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一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第一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第一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8-12

主办单位: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会议文集:第一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103条结果
  • 摘要:目的:利用软骨细胞外基质和脱细胞骨基质制备组织工程用骨软骨双相支架,与BM-SCB复合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体,并修复犬膝关节负重区骨软骨联合缺损,观察其修复效果。rn 方法:利用软骨细胞外基质源性支架(CEDPS)作为软骨支架部分,以脱细胞骨(ACBM)作为骨支架部分,制备骨软骨双相支架。将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种植到双相支架上体外诱导后,修复犬膝关节股骨髁负重区骨软骨缺损,分为细胞-双相支架组(实验组)和单纯支架组,分别在3、6个月取材,从大体、组织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Micro-CT等方面进行定量或半定量评估。rn 结果:结果显示两组以纤维软骨或透明软骨对缺损有不同的修复,大体以及组织学评分表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生物力学测试表6个月实验组修复软骨的刚度为正常膝关节软骨的70.1%,与生物化学分析结果一致;软骨下骨的刚度达到正常膝关节的74.96%。Micro-CT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软骨下骨重建不具备明显差异,均成功修复了软骨下骨。rn 结论:CEDPS/ACBM双层支架复合BMSCs体外诱导后能成功修复犬膝关节负重区骨软骨联合缺损。
  • 摘要:目的:探讨Matrilin-1基因多态性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成为严重脊柱侧凸的价值。rn 方法:研究对象为267例仅随访或手术治疗的AIS患者,记录末次随访或术前最大Cobb角、月经初潮年龄、侧凸弯型、身高、臂长、体重。选取Matrilin-1基因启动子区域位点rs1149048进行PCR-RFLP基因分型。进展型侧凸(侧凸进展成为严重脊柱侧凸)定义为骨骼发育未成熟时,Cobb角>40°或骨骼发育成熟时,Cobb角>50°。AIS患者按照侧凸进展型与非进展型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型分布的差异。分析侧凸进展的危险因素。rn 结果:267例AIS患者有162例(60.7%)为非进展型,105例(39.3%)为进展型。月经初潮年龄晚、三弯及胸腰双主弯、基因型GG为侧凸进展的危险因素。rn 结论:Matrilin-1基因多态性可用来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结合其他预测因素可提高预测的准确率。
  •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侧和双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rn 方法:2002年5月~2007年6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41例93椎,其中单侧手术组17例40椎,男3例,女14例,年龄52~91岁,平均70.4岁;双侧手术组24例53椎,男4例,女20例,年龄61~87岁,平均72.4岁。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完成手术,观察术后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后凸矫正情况,分析并发症。rn 结果:4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单侧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86±32分钟,每椎体注射骨水泥3.9ml,术后平均随访32.5个月;双侧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20±26分钟,每椎体注射骨水泥5.4ml,术后平均随访30.7个月。疼痛VAS评分单侧手术组由术前7.4±2.1降低为术后的2.7±1.9,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t=2.50,P<0.05),末次随访为3.1±2.2,与术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双侧手术组术前平均为7.9±1.9,术后为2.3±2.5,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t=2.41,P<0.05),末次随访为2.7±2.2,与术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末次随访时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在不同于术组均有显著增加(P<0.05),且维持至末次随访,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椎体后凸角单侧手术组平均矫正7.2°±4.9°,双侧手术组平均矫正7.3°±5.9°。两组术后SF-36 8个分项维度中有6个显著提高。41例中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肺栓塞1例。rn 结论:单侧或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均有望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寰枢椎松解方法的选择及应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融合寰枢椎的疗效。rn 方法:对近年收治的19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11~66岁,平均41.5岁。寰椎前脱位15例,寰椎后脱位4例。14例有明确外伤史,所有患者表现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14例表现四肢麻木、行走不稳等颈髓压迫症状。所有患者行X线、MRI和CT三维重建检查,测量寰椎移位及旋转。根据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不同类型及程度,采用前路或/和后路对寰枢椎进行松解,术中在持续颅骨牵引下,利用椎弓根螺钉进行寰椎的复位、固定,并采用髂骨块实施寰枢椎后结构融合,术后头颈胸支具保护12周。rn 结果:术后随访10~60个月,平均26.4个月,患者颈部症状缓解,四肢神经功能好转。植骨块与寰枢椎平均4.5个月时获得骨性融合,术前寰椎移位3~12mm,平均(8.7±2.6)mm,术后平均移位(2.6±1.2)mm,术前寰椎旋转0°~55°,平均(17.3°±5.8°),术后平均(5.0°+2.4°);两者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无神经、椎动脉损伤以及内固定失败、切口感染等并发症。rn 结论:应根据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不同类型和移位程度,采用相应的寰枢椎松解方法。良好的寰枢椎松解、复位结合后路椎弓根螺钉钉棒固定、髂骨块植骨融合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良好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小儿寰枢关节固定中的临床疗效。rn 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1月对7例患儿采用后路经寰枢关节椎弓根螺钉固定,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6~11岁,平均8.2岁,2例外伤(2型齿状突骨折和寰枢关节脱位各1例),2例游离齿状突,Down综合征1例,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2例。rn 结果:所有患儿随访8~12个月,术后复查屈伸位X线、CT示螺钉位置情况满意,所有患儿颈痛症状均改善,2例神经症状改善,5例无变化。术后3个月至半年后过伸过屈动力位片X线复查均达骨性融合,无假关节、不稳定或内固定失效的迹象。rn 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小儿寰枢椎融合术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横突孔变异、以及寰枢关节难以复位等不适合magerl技术的病例。
  • 摘要:目的:探讨MRI T2信号强度及临床表现在判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预后方面的作用。rn 方法:1999年2月至2007年7月共计5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行后路手术。术前所有患者均行高分变率1.5T MRI成像。于矢状面T2WI脊髓受压信号增高最明显部位计算机测量信号强度值,取兴趣区面积为0.05cm2,再于颈7胸1椎体水平脊髓信号正常部位测量信号强度值,取兴趣区面积为0.3cm2,如T2WI脊髓信号无明显改变,则取脊髓受压最严重部位0.05cm2为兴趣区测量信号强度值,计算得出两者比值。比值数据按大小依次分为3组。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判断与预后之间的关系。rn 结果:各组间年龄经方差分析得出各组间年F值、P值分别为F=4.10、P=0.022。各组间Babinski征、性别、踝阵挛经卡方检验卡方值分别18.138、1.877、17.886,P值分别为P<0.001,P=0.391、P<0.001,性别差异在组间无统计学意义,Babinski征、踝阵挛差异在组间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病程、术前、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经秩和检验卡方值及P值分别为13.464、22.554、31.231、30.842,P=0.001、P<0.001、P<0.001、P<0.001,a=0.05。表明此四项指标在三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rn 结论:低信号强度比值组患者,往往年龄相对较小,病程相对较短,Babinski征出现机率较小,减压术后效果较好。反之如果T2WI高信号逐步增高且伴随锥体束征出现,则提示预后较前者欠佳。
  • 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rn 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C1-2不稳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17-71岁,平均43.5岁。其中AndersonⅡ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共21例,上颈椎肿瘤1例,先天性游离齿突并寰枢椎不稳5例。所有患者均有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活动受限。根据JOA17分评分法,术前评分5.3~11.9分,平均8.6分。寰椎椎弓根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18~20 mm与后弓下缘以上2 mm的交点处,钉道与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螺钉头端向头侧倾斜约5°~10°。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方向与矢状面夹角约15°~20°,与横断面夹角约30°。rn 结果:27例患者共置入螺钉108枚,其中有3例在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时,其后弓破裂,采用直接将螺钉固定在寰椎侧块上。有2例在枢椎椎弓根螺钉术后CT显示,一侧螺钉部分进入椎动脉孔,另一例螺钉偏内致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均无神经症状。术后X线片及CT显示其余螺钉寰枢椎侧块和椎弓根螺钉位置伞部良好,寰枢关节复位良好。手术时间1~3小时,出血量100~400ml,术有2例在剥离寰椎后弓下缘时,损伤静脉丛,但成功止血。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2月,平均26月。术后JOA评分13.2~6.8分,平均14.8分。未发现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所有患者固定良好,22例植骨术后均已达到骨性融合。rn 结论: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椎管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椎间融合的必要性。rn 方法:2006年9月~2008年7月,采用椎管镜减压及膨胀式椎间融合(B-Twin)椎间融合微创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46~82岁,平均57岁,切除复发椎间盘18例,均行椎间融合。rn 结果:18例均在椎管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100~500ml,平均300ml。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月到24月(平均12月)。术后当日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10天,术后6周内恢复工作。据Macnab评分,优为10例,良为6例,可为2例,优良率88.9%。椎间融合率100%。无一例发生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未见内植物松动、脱落。rn 结论:椎管镜及B-Twin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效果优良的微创技术。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效果。rn 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改良TLIF手术治疗的下腰椎退变患者33例42个节段。男14例,女19例,年龄33~70岁,平均52.2岁。退变性滑脱伴椎管狭窄8例,峡不连性滑脱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6例,巨大椎间盘脱出合并椎间失稳3例,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1例。改良手术方法:切除整个下关节突,切除上关节突上部的内侧半,部分开放椎间孔后壁,椎间隙内预置自体骨3~5 ml,取1枚矩形Cage斜向中线30°~40°方向置入椎间隙,辅以椎弓根螺钉固定完成TLIF,并根据病情需要同时施以中央管和对侧减压。rn 结果:随访时间20~58个月,平均27.2个月。无永久性神经损伤或症状加重病例。至随访时全部病例达到融合标准,无螺钉断裂和Cage移位沉陷。13例滑脱者滑脱完全复位并维持良好。19例术后遗留轻度慢性腰背痛。JOA评分,术前平均14.9±5.1,术后至随访时25.9±3.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改善程度,优24例,良7例,可2例,平均改善率80.5%。rn 结论:改良TLIF手术较传统TLIF简化了操作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适应证,在开放手术中贯彻了微创原则,用于下腰椎退变性疾患的治疗效果满意。
  • 摘要:目的:初探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1月~2008年3月采用椎弓根钉复位后结合自固化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rn 结果:13例患者经随访无一例发生内固定装置失败、椎体高度丢失、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自固化硫酸钙平均8周开始明显吸收,椎体骨折约术后4个月愈合。rn 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后结合自固化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安全性高、生物力学稳定、临床效果良好的优点,可有效减少单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螺钉断裂、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
  • 摘要:目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畸形,常并发于腰椎间盘、腰椎关节退变及腰椎管狭窄等,进一步了解分析其临床特点,从而探讨其手术治疗方案;rn 方法:通过回顾我科近年18例手术病例,了解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症状体征,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从而探讨其治疗原则及手术方案;rn 结果:在较为系统了解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病例特点设计治疗方案,目前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rn 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需要重新进行认识,评估其对手术疗效的影响,应根据个体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变节段、椎管狭窄状况、腰椎侧凸角度、椎体旋转程度及腰椎失稳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摘要:目的:评价前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完全分节的半椎体畸形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2-6年随访结果。rn 方法:完全分节的半椎体畸形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5~16岁,平均年龄11.7岁。半椎体分布T51例,T63例,T71例,T24例,T103例,T112例,T122例,L11例,L21例,L32例。均行前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后路矫形固定融合术。内固定器械包括:CDH 4例,TSRH 9例,儿童TSRH 2例,Isola 2例,儿童Isola 2例,MossMiami 1例。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和随访时均拍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测量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及顶椎偏移;通过复习病例,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rn 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4-72个月,平均40.5个月。手术时间140~520 min,平均315 min。术中出血量180~1600ml,平均798 ml。固定融合节段为2~9节,平均4.7节。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61.7°矫正至18.3°,矫正率为70.3%;后凸由术前平均48.2°矫正至16.6°;顶椎偏移由术前3.7 cm矫正至1.9cm。并发症包括:术中加压时椎弓根切割1例,代偿弯加重1例,曲轴失衡2例。rn 结论:前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均可获得良好的矫形,远期随访疗效可靠;但对于骨龄小的患者,若阻滞范围不够,仍可发生曲轴失衡。
  • 摘要:目的:评估特青少年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scoliosis,AIS)椎弓根螺钉不良置入的模式并分析其原因。rn 方法:收集从2008年7月至2008年9月间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70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58例,年龄12~19岁,平均14.5岁。术前Cobb角40°~1250°,平均62°。术中根据解剖标志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所有患者术后均行CT检查。在PACS系统上通过PacsClient软件测量螺钉穿破椎弓根内、外壁以及椎体前缘的距离。定义穿破任一壁超过2mm为不良置钉。不良置钉中穿破内壁超过4mm或钉尖使主动脉变形定义为高危置钉。分析产生不良置钉的危险因素。rn 结果:总共置人1030枚椎弓根螺钉,胸椎773枚,腰椎257枚。不良置钉108枚(10.5%),其中穿破外壁35枚,穿破内壁56枚,穿破椎体前缘33枚。高危置钉16枚(1.6%)。顶椎,顶椎-5和顶椎+4的不良置钉率高于其它节段,其中顶椎左侧和顶椎-5右侧不良置钉率分别高于对侧。顶椎区高危置钉率最高。Cobb角大于90°以及椎体旋转+++~++++级为椎弓根螺钉不良置钉的危险因素。rn 结论:AIS不良置钉集中在顶椎,顶椎-5和顶+4三个区域,高危置钉多发生在顶椎区,危险因素包括Cobb角大小、旋转程度以及与顶椎的距离。
