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性能
压实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474594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城市建设、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六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 、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论坛、2012全国公路筑机科技创新论坛等;压实性能的相关文献由18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守城、严战友、刘书萍等。
压实性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74594篇
占比:99.98%
总计:474683篇
压实性能
-研究学者
- 张守城
- 严战友
- 刘书萍
- 刘红峰
- 商庆森
- 徐伟荣
- 李兵
- 王燕
- 王磊
- 舒玉
- 赵娟
- 赵晓霞
- Barbara Fretter
- Benjamin Frindt
- FENG Yan-jin
- Jorg Pieper
- LI Hui
- LIU Li-ping
- MING Huajun
- Mathias Hucke
- PENG Fan
- Robert F.Lammens
- SHAO Hui-jun
- SUN Li-jun
- TAN Yunzhi
- ZHAO Xiaoxia
- 万一品
- 严俊
- 任艳
- 但汉成
- 何春来
- 何杰
- 何桂平
- 佟金
- 傅华
- 关宏信
- 关瑞士
- 冯艳瑾
- 凌华
- 刘亮
- 刘俊芳
- 刘卫卫
- 刘国才
- 刘文兴
- 刘晓东
- 刘治中
- 刘洪海
- 刘长波
- 刘项
- 刘黎萍
-
-
关宏信;
杨宇轩;
曾勇;
李兵
-
-
摘要:
【目的】探究传统路面组合结构层间界面薄弱的问题。【方法】设计了区别于AC-16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的沥青混合料TS-16。针对TS-16、AC-16沥青混合料和传统沥青路面双层结构,开展了压实性能、路用性能试验以及不同加载速率和温度下的直剪试验。【结果】4种沥青混合料易压实性能的排序为TS-16A>TS-16B>TS-16C>AC-16,其中TS-16A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均最佳。【结论】单层沥青混合料直剪强度远高于双层结构,而且越易压实的沥青混合料,其抗剪性能越好。
-
-
许春林;
邓胜勇
-
-
摘要:
通过增设梗签回收装置,解决了切梗丝时刀门处烟梗不规则而形成的“空洞”现象,减少了“空洞”造成的烟梗经刀门时压实力的突然释放而由“切削力”变为“刮削力”,从而将烟梗刮出刀门区域形成的“梗签”。通过烟梗压实性能的提高,一方面减少了梗签造成的原材料消耗;另一方面减少了处理梗签采用压棒后掩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思想。
-
-
曾维樵;
黄啟波;
刘长波
-
-
摘要:
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是建筑垃圾经过破碎、砖混分离一系列工艺处理后的产物。目前尽管对再生骨料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再生集料对沥青混合料压实性能的影响研究仍然相对缺乏。为了探究再生集料沥青混凝土的压实行为特征,本研究基于X-rayCT扫描仪获取再生集料形貌特征,采用不同再生集料用量制备沥青混合料,通过旋转压实试验获取再生集料沥青混凝土的压实行为曲线,并计算相应施工密实能量指数CEI,进而分析再生集料对沥青混凝土压实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集料颗粒的形貌特征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流变行为;三维球形度和三维针片状指数与沥青混凝土压实特征的相关性高于三维棱角性指数和三维纹理指数;与天然骨料相比,多孔水泥砂浆使得再生集料具有更复杂的形态特征。研究论证了再生集料形貌对沥青混凝土压实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再生集料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
夏庆宇
-
-
摘要:
针对高架桥面沥青铺装避免振动碾压的要求,通过马歇尔击实法及Superpave旋转压实法两种沥青混合料成型方法,测试在相同压实功作用下,选用不同原材料的SMA-13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及马歇尔试验结果的变化情况,以及具有相同初始质量及相同成型高度情况下的压实功,探讨不同原材料制备的SMA-13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结果 表明:采用RST-B2作为改性剂、聚酯纤维作为纤维稳定剂制备的SMA-13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相比其他原材料组合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佳的可压实性能,其达到标准高度所需的压实功较小,这为最终实现静碾压实(无振动压实)创造了必要条件.
-
-
卜胤;
吴钟良
-
-
摘要:
采用集料图像测量系统(AIMSⅡ)测量粗集料的形态特征,通过梯度棱角指标定量评价粗集料的棱角性.采用SGC旋转压实仪成型由经过0次、300次和1000次磨耗的粗集料拌制的沥青混合料试件,通过压实速率、剪切力峰值、劲度模量增长速率等表征压实特性的指标,评价粗集料形态特征对沥青混合料压实性能的影响,并建立粗集料形态特征与不同结构类型沥青混合料压实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粗集料棱角性的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剪切力峰值及对应的压实次数均减少,劲度增长速率变大,沥青混合料越易于压实,对悬浮密实和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粗集料梯度棱角指标与沥青混合料压实性能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但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相关程度更高.
