理解,也在根本上对幸福生活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然而道德运气的论证并未真正触及道德责任的核心:运气要么影响的根本不是道德事件,要么反而证明了道德责任的重要性.正确理解了道德责任中所包含的品格的不断完善、"悲怆情愫"的伦理归属、对认知领域的探究以及加强道德规范等内容,便会发现运气在道德领域里的多余;另一方面,只有加强道德责任建设,树立公民道德责任意识,幸福生活才有最终实现的可能.
  • 摘要:本文总结出了要把教育的工作提升为教育的事业,以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获得幸福感,教师要发现和获得到真正的幸福,就必须解决好欲望与现实所获的关系,要理解与运用“生命与生活紧张的原理”,意识到“生命追求幸福,生活追求快乐”的道理,要把工作提升为事业,从工作中获得幸福;必须消解“一无所有”的人生焦灼感;要明白生命追求幸福,生活追求快乐的道理,既获得感性生活的快乐,更要得到生命创造的幸福。要拥有幸福,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做到:确立目标,寻找意义;学会选择,懂得放下;珍惜拥有,知足惜福;与人为善,学会宽容;阳光心态,直面生活;懂得感恩,学会分享。
  • 摘要:本文从道家主张的"道法自然""和谐万物""少私寡欲""上善若水"思想,解读道家对人生幸福的理解.提出道家生存智慧体现着: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是安心立命获得幸福之源,和谐万物宽厚仁慈的情怀是消解烦恼获得幸福之本,少私寡欲克制自律的胸襟是修身养性获得幸福之要,谦虚柔顺的处事态度是获得幸福之则,给现代人寻找幸福指明了方向.
  • 摘要:快乐主义认为幸福即快乐,以追求快乐为人生目标,以趋乐避苦为道德准则.在肯定这种幸福观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看到它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在对快乐主义幸福观的反思批判中,理清幸福与痛苦、快乐与痛苦的辩证关系,构建超越快乐主义的幸福观.
  • 摘要:人性关怀强调人的主体性,发展个性,学会批判与创新,尊重和关怀他人,在尊重和关怀中获得被尊重和被关怀,获得人的全面发展.人性关怀是一种持续的社会资源,这种社会资源可以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入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增进人们生活幸福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树立"仁爱之心",坚持"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关注弱势群体,注重社会公平;养成主体健全的人格,重视个性差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摘要:民生幸福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始终予以关注并深深内化于社会改造实践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生幸福的解决当前更是事关科学发展之价值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高.民生幸福问题最终落实于让人民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之上,在此过程中,执政党与政府需发挥积极的关键作用.要解决好我国当前的民生幸福问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促进就业,保民生之本;调节分配,化民生之困;加强社保,壮民生之依;办好教育,固民生之基;维持稳定,坚民生之盾.
  • 摘要:上海世博会后,中国城市化继续高速增长,但城市发展和运行的质量参差不齐,对乡村的剥夺仍然严重.后世博时代,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能一味依靠城市化,城乡共生、良性互动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苏州市在近年实践中,因地制宜,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努力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园区更像园区,让农村既能保持优美的田园风光和鱼米之乡的特色,又能享受到现代的城市文明,让居民生活得更幸福.