  • 摘要:目的:通过对运用激素治疗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髋部MRI随访,观察早期股骨头坏死和正常成人股骨头的MRI图像表现及其演变。验证增生反应改变是鉴别股骨头坏死与正常股骨头的有效方法。rn 方法:2003年6月~2004年1月对539例(1078髋)运用激素治疗的SARS患者用MRI及X线片普查,诊断股骨头坏死130例(210髋),459例(868髋)无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患者每3-6个月行CT及X线片复查,每年行MRI复查。2007.6~11月对初次诊断无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再次用MRI及X线片复查。MRI检查采用同一体位,相同成像参数。均有冠状面T1,STIR和轴位T1。观察早期股骨头坏死和正常成人股骨头的MRI图像表现及其演变,比较两者的差异。rn 结果:(1)所有股骨头坏死患者均在服用激素6个月内出现MRI图像改变。初次MRI检查时,股骨头坏死有3种层面图像改变,均有T1加权相上低信号,STIR序列上高信号的增生修复改变。在随访的MRI图像上,有4种层面表现,增生反应表现仍存在。3髋坏死的股骨头出现坏死范围减小,无坏死范围增大;(2)459例(868髋)无股骨头坏死的MRI图像上,有4种图像表现。54髋出现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带状信号或片状低信号,STIR序列上均无高信号改变。在随访的MRI上,股骨头的信号类型部分会发生改变,这4种图像仍存在,STIR序列上仍无明显高信号改变。没有发现新坏死患者。rn 结论:(1)运用激素治疗的SARS患者,在激素治疗后6个月内出现股骨头坏死;(2)股骨头坏死和正常股骨头均存在不同的MRI表现,增生反应改变是鉴别股骨头坏死与正常股骨头的有效方法;(3)少数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坏死范围有减小的可能。
  • 摘要:目的:介绍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增强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 ligament ACL)后外侧束部分损伤方法,研究其临床效果。rn 方法:对26例单纯ACL后外侧束部分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腱进行单束解剖重建。采用IKDC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膝功能进行评估,通过KT-1000检查比较膝关节的前向松弛度。rn 结果:术后无活动受限,屈膝活动度130°~150°,平均142°。术后随访12~18个月,最后随访时IKDC评分为A者25例(96.15%),B1例(3.85%);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从术前的(71.4±3.7)分提高到随访结束时的(95.8±3.4)分。屈膝25°位KT-1000检查,双侧膝关节胫骨结节前移差异从术前的(5.1±1.2)mm减少到最末随访的(2.1±1.3)mm。患者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6.7±3.2)分,最后随访时为(95.7±2.4)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rn 结论: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单柬解剖重建增强ACL后外侧束部分损伤,能取得良好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rn 方法:2004.4~2007.4,我们应用混合型髋关节治疗21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rn 结果:全组随访1-4年,平均2.6年。全组患髋功能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5±5.8),末次随访(87.5±3.9)。术后优良率86%(18,21)。rn 结论: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明显改善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生存质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摘要:目的:研究利用Ilizarov支架一期手术、逐渐矫形的方法治疗儿童创伤后下肢成角伴短缩畸形的可行性,探讨如何根据畸形的病理变化正确组装支架,尤其是铰链的正确计划与安装。rn 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7年9月间收治的6例儿童创伤后下肢成角伴短缩畸形病例采用Ilizarov支架一期手术、逐渐矫形治疗。术前常规拍摄双下肢全长站立相X片,通过分析下肢全长的机械轴线与解剖轴线确定下肢成角畸形是单处畸形还是多处畸形、每处畸形的位置、大小,然后根据重建机械轴线的矫形原则计划行单处截骨或多处截骨、成角畸形矫形轴线的位置和需要矫形的程度。利用等大全长X片测量患肢短缩的程度;对骨骼未成熟的患儿,根据Paley乘数表计算患儿骨骼成熟后双下肢不等长的程度以确定术后需要延长的范围。术前根据需要矫形的位置、大小和需要延长的程度组装Ilizarov外固定支架,铰链安置在成角畸形矫形轴线水平。术中根据术前计划安装支架后,胫骨采用线锯截骨、股骨采用多处钻孔后骨刀截骨。术后7天开始通过调整支架螺杆逐渐矫正成角和短缩畸形,直至全长X片证实恢复了下肢机械轴线和长度停止延长,待新生骨痂矿化满意后去除外固定支架。随访中观察肢体长度、畸形有无复发、关节活动范围、肌力;X片观察下肢力线、关节水平线与机械轴线角度以及新生骨塑形情况。rn 结果:6例患儿男4例、女2例,年龄10-17岁。除术中1例于骨折畸形愈合部位截骨矫形、临近骨段延长外,余5例均利用微创截骨部位完成矫形与延长。其中1例支架铰链可放置在截骨平面,4例支架铰链与截骨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术后平均矫正成角畸形34°,平均延长5-3cm。所有病例下肢机械力线恢复,相关关节角度恢复至正常范围,双下肢等长。关节活动正常。最后随访时X片显示延长骨痂愈合良好,无再骨折。rn 结论:利用Ilizarov支架一期矫正儿童下肢成角伴短缩畸形安全、可靠,可精确恢复下肢长度与力线,但需要术前科学分析病理变化,正确计划支架铰链的水平与位置。
  • 摘要:目的:总结HA涂层股骨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rn 方法:从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采用台湾联合公司产U2钛合金HA涂层的股骨柄假体,行无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65例(70髋),其中男20例,女45例,年龄40-82岁,平均63岁。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30例,骨关节炎1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9例,人工股骨头术后松动8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2例.髋关节融合1例。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以后每年一次,对髋关节功能和X线片表现进行检查。rn 结果:术后X线片提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均符合优良标准。随访7~8年,平均7.5年。髋关节功能恢复达平均96分(85-100分),至今无1髋表现股区痛,也无1髋需行翻修手术。术后1年内的X线片测量显示<1.5mm下沉者7髋.其余均无假体下沉。术后3-6个月的X线片显示,在Gruen II和VI区的近段HA涂层区出现典型的骨锚固征,以及松质骨和皮质骨的密度增高征,部分未涂层区出现骨反应线。按Engh标准评定,全部患者均获骨性固定。全部患者在手术1年后,均未再显示有假体下沉。至今也无1例显示有股骨近端或髓内骨溶解,也无1例显示假体松动。rn 结论:近段HA涂层能增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促进早期骨长入和骨性生物学固定,阻止聚乙烯磨屑的髓内移行和髓内骨溶解,故用于无骨水泥全髋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满意。
  • 摘要:目的: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hip,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晚期常须行全髋关节置换以缓解疼痛,恢复功能,但髋部的异常解剖导致手术难度较大,且受骨盆骨量的限制,假体的生存寿命受到影响。为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进行术后中期随访(5-7.4年),回顾性分析该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rn 方法:对2000年2月至2002年7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55例(69髋)进行至少5年的随访。临床评估以Harri8评分为标准。影像学评估根据随访骨盆平片及患髋正侧位X片,观察髋臼、股骨假体位置及其周围骨质变化,内衬磨损率。假体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分析,以各种原因所致翻修为随访终点。rn 结果:截至随访终点,共45例57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9个月,随访率为81.8%。Harris评分由术前46.19±18.01分提高至随访时91.78±3.52分,尚无假体翻修病例。聚乙烯内衬平均磨损率为0.27±0.14mm/年。5髋髋臼侧骨溶解,8髋股骨侧近端骨溶解。Kaplan-Meier分析假体总生存率为1.0(95%可信区间,0.98-1.00)。rn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中期影像及临床效果尚可,但存在较高的聚乙烯磨损率及骨溶解发生率,对于年轻、活动量大的DDH患者,THA手术时应选择新型耐摩擦界面。各型DDH间术后中期随访,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DDH患者的定期随访尤为重要,可早期发现骨溶解,及时给于相应的治疗。
  • 摘要:目的:与普通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分析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近期临床效果,观察研究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前和术后近期患者血液和尿液中金属离子浓度(铬和钴)以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为后续的进一步中、远期随访观察提供基础。rn 方法:1、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随机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和普通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各23例,术后平均随访两年。术后比较分析包括两组间髋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屈曲、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及Harris评分的差异。2、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13例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术前肾功能均正常、体内无金属内植物且无长期重金属接触史)术前及术后6个月、术后一年和术后两年血液、尿液中铬离子和钴离子的浓度并观察肝、肾功能变化情况。rn 结果:1、临床结果:两组病例全部获得随访。获得随访时间: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组最长2.5年,最短半年,平均2年;普通全髋关节置换组最长2年7个月,最短5个月,平均2年。随访期间无感染、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均有较大提高。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组和普通全髋关节置换组比较,Harris总评分和疼痛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组平均为98分和43分,普通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为96.5分,和42.2分,P=0.215,P=0.862);功能评分和活动范围评分,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组要优于普通全髋关节置换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组平均为46分和5分,普通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为43.5分和4分,P<0.05,P<0.05),其中术后髋关节屈曲活动范围差异显著(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组0°-120°,普通全髋关节置换组0°-90.50°P<0.05)。2、影像学结果:两组病例均无假体下沉、断裂、假体周围透明线和异位骨化。3、血清和尿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血清和尿液中钴离子和铬离子的平均浓度都有一个先上升然后逐渐下降的过程。血清钴离子的平均浓度术前为6.63 nmo1/L,术后6个月平均浓度升高至31.05 nmol/L,为术前的4.7倍。术后1年平均浓度升高至51.42 nmol/L,为术前的7.8倍。术后2年平均浓度降到23.92 nmol/L,为术前的3.6倍。血清铬离子的平均浓度术前为6.9lnmol/L,术后6个月升高至54.06nmol/L,为术前的7.8倍。术后1年升高至69.80nmoL/L,为术前的10.1倍。术后2年降至35.22nmol/L,为术前的5.1倍。尿液钴离子的平均浓度术前为8.59nmol/L,术后平均钴离子浓度持续升高(P<0.05)到术后一年达到高峰。术后6个月平均浓度升高至57.67nmol/L,为术前的6.7倍。术后1年平均浓度升高至83.65nmol/L,为术前的9.7倍。术后2年降到41.60nmol/L,为术前的4.8倍。尿液铬的平均浓度术前11.19nmol/L,术后平均铬离子浓度持续升高(P<0.05)到术后一年达到高峰。术后6个月升高至35.07nmol/L.为术前的3.13倍。术后1年升高至59.22nmol/L,为术前的5.2倍。术后2年降至34.63nmol/L,为术前的3.03倍。4、肝、肾功能的变化:术前和术后肝、肾功能指标均正常,无显著变化,说明近期肝、肾脏功能没有受到明显影响。rn 结论:(1)现代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为治疗年轻的或术后活动量要求较高的髋关节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手术方法。其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但中、长期临床结果仍需进一步随访;(2)与普通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比较: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更大,功能更好;(3)术后血液、尿液中金属离子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1年达到高峰。近期未见肝、肾功能受到明显影响,但远期影响还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技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手术疗效。rn 方法:自2004年9月~2007年7月我院对87例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全组85例并存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部感染、脑部疾患),伤后距手术时间最短1天4例,3天内49例,3-7天内手术34例。rn 结果:87例患者经12-26周。平均16±2.7周的随访,优72髋,良13髋,中2髋,总优良率为96.6%。无一例死亡,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7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平均91分。rn 结论:为避免卧床产生的并发症和加重并存病,对高龄股骨颈骨折应尽早手术。但围手术期处理要得当。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可减少失血量;减少组织损伤,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康复时间,极大提高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载荷和体液浸泡对阿仑膦酸钠纯粉复合丙烯酸骨水泥(PAIBC)的疲劳性能、静态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规律,并探讨机制。rn 方法:激光散射法测定纯粉粒径。制备不同载荷的PAIBC试件,根据纯粉载荷及试件贮存环境进行分组,检测抗压强度、压缩弹性模量、抗张强度、抗弯强度和疲劳寿命,威布尔频率函数法分析疲劳性能。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面并定量分析显微结构。rn 结果:纯粉粒径为4.67μm~44.21μm。增加纯粉载荷可提高试件的抗压强度极限、抗张强度极限,但降低疲劳寿命。体液浸泡可降低试件的抗压强度极限、压缩弹性模量、抗张强度极限及疲劳寿命。纯粉载入使骨水泥的疲劳性能下降16.7%~26.1%。断面分析显示PAIBC内均匀分布直径10μm~200μm的密集孔隙,孔隙率与药物载荷不存在严格的量效关系。骨水泥的孔隙率与疲劳寿命呈负相关,与静态力学性能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n 结论:阿仑膦酸钠纯粉的孔径较小、分布范围较窄,与以往双膦酸盐液剂或片剂磨粉相比,纯粉对丙烯酸骨水泥力学强度的影响最小,其静态力学性能仍显著高于ASTM/ISO最低标准。但由于阿仑膦酸钠可作为负催化剂干扰骨水泥聚合,大量残留单体可增加孔隙率,降低疲劳寿命,因此临床上PAIBC须谨慎应用。
  • 摘要: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来研究和评定单柄和四桩设计的膝关节胫骨假体基座在不同负荷下的生物力学特点。rn 方法:以正常男性健康志愿者右侧膝关节CT的DICOM数据资料作为膝关节骨质结构重建数据来源,通过结合应用医学影像专用处理软件Mimics10.0、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8.0、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建立包括皮质骨和松质骨结构的胫骨和腓骨实体模型。使用Pro E Wildfire3.0绘制适当大小的四桩和带侧翼的单柄两种胫骨假体基座的实体模型,将Pro E所建立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其与ANSYS软件的专用接口导入包含胫骨骨质实体的ANSYS前处理程序中。通过ANSYS前处理程序中的移动、旋转等功能,将骨质结构与假体基座按照标准外科手术要求进行系列地装配和切骨操作,完成假体标准地外科装配,建立单柄和四桩两种胫骨假体基座置换后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了两种不同设计在1600N压力负荷和10Nm扭转力矩负荷下的峰值接触压力、峰值接触滑动距离、峰值接触应力和金属基座的总位移、骨的峰值Mises应力等不同生物力学指标,来了解两种不同设计的固定强度。同时在假体基座下方偏前方的松质骨区域选取了一条路径,比较了压力负荷下该两种设计下方的松质骨在相同路径上各个点的Mises应力值,通过该指标来比较这两种设计对近端松质骨的应力遮挡方面的特点。rn 结果:单柄设计和四桩设计在1600N压力负荷和10Nm扭转力矩负荷下的峰值接触压力、峰值接触滑动距离、峰值接触应力和金属基座的总位移、骨的峰值Mises应力等不同生物力学指标的结果基本相似,没有明显的区别;在压力负荷下单柄设计的基座下方松质骨在相同路径上各点所承受的Mises应力值均小于四桩设计的胫骨假体基座。rn 结论:四桩设计的基座和单柄设计的基座在固定强度上基本相当,四个短桩设计在固定强度上相比常用的单柄设计没有下降,能够满足假体固定的要求。单柄设计的基座比四桩设计更容易造成胫骨近端松质骨的应力遮挡。
