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反应热

反应热

反应热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72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4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385151篇;相关期刊332种,包括中学化学、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中学生数理化(高二高三版)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2年全国第十一届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等;反应热的相关文献由1367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秀芳、陆诗建、仝胜录等。

反应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4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85151 占比:99.86%

总计:385686篇

反应热—发文趋势图

反应热

-研究学者

  • 于秀芳
  • 陆诗建
  • 仝胜录
  • 何璐
  • 张建
  • 张鹏
  • 朱勇
  • 解强
  • 陈文胜
  • A·K·谢卡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付前; 董顺
    • 摘要: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化学反应与能量部分的要求为:认识化学能可以与热能、电能等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能量的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用焓变表示,了解盖斯定律及其简单应用.
    • 成昌华
    • 摘要: 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后的溶液温度变化值,用磁力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将实验所得的数据代入预先编制好的Excel表格中,计算机自动计算出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提高了实验精确度,简化了实验操作和运算过程,为重复实验提供保证。
    • 苏雨禾
    • 摘要: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但中学现有的测定装置却存在诸多缺陷,为解决该问题,借助手持技术改进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装置,改进后的装置使用简单、省时,实验结果精确、直观,适合高中化学教学使用。
    • 王龙延; 宋业恒; 陈曼桥; 唐娉玺; 经铁; 王宝石
    • 摘要: 在分析现有催化裂化反应热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典型反应计算催化裂化反应热的方法(简称典型反应法)。该方法把流化催化裂化装置(FCCU)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划分为裂解、脱氢、氢转移、异构化、H_(2)S生成和缩合生焦6类典型化学反应,利用每类典型反应的热效应数据和反应数量来计算催化裂化的反应热。用该方法计算了6套大型工业FCCU的反应热数据,并与分子膨胀法、催化焦法和反应-再生系统热平衡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典型反应法因考虑了氢转移和异构化等二次反应放热,计算得到的反应热平均比分子膨胀法和催化焦法低45.8%和31.8%,比反应-再生系统热平衡法高77.8%,但低于基于碳差法催化剂循环量的反应系统热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
    • 朱旭文
    • 摘要: 以“南京天然气定价”为讨论主题,开展“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教学。在主题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主动调用反应热反应热的测定、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等相关概念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主动设计了学习路径,还体会到了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的成就感。
    • 黄志亮; 王怀兴; 阳同光; 黎灿兵; 李航洋
    • 摘要: 针对储能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的安全问题,开发一种高效锂离子软包电池内部温度压力模拟方法,为储能系统提供电池状态实时监测工具。首先,通过融合化学反应模型、热路模型和膨胀模型,将软包电池内部生热、产气、传热、膨胀等过程集成到统一的计算框架中。其次,建立基于微分方程组的软包电池温度、压力计算模型,反应模型和热路模型通过温度、生热率等状态参数彼此耦合。再次,将该方法应用于4款电池样本进行温度、压力模拟。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表明,该方法能高效计算锂离子软包电池内部温度和压力,最大模拟误差小于4%,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并且,该方法求解过程无需调用耗时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计算效率高。
    • 钟佳琪; 邢泽铭; 李晓雷
    • 摘要: 以1,3,3-三甲基-1-苯基茚满为原料,与硝-硫混酸进行硝化反应合成5(6)-硝基-1-(4-硝基苯基)-1,3,3-三甲基茚满(DNPI),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硝化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物料配比进行考察。结果表明:n(1,3,3-三甲基-1-苯基茚满)∶n(硝酸)∶n(硫酸)=1.00∶2.15∶6.00,氯仿为溶剂,在25°C下反应时间3 h,DNPI的粗收率为98.6%。对优化后的工艺进行反应热安全风险测试和评估,得到硝化反应工艺的危险度等级为1级。
    • 尹常杰; 郑虹; 张秋禹; 尹德忠
    • 摘要: 以硫酸铜和锌粉反应为实验对象,设计并制作了一台化学反应热测定仪。该实验仪器由加料、搅拌、反应、计时和测温5个子模块组成;使用自动冲压加料设备加入锌粉,实现了加料的自动化;利用计时和测温模块同步开始计时、测温,进一步减少人为读数引入的误差。利用该仪器测定了硫酸铜溶液和锌粉的化学反应热,探讨了各种实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铜溶液浓度和锌粉加入质量的增加,得到的反应热值的相对误差先减小后增加;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测定的化学反应热的相对误差逐渐减少。当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硫酸铜溶液浓度为0.10 mol/L,锌粉质量为4 g时,可得到较为准确的反应热数值。
    • 姚双双
    • 摘要: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随着物质的变化,能量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者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就是反应热。一、与反应热有关的概念1.焓变。焓变是定量地研究25°C、101 kPa时每摩尔化学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或热量)的物理量,符号为ΔH,焓变的常用单位为kJ·mol-1。2.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 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 许启跃; 刘辉; 叶树亮
    • 摘要: 反应量热是化工行业中主要热分析技术之一,可以为反应过程安全评估提供大量有效的数据。反应热Q的测量过程中,反应器与夹套间传热因子UA(U为总传热系数、A为传热面积)的获取是一个关键步骤,目前通用的测量方法是在反应前后进行校准,但其结果不能代表反应过程中UA的动态变化。研究传热因子连续估计方法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量热数据,为反应器的开发及工艺优化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指导。对于实验室规模小型反应器,温度振荡量热法(temperature oscillation calorimetry, TOC)是一种连续估计UA和Q的有效方法,从研究历史、原理、参数计算、仿真研究及方法评价对TOC进行了详细总结,仿真结果阐明了该方法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对于体积较大的反应器,状态估计技术则是更为广泛使用的一类量热参数连续估计方法,综述了自适应量热法、级联量热法和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 EKF)3种状态估计技术,其中展现了EKF在不同体积反应器中连续估计UA和Q的模拟研究结果。最后,对比分析了温度振荡量热法和状态估计技术的优缺点、适用性等相关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反应器量热技术进行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