  • 摘要:"做有益的事,幸福感就会涌上心头",这是当代中国的活雷锋——郭明义的名言.有人说他"傻",一辈子都从自己身上往外掏,掏了力,掏了钱,掏了血,连百年后的遗体也"掏"了.郭明义正是以他极致的道德幸福感诠释了道德与幸福的必然联系.认真解读郭明义的幸福感,对当今中国的道德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导致相当多的受教育群体没有对社会性幸福和精神性幸福的道德体验,总结出了培养自主的道德幸福人,体验个体的道德幸福感,营造群体的道德幸福圈,应该努力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其支持作用,班集体往往对个体成员产生目标导向、行为引导、情感激励的作用,个体成员与其他成员人际关系在奉献中得到协调时,就会产生极强的归属感,从而满足该层次的主观幸福感体验。
  • 摘要:人们越来越重视道德建设在幸福城市建设中的地位,道德水平已成为幸福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加强城市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从群众、政府、政策法律、媒体舆论等方面加强道德建设、创建幸福城市.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幸福城市道德建设的主体,政府道德建设是城市道德建设的重要窗口,政策和法律支持是城市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舆论导向和媒体宣传是城市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创建幸福城市,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道德对生活的重要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道德建设中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不仅经济建设上取得成绩,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也要在道德水平上不断提高,精神的才能取得累累硕果。
  • 摘要:当今,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狂欢和现实精神困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各种人文科学不断意识到危机时,"美"游走于各种精神皱褶里,无声地滋生和润化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不仅仅成为工具性功能性的人,还能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提高感受幸福的能力.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应该得到重视,思考审美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提出了以“人生美学”为起点,建构立足于现实文化批判的新人文精神,以“审丑教育”为手段,健全审美心理结构,以“生态美育”为新内容,推进人的生命意识的全面开发方面构建现代新的美育体系。
  • 摘要:幸福感是欲望与现实在心理活动下的复杂体验.搭接欲望与幸福桥梁的因素便与幸福感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拟从情感收支、财富欲望、欲望指数与幸福量度、幸福预期与心理动力四个层面展开对欲望与幸福感的立体剖析,同时与英国福利经济学专家庇古的欲望满足观展开对话,以期揭示该层面中人类的心理活动特征以及对人类进化所产生的双重作用.
  • 摘要:幸福是一个主观概念,心理学家大多承认幸福是满足、快乐和意义的统一.心理学对满足和快乐的讨论很多,但对于意义却较少涉及.本文认为幸福中的意义需要靠自由意志或者说体验到自由意志的感觉来体现.而发挥自由意志或者让人感到自由意志必须依靠思考、努力和等待这三种活动.有意识地进行这三种活动是赋予世界意义、获得幸福的途径.
  • 摘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和大众的幸福.以幸福价值观为取向的区域发展理念,强调区域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与科学发展,强调发展民生经济与可持续经济,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区域政策和选择区域发展路径手段以及考量区域发展绩效中要注重人民的幸福感与分享发展成果的要求.以幸福价值导向的区域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的特定区域而言,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改善社会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增强人民幸福感是一致的总体要求。
  • 摘要:当前,由于现代工业文明所造成的高碳风险,低碳社会已成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建设低碳社会,其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不仅是一种技术意义上的深刻变革,更是一个伦理意义上的价值重建,而这集中体现为一种由"日益之幸福"向"日损之幸福"演进的幸福观嬗变;此种嬗变不仅反映出入对于幸福理解与追求方式的变迁,同时也折射出入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伦理反思与建构.低碳社会之所以要以日损之幸福作为其幸福观,其一方面是要对人之恶性膨胀的物质与消费欲求予以理性降温,以此革除高碳社会幸福观的物质流弊,这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革故”;另一方面则是在此基础上为人创造重新审视与翻新生活意义的契机,而这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鼎新”。
  • 摘要:不丹通过公正与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推动了政府善治、社会经济的公平发展、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大幅度提升了国民幸福水平.要重新思考和定位GDP和GNH的辩证关系,为社会道德价值导向的制定提供基础;充分发挥社会道德价值导向的重要作用,强化对各项政策和制度的道德设计和道德审查,为实现国民幸福提供制度保证;突出政府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和维护国民追求和实现幸福的良好社会环境;以社会道德价值导向促进幸福观教育.
  • 摘要:幸福社会不仅是经济学或政治学命题,也是一个伦理学命题.除了在经济制度方面的改革外,还需要财富观和消费观的变革,旧式的财富定义与不合理的消费宣传结构必须摈弃.本文把理论与现实的案例相结合,梳理财富与消费层面的不和谐因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总结出了提倡过于超前的消费观,过度渲染享受型的消费观,经济利益与社会公益,德性与欲望之间的博弈是任何个人与社会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新型财富观的建立与消费话语权的转换,除了依靠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外,也需要所有伦理学家的思考。
  • 摘要:失地农民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从总体上看,他们还是一个弱势群体,研究这一群体幸福与否,影响这个群体幸福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提升这一群体的幸福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让改革的成果惠及这一群体,提升失地农民的幸福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提出了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增强对失地农民问题的认识,改革完善国家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征地补偿,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 摘要:人间佛教自20世纪初兴起以来,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趋势,在其发展历程中对关涉现实人生意义的幸福理念也有广泛的关注和认识,并不断地通过实践进行诠释和落实.人间佛教的幸福观通过生活之改善、德行之改进、定心之改进、净慧之改进以及净善之圆满五个阶段的不同体现展现了人间佛教幸福观的核心理念,既净化和提升世俗生活的境界和意义,又具有对永超苦海的极乐世界的向往和对超越性的人生永恒幸福的追求.