  •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选择,总结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重建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rn 方法:股骨假体周围骨折22例,男7例,女15例,年龄53~75岁,平均65岁。骨折类型:Vancouver分类B1型5例,B2型4例,B3型13例。骨折原因:5例B1型骨折患者系置入骨水泥假体柄扩髓时股骨前方骨皮质损伤,术后因行走不慎跌倒发生骨折;4例B2型骨折系跌倒后骨折;13例B3型骨折患者伤前均有患髋疼痛,以及明显骨溶解伴假体松动,10例因行走不慎跌倒,2例为车祸伤,1例为室内活动轻微外伤所致骨折。关节置换至骨折时间为5月~22年,平均7.8年,其中5例B1型骨折患者分别在关节置换术后5、6、6、8和9个月发生。治疗方法:B1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加钢丝环扎治疗;B2和B3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加长股骨柄翻修,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加钢丝环扎固定。全部患者都得到随访,随访37-95个月,平均67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X线照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检测和核素骨显像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骨折愈合,患肢恢复行走功能为治疗成功,而骨折未愈合,假体松动,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者为治疗失败。rn 结果:22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治疗成功率100%。21例患者自由行走,1例需要助行器帮助。最后一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为89分。患者未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和感染,术后3月骨折愈合,一部分移植骨板与宿主骨骨性连接,同位素骨显像骨板移植区放射性分布比对侧浓集。术后12月,移植骨板与宿主骨骨性愈合,股骨皮质厚度增加3~5mm,17%移植骨板出现部分吸收现象,移植骨板吸收一般发生在术后2年内,2年后移植骨板吸收停止。无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1例B1型患者术后骨折向外侧10度成角,随访骨折愈合,移植骨版与宿主骨融合。rn 结论:假体稳定性和局部骨骼条件是影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不同亚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重建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不但能提供固定支撑作用,而且促进骨折愈合,增加局部骨量和改善骨强度,显示较好的优越性。
  • 摘要:目的:对关节镜下行人工韧带和自体骨-髌腱-骨(BPB)进行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的中远期临床疗效作出评估。rn 方法:对86膝关节ACL病例利用人工韧带和自体骨-髌腱-骨(BPB重建前交叉韧带。并对这些患者进行2-5年随访。分析膝关节功能评估(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客观评定,进行对比分析。rn 结果:术后1年,3年和5年期间,A组和B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而术后2年,两组的膝关节功能评估的Lysholm评分结果有明显差异性(P<0.05);术前和术后1年、2年、3年和5月进行IKDC2000主观评分膝关节疼痛程度的评分,A组与B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B组患者的术后2年和3年的膝关节疼痛的主观评分分值均低于A组(P<0.05);术后2年IKDC2000膝关节客观评定结果比较发现,B组的屈伸受限和稳定性试验明显优于A组(P值均<0.05)。A组和B组伸直受限、X线评价及IKDC2000膝关节检查总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rn 结论:BPB的中期疗效明显优于人工韧带。但长期疗效则没有明显差异性。可以优先考虑选择BPB用于治疗ACL。
  • 摘要:目的:研究金属对金属混合固定型全髋表面置换术的近期疗效,分析手术技术要点。rn 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4月,对62例(68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性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金属对金属混合固定型全髋表面置换术。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16~63岁,平均36.4岁。手术方法按照K.De.Smet标准方法进行,术后对Harris评分、关节活动度和X线片进行随访。rn 结果:失访3例,59例(64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个月(6~42月)。术前平均Harris评分37分(2~52),术后平均89分(38~95);术前屈髋度平均26°(0~75°),术后平均94°(15~125°);术前外展度平均19°(0~31°),术后外展度平均42°(5~65°)。评价:59髋优,4髋良,1髋差。无股骨颈骨折,无松动,无脱位,无感染,无翻修,1例异位骨化BrookerⅢ型。rn 结论:全髋表面置换术具有保留股骨头骨量、术后恢复快和术后关节活动度大等优点,对于获得优良的术后结果,严格的患者选择和精确的手术技术至关重要。
  • 摘要: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uman Cord Blood MononuclearCells,HCMNCs)与大鼠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联合移植应用于大鼠脊髓损伤中的疗效。rn 方法:利用Impactor ModelⅡ打击器制成4组共40例T10脊髓损伤模型,每组10例:DMEM实验对照组,HCMNCs移植组,SCs移植组,HCMNCs与SCs联合移植组。用HE染色、顺行示踪染色及电镜观察脊髓损伤处轴突再生情况,对各组实验动物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行为学评分(BBB评分)及脚印分析试验,综合评估脊髓功能恢复程度。rn 结果:HCMNCs与SCs联合移植治疗能够明显促进神经再生,改善功能恢复,减少空洞形成,各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和电镜观察神经轴突再生情况与功能学检查的结果相吻合。rn 结论:以分泌各种神经营养因子为特点的SCs为平台,联合移植后诱导HCM-NCs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分化,以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由于HCMNCs和SCs来源丰富,取材方便,且HCMNCs具有很强的增殖分化能力且具有低免疫应答性,为其真正应用于临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摘要:目的:通过对正常女性臂丛及周围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探索神经受压的解剖学基础。rn 方法:利用虚拟中国人女性1号数据集C2-T3层面共计750幅图像对臂丛神经及其毗邻组织(主要为骨、肌肉及腱性组织)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观察神经占位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三维模型的臂丛神经各段(根、干、股、束)进行垂直切割,分别计算神经/间隙比值。计算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重建后,可透过体表在任意角度观测模型的内部结构。其中臂丛神经根、干、股、束各段结构的空间位置及行径方向均可清晰显示。神经/间隙比值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四组数据组成的整个模型F=11.73,(P<0.05)具有显著性。对根、干、股、束各组间比值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根、股段与干、束段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根、股段比值明显高与干、束段,P<0.05。rn 结论:臂丛神经周围的骨、肌肉及腱性组织是造成神经卡压的主要因素,臂丛根、股段所处神经通道相对较为狭窄。研究结果有望进一步提高对上述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
  • 摘要:由于血供不足的原因,大段骨缺损的治疗非常困难。为了在骨缺损的修复过程中,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提供充足的血供,我们设计构建能够同时编码基因VEGF和Ang-1的腺病毒载体。腺病毒的构建参照经典的方法并加以优化,得到了三种病毒,分别是编码VEGF、编码Ang-1及同时编码VEGF和Ang-1的腺病毒。这些构建的腺病毒可以高效的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MSCB)。Real-time和ELISA证实转染后的MSCs表达病毒所携带目的基因的时间可达3w。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的增殖实验显示基因转染后的MSCs可加速EPC的增殖;进一步实验证实VEGF和Ang-1双基因转染的MSCs能够促进SD大鼠缺血皮瓣的存活。最后,将转染双基因的MSCs与优化改性后的快速成型人工骨材料PLGA复合,制成活性化人工骨,用于新西兰大白兔桡骨大段骨缺损(1.5cm)的修复。结果显示双基因修饰的活性化人工骨对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有治疗作用。
  • 摘要:足踝部肿瘤非常少见,约占全部骨肿瘤的3%。软组织肿瘤与骨肿瘤约10:1,良性与恶性约5:1。可发生于跟骨的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有单纯性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骨样骨瘤、脂肪瘤等以及一些恶性肿瘤。相关文献很少,多为个案报道。由于多数临床医师对跟骨肿瘤认识较少,延误诊断和治疗不当很常见。我院自2003.1.1至2007.12.31共收治17例跟骨原发肿瘤,对此做一总结并回顾相关文献。
  • 摘要:目的: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可控结构多孔硅酸钙(CS)支架,并评价其特性和体外生物学表现。rn 方法:利用间接快速成型技术,结合固态自由成型和凝胶铸模的优点,制备可控结构多孔硅酸钙支架,将其体外置入模拟体液(SBF)、体外骨髓细胞共培养进行研究。rn 结果:所制备可控结构多孔硅酸钙支架(RP-CS)具有平均72%的总孔隙率和28 MPa的压缩强度,平均孔道直径555μm,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道结构。体外SBF浸置试验发现羟基磷灰石层的沉积,说明此支架具有体外生物活性。体外细胞共培养试验表明,兔骨髓细胞可以在此支架表面贴附并分化。MTT表明共培养7天、14天,细胞增殖RP-CS组均明显高于RP-TCP组(P<0.05)。共培养7天时,ALP活性RP_CS组明显高于RP-TCP组(P<0.05),提示CS可能具有促进骨髓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rn 结论:本研究表明,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的可控结构多孔硅酸钙支架具有生物相容性,在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泛前景。
  •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术前化疗支持下的骨肉瘤边缘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rn 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有效术前化疗支持下应用边缘切除术所治疗的38例患者。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17岁。股骨远端22例,胫骨近端11例,肱骨近端4例,腓骨1例。IIB期37例,IIIB期1例。29例应用DIA方案行术前化疗,9例应用MMIA方案。9例行保留骨骺的灭活再植术、12例行灭活再植术、11例行瘤段切除假体置换术、4例行肿瘤切除自体骨移植术,行保留骨骺的异体骨再植术和肿瘤扩大切除术各1例。rn 结果: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术前化疗。患者获得平均52个月的随访。1例复发,复发率为2.63%。9例发生肺转移,肺转移率为23.68%;5例因肿瘤转移死亡,1例因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造成颅内出血而死亡。2年总生存率87.25%,无瘤生存率75.48%;5年总生存率74.65%,无瘤生存率60.78%。肢体功能优良率为60.5%。rn 结论:有效的术前化疗和仔细而全面的疗效评估是骨肉瘤边缘性切除术的前提,必须由丰富骨肉瘤保肢经验的专业医生来完成手术才能保证手术疗效。
  • 摘要:目的:对EnnekingⅡB期肢体骨肉瘤患者保肢手术及化疗方式的中远期疗效作一初步评价。rn 方法:1990年-2003年入院行保肢手术结合辅助化疗获随访的74例ⅡB期肢体骨肉瘤患者。化疗方法:单纯术后化疗33例,术前介入化疗+术后化疗25例,新辅助化疗16例。手术方法:灭活再植19例,人工假体置换30例,异体半关节置换21例,带血管腓骨移植4例。所有病例经过3—16年随访,平均9.5年。rn 结果:74例总3年生存率为48.6%,复发率为12.2%。介入化疗+术后化疗组与单纯术后化疗组比较,局部复发明显降低,但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异。新辅助化疗无瘤生存率为56.3%,较其他化疗组高,复发率与介入化疗+术后化疗组相当。保肢手术中保留瘤段骨重建组(即放射灭活+煮沸灭活再植)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非保留瘤段骨重建组(即带血管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人工假体置换)患者,且复发率较高,均有统计学意义。保肢术后并发症有感染、骨折、骨不连、假体松动等,灭活再植术、异体骨移植组居多。rn 结论:骨肉瘤治疗模式应以全身化疗为核心,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无瘤生存率,介入化疗对降低肿瘤复发有益,两种手段应相结合。保肢术以人工关节置换首选,灭活再植、异体骨移植应特别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 摘要:目的:观察转染双基因共表达质粒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具有异位诱导成骨能力。rn 方法:脂质体介导下将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IRES-BMP2-VEGFl65导入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MP2和VEGF165双基因在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内的表达;将转染BMP2和VEGF165双基因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植入4只裸鼠大腿后群肌袋内,4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BMP2和VEGF165双基因的表达和异位诱导成骨作用。rn 结果:转染BMP2、VEGFl65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有明显的BMP2和VEGF16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此细胞植入裸鼠大腿后群肌袋,4周后有大量异位骨形成。rn 结论:转染BMP2和VEGF165双基因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同时表达以上两种基因,并具有较强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 摘要:目的:为腰骶丛神经根撕脱伤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安全、有效的动力神经源。rn 方法:15具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显露双侧闭孔神经、腰丛及骶丛神经根。双侧闭孔神经自主干自起始处游离至闭孔内口处,测量其长度。同时测量双侧闭孔神经、股神经起始处横径和前后径并取标本,计数其有髓神经纤维数目。5例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6~37岁,平均25岁。3例为腰骶丛神经根联合损伤,其中2例为L2~L4及L5~S1神经根撕脱,另1例同时伴有L5~S2神经根撕脱;1例为单纯骶丛神经根撕脱伤(L5~S3),1例为单纯腰丛神经根损伤(L2、L3)。腰骶丛神经根撕脱伤的诊断根据临床查体、电生理检查、CTM检查及手术探查进行综合判定。伤后时间为3~8个月。健侧闭孔神经经椎体前腹膜后通路移位与患侧股神经直接吻合4例,同侧闭孔神经移位与S1神经根直接吻合1例。rn 结果:闭孔神经的长度平均为10.5±0.91cm(9~11.5),横径2.03±0.37mm,前后径2.78±0.29mm,有髓神经纤维数目为5974±1996(6100~7800)根;股神经横径3.79±0.58mm,前后径6.53±0.61mm,有髓神经纤维数目为15860±4350(12500~18000)根。术后3~7天,所有患者供肢内收肌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肌力减弱,肌力多减弱至2~3级;术后3个月,供肢大腿内收肌力4级2例,3级2例,2级1例;术后1年供肢大腿内收肌力4级3例,3级2例。4例采用健侧闭孔神经移位修复患侧股神经的患者,术后分别随访8个月~5年(分别为8个月、1年、3年及5年),股四头肌肌力4级2例,3级1例,1级1例;1例采用同侧闭孔神经移位与S1神经根直接吻合,术后随访11个月,小腿三头肌及屈趾肌力恢复至3级。rn 绪论:健侧或同侧闭孔神经可作为一个安全、有效的动力神经源,修复腰骶丛神经损伤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和胶原溶液混合静电纺丝构建仿生骨基质材料的可行性。rn 方法:分别对单纯的胶原溶液和胶原、羟基磷灰石混合溶液进行电纺丝,硅片搜集后扫描电镜观察,测量其电纺丝的平均直径、电纺支架的密度和空隙率,并通过MTT和细胞复合支架后的表面形态学研究。rn 结果:20~30 mg/mL这个胶原浓度下可以纺出混合有羟基磷灰石晶体的生物材料,其平均直径220.7±22.8 nm;其平均空隙率为88.6%;其细胞毒性为0级,支架的细胞相容性较好,细胞生长良好。rn 结论:以天然骨基质成份中的胶原和羟基磷灰石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为方法,构建具有仿生天然骨基质结构的生物材料是方便可行的方法,由于该方法是以仿生天然骨基质的成份和结构,具有部分天然骨基质的功能。这种材料在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
  • 摘要:创伤、肿瘤术后等常会造成骶髂关节分离或破坏,导致腰骶部不稳,患者无法早期活动,因此常常需要对骶髂关节进行重建。自从1997年Gokaslan等提出利用Galveston技术对骶骨切除术后的骶髂关节进行重建以来,该方法逐渐成为临床上该部位最常用的重建方法之一。
