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一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C1-2不稳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C1-2不稳

摘要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rn 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C1-2不稳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17-71岁,平均43.5岁。其中AndersonⅡ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共21例,上颈椎肿瘤1例,先天性游离齿突并寰枢椎不稳5例。所有患者均有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活动受限。根据JOA17分评分法,术前评分5.3~11.9分,平均8.6分。寰椎椎弓根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18~20 mm与后弓下缘以上2 mm的交点处,钉道与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螺钉头端向头侧倾斜约5°~10°。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方向与矢状面夹角约15°~20°,与横断面夹角约30°。rn 结果:27例患者共置入螺钉108枚,其中有3例在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时,其后弓破裂,采用直接将螺钉固定在寰椎侧块上。有2例在枢椎椎弓根螺钉术后CT显示,一侧螺钉部分进入椎动脉孔,另一例螺钉偏内致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均无神经症状。术后X线片及CT显示其余螺钉寰枢椎侧块和椎弓根螺钉位置伞部良好,寰枢关节复位良好。手术时间1~3小时,出血量100~400ml,术有2例在剥离寰椎后弓下缘时,损伤静脉丛,但成功止血。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2月,平均26月。术后JOA评分13.2~6.8分,平均14.8分。未发现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所有患者固定良好,22例植骨术后均已达到骨性融合。rn 结论: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