  • 摘要:关注人的解放、谋求自由幸福是马尔库塞一生运思的主题.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带给人的丰富的物质生活是虚假的单面幸福,并且在疯狂掠夺自然的技术扩张中造成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打破技术理性一统天下的局面,必须走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道路,这样才能通达幸福之境.马尔库塞的解放幸福在某种意义上是走了一条生态伦理的道路.
  • 摘要:幸福不仅仅是人的主观体验和心理满足,而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幸福的把握离不开入的理性反思.在现代社会,追求幸福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公民幸福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物质需要的满足、社会情感的满足和自我潜能的实现是公民幸福的基础;慈善作为一项以利他捐赠为核心的实质性道德事业可以有效促进公民幸福的实现,提升公民的幸福.作为捐赠者,即提供帮助的给予者,由于自己的慈善行为会让周围的人更加喜欢,因此他们也会以各自的方式帮助,可以使充满活力,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在各方面得到显著的改善。慈善通过提供生命意义来帮助捐赠者提升幸福。
  • 摘要:本文讲述了财富对于幸福的意义及其界限,总结出了现代人对幸福等同于财富的误解,提出了努力促使人本身的财富成为物质财富生产的导向和目标,新的财富观应当吸收以主体方式存在的财富,新的幸福观应当确立精神财富意义上的幸福观方面的走出“财福悖论”的困境方法。
  • 摘要:西方伦理学者关于德福一致的观点可以划分为内在一致论和外在相关论两种,可以简称为关于美德与幸福统一观念中的"工具论""条件论",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甚至说相当的合理性成分,它们各自都有自己所持的某种确凿地根据和较充足地理由,并且对后来直至现代幸福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但主要由于客观存在的历史背景方面的原因,致使它们在总体上都还存在着一定和明显地偏颇、缺陷或者说是硬伤,有必要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和科学幸福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对西方伦理学德福一致观念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理性反思.
  • 摘要:人有时会对生活感到困惑,思考生活是为了什么呢?也有的人感叹:"幸福并不与拥有的金钱成正比!"本文从幸福、快乐的角度,分析人们种种心理,通过对"人心不足""知足常乐""富豪之忧"等心理现象的分析,揭示社会恶习和权贵"世袭"的渊源及其自误的危害.快乐的事情当然还要切合生活,脱离生活的事情,说到底是不实际的,到头来是不可持续的。人是为生活而运动的事物,这是人所有机能的中心。离开了这个谈理想,就是脱离实际。生活要幸福,首先就是要快乐地生活,就要找些事来做,实现一些目标。
  • 摘要:网络交往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信息资源、精神交流和宣泄渠道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侵蚀着大学生的幸福感,冲击着成长中价值观的选择.正视以网络交往为背景产生的网络文化的亚文化现象,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之可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提出了注重网络伦理技术构建,注意网络主体伦理构建,合力打造校园网络,建立和谐的能够满足大学生需要的校园网络文化方面的树立科学幸福观。
  • 摘要: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不仅积极地参与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而且也是子女教育的典范.在《梁启超家书》中,经典地表述了中国人的幸福观.本文拟从幸福观的角度对《梁启超家书》作一概括和分析,为希望和愿意学习近代伟大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爱护和教育子女的思想和方法,并由此进一步为想理解中国幸福观的读者,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父母如何爱护和教育子女、如何使子女真正幸福的问题也面对着新的挑战,“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格言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 摘要:幸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终极价值目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与伊壁鸠鲁友爱观的比较研究发现,友爱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消费社会里,幸福生活的可能性不仅在于重拾友爱的美德内涵,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摆脱过度生产与过度消费的市场经济的操控.