  • 摘要:目的:通过制作新西兰兔脊柱短缩动物模型,明确单脊椎切除后脊髓的形态学及功能改变,研究脊髓短缩的安全范围。rn 方法:采用4~5月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共120只,体重2.5~3.0kg。按照动物模型制作方法行腰3全脊椎切除术,根据后方椎板切除范围随机分为单椎板(A)、双椎板(B)及三椎板切除(C)三组,每组40只。每组根据压缩高度不同再分为压缩L2/3、3/4椎间盘及L3椎体总体高度的25%,50%,75%及100%等4个亚组。测量不同脊柱短缩程度下脊髓的短缩长度、迂曲最大处脊髓直径、脊髓-神经根交角、矢状位迂曲角、术中SSEP变化情况及术后Talov评分。rn 结果:麻醉意外死亡2例、椎管静脉丛大出血死亡3例,术中椎板减压致脊髓损伤3例,其余均顺利完成建模及短缩后测定,共112只新西兰兔获得完整试验数据。无论何种椎板切除范围,压缩高度小于椎体高度的50%时脊髓形态虽出现一定的形变,但术中脊髓功能监护及术后Talov评分均位于安全范围之内。压缩高度大于椎体高度的50%时,单椎板切除组的脊髓形变及术后脊髓功能明显低于双及三椎板切除组(P<0.05)。压缩高度大于椎体高度的75%时,双及三椎板切除组脊髓形变及术后脊髓功能显著降低,其中三椎板切除组脊髓形态变化相对较小,但与双椎板切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本研究证实椎板切除范围对脊髓形态及功能有较大影响。单椎板切除组的脊髓形变及术后脊髓功能明显差于单及双椎板切除组。单椎板切除组安全范围仅为椎体高度的50%,而双及三椎板切除组压缩安全范围则可达75%。双椎板切除可基本避免术中脊髓皱缩造成的脊髓损伤。
  • 摘要:目的:设计关节外科快速康复流程,了解快速康复流程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rn 方法:选取需要进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119例,62为快速康复治疗组按照快速康复流程治疗,全部为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57例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治疗,全部为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再住院人数、Harris评分及住院总费用等。rn 结果:快速康复不仅增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而且提高了镇痛剂应用的效果,总体评估节约了医疗费用。rn 结论:快速康复作为多学科领域协作的模式,可以减少手术应激、并发症、加速病人术后的康复。
  • 摘要:目的:观察LINK保留股骨颈短柄生物型全髋人工关节(C.F.P)假体系统疗效与传统生物型全髋人工关节假体系统的比较。rn 方法:本组21例(21髋)患者,男13例(13髋),女8例(8髋)。骨性关节炎患者9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7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患者2髋,年龄平均(55.2±4.6)岁;术后随访0.5~9个月,平均(4±1.2)个月。根据病人临床资料采用美国髋关节协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方法,评估关节疗效。rn 结果:本组病例1例术中发生粗隆下后方穿通骨折,尚无其它合并症发生;关节屈伸活动平均1300±10°,内旋10°~150,外旋30°~40°;依据评分标准,术前评分平均48.52分,术后评分平均91.22分。rn 结论:UNK C.F.P全髋关节假体系统,可最大恢复髋关节正常的功能,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其近期并发症少,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摘要:目的:回答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单纯使用骨运输术可以治疗多长的胫骨缺损合并小腿前内侧皮肤缺损?rn 方法:首先在受累胫骨的内侧或前内侧置放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然后行清创术。清创术后57例胫骨骨缺损平均11cm(5~22cm),小腿前内侧皮肤缺损平均6(4~8cm)×11(4~20cm)cm2。对12例行一期胫骨截骨术,对余下的45例二期截骨术。截骨术后10-14天开始延长,每日分4次,每日延长1mm。在胫骨远、近缺损骨端相遇后,对于对和良好者加压以促进愈合。对于骨缺损端之间对和不好、皮肤内陷和/或感染存在的情况下行清创术和自体骨植骨术。rn 结果:平均随访17个月(11~32月)。56例胫骨缺损得以重建,患肢肢体长度与健侧相差<4mm。1例新生骨部分成骨不良,行自体骨植骨术。创面均被覆盖。仅1例要求接受瘢痕皮肤修整术。26%的患者骨缺损接触端自行愈合,1例长期存在1个窦道,清创术后随诊半年感染无复发。骨运输过程中4例患者诉膝部疼痛,11例诉小腿疼痛。6例患者出现马蹄内翻足。5例出现轻度屈膝畸形,经过功能锻炼4例恢复,1例屈膝100。1例胫骨出现下胫腓分离。rn 结论:单纯使用骨运输术可以治疗骨缺损平均11cm(5-22cm)的胫骨缺损合并小腿前内侧皮肤缺损平均6(4~8cm)×11(4~20cm)cm2的病例。骨运输术有一定的并发症。
  • 摘要:目的:探讨Lenke5型脊柱侧凸前路选择性性融合术后近端胸弯的转归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rn 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近端胸弯的Lenke5型脊柱侧凸女性患者29例,平均年龄15.3±2.0岁(范围12-18岁),平均Riss-er征3.8±0.8(范围0~5),Lenke 5C-型10例,Lenke 5CN型19例。均行前路选择性融合手术,平均随访33月(范围24~58月),分析术后近端胸弯的转归及其与术前相关指标的关系。rn 结果:行路选择性性融合术后,主弯Cobb角减小至11.9°±7.3°(矫正率为74.7%±15.3%)。近端胸弯Cobb角减小至16.7°±7.5°(矫正率为40.4%±21.8%)。术中放置椎间融合器植骨患者的术后近端胸弯矫正略优于行自体肋骨植骨患者。近端胸弯Cobb角矫正丢失2°以上的9例患者术前近端胸弯Bending相矫正率较低(F=5.408,P=0.028)。此外,在发生显著近端胸弯矫正丢失(矫正丢失5°以上)的3例患者中,2例术前近端胸弯Cobb角均达35°以上,2例近端胸弯柔软度低于50%,1例主弯和近端胸弯Cobb角比值低于1.25,1例形Risser征为0级。末次随访时近端胸弯Cobb角与术前近端胸弯Cobb角、近端胸弯Bending相Cobb角以及近端胸弯和主弯Cobb角比值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664,P<0.001;R=0.555,P=0.001;R=0.515,P=0.002)。而末次随访时近端胸弯矫正百分比则与术前近端胸弯Bending相矫正率存在显著正相关(R=0.495,P=0.006)。rn 结论:Lenke5型患者行前路选择性融合术后获得满意的主弯矫正和一定程度的近端胸弯自发性矫正。除受胸廓的限制和主弯去旋转矫形力的影响外,术后近端胸弯自发性矫正的转归还可能与患者术前近端胸弯Cobb角大小、柔软度以及生长潜能等存在密切关联。不过.术前近端胸弯Cobb角柔软度不能完全反映术后自发性矫正的程度。
  • 摘要:目的:分析伴发未经治疗的脊髓空洞的脊柱侧凸的平均随访5年的手术疗效,探讨节段性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脊柱侧凸的矫形策略。rn 方法:应用节段性椎弓根钉系统治疗伴发脊髓空洞的脊柱侧凸35例。脊髓空洞类型:扩张型3例,念珠型12例,细长型9例,局限性11例。合并Chiari I型畸形12例(34.29%):I度3例,II度5例,III度4例。典型侧凸18例,不典型侧凸17例。伴随神经损害症状者3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采取任何针对脊髓空洞的治疗措施,在SEP监测下完成手术。手术方法分两类:(1)一次手术(30例):患者手术年龄>10岁,一次性后路节段性椎弓根钉系统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二次手术组(5例):患者年龄≤10岁,一期手术行町自行延长的节段性椎弓根钉系统矫形手术,4-6年后行二期矫形内崮定植骨融合术。rn 结果:平均随访58.4个月,平均矫正率69.4%,平均矫正丢失3.4°。其中一次手术组平均矫正率67.4%,二次手术组一期术后平均矫正率81.2%,二期植骨融合术后平均矫正率62.4%。额状面主弯Cobb角<90°者27例,平均矫正率71.6%;额状面主弯Cobb角≥90°者8例,平均矫正率55.9%。一期手术组末次随访发生失代偿6例,发生率与融合下端椎至稳定椎的间隔呈正相关。术后10例患者出现神经损害症状改善,2例神经症状轻微加重,1例扩张型脊髓空洞患者脊柱侧凸矫形术后2年出现右手肌力显著减退,经枕大孔扩大减压术后好转。rn 结论:对于伴发未经治疗的无明显神经损害的非扩张型脊髓空洞的脊柱侧凸,采用后路节段性椎弓根钉系统矫形治疗不会导致神经损害的明显加重,矫形效果略低于特发性脊柱侧凸。建议这类脊柱侧凸远端应融合至稳定椎。
  • 摘要:目的:探讨Judet骨皮质剥脱术对四肢长骨干骨不连的治疗作用。rn 方法:2005年1月~2008年5月,对53例患者共58根长骨骨不连采用了骨皮质剥脱术进行了治疗,在这些患者中,肥大增生性者30根骨,而萎缩营养不良者28根骨,其中38根骨还接受了自体或异体植骨术。rn 结果:58根骨得到了长达3~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骨不连均一次手术成功,骨愈合的时间3-12个月,均通过X线或CT确诊,平均骨愈合的时间是6个月。患肢功能恢复好,所有患者恢复工作。rn 结论:骨皮质剥脱术相当于诸多的带血管骨移植汇聚,重新启动了骨的正常愈合过程,能够生成更多新的骨痂形成,从而加速骨不连的愈合。
  •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设计的髓内钉:第三代Gamma钉和PFNA治疗股骨转子区骨折的方法和结果。rn 方法:2006-2007年,采用第三代Gamma钉和PFNA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103例,其中96例获得随访。男54例,女42例,年龄19-86岁。受伤机制:道路交通意外17例,高处坠落伤6例,步行意外跌倒73例。骨折采用AO分型,A1型15例,A2型68例,A3型13例。Singh分级:6级29例,5级43例,4级24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第三代Gamma钉和PFNA内固定。其中第三代Gamma钉固定69例,PFNA固定27例。rn 结果:随访时间6-19个月。96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出现皮缘坏死和伤口感染。69例患者采用130°颈干角的第三代Gamma钉固定。手术时间30~70 min,术中失血量100~500 ml,13例患者术中须扩髓后放入主钉,56例患者无须扩髓即可放入主钉。66例患者采用静力交锁远端螺钉;余3例A1型骨折患者未交锁远端螺钉。69例患者主钉入点切口2~3.5 cm,1例患者的主钉入点开孔偏外导致10°内畸形。患者部分负重时间2~23 d。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值为12.5~36.1 mm。骨折愈合时间3.2~5.9个月。患者的术后功能均恢复到伤前水平。1例近端拉力螺钉有切出移动,1例患者主诉患侧臀部和大转子区疼痛。27例患者采用PFNA固定。手术时间30~55 min,术中失血量100~300 ml,27例患者采用静力交锁远端螺钉。27例患者主钉入点切口4.5~6cm,患者部分负重时间5~14 d。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值为11.5~30.2 mm。骨折愈合时间3.5~5个月。患者的术后功能均恢复到伤前水平。rn 结论:理想的内植物应具有:1、易于操作2、允许术后及早完全负重3、近端锁钉在股骨头、颈部固定可靠,防止因内翻偏移和旋转导致的切出。第三代Gamma钉和PFNA在设计上满足了上述条件,是微创固定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理想内植物。
  • 摘要:目的:观察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长期疗效及尺骨鹰嘴截骨并发症和对肘关节功能的长期影响。rn 方法:对30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肱骨髁间粉碎骨折患者长期随访(5年以上),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rn 结果:随访60~115个月,平均78.9个月。Mayo评分为60~100,平均为86.83,优14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6.67%。尺骨鹰嘴截骨延迟愈合1例。rn 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长期疗效满意,未见尺骨鹰嘴截骨对肘关节功能造成长期影响。主要并发症是肘关节伸直受限。
  • 摘要:目的:研究“三维交叉锁定斜孔钢板”的力学基础和优点。rn 方法: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应用“三维交叉锁定斜孔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356例,220例随访6-14个月。rn 结果:本组优195例,良24例,差1例。经3-18个月的随访,骨折在10-16周愈合,1例出现髋内翻畸形愈合,愈合率100%。弃拐时间:平均12周弃拐走路切口长度6-10cm,平均8cm。术中出血60-180毫升,平均120毫升。手术时间50-100分钟,平均70分钟。rn 结论:“三维交叉锁定斜孔钢板”为导针精确定位提供了可靠的模具技术,实现了多钉三维立体交叉锁定,充分发挥了桁架结构的力学优势。操作技术简单,创伤小,整体稳定性大,髋内翻肢体短缩发生率低,形成了转子间骨折髓外钉板系统中新的治疗体系。
  •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固定系统(LISS)在股骨远端骨折手术中的技术要点。rn 方法:2003年7月~2007年2月,采用微创固定系统(LISS)治疗了53例新鲜股骨远端骨折。骨折按AO分型,33A1型2例,33A2型儿例,33A3型10例,33C1型3例,33C2型15例,33C3型12例。手术方法为:对股骨髁间的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而股骨干骺端骨折则予以闭合复位,再通过小切口插入USS钢板,在确认骨折复位满意、钢板位置适宜后,在瞄准臂引导下分别在远、近骨折段中钻入4~6枚锁定螺钉。rn 结果:51例患者随访平均25.9个月,术后平均14.2周X线片示骨折端明显骨痂形成。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深部感染。患膝平均活动度为伸直1°屈曲115°。HSS平均分为87.6,优33例,良17例,中1例。rn 结论:股骨远端骨折作LISS微创手术时,应注意:(1)选用较长的LISS钢板并分散置入锁定螺钉可增加固定的杠杆作用,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2)维持LISS钢板内旋10°与股骨外髁贴附好,否则,LISS远端前部将形成一个异常突起而顶压髂胫束,这样不但妨碍膝关节充分屈曲,而且还导致膝部疼痛;(3)经近端小切口触摸以确认LISS近段位于股骨干外侧中线,以免钢板近段偏于股骨干外侧的前部或后部,进而导致螺钉沿股骨干骨皮质的切线方向钻入而易于发生螺钉切割周围菲薄的骨皮质或螺钉松动、拔出而使固定失败;(4)钻入股骨干锁定螺钉前应拍X线片检查,以避免C型臂影像显示范围较小,难以准确反映骨折的对线情况而致在骨折对线不良的情况下钻入锁定螺钉;(5)LISS锁定螺钉的螺纹比传统螺钉的螺纹明显地窄、细,这种锁定螺钉在内部有丰富骨小梁的股骨髁部可获得充分的抓持固定效果;但在股骨干的单皮质固定使螺钉仅能抓持一层骨皮质,其固定作用并不坚固,尤其在骨质疏松或粉碎骨折的情况下,螺钉易于在拔出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松动、进而致固定失效,因此骨折疏松或严重粉碎骨折病例的股骨干部应结合双皮质锁定螺钉固定。
  • 摘要:目的:探讨螺纹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固定各类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rn 方法:用钛合金(Tc4)或317L不锈钢材料加工的螺纹弹性髓内针,近端有正圆锥形尖,其后有10mm~200mm长、高出针体0.3咖的自攻螺纹;针直径1.5mm~2.5mm,长250mm;尾部为扁的“△”形刃。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观察闭合复位和闭合穿钉治疗锁骨骨折55例56根锁骨,随访时间1~4年,平均3.4年。男44例,女11例,年龄9-72岁,平均28.66岁。横行骨折15例,斜行骨折18例,粉碎性骨折23例。中部骨折50例,靠近锥状结节外骨折6例。rn 结果:55例病人6-24周取出髓内针,平均12.8周。断钉一例,骨劈裂延迟愈合2例,其余均恢复解剖长度,复位优良率98.2%,一期愈合率96.4%。rn 结论:螺纹弹性髓内针治疗各类锁骨骨折,可以经皮复位和固定,达到微创、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和减少并发症。
  • 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同期行桡神经前置术的临床意义。rn 方法:自2003年~2007年对6例单纯肱骨干骨折、7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于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同时将桡神经经过远近骨折断端之间前置于肱骨干前内侧,对其中4例桡神经Ⅳ°、V°损伤患者还同时做神经远、近断端端端直接外膜缝接。rn 结果:6例单纯肱骨干骨折患者术后未发生桡神经损伤症状。3例合并桡神经I°~Ⅲ°损伤的患者术后1~9周(平均4周)恢复了伸腕、伸拇、伸指功能,4例桡神经Ⅳ°、V°损伤患者,术后4~7个月(平均5个月)桡神经功能恢复,伸腕、伸拇、伸指肌力≥4级。所有病例肱骨干于术后3~6个月(平均4个月)骨性愈合。rn 结论: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同时将桡神经前置的临床意义在于:使神经避免斜跨坚硬的钢板表面并置于肱骨干前内侧血运好的软组织保护中,消除了日后神经慢性损伤的顾虑,并为骨折愈合后取出钢板时提供了不再涉及桡神经的方便条件。通过游离神经、屈肘及神经前置,上臂的桡神经可相对延长5cm~8cm,当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Ⅳ°、V°损伤时,在这个范围内可直接端端缝接,减少手术难度与损伤,提高疗效。
  • 摘要:目的:报告Paley II型跟骨骨折的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小切口植骨的微创治疗方法,并与非植骨法进行比较。rn 方法:回顾2002~2006年PaleyII型跟骨骨折112例,植骨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21~65岁,平均42±2.3岁;IIa型儿例,IIb型45例;坠落伤38例,车祸伤1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14天,平均6±1.2天。非植骨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22~67岁,平均43±2.5岁;Ⅱa型13例,IIb型43例;坠落伤40例,车祸伤16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15天,平均5±2.1天。全部病例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植骨组加用小切口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骨折再度塌陷率及优良率。rn 结果:两组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最短术后5个月,最长52个月,经统计分析,两组随访时间无明显差异。植骨组无再度塌陷病例,非植骨组有3例再度塌陷,塌陷率5.4%。参照张铁良评分标准,植骨组优43例,良1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8.2%;非植骨组优37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4.7%。经ridit分析,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rn 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后加用小切口植骨能够防止跟骨后距关节面再度塌陷,促进骨折愈合,提高疗效,可以作为Paley II型跟骨骨折的标准治疗方案。
  •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Therapy,ESWT)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治疗骨不连的疗效,为治疗成骨障碍性疾病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rn 方法:本组56例长骨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A组(ESWT+hBMSCs)和B组(单纯ESWT),其中A组30例,B组26例,两组分别予以ESWT干预,然后A组再行hBMSCs移植,B组不做处理。分别于治疗后8、12、16周行X线摄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统计两组骨折愈合率,并比较。设定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rn 结果:36例骨不连患者,治疗后经随访16周,A组30例27例愈合,骨折愈合率90.0%;B组26例中,21例愈合,骨折愈合率80.8%,经卡方检验,两组愈合率间差异显著(P<0.05)。rn 结论:ESWT+hBMSCs治疗骨不连疗效满意,先行ESWT可有效改善骨不连组织血运,同时促进成骨活性增高,骨痂形成,hMSCs移植提供促进成骨的种子细胞,进而更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