-
-
-
张清珠;
李兵;
魏玉兰;
徐云杰;
张金波;
李默;
佟金
-
-
摘要:
前期土槽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镇压辊相比,采用Q235制成的正12面体仿生镇压辊的防壅土效果显著,但无法起到减粘降阻的效果.为此,采用有限元方法,从Mises应力云图、接触面积和位移云图3方面对比了正12面体仿生镇压辊和传统镇压辊的压实效果.结果表明:正12面体仿生镇压辊作用于土壤的Mises应力比传统镇压辊增加了40.07%,有利于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正12面体仿生镇压辊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比传统镇压辊高3.10%,意味着正12面体仿生镇压辊起不到防粘的作用;正12面体仿生镇压辊对应土壤模型节点在X方向的位移比传统镇压辊降低5.88%,证实正12面体仿生镇压辊能起到一定的防壅土作用;两种镇压辊对土壤造成的Y方向的扰动范围及位移变化量相差不大,表明两种镇压辊压后土壤容重接近;正12面体仿生镇压辊造成土壤Z方向位移变化的最大值比传统镇压辊高出5.04%,意味着正12面体仿生镇压辊消耗的功要略高于传统镇压辊,与土槽试验结果吻合.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机械触土部件压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提供数值模拟方法.
-
-
陈刊
-
-
摘要:
温再生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材料使用,它的压实性能直接影响着路面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品质,探求温再生混合料的压实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旧料种类、旧料掺量、新集料加热温度、旧料加热温度、击实功等主要影响温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性能的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旧料掺量越高,旧料加热温度对温再生混合料压实性能的影响越显著。旧料掺量较高时,建议使用较高温度(如100°C)对旧料进行预热,以保证温再生混合料的压实性能。旧料加热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旧料掺量的增加,提高新料加热温度对温再生混合料压实性能的提升效果有逐渐减弱的趋势,而增加击实功对压实性能的影响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
-
开鑫;
刘亮;
杨海华
-
-
摘要:
在夏季高温气候沥青混凝土心墙连续多层施工时,为减少等待结合面温度降至规范要求上限值90°C的时间,通过室内试验模拟结合面温度提高后心墙连续两层铺筑的情况,分别研究了结合面温度在90°C、100°C、110°C情况下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性和变形情况,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论证。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心墙沥青混凝土结合面温度降至100°C时,上层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为2.88%,下层沥青混凝土的最大侧向应变值为2.78%;结合面温度为110°C时,上层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为3.85%,下层沥青混凝土的最大侧向应变值为4.00%。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结合面温度为100°C时的上层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和渗透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沥青混凝土心墙连续多层碾压时,结合面温度提高至100°C的施工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
-
-
-
-
马正好
- 《上海市公路学会第七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公路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报告会》
| 2018年
-
摘要:
滨海地区盐渍土分布广泛,但多属软弱黏土,且环境敏感性强,不宜直接用作路基填料.研究从滨海盐渍土的工程应用角度出发,考虑水盐环境的影响,采用拟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其进行水泥石灰综合处治路用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石灰处治滨海盐渍土的压实性能得到改善;水泥掺量对处治土强度贡献最大、石灰掺量次之、水盐环境影响最小,且盐水环境对水泥石灰处治土早期强度的促进作用明显;处治配比合适的水泥石灰处治滨海盐渍土可用作路基填料,推荐采用3%石灰+3%水泥或2%石灰+3%水泥配比对滨海盐渍土进行处治.
-
-
申泽辉;
廖传飞;
胡超;
张程锋;
张季如
- 《第六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用试验方法对建筑渣土的颗粒组成、级配特征等展开研究,将建筑渣土和黏土以不同的掺量比进行混合,制备得到不同掺量下的渣土混合料.利用电动击实仪对渣土混合料进行击实试验,获得试样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比较不同掺渣量对渣土混合料对渣土混合料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掺渣量.通过对比击实前后渣土料级配曲线的演变实现了渣土料破碎状况的量化分析,明确颗粒破碎率对渣土混合料压实性能的影响机制.
-
-
张守城
- 《2012全国公路筑机科技创新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不同成型温度下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曲线进行试验研究,探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与抗车辙性能,并通过室内成型试验,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性质进行分析,得出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温度可较热拌沥青混合料降低20°C左右的结论.
-
-
-
-
张守城
- 《第五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不同成型温度下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曲线进行试验研究,探讨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与抗车辙性能,并通过室内成型试验,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性质进行分析,得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温度可较热拌沥青混合料降低20°C左右的结论.
-
-
- 《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学术大会》
| 2008年
-
摘要:
在黄河冲积平原的濮信高速公路沿线的3个填料场采取典型的水成粉质土土样,在室内进行大量的标准击实、静力压实试验获得试验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某些粉质土的标准击实曲线具有多峰值点特征;粉质土的压实性能不仅与颗粒级配有关,而且与液限有关;孔隙率不能作为粉质土路基压实的唯一标准;达到相同压实度时静力压实功比击实功小.依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粉质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的关键工序,即在每一层摊铺压实前,应将上分层表层拉毛,压实时首先采用静力碾压3~5遍,再采用冲击和振动机械压实.
-
-
苏跃宏;
刘俊芳;
刘文兴
- 《华东公路发展研讨会暨2006年华东公路科技情报网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我国西部多是沙漠地带,富产风积砂,对风积砂进行压实性能和承载力研究,可为风积砂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利用土工织物对风积砂土进行改良和加固,可使风积砂土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拉拔摩擦试验,分析了风积砂土与不同土工格栅的界面摩擦特性规律,为工程应用提供设计参数,并为工程稳定性与变形分析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