  • 摘要: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道德原则是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它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为目标,以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公正的集体主义即进取互利为基础,以奉献为价值导向.静态地看,生成了公共行为规范(制度),动态地看,生成了从共同而有差异的幸福向共同而无差异的幸福的动态轨迹.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在价值观层面合乎逻辑地展开,进一步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在理论层面合乎逻辑地展开。这种由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体系→价值观体系→理论体系的依次展开,使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了著名的拉卡托斯科学研究方法的“硬核一保护带”的理论属性,是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的新发展。
  • 摘要:幸福是一个亘古而又常新的话题,是人类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和坚持不懈的价值追求,其实质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某种理想而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人们追求和实现幸福的过程中,道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道德通过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个体和人类幸福的实现.当前,我国要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 摘要:健康、快乐、和睦构成幸福的三大基本要素.这三大要素都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的.道德是健康的要素,道德是快乐的酵母,道德是和睦的纽带.道德与幸福的一致性表明,道德是幸福的基础前提,幸福是道德的价值实现.道德只有在促进人类幸福时才具有存在意义,幸福只有得到道德的引导才可能实现.健康是幸福的生理、心理基础,快乐是人的需要得到某种满足产生的心理体验,是幸福的一种心理情绪表现形式,和睦指相处融洽友好,包括夫妻和睦、家庭和睦、邻里和睦、人际和睦,道德,只有在促进人类幸福过程中才具有存在的意义,离开了幸福,道德就是抽象的概念、符号;幸福,只有得到道德的引导才可能实现,离开了道德的制约,幸福不仅是片面的,更是难以全面实现的。
  • 摘要:可以从很多视角研究幸福.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域中看待幸福是从具有社会主义社会属性、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被我国大多数人认可的视角研究幸福.这样的幸福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感悟和体验.当前条件下,作为客观状态的幸福是自我创造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只有通过比照才能感悟和体验到.我国人民从事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从而也创造着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内容的幸福。作为主观感受的幸福不仅是一种主体性认识,且必须通过比照才能感悟和体验到。把客观的状态与主观的感受联结起来,享受幸福,需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现实。只有具备较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现实;而现实及其变化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现实及其变化,才能从中发现值得肯定的因素;且只有具备较平和的心态,才能看到他人活动的积极成果。
  • 摘要:本文讲述了幸福也是有指数的,总幸福指数是指较为稳定的幸福感,而不是暂时的快乐和幸福,告诉对欲望的节制,对精神满足的追求才是幸福,节制不是寡欲,更不是纵欲,节制是一个“度”,就是限度、范围、界限、尺寸,不得逾越,不得任意妄为,为所欲为,提出了基本的欲望是幸福的来源,放纵的欲望是幸福的终结,节制的欲望是幸福的延续,在追求自已的幸福和快乐的同时,一方面要估计这个行为对自己可能造成的后果,另一方面也必须使这个追求合乎一定的社会文化道德规范。
  • 摘要:培育当代革命军人科学的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我军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军"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的实际要求.科学的军人幸福观可以使官兵们心情愉悦、心态健康、积极进取,也对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大有裨益,讲述了培育当代革命军人科学的幸福观的重要意义,描述了军人幸福和幸福观的相关界定,总结了当代革命军人科学的幸福观培育途径。
  • 摘要:老子"尊道贵德"的生命理念为老年幸福生活提供了道德哲学依据,对老年幸福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生命健在是老年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遂性休闲是老年幸福生活的主要方式;参透死亡是老年幸福生活的终极保证.针对老年人群,笔者以为,身心康泰是老年幸福生活的主要内容,休闲活动是老年幸福生活的基本方式,参透死亡是老年幸福生活的最终保证。而这一切都可从《老子》“尊道贵德”思想中汲取生命智慧。
  • 摘要:"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民生伦理问题.我国公众已经有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先富起来",并不断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从民生伦理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使公众获得富裕,而要进一步走向"共同富裕",则需要对市场经济本身进行民生伦理审视,既要正视市场本身的规则意义,也要填补市场的伦理盲区.以法治手段保障机会和资源意义上的平等的社会正义,从而臻于"共同富裕"的良善治理,是民生伦理的内在要求.