  • 摘要: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rn 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7年六月,我科收治63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进行1年以上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rn 结果:63例病例有61例均获得一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3.4个月)。骨折复位维持满意。腕关节功能根据Gar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19例,良33例,可9例,差2例。并发症12例,发生率19.6%。其中,拇长屈肌腱激惹3例,伸肌腱激惹1例,腕管综合症1例,局部疼痛3例,螺钉松动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手术后螺钉切入关节腔1例。rn 结论:掌侧锁定钢板能有效地维持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复位,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但它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适应症与疗效,探讨浮肩损伤的复位顺序与内固定方法。rn 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浮肩损伤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平均31.6(18~62)岁,其中肩胛颈骨折合并锁骨骨折18例,肩胛颈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1例。全部采用内固定治疗,其中肩胛骨与锁骨同时固定13例,单纯固定肩胛骨2例,单纯固定锁骨3例,1例合并肩锁关节脱位者采用张力带固定并韧带修复。rn 结果:1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至4年,平均26个月。根据Rowe疗效评价标准,优儿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2%。rn 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浮肩损伤有效措施之一,应根据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选择复位与固定的顺序.多数患者应该同时固定肩胛骨与锁骨,对于有1处骨折移位明显并且不稳定而另1处骨折稳定者,单纯固定锁骨或者单纯固定肩胛骨可以减小手术创伤,获得较好功能效果。
  • 摘要:目的:采用MSCT灌注成像技术定量评价SANFH模型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研究高压氧早期干预对缺血股骨头血流灌注的影响。rn 方法:健康成年纯种新西兰大白兔56只,随机分入7组,每组8只。参照Yamamoto的方法对M组及H组进行造模处理。H组于实验第二天开始同时进行2.0ATA高压氧治疗。每组实验结束时间点行MSCT全股骨头灌注扫描。灌注扫描原始图像数据传至GE AW4.3工作站,采用CT perfusion 3软件包进行后处理,获得不同解剖部位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及灌注参数功能图,分别测量rBF、rBV及MTT等灌注参数。实验动物处死,切取股骨头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rn 结果:(1)各解剖区域M2、M4、M6及N组处理组间rBF值、MTT值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股骨头骨骺区rBV值处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BF值表现出造模早期(2、4周组)显著下降。至6周组出现不同程度回升;rBV值在股骨头骨骺部出现相同改变;MTT值早期明显延长,至6周组出现回落;(2)M2、M4、M6组及N组不同解剖部位间灌注参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股骨头骨骺区rBF及rBV值下降、MTT值延长较干骺端及股骨颈更为显著;(3)H2、H4、H6组及N组股骨头骨骺区及股骨头干骺端区处理组间r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头干骺端及股骨颈rBV值在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解剖区域MTT值在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组股骨头rBF、rBV维持在正常水平,H4轻度减低,至H6组出现灌注增加;MTT值维持于正常水平。高压氧各时相组与模型相同时相组各灌注参数比较,rBF值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MSCT灌注技术可敏感的探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血流灌注的异常。证实了激素造模的不同时相兔股骨头血流灌注减低,微血管阻力增加的特征性变化,同时阐明高压氧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实验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血流灌注状态。
  • 摘要:目的:探讨用计算骨丧失量的方法经椎弓根打压植骨(transpedicular impacted grafting,TPIG)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rn 方法:将6具成人新鲜尸体胸腰椎标本,模拟正常组、压缩性骨折损伤组、单纯计算骨丧失量TPIG和单纯经椎弓根植骨组(transpedicular grafting,TPG),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和TPG+椎弓根固定组,行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比较各组的椎体和椎间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扭转生物力学性能。rn 结果:①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组的椎体和椎间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高于TPG+椎弓根固定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单纯计算骨丧失量TPIG组的强度和刚度高于单纯TPG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从扭转生物力学试验中也同样得到了相似的结论。rn 结论: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性能,适合于临床应用。
  • 摘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较常见的脊柱三维畸形,其发病率接近3% (Cobb角>10°),随疾病进展,脊柱侧凸可以引起患者背部疼痛,心、肺功能受损和外观异常,病情严重和进展速度较快的脊柱侧凸患者需要进行支具或手术治疗。
  • 摘要: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特点。rn 方法:建立颈2~7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建立手术模型,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颈椎活动范围和邻近节段椎间鼎应力。rn 结果:建立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有效,分节段减压融合术比传统椎体次全切除术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小,二者颈椎活动范围相同。rn 结论: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融合术比传统椎体次全切除术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要求。
  • 摘要:目的:评价后路伞脊椎截骨翻转复位术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临床初步效果。rn 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应用伞脊椎截骨翻转复位术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16-42岁,平均26.4岁;其巾先天性椎体发育不良6例,胸腰椎结核2例,陈旧性脊柱骨折2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术前矢状面角状后凸cobb角82°~150°,平均104°。冠状面侧凸Cobb角0°~128°,平均64.3°。6例先天性椎体发育不良中有1例合并神经损害,2例结核中有1例合并神经损害,根据Frankel分级分别为:D级2例。rn 结果:随访9-61个月,平均27.2个月。手术时间为7.9-14.7h,平均10.8h。术中出血 2400-5100 ml,平均3866ml。融合固定节段为8-14节椎体,平均12.5节。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104°矫正至27°,矫正率70.9%。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64.4°矫正至18.7°。矫正率60.4%。末次随访时矢状面和冠状面Cobb角无明显矫正丢失。胸椎后凸由术前平均82.7°矫正至30.2°,平均矫正52.5°;末次随访时平均为32.4°,平均增加2.2°。腰椎前凸由术前平均76.4°矫正至32.6°,平均矫正43.8°;末次随访时平均为29.4°平均减少3.2°。躯干矢状偏移距离由术前平均+1.09 cm矫正至+1.72 cm,平均矫正2.22 cm。术后身高增加4.9-17.5 cm,平均10.4 cm。术前2例FrankelD级神经损害者,术后恢复到E级,无脊髓损伤。rn 结论:后路全脊椎切除和椎弓根钉固定矫正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与前后路联合手术相比,具有节省手术时间,创伤小,对心肺干扰小,降低了手术风险,矫正率高等优点。如何安全和正确实行矫正力是目前矫正角形后凸畸形的难题。作者对角状后凸矫正力学进行了分析,南于90°以上重度角状后凸畸形病人的脊柱腹侧软组织及腹部肌肉长期挛缩,形成了一个束搏的张力带。实现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矫正,仅在脊柱截骨端实行的前方椎体撑开力和后方压缩闭合力远远不够,在截骨远端必须实行的纵向牵引和向后的翻转力,以增加复位力拒,才能对抗脊柱腹侧挛缩的张力,最终实现角状后凸矫正。为此,作者创立了“翻转复位法”,采取台上脊柱前方撑开、后方闭合与台下手法翻转复位相结合的力学原理,最终实现了截骨端安全闭合和角状后凸矫正。台下手法翻转复位实现了术中二次矫形效应,明显提高了脊柱后凸畸形矫正度,是对台上闭合-张开矫正乏力的重要补充,也是矫正剩余后凸的可靠方法。全脊椎截骨术后如何维持截骨端稳定性和安伞闭合截骨面是矫正角状后凸畸形的另一难题。为此,作者提出了“椎管三维同心闭合技术”,强调保证远、近端截骨面椎管在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的三维同心闭合。为安全闭合截骨面提供了保证。
  •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术式,进行单节段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脊旁肌损伤程度的差别,为小切口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rn 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5月,应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病变患者91例,根据住院日期奇偶数随机分组。小切口组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34~72岁,平均53.5岁;其中椎间盘突出伴椎间隙狭窄10例、椎管狭窄症7例、椎体后缘离断症4例、腰椎滑脱症20例(其中I度9例,II度11例)。L3-4病变2例,L4-5病变患者25例,L5-S1病变14例。开放组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8~75岁,平均53.4岁;其中椎间盘突出伴椎间隙狭窄13例、椎管狭窄症8例、椎体后缘离断症4例、腰椎滑脱症25例(其中I度13例,Ⅱ度12例)。L3-4病变3例,L4-5病变患者32例,L5-S1病变15例。记录二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并进行术前、术后第1d、3 d、5 d、7 d的生化全套检查,测定肌酸激酶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差异。对所有术后1年以上患者进行随访,并评估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同时分别对11例小切口和10例开放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MRI复查,并进行手术节段水平多裂肌横截面积比较,评估两种术式多裂肌萎缩及脂肪化程度差异。rn 结果: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原始病变与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别,而小切口组术巾出血,术后第1、3、5天肌酸激酶水平明显低于开放组(P<0.01)。获得随访病例中,两组术前VAS分值和ODI百分数无明显差别,而术后小切口组VAS分值和ODI百分数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1)。小切口组术后多裂肌横截面积无明显变化,脂肪化轻微;而开放组多裂肌萎缩明显,并且疤痕化、脂肪化明显。rn 结论: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相比,小切口手术具有出血少、对脊旁肌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和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 摘要:目的:观察经病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rn 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手术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23例,男10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4岁。骨折部位:T11 2例,L12 8例,L1 10例,L2 3例。有两例患者骨折合并不全性截瘫。手术时先通过手术床使患者胸腰椎过伸复位,然后在病椎及上下相邻椎体经椎弓根置入螺钉后,病椎置人直径小、长度短的椎弓根钉,然后安装预弯的连接棒,上、下椎弓根钉进一步撑开复位并固定,从而纠正病椎的后凸畸形,截瘫患者还进行了椎管减压。最后行后侧或后外侧植骨融合术。rn 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椎体愈合,病椎置入椎弓根钉无神经损伤,术后病椎高度较术前得到恢复,后凸畸形角度明显改善,生理弧度恢复。随访终止时,病椎高度丢失不明显。rn 结论:采用经病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是一种维持胸腰椎爆裂件骨折复位的有效方法,它能够减少远期病椎高度的丢失。
  • 摘要:目的:根据两组大样本数据的对照研究,探讨50年来我国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变化发展。rn 方法:对比研究两组病例的两组的年龄构成比、截瘫患者年龄构成比、各个椎体受累的发生率、截瘫患者椎体受累发生率、脊柱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外科治疗的方法、单纯脊柱结核治疗结果、合并截瘫患者的治疗结果。rn 结果:50年脊柱结核方方面面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患者年龄构成已经发生明显变化,高龄患者明显增多。多系统多部位结核病明显减少,老年性合并症明显增加。从单纯的病灶清除术,发展到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矫形内周定和微创手术。手术的安全性也明显提高。单纯脊柱结核的优良率明显提高,合并瘫痪的治疗结果也明显提高。rn 结论:50年来的脊柱结核治疗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进步,将向矫正畸形、微创化方向发展。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疗效。rn 方法:2000-2008年行PVP和PKP治疗椎体疼痛性血管瘤、溶骨性肿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178例,其中PVP115例,PKP 63例(Kyphon球囊35例,SKY扩张器28例),术后随访0.5-6.5年,平均2.5年。rn 结果:(1)16例血管瘤(PVP14例,PKP2例)优良率87.5%,CT均无椎管内或椎间孔渗漏,PVP与PKP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平均随访4年,疗效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2)68例恶性肿瘤均行PVP,优良率70.6%,CT示19例23椎存在灌注剂渗漏,除2例椎管内少量渗漏引起一过性神经根性症状外,其他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43例平均随访11个月,9例病变进展后复发疼痛,其他患者维持术后疗效。(3)94例骨质疏松骨折(33例PVP,61例PKP)优良率92.6%,CT示PVP 6例7椎存在灌注剂渗漏,PKP 3例3椎存在渗漏,但均无椎管内或椎间孔显著占位,PKP伤椎高度恢复较PVP明显,PVP与PKP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平均随访3.2年,2例相邻椎体骨折再次PKP后好转,其余患者疗效无明显变化。rn 结论:PVP和PKP为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血管瘤和溶骨性肿瘤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两者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骨质疏松性骨折行PKP可减少灌注剂渗漏,其复位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PVP可降低治疗费用;对严重压缩骨折PKP操作困难者、尤明显压缩骨折的椎体血管瘤和溶骨性肿瘤可选择PVP治疗。
  •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程度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后的中远期疗效。rn 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02年11月手术治疗3l例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女性19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55.8岁(45~71岁)。全部患者共分4组:A组,腰椎冠状位畸形较轻,矢状位畸形明显,13例;B组,腰椎冠状位畸形明显、矢状位畸形轻微,行椎管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5例;C组,腰椎冠状位、矢状位均畸形严重,行后路椎管减压、冠状位原位融合、矢状位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5例;D组,腰椎冠状位、矢状位畸形不明显伴腰椎管狭窄,行单纯减压,8例。所有病例术后至少随访5年,收录临床结果和影像学资料。术前、术后1年和5年所有患者完成Oswestry下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rn 结果:30例患者全程随访,平均随访74个月(60-94个月)。内固定组(A、B、C三组)患者术后1年较术前冠状位、矢状位Cobb角显著改善(q=10.125,P<0.05),术后1年和术后5年无差异(q=1.031,P>0.05);术后5年,单纯减压组(D组)腰椎冠状位Cobb角较术前呈增大趋势(q=3.071,P>0.05),矢状位Cobb角呈减小趋势(q=0.928,P>0.05)。所有患者术后1年ODI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显著改善(12.4±7.69比56.8±13.2,q=6.453,P<0.05);术后5年较术后1年略有反弹,但仍显著优于术前(24.9±5.3比12.4±7.69,q=8.148,P<0.05)。rn 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为彻底减压,重建矢状面和冠状面力学平衡。尽管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临床情况复杂多变,按照不同患者具体畸形情况、根据个体化原则,合理选择术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发明椎体扩张器进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基本恢复丢失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减少骨水泥渗漏。rn 方法:根据胸腰椎椎弓根解剖测量矢径与横径比约2:1的特点,设计出球拍形椎体扩张器。共治疗29例31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T11 2椎,T12 10椎,L1 8椎,L2 6椎,L3 4椎,L4 1椎。rn 结果: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19.3±2.8)mm,术后为(25.1±2.7)mm;术前骨折椎体中部高度平均为(19.6±3.0)mm,术后为(25.7±2.6)mm;Cobb角术前平均(19.5±6.7)°,术后(9.7±6.4)°。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Cobb角变化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骨水泥渗漏率3.4%。术前VAS评分平均为8.3±0.6,术后为2.1±0.6;术前Oswestry功能评分平均为69.6%±5.2%,术后为18.5%±1.8%。手术前后VAS和Oswestry评分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rn 结论: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可以有效恢复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和矫正Cobb角,减少骨水泥渗漏,价格较低。
  • 摘要:目的:比较分别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时,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间的差异。rn 方法:对2004年6月~2006年12月入院分别行上述两种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PLF组53例,PLIF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症状指标。rn 结果:术后PLIF组椎间高度、滑脱率、节段角度、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的恢复与维持均优于PLF组,末次随访时两组融合率分别为96.7%、88.6%(P=0.099);PLIF组术后腰痛VAS评分改善优于PLF组,术后1年PLIF组ODI评分亦优于PLF组。rn 结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与后外侧融合术相比,其对滑脱的纠正、椎间高度的维持、生理曲度的恢复以及椎间孔面积的扩大等均有显著的优越性;术后短期临床疗效上的差别虽不显著,但长期疗效随访PLIF手术优势有逐渐明显的趋势。
  •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脂肪瘤病的命名、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rn 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对经天津医院病理科证实为滑膜脂肪瘤病的9例患者,进行总结与分析,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32岁~71岁,平均51.11岁。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01.11度(75~130度)。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40.56分(18~73分)。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行病灶清理术,其中1例行开放性手术,8例行关节镜手术。rn 结果:随访时间6~29个月,平均18.22个月。今年8月份的最终随访结果令人满意,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11.67度(100~130度),Lysholm评分平均72.44分(55~96分),二者与术前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滑膜脂肪瘤病并不罕见,它构成了膝关节慢性肿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的一部分,有特异的MRI表现、关节镜下表现以及病理表现。关节镜下清理术或加以辅助切口的滑膜清理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假体固定稳定性髋关节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翻修术后股骨柄位置变化,评价大转子延长截骨对股骨假体稳定髋关节翻修术后的临床效果。rn 方法:对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对股骨柄和/或骨水泥壳固定稳定的全髋关节翻修(33例,33髋)病例进行临床随访。通过对翻修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术后6周和末次随访时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截骨块愈合情况、有无捆绑干丝断裂,动态观察股骨柄假体是否发生下沉、假体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内、外翻),以及股骨柄与股骨髓腔匹配情况等,研究分析大转子延长截骨在股骨假体稳定固定翻修术中的临床效果。并对翻修术后感染、截骨块以及假体周围骨折、脱位、假体周围骨溶解以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进行分析。rn 结果:28例(28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6年,失访5例(5髋)。无1例发生术中或术后骨折。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8.4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8.7分:WOMAC评分术前平均56.2分,术后末次随访时42.8分。所有患者大转子截骨块均在术后6—10月内骨性愈合。无股骨大转子截骨块向近端移位,3例发生股骨柄下沉,平均下沉3.4mm,无钢丝断裂。1例(1髋)股骨柄假体发生外翻,1例(1髋)股骨柄假体发生内翻(柄轴线与股骨轴线夹角>30)。无感染、假体周围骨溶解以及异位骨化发生。术后关节脱位1例(1髋)。rn 结论:对于假体固定稳定型股骨柄翻修,采用股骨大转子延长截骨有利于假体安全取出,术后截骨块愈合率高,延长截骨不影响假体稳定固定。截骨面早期愈合、假体柄与股骨髓腔良好的匹配有助于假体早期稳定、避免翻修术后股骨柄下沉、位置改变、截骨块骨折等并发症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治小腿肌挛缩导致膝及足踝部畸形的一些临床问题。rn 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08年1月,应用Ilizarov技术牵伸治疗小腿肌肉挛缩导致的足、踝及膝关节畸形23例。术前测量畸形角度、大腿和小腿的最大直径以及足的大小。根据肢体的情况,挑选牵伸器组件,组装好有个体化特征的Ilizarov牵伸器大体框架。术中进行有限的软组织松解或仅根据畸形部位及情况安装牵伸器。术后缓慢牵伸(0.5-1.0mm/d),逐渐矫正畸形并适当过牵,使畸形得到良好的矫正。rn 结果:根据Huang的评价标准,23例中结果为优13例,良8例,可5例,差0例。牵伸过程中,1例发生股骨干的骨折,6例关节轻度脱位,经及时调整牵伸器后最终矫正效果满意。19例平均随访1年10个月,畸形有所复发的7例,其中角度进展大于20°5例,角度进展大于30°2例,应用支具继续治疗。rn 结论:小腿严重伤害时,肌肉挛缩导致僵硬的膝关节屈曲畸形和马蹄足畸形,传统的治疗手段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应用Ilizarov技术及原理,经皮穿针在膝关节上下或足踝部安装特别组装的外固定牵伸器,通过缓慢的机械牵伸,使得膝关节及踝足屈曲畸形得到逐渐的矫正。治疗过程可以由医生或患者实时操控,该方法安全有效。
  •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含庆大霉素羟基磷灰石(HA)涂层假体控制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效果。rn 方法:该实验用仿生溶液法制备含庆大霉素HA涂层假体,在体外实验中检测其释放庆大霉素的浓度和持续时间。将50只中国白兔分成五组每组10只,手术当天和术后第28天拍左胫骨X线片,并进行评分;术前半小时、术后第3、7、14、21、28天查血常规、血沉、肛温、体重;术后第28天处死,对髓腔和假体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出的细菌进行生化和DNA鉴定;对骨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对影像学评分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对体温、体重、血沉和血常规等数据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细菌培养后的菌落数用秩和检验的统计方法,分别使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rn 结果:该假体在体外释放庆大霉素可以达到金葡菌最低抑菌浓度,并持续10天以上。1号组无感染;2号组全部感染,7只出现关节脓肿,1只因严重感染死亡;3号组6只发生感染,2只出现关节脓肿,1只死亡;4号组6只发生感染,1只出现关节脓肿;5号组3只发生感染,无关节脓肿,1只死亡。影像学评分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号、3号组体温比4号、5号组高;血常规、血沉、体重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培养出的细菌菌落数,2号组>4号组>3号组>5号组(组间P<0.05)。培养出的细菌与植入的细菌生化反应和DNA谱一致。组织学上在感染的标本中可见明显的白细胞浸润和死骨形成,成骨细胞稀少;而未感染的标本成骨细胞多量,无白细胞浸润。rn 结论:庆大霉素可以与羟基磷灰石共同沉积到金属表面,其在体外释放的庆大霉索浓度能够达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能持续释放10天左右;该含庆大霉素羟基磷灰石涂层假体能够和全身应用抗生素协同,较好的控制局部感染。
  • 摘要:目的:评价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骨折LISS钢板固定技术应用,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rn 方法:16例符合条件的应用LISS钢板固定的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骨折病例。所有骨折均术中采取间接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后插入LISS钢板固定。所有病例均未进行植骨。根据骨折以及固定情况开始逐步部分负重,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的重量,直至骨折愈合良好后完全负重。rn 结果:13例完整随访的病例,平均随访时间14月。平均愈合时间12周。其中2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一例近端螺钉拔出,其他病例骨折均正常愈合。一例发生骨折近端螺钉断裂。一例出现7°外翻,其他内外翻均在5°以内。一例感染。10例患者恢复术前功能,3例需借助手杖帮助。rn 结论:LISS钢板固定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假体无松动的股骨髁上骨折是一有效的技术,临床效果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胫骨近端斜行截骨结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对46例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平均年龄53.6岁;41-65岁),采用胫骨近端斜行截骨结合关节镜清理术进行治疗。截骨面从胫骨结节近侧胫骨前方斜向胫骨结节远侧胫骨后方,与胫骨纵轴成30?夹角,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和外固定支架固定。全部患者获得至少18个月随访。临床评估采用放射学、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VAS视觉模拟主观功能评分。进一步总结胫骨近端斜行截骨的应用价值。rn 结果:胫骨近端斜行截骨技术操作简单,易于调整和维持矫形幅度。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18-36个月)。所有病例截骨区获得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发生。最终随访时,无矫形幅度丧失(术后平均外翻为7.5°,而术前平均内翻3.8°)。Lysholm评分平均由术前的53.5(31-58)提高为末次随访的87.4(75-96),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按VAS评分,42例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主观满意率为91%。rn 结论:随访表明,胫骨近端斜行截骨是种理想的截骨技术。它结合关节镜治疗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有效减轻内侧腔室压力和并发症少的显著优势。
  • 摘要:目的:评估膝关节镜下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方法的中远期疗效。rn 方法:1999年2月至2008年1月,对513例ACL损伤病例进行了同种异体韧带重建,其中男性324例,女性189例;平均年龄29岁(17~46岁);急性损伤52例,陈旧性损伤46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了主观评估(包括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和症状改善情况)和客观评估(包括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KT-1000检测评价疗效以及关节活动范围),并对比了23例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关节镜手术探查影像,还对术后发热情况,血沉、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并发症进行了记录。rn 结果:随访12~76个月,平均42.3个月。主观评估:术前Lyshrolm评分为67.2±6.2分,术后最终评分为86.3±5.7分,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IKDC评分总体优良率达到92%。客观评估:KT-1000测量:术前胫骨前移的差别为8.4±4.6(4~13mm),术后最终测量值3.1±1.9(0~5 mm),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病毒和细菌感染。rn 结论:中长期随访显示,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ACL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骨-髌腱-骨及跟腱-骨这两种异体复合组织免疫性较强,排斥反应的发生率高,应用予以重视。
  • 摘要:目的:探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rn 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连续入院的80例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止血带(止血带组,n=40),一组不用止血带(非止血带组,n=40)。评价指标为围手术期失血量、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术中栓子形成数量(总栓子面积与右心房面积的百分比,%Ae)。术前及术后3-10d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中使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右心房以评估止血带释放后的%Ae。rn 结果:止血带组手术中失血量少于非止血带组,但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无明显差异。止血带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非止血带组,但差异不明显,两组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止血带组的%Ae在释放止血带后的1分钟达到高峰,而非止血带组的%Ae仅在扩髓和植入假体时出现高峰,然后缓慢降低,但止血带组的%Ae在释放止血带后总大于非止血带组。rn 结论: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并无显著影响,但能增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的临床特点和矫形手术的技巧。rn 方法:对8例膝关节屈曲畸形大于60°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所有患者均使用了旋转铰链式假体(Plus RT-solution),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42-73,平均63.3岁。术前诊断:骨性关节炎5例,创伤后畸形愈合1例,结核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创伤后畸形愈合的病例采用原膝关节内侧入路,其余患者均使用正中切口髌骨内侧入路,所有病例均未行髌骨置换。rn 结果:本组随访9-80个月,平均39.9个月。影像学显示无假体松动,髌骨轨迹良好。术前屈曲畸形度数70-110°,平均96.9,无关节活动度。术后平均伸直阻滞8°(5-15°);膝关节平均活动度90°(80—110°),有1例有髌股关节症状,无感染、松动等相关并发症。rn 结论:在充分的软组织松解后,手术后15°以内的伸直受限是可以接受的,随着手术后时间的延长,伸直改善越来越满意,和术前的功能相比,所有病人对疗效都非常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二期再置换的手术方法与假体选择。rn 方法:32例单侧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的二期关节再置换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56岁(32~80岁)。全麻插管下,侧卧位由后外侧(15例)、前外侧(5例)或臀中肌前后联合(12例)入路显露髋关节进行手术。髋臼侧Paprosky骨缺损分型:I型13例,IIA型9例,IIC型5例,ⅢA型1例,ⅢB型4例;对I-IIA型髋臼骨缺损(22例),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固定;对IIC-IIIB型髋臼骨缺损(10例),给予植骨、加强环、髋臼网(MESH)等方法进行充分重建,采用骨水泥型假体固定,其中使用髋臼网并打压植骨4例(IIIB型),使用加强环2例(IIC和IIIA型各1例),1例单纯使用髋臼网(1IC型)。股骨侧Paprosky骨缺损分型:I型11例,IIA型4例,IIB型1例,IIC型5例,ⅢA型6例,ⅢB型3例,IIIC:型2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8例(IIC型5例,ⅢB型3例),近端固定生物型5例(I型),广泛涂层型11例(I型6例,IIA型4例,IIB型1例),远端固定型8例(ⅢA型6例,IIIC型2例)。rn 结果:术后随访1-10年,平均5年2个月。近1~2年内有6例患者失访,但均已随访5年以上。术后2例患者反复再发感染,因患者拒绝再次取出假体,仅行清创和保守治疗;最后一次随访时,仍存在窦道;Harris评分分别为65和78分。其余30例患者效果满意,Harris评分由二期手术前的平均48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5分;最后一次随访时,与术后当时的X线片对比,30例患者的假体均无下沉、移位和松动,ESR和CRP正常。二期手术成功率达94%(30,32)。rn 结论:髋关节感染术后的二期再置换的手术成功率满意,手术重点是,确认感染已获得良好控制后。针对骨缺损类型选择相应的假体。