  • 摘要:公共幸福是一种建立在公众共同心理认知基础上的群体幸福和底线幸福,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本质决定了其伦理目标是推进公共幸福.公共服务在推进公共幸福中必须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伦理原则.虽然公共资源不存在市场配置的问题,但政府在使用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时也应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利益最大化问题,要兼顾到资源的投入成本、使用效率及最后收益,杜绝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要使公共资源物尽其用并效率最高,从而为促进社会公平和权利平等提供强大的基础平台,保证公平的持续有效性。
  • 摘要:医患关系的紧张,德福矛盾的凸显,已经影响到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它的解决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提出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保障各方利益,加强伦理教育,提供伦理判断能力,增强公民权利意识,切实落实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医患关系中的德福矛盾的化解仅仅局限于医疗领域,希望通过“道德”的力量,希望医生继续发扬传统的道德义务,牺牲应有的权利以保全患者的利益,即使能一时缓解医患冲突,但也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必须靠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
  • 摘要:本文试图从哲学的高度对当前的精神疾病现状进行反思,探讨现代文明模式和精神疾病危机之间的关系,并力图探讨摆脱这种危机的途径,提出了改变生存理念,回到人自身上,劳作与接近自然,让身体和心灵达到平衡,精神治疗不要“制造”精神病人方面的建议。
  • 摘要:幸福感作为衡量社会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对幸福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主观幸福感范围内,而少有将其放在社会公共视域内进行讨论.本文从社会公共服务出发,选取社会支持、社会收入以及社会阶层三个方面,对幸福感的关系进行讨论,在对相关研究介绍的同时试图就其发生原因进行挖掘阐述.
  • 摘要: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本文阐述了经济发展与幸福感的关系,分析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幸福感反而降低的原因,探索了幸福感的基础和增强人民幸福感的途径,总结出了继续发展经济,夯实幸福感的基础,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普遍地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实现政府保障服务均等化,引导人们建立科学的幸福观的方面。
  • 摘要:幸福感研究是试图从心理角度诠释幸福,表现为快乐论主观幸福感、实现论的价值幸福感及综合论幸福感三种形态与研究视角.三者都强调个体主观体验.幸福是一种感觉.对于个体的幸福感的关切应成为一个重要社会主题,同时也需要正视社会不可能单向度地为每个人提供幸福感.心态幸福的幸福感低于心境幸福,心境幸福体现心态幸福的可持续伦理修为,心境幸福需要美德和人格力量的锤炼和沉淀.
  • 摘要:幸福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已经从"定值"理论、"享乐水车"效应、"满意水车"效应和"社会水车"效应等方面对"伊斯特林悖论"这一核心问题做出了理论方面的解释,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经济因素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而这些因素也是制定经济政策不容忽视的.本文结合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向后弯折的劳动供给曲线、棘轮效应以及相对收入理论等经典理论分析了影响幸福的部分其他因素,并结合我国实际从上述分析的几个方面给出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 摘要:道德与幸福这两个概念不能作"孤立性""普遍性""理论式"的理解,而应该看到其在生活实践的发展境遇基础上的文化维度.否则这两个概念就会陷于一种空洞的抽象境地,进而也必然会失去其实践性的价值内涵.因此认为厘清它们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文化哲学视域下它们相互促进的发展思路就成为当下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面对各种社会道德事件时,尤其是那些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的事件时,应该做的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反思这个事件背后人们行为发生的内在观念机制以及这种机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大众性的文化缺陷。所以道德行为的实施与幸福感的获得,并不仅在于能够提出多么普遍而绝对的道德律条,而是更在于开放性的文化批判机制以及人性化的文化氛围的建构。
  • 摘要:政府放弃过去片面强调的GDP发展模式而寻求"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发展理念,是满足民生幸福需求的公共服务目的的回归.然而受幸福的主观体验性质决定人们对其存在感受差异的影响,决定了政府在公共服务中应当寻求满足民众对公平感的追求.在均等化公共服务的途径选择上,目标应是促进社会初次收入分配的均等化,重心应是涉及民生服务的均等化,服务方式应是民众自愿选择的均等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