  • 摘要: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后I期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rn 方法:对11例髋臼骨折行I期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前柱骨折3例,后壁骨折1例,后柱骨折2例,后柱合并后壁骨折2例,横形骨折1例,横形合并后壁骨折1例,两柱骨折1例。伤后8~37d,平均24d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新鲜髋臼骨折者,先用重建钢板或螺钉固定骨折以恢复髋臼壁的形态,将切下的股骨头制成颗粒状或块状植于髋臼内后安置臼杯。陈旧性髋臼骨折有节段性髋臼骨缺损者,将切下的股骨头制成大块状进行髋臼内结构性植骨后再安置臼杯。rn 结果:术后3个月完全负重,无人工关节脱位。随访时间6~45个月,平均28个月,按Harris评分,平均78分,髋关节屈伸平均活动度为95°。X线片示1例出现髋臼松动及骨溶解征象。rn 结论:髋臼骨折移位明显,关节软骨面损伤严重,错过了手术复位时机,可以行I期全髋关节置换。中如能创造稳定的髋臼杯结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SOX-9(AdSOX-9)对人的颈椎关节突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细胞数目及Caspase-3基因表达的作用及相关意义,更好理解颈椎软骨退变的发生机制。rn 方法:应用AdSOX-9按照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处理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应用TdT介导dUTP-生物缺口末端标记方法(TUNEL)及免疫染色方法观察凋亡细胞数量及Caspase-3基因表达变化情况。rn 结果:25MOI、50MOI剂量作用组TUNEL阳性细胞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增加;AdSOX-9转染软骨细胞预处理后,空白对照组、25MOI作用组、50MOI三种处理组Caspase-3表达均明显增加,各时点较空白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SOX-9基因对软骨凋亡细胞数目、Caspase-3凋亡基因的影响,存在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为软骨细胞退变发病机制研究提出新的思考。
  • 摘要:目的:分析成年人骨肉瘤患者的临床与治疗特点,探讨预后相关因素。rn 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3~2005.3间于本院确诊为骨肉瘤的30例40岁以上成年人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大小、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影像学表现、病理性骨折、组织学分级、术前诊断正确性、Enneking外科分期、手术方式、化疗、远处转移13项因素为变量指标,应用Kaplan-Meier法测算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检验研究这些因素与3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rn 结果:所有3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其中存活17例,3年总体生存率56.7%。3年生存率与年龄、肿瘤生长部位、血清AKP水平、Enneking外科分期、手术方式、远处转移相关(单因素P值<0.05),其中仅手术方式为独立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P值<0.05),而与性别、肿瘤大小、影像学表现、病理性骨折、组织学分级、术前诊断正确性无显著关系(P>0.05)。rn 结论:40岁以上骨肉瘤患者预后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成年人骨肉瘤的治疗,应当遵循Enneking外科分期,建立在充分切除肿瘤的基础之上,以期改善预后。
  • 摘要:目的:检测纤维蛋白凝胶包裹的万古霉素藻酸盐微球复合脱钙骨基质构建的组织工程骨移植山羊股骨缺损模型后抗生素缓释和局部组织的成骨情况。rn 方法: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间充质干细胞来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粘附和生长状况。用组织工程骨和万古霉素微球联合移植股骨缺损模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释放的万古霉素浓度,CT三维重建和HE染色观察移植物成骨情况。rn 结果:细胞在支架上粘附、增殖并分泌基质。复合物移植后,移植微球的右侧万古霉素浓度最高,1d达最高值(301.91±23.41)mg/L,左侧未放置微球的移植部位和血液中的浓度在2 d达高峰,为(6.26±1.35)mg/L和(29.94±2.50)mg/L,超过对葡萄球菌(ATCC25923)敏感折点值(5 mg/L)的持续释放天数分别为28 d,1d和7 d。CT三维重建和HE染色显示左右双侧移植物在112 d均接近于正常骨组织。rn 结论:复合物移植后局部万古霉素浓度和释放时间可以达到预防和处理骨感染的要求,移植物成骨情况良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介绍上肩胛悬吊带复合体双重损伤的不同临床类型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rn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5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上肩胛悬吊带复合体双重损伤患者1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20~55岁,平均40.1岁。根据Goss对上肩胛悬吊带复合体的描述,把SSSC多重损伤进一步分成:I型.肩胛颈骨折及同侧锁骨中外1/3骨折7例,Ⅱ型.喙突——喙锁韧带——锁骨连接体(C4 Linkage)损伤1例,Ⅲ型.肩峰-肩胛盂上部份-喙突肩胛骨三部份联合部损伤6例,Ⅳ型.肩峰-肩锁关节-锁骨外1、3损伤1例。3例患者因严重合并伤采取保守治疗,共1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I型损伤共5例,接受锁骨骨折及肩胛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Ⅱ型损伤1例,锁骨外1/3骨折行锁骨钩钢板固定,喙突骨折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Ⅲ型损伤5例,肩峰骨折行小T型钢板固定,喙突骨折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Ⅳ型损伤1例,肩峰骨折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锁骨外1/3骨折行锁骨钩钢板固定。rn 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2周。手术组随访结果Constant-Mudey评分,平均91.3分(70~100);Rowe评分,平均92.9分(80~100);Herscovici评分,平均14.6分(12~16)。保守组Constant-Murlev评分,平均58.3分(55~60);Rowe评分,平均50分(35~60);Herscovici评分,平均6.7分(4~9)。rn 结论:上肩胛悬吊带双重损伤发生后盂肱关节极度不稳定,治疗上必须恢复上肩胛悬吊带结构的完整性,使肩胛带在稳定的基础上发挥功能。不同的临床损伤类型必须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通过对115例肩胛骨骨折的分析,来研究肩胛骨骨折粉碎程度,涉及部位与合并伤种类之间的关系。rn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5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病史及其影像学资料,按骨折涉及肩胛骨部位的多少,将肩胛骨骨折分成单部分肩胛骨骨折组(n=83)和多部分肩胛骨骨折组(n=32),比较各自并发伤的发生率。将单部分肩胛骨骨折组按Nordqvist方法再次分成(1)肌肉覆盖部分(n=64)(2)骨突起部分(n=11)(3)肩胛盂部(n=8)比较各自并发伤。rn 结果:绝大部分肩胛骨骨折是严重复合伤的一部分,致伤原因与高能量损伤有关。最常见的致伤原因是车祸伤(70.4%)。平均ISS:14.0,共有42例(36.5%)ISS>16。98例(85.2%)伴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合并伤,其中又以胸部合并伤的发病率最高(85/115,73.9%)。肩胛骨骨折尤其是骨折涉及多部分或肌肉覆盖部分更容易并发严重的胸部并发症。多部分肩胛骨骨折组胸部AIS值和总体ISS值均高于单部分肩胛骨骨折组。肌肉覆盖部肩胛骨骨折组较骨突起部分肩胛骨骨折组和肩胛盂部肩胛骨骨折组的胸部AIS值和总体ISS值更高。rn 结论:本研究结论提示了多部分肩胛骨骨折,尤其骨折部位涉及肌肉覆盖部分常意味着高能量损伤,创伤暴力更多集中在身体的上半部,有着严重的胸部合并伤的发生。肩胛骨多部分骨折可以作为胸部严重创伤的一项骨性指标。
  • 摘要:目的:总结长海医院在汶川地震前线和后方伤员救治的经验,探讨地震后创伤发生规律,总结地震创伤救治经验,提高自然灾害中的应急反应能力和伤员救治水平。rn 方法:收集我院救治的319例灾区伤员1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极重伤员16例,后送至我院伤员34例。分析地震伤员受伤机制、创伤类型、损伤部位、救治和康复情况。rn 结论:1.震后疾病谱随时间的推延而发生变化,各阶段地震创伤具有不同的特点;2.各级医疗机构配合,多学科交叉,保证了震后现场救治、伤员后送、后方救治的实施;3.注重挤压综合征的诊治。减少震后创伤病死率。
  •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骶部肿瘤的疗效。rn 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长海医院骨科及普外科收治并进行手术切除的108例骶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此类患者的特征、临床表现、组织学结果、手术类型、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为48.5岁(范围为18~71岁)。女性43例,男性65例。其中脊索瘤、骨巨细胞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占74例(68.5%)。16例采用单纯前路肿瘤切除术。58例采用单纯后路切除。34例采用联合入路,直视下切除或刮除。rn 结果:8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5月(3~94月)。本组无手术死亡,2例术中因肿瘤侵蚀范围广而行血管移植和Mill's手术。并发症方面,36例(33.3%)术后下肢感觉运动及大小便功能正常15例(13.9%)发生骶尾部切口感染。余无严重并发症。;4例术后因转移死亡;41例得到良好局部控制(83.7%)。rn 结论:1、对于巨大的骶部肿瘤,手术较复杂,应强调根据患者病情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多学科协作,完整切除肿瘤,并建立和谐的转诊制度。2、手术人路对于骶部肿瘤切除至关重要,对于巨大的骶部肿瘤,前后联合入路值得推荐。3、切口感染是骶部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因此在围手术期,对于切口感染必须引起足够重视。4、对于涉及骶髂关节面的骶部肿瘤需要进行腰椎骨盆内固定重建。
  • 摘要:目的:探讨新的合成性小分子化合物OIC-A006(Osteogenicinducible compound-active 006)诱导成骨性及其发生机制,综合评价其骨修复性能,期以克服骨诱导因子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并为该化合物的研发应用和更广范围的筛选骨诱导化合物提供理论指导依据。rn 方法:取1.5月龄的雄性C57BL/16小鼠,原代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应用MTF法检测:BMSCs的增殖活性;当细胞融合至80%后,分别以含0、3.1、6.25、12.5和25μM的OIC-A006条件培养液干预,在干预后第5、10、15、20、25天时,应用各种成骨性标志基因的变化趋势并确定其诱导成骨的最适浓度;取新生1天的C57BL/6小鼠的颅骨和跖骨作骨组织旋转培养,应用组织化学染色和四环素荧光标记检测其骨量和骨体积变化及新骨形成情况;分别将一定浓度的该化合物溶液注射至健康成年小鼠股后部肌袋内,应用组织化学等技术观察其体内的异位骨形成情况,体内外了解OIC-A006的骨诱导性能。通过Western-blot等技术,检测BMSCs的Smad4蛋白表达情况;利用RNAi技术,阻遏smad4转录,时检测OPN在OIC-A006影响下表达情况;克隆含OPN启动子基因的cDNA片段,构建OPN启动子/荧光酶素报告基因表达载体系统,转染载体至293T细胞,在含特定浓度OIC-A006的条件培养液干预下培养,通过检测荧光酶素活性来确定OPN的表达情况.以了解和验证OIC-A006的骨诱导作用有可能是模拟BMPs的功效并通过BMPs/Smads通路而发挥的。制备兔颅骨临界性骨缺损模型,在缺损处分别植入含一定浓度的OIC-A006的煅烧骨颗粒复合物或单纯煅烧骨颗粒。于术后不同时相:应用X-线检查骨修复进展状况;应用微CT(μCT)测量骨体积和骨小梁构筑;应用四环素标记技术观测新骨形成情况。综合比较分析OIC-A006的骨修复复合材料的骨修复性能。rn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含不同浓度的OIC-A006条件培养液干预下,BMSCs增殖活性的变化不明显,但可刺激BMSCs表达ALP、OC、OPN等成骨性标志基因,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含6.25μM浓度的OIC-A006组:在含6.25μM浓度的OIC-A006条件培养液干预培养下,新生小鼠颅骨及跖骨体积和骨量明显增加;将OIC-A006注射至小鼠股后部肌袋内检测,1周后即可以通过组织化学染色发现有明显的软骨和细胞外特异性异染物质形成。在OIC-A006诱导骨形成的同时,细胞内smad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当应用RNAi技术阻遏smad4的转录及表达后,OIC-A006的骨诱导活性明显减弱;通过检测在293T细胞中OPN启动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OIC-A006对OPN转录活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认为,OIC-A006呈现类似BMPs的作用,其骨诱导性可通过激活细胞内Smads途径和直接激活OPN启动子二方面的作用而实现的。较之煅烧颗粒骨移植,煅烧颗粒骨复合一定剂量的OIC-A006移植至临界骨缺损后,骨缺损区域骨量增加,骨修复区域增大,骨修复作用明显增强;新骨形成速率提高,骨体积、骨量等多项指标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增多,骨形态塑性明显。含OIC-A006的煅烧颗粒骨复合材料移植呈现出明显的促进骨修复作用。rn 结论:新的合成性小分子化合物OIC-A006可通过增强细胞smad4的作用功效与直接促进OPN启动子转录而发挥骨诱导性;含OIC-A006的煅烧颗粒骨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促进骨修复的作用。
  • 摘要:目的:应用含有神经生长因子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作为神经移植替代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观察其对神经再生的作用。rn 方法:选用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手术造成右后肢坐骨神经长10mm的神经缺损,取兔胫神经制成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电镜及HE染色观察神经基膜管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去细胞前后神经MHCⅡ抗原的变化情况,A组以含有NGF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桥接神经缺损,B组单纯采用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桥接神经缺损,C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术后1个月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即胫后肌群运动诱发电位,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等方法对移植段远端吻合口再生神经纤维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对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密度、直径及雪旺氏细胞的密度进行量化分析。rn 结果:A组在再生神经纤维排列规律化、再生神经髓鞘化、再生神经轴突直径以及再生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均优于B组,与自体神经移植效果相近。rn 结论:经化学萃取的去细胞兔胫神经基膜管能够移植于大鼠,成功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而且复合NGF的去细胞基膜管在神经修复质量上优于单纯的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更加接近自体神经移植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累及股骨头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rn 方法:对1999年2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6例单纯累及股骨头肿瘤病例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7例;年龄9~29岁,平均17.9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69分(38~78分)。所有患者术前经详细的影像学评估后手术治疗。术前活检3例,术中冰冻病理检查3例。所有最终诊断以术后病理为标准。其中软骨母细胞瘤12例、软骨母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邻关节囊肿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所有患者都行肿瘤刮除植骨术,其中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外侧入路,自股骨粗隆经股骨颈肿瘤刮除植骨术:其余15例患者行前外侧入路Smith-Peterson切口经股骨头韧带止点开窗行肿瘤刮除植骨术。其中自体骨植骨9例,异体骨植骨6例,自体骨加异体骨混合植骨1例。rn 结果:随访16例,随访时间平均25个月(6~112个月)。1例行外侧入路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术后6月发现肿瘤复发,其余患者无肿瘤复发。1例软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2个月部分负重后出现股骨头塌陷坏死,6月后改行股骨头切除全髋人工关节置换。其余患者功能良好,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9分(69~98分),比术前提高20分。自体骨植骨患者平均骨愈合时间5.1个月(3~11个月),异体骨植骨患者6.8月(3~13个月),混合植骨患者4个月。rn 结论:单纯累及股骨头的肿瘤不常见,主要为软骨母细胞瘤为主的良性肿瘤。常规应用于骨与软组织肿瘤术前诊断的活检术应用困难,在经过良好的临床及影像学评估后,可不行术前活检或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Smith-Peterson切口前外侧入路经股骨头韧带止点开窗肿瘤刮除植骨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不会引起明显股骨头坏死及严重的髋关节功能障碍。术后植骨愈合前应避免负重,并进行免负重髋关节功能锻炼。
  •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髓腔在MRI上表现为长段异常信号区域的鉴别以及1临床意义。rn 方法: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恶性骨肿瘤患者中,共有15例患者术前MRI显示髓腔内有长段的异常信号,其中一段髓腔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中高信号,另一段髓腔在T1加权像上呈斑片状混杂信号,其信号高于肌肉而低于皮下脂肪,T2抑脂像上也呈斑片状信号。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穿刺活检,骨肉瘤13例,尤文肉瘤2例,位于股骨10例,肱骨5例,其中1例左肱骨骨肉瘤患者还行了右肱骨MRI检查及穿刺活检。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全身骨扫描检查。经过术前化疗后行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瘤段截除、人工关节置换术,2例因为肿瘤累及血管神经束而行截肢术。将术后标本对应术前的MRI图像,分析长段信号异常区域的病理成分,探讨这种信号的鉴别以及在决定截骨平面中的意义。rn 结果:MRI 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中高信号的区域全身骨扫描上显示放射性浓聚,术后病理证实为肿瘤或化疗后坏死;MRI斑片状信号区域在全身骨扫描上无放射性浓聚,病理切片上未见到肿瘤细胞,表现为大量增生的骨髓造血细胞。其中1例左肱骨骨肉瘤患者右肱骨髓腔MRI的T1加权像及T2抑脂像也表现为斑片状信号,骨扫描上无放射性浓聚,穿刺病理显示大量增生的骨髓造血细胞。rn 结论:恶性骨肿瘤髓腔MRI上长段的斑片状信号区域在全身骨扫描上无放射性浓聚,可以帮助鉴别不是肿瘤跳跃灶,其病理实质是骨髓中大量造血细胞增生,骨髓的造血细胞与脂肪细胞的比例改变造成了MRI上信号的异常,可能与恶性骨肿瘤引起的机体造血需求增加、化疗以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有关。这类恶性骨肿瘤患者在进行保肢手术决定截骨平面时,除了应用MRI外,还应该综合临床病史和其他影像资料,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决定。
  • 摘要:目的:应用计算机导航系统,进行术前设计,探讨在术中精确评判骨肿瘤外科切除边界的意义和可行性。rn 方法:2007年11月~2008年11月,共施行红外线主动诱导计算机辅助三维导航下骨肿瘤外科手术50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11~64岁,平均36岁。肿瘤位于骨盆18例;位于脊柱附件2例;位于胫骨近端7例;位于股骨近段13例;位于肱骨近段2例。类肿瘤疾患8例,良性肿瘤21例,恶性肿瘤和骨转移癌21例。术前全部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导入导航系统配置的工作站计算机,术前进行解剖重建,对比CT显示病变的骨窗、软组织窗和增强扫描窗影像,确定肿瘤范围;部分病例经计算机的CT和MR融合功能,显示的髓腔范围确定肿瘤边界;设计术中肿瘤外科边界,并标记。术中导航引导下,精确评判外科切除边界,切除肿瘤。rn 结果:全部病例依照术前设计进行。25例在导航系统指引下,进行精确的切除,肿瘤标本显示了良好的外科切除边界;25例囊内切除,在导航的指引下,确认切刮边界足够。rn 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术前设计肿瘤切除范围;术中依照计划进行手术;确认肿瘤切除边界,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计算机导航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骨肿瘤的精确切除,为重建创造条件。
  • 摘要:目的:评价新型扩张式融合器单枚使用不附加椎弓根螺钉固定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能。rn 方法:6具人体新鲜腰椎标本进行不同分组:(1)正常组;(2)开窗髓核摘除组;(3)螺纹状融合器植入组;(4)矩形式融合器植入组;(5)矩形式融合器植入附加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6)矩形式融合器植入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7)扩张式融合器植入组。融合器均为后路单枚斜向模拟PLIF方式植入,切除椎板范围严格依照融合器的宽度。对腰椎即刻稳定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rn 结果:髓核摘除后,椎间盘强度、轴向刚度、运动范围以及扭转刚度较正常腰椎均明显改变;单独植入3种不同融合器后腰椎稳定性较髓核摘除后提高,但是螺纹状和矩形融合器均未达到正常腰椎的稳定性能,只有扩张式融合器显著超过正常腰椎,并且达到矩形融合器附加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的强度,接近附加双侧螺钉的要求,符合微创手术治疗要求。rn 结论:新型扩张式融合器具有较强的生物力学性能,满足腰椎功能节段术后即刻稳定要求,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轻度退变患者。
  • 摘要:目的:介绍经跗骨窦微创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的方法。rn 方法:2003年9月~2006年8月,对16例1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进行治疗,男14例15足,女2例2足;年龄23~59岁,平均39.2岁;左侧9例,右侧6例,双侧1例。rn 结果:16例17足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45个月,平均18.6个月,术后无1例伤口感染、切口皮肤坏死不愈合,无1例发生腓肠神经损伤,按Maryland评分方法评价术后功能:优7足,良8足,可2足;手术优良率为88.2%。X线片示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体一丘部高度基本恢复正常。rn 结论:经跗骨窦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是一种有效方法,该手术入路创伤小,暴露佳,是距下关节融合术较好的选择。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动力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症,并分析其临床疗效。rn 方法:2006年2月至2006年11月,应用微创动力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共患者共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29-83岁,平均64岁,AO分型,31A1型1例,31A2型8例,31A3型4例。手术对8例患者在牵引床上行闭合复位,5例骨折粉碎严重或闭合复位失败的,行切开复位。术后3~5 d后开始进行髋及膝伸屈锻炼,4~6周开始逐渐负重活动,定期门诊复查。根据Harrin评分标准及判断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rn 结果:手术时间50~13min,平均82min,手术切口在闭合复位内固定的切口长度平均在4.5cm,总的切口长度平均9cm;术中出血量约25~600ml,平均203ml;住院时间3~14天,平均7d。本组13例均获随访,随访6~21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1例子术后6个月因冠心病,房颤死亡。随访过程中未见内固定松动、弯曲、骨折移位,未见螺钉切割、退出及穿透股骨头。未发生切口及骨、关节感染。术后骨折愈合率达100%,髋关节功能Harrin评分标准评定结果优达84.6%,良达15.4%。其中一例发生钢板断裂,骨折未移位,未影响骨折愈合。rn 结论:该器械微创操作、手术损伤小、切口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且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及自由负重,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适用于不同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伴有骨质疏松的病例。但对严重粉碎转子间骨折及内侧弓和后外侧骨质粉碎病例早期活动仍需慎重。
  • 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和临床各种不同的固定及植骨方法的治疗效果。rn 方法:对1998年1月~200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胫骨干骨折骨不连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0例,女12例;年龄平均37.4岁。横断型2例,斜型6例,螺旋型7例,粉碎型47例,其中伴骨缺损者9例。开放性骨折34例,闭合性骨折28例。发生部位上,位于胫骨中下1/3段43例,胫骨中上1/3部位19例。吸烟患者42例,非吸烟患者20例。固定方法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11例,交锁髓内钉固定34例,外固定支架13例,单纯植骨5例。其中13例第一次术后感染患者均采用外固定支架。植骨采用单纯自体骨移植53例,混合同种异体植骨6例。rn 结果:本组患者骨不连的原因分别为局部血供差,机械性不稳定,骨折断端接触不良,感染,吸烟及全身因素等。61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6~2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6个月(4~14个月)。其中53例患者(86%)下肢功能优良,无跛行等后遗症;8例患者(14%)遗留有踱行,邻近关节活动受限,肢体短缩等后遗症。rn 结论: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接的原因很多,如果在初始治疗胫骨骨折采用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降低骨不连的发生率。治疗胫骨骨不连必须首先去除病因,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尽可能选择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对骨折断端的进一步损伤,这样才能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 摘要:目的:总结回顾了自2002年4月以来我院开展的118例全脊椎截骨术患者的术中监护结果。进一步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s)与会脊椎截骨术中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rn 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手术过程中刺激并产生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分别在手术开始、手术过程中及手术结束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最高值、最低值及其变化值(最高值-最低值)。术中监护异常判断标准:波幅峰值下降50%并持续10分钟以上和(或)潜伏期延长超过10%。rn 结果:有8例患者由于MAP的急剧下降而出现一过性SEPs变化,但术后均没有出现神经并发症。所有患者中真阴性率为84.8%,假阴性率为0.8%,真阳性率为6.8%,假阳性率为7.6%。12例患者在截骨矫形过程中出现宽大波形,N50潜伏期明显延长。rn 结论:假阳性率的发生与MAP的变化有较高的相关性。手术过程中脊髓震荡、牵拉、旋转、位移及缺血均可引起SEPs的改变。术中出现宽大波形及N50潜伏期明显延长可能可以作为一种预警标准。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治疗策略。rn 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2月~2007年10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共220例,男153例,女67例,年龄18~66岁,平均36.8岁。其中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123例,采用胸腔镜或头灯光源辅助的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治疗75例,采用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治疗22例。采用Frankel分级评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术前、术后和随访时的X线及CT片比较伤椎Cobb角的矫正和丢失情况,评估椎管减压范围,植骨块位置及愈合情况。rn 结果:220例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189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月~52个月,平均33个月,术后均无神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症状,随访术前不完全性神经损伤的114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Frankel分级1级或1级以上。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手术出血量平均为65 ml,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组平均400 ml,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组,手术时间平均.除1例术中因椎管静脉丛和切除椎体时持续出血达4700 ml外,其余病例术中出血平均1150 ml,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组有6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2例,股外侧皮神经或肋间神经损害2例,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余两组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未发生内固定器松脱、移位及断裂。植骨均融合。所有有椎管占位病例术后CT显示椎管腔扩大,减压彻底。rn 结论:微创手术方式主要应根据胸腰椎骨折的分型不同确定,我们在脊柱三柱理论基础上,主要应用Losd-sharing评分及Gertzbein分型,确立各种微创手术的适应症,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摘要:目的:研究颈椎黄韧带切除的手术方法以及在颈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n 方法:本组25例,男22例,女3例,年龄32岁~68岁;黄韧带压迫部位:12例在C4~C7,9例C3~C7,3例C5~C7,1例C6~C7;21例伴有不同程度颈椎间盘突出及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其中伴有后纵韧带局限性肥厚或骨化者6例。手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常规显露棘突及椎板,先切除棘间组织,再自正中开始切除黄韧带,硬膜即自椎板间膨隆从而显示压迫缓解。12例于术后1周~3个月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或椎体开减槽压植骨融合术。术后用颈领保护3周。rn 结果:25例术后症状即刻改善。随访8个月~10年,平均3年6个月,20例症状缓解,5例部分缓解。后期无复发征象。13例未行融合的颈椎有良好的活动度。JOA评分由术前的7.9±2.2(5~12)改善为术后的15.6±1.4(13~17),改善率86%。rn 结论:1,颈椎棘突椎板间有足够空隙可切除黄韧带。2,对黄韧带肥厚压迫明显的颈椎管狭窄症行后路黄韧带切除术治疗,能有效缓解其压迫症状,从而不必行传统的开门手术,保留了颈椎管及颈后肌肉韧带的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符合止常生理解剖状态,也就避免了开门手术常导致的轴性症状等缺点。3,对合并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或后纵韧带肥厚者,黄韧带切除术后可同期或及早行前路各类手术,并使手术相对安全。
  • 摘要: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冠状面躯干失衡的分型及对截骨矫形术式选择的意义。rn 方法:统计自2000年10月~200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6例,均在我科接受后路三维内固定截骨矫形术,其中男13例,女23例。年龄49~73岁,平均60.1岁。术前Cobb角33°~86°,平均48.3°。术前根据立位全脊柱正位片冠状面平衡将患者分型:A型,C7PL偏距CSVL小于3cm;B型,C7PL偏向腰椎主弯凹侧大于3cm;C型,C7PL偏向腰椎主弯凸侧大于3cm。rn 结果:本组患者随访12个月~5年,平均28个月。根据分型标准,A型10例,B型20例,C型6例。手术策略根据分型选择,A型和B型采用单纯后路顶椎区凸侧入路截骨矫形术,术后Cobb角平均22°,纠正率平均为58%;C型采用后路矫形,后路截骨水平在主弯远端,术后Cobb角平均26°,纠正率平均为40%。两组冠状面平衡均恢复良好,术后A、B、C三组C7PL与CSVL的距离分别为1.1cm,1.8cm和1.7cm,随访时矫正无明显丢失。本组无死亡,无感染等并发症。rn 结论:该分型系统基于退变性腰椎侧凸冠状面平衡状况,根据本分型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截骨矫形策略,使得术后躯干平衡恢复更具可预测性。
  • 摘要:老年性脊柱后凸畸形是指由于年龄、骨质疏松、医源性因素以及既往畸形残留或加重等原因引起的脊柱矢状位排列异常,脊柱后凸角度大于正常值的畸形。老年性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率很高,但现有的分型却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主要根据后凸畸形的病理类型或影像学形态结构分型,对外科治疗的指导性意义不大。
  • 摘要:目的:评价及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喙锁螺钉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临床疗效。rn 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复位后分别应用喙锁螺钉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适度限制肩关节活动,随访观察至骨折愈合后行内固定取出术。应用Constant-Murley法评价肩关节功能。比较取出前后和两组患者的肩关节评分。rn 结果:锁骨钩钢板骨折愈合时间为10.7w,喙锁螺钉为9.3w。两组患者最终肩关节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生内固定松动、移位等。其中锁骨钩钢板组有40%出现肩痛。两组患者取出后肩痛和运动范围均有改善。rn 结论:喙锁螺钉和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临床疗效相似,功能恢复满意。内固定术后限制肩关节活动范围,骨折愈合后尽早取出,能有效避免内固定并发症。
  •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肱骨外髁骨折后骨不连伴肘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rn 方法:自2004年6月~2006年10月收治肱骨外髁骨折后骨不连伴肘外翻畸形的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8~17岁,平均12.8岁,外伤到手术治疗的时间为4年~12年,平均8年,术前肘外翻角25~55°,平均44.2°,1例伴有尺神经炎,均行髁上内翻楔形短缩截骨和外侧柱重建内固定术治疗。rn 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8月,平均17.2月,均获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髁上内翻楔形短缩截骨区为6周,外侧柱重建区为3-6月,最后一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100~135°,平均121°,伸直0°~30°,平均13°,肘外翻角-5~10°,平均2°.根据Jupiter等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2例,良2例,可1例,1例术后出现桡神经牵拉损伤表现,3月时完全恢复,无其他并发症。rn 结论:髁上内翻楔型短缩截骨和外侧柱重建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肱骨外髁骨折后骨不连伴肘外翻畸形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