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腐蚀
加速腐蚀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94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航空、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91311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复合材料学报、山东冶金、装备环境工程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七届海峡两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讨会、2007中国四川电镀、涂料涂装学术年会、2007年全国氢脆与应力腐蚀及工程应用学术研讨会等;加速腐蚀的相关文献由852位作者贡献,包括封坤、徐凯、李德斌等。
加速腐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1311篇
占比:99.88%
总计:91423篇
加速腐蚀
-研究学者
- 封坤
- 徐凯
- 李德斌
- 苟超
- 贺小帆
- 陈龙
- 丁蛟腾
- 刘文珽
- 刘欣
- 王振尧
- 许亮
- 陈钦芳
- 马臻
- 刘治国
- 田旭
- 穆志韬
- 苏林王
- 裴锋
- 赵晓宏
- 何川
- 刘四进
- 安哲立
- 徐大忠
- 李国豹
- 贾蕗路
- 韩薇
- 刑文平
- 刘强强
- 周林
- 姚琦
- 柯伟
- 胡若邻
- 萧澎伟
- 陈惠玲
- 魏雨
- 乔垚明
- 于金山
- 任汉涛
- 冯晓莉
- 凌祥
- 刘仕城
- 刘克成
- 刘毅
- 刘诗净
- 刘铁根
- 卢立秋
- 向恩泽
- 吴刚
- 吴细毛
- 周怡琳
-
-
徐立;
周学杰;
郑鹏华;
吴建平;
吴军
-
-
摘要:
为了评价武汉土壤对Q235钢的腐蚀性,通过对湖北武汉地区典型土壤进行取样,成分分析,采用实际土壤埋片试验和控制温度、湿度的加速腐蚀试验,应用超景深显微镜、聚焦离子束扫面电镜(FIB-SEM),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研究了Q235钢在武汉土壤中的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武汉土壤环境为“轻”腐蚀等级,Q235钢发生了由非均匀腐蚀向全面腐蚀的转变,表面出现了点蚀和剥落,且其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并趋于稳定。随着腐蚀的进行,Q235钢的自腐蚀电位上升,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综上,Q235钢在武汉土壤环境中抗腐蚀性能尚可,适合作为结构材料大量使用。
-
-
刘治国;
张世录;
李心舒;
王莉
-
-
摘要:
为考核某新型航空电泳涂料海洋环境下耐蚀性,设计了模拟海洋环境的仿真加速腐蚀试验方案,依据试验方案开展该新型涂料试件的8个当量日历年限的加速腐蚀试验,并对每个年限后预腐蚀涂料试件再开展电化学腐蚀试验,结合宏观腐蚀形貌观测分析与电化学阻抗分析技术,对上述两种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究涂料在典型海洋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发现:涂料在第6个当量日历年限后在试件边缘部位开始出现变色、起泡,后逐渐加重。与之对应的是阻抗模值|Z|_(0.1 Hz)从第2周期状态下的4.46×10^(4)Ω·cm^(2)逐渐衰减到第8周期时的2.10×10^(4)Ω·cm^(2),说明涂料的防护性能呈下降趋势变化。
-
-
郭宏超;
魏欢欢;
杨迪雄;
刘云贺;
王振山;
田建勃
-
-
摘要:
根据海洋浪溅区的特征,对Q690高强钢材进行了室内加速腐蚀与高周疲劳试验,拟合不同腐蚀周期试件的S-N曲线,研究了腐蚀损伤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损伤理论分析了钢材腐蚀疲劳破坏程度,通过断口微观扫描揭示了裂纹扩展规律.结果 表明:随着腐蚀周期增加,钢材损伤程度逐渐增大,腐蚀100d的质量损失率ηs和腐蚀速率K分别为7.21%、1.342mm/a.Q690高强钢的疲劳寿命受应力水平和腐蚀损伤耦合影响程度明显,在低应力水平下,腐蚀周期为60d时,试件的疲劳极限值降低了30.15%.损伤指数可以反映腐蚀疲劳中材料内部的损伤规律,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损伤程度提高,疲劳裂纹间距增大.
-
-
田鹏辉;
谭波;
童雪芳;
江培柯;
王湘汉
-
-
摘要:
通过溶液加速腐蚀试验和电偶加速腐蚀试验对比,研究了我国目前使用较多的几种新型接地材料的耐蚀性,并对比分析了酸碱性环境中各种材料的溶液加速腐蚀速率和电偶加速腐蚀速率.结果表明:在酸性环境中,不锈钢、高硅铬铁和碳纳米改性材料具备良好的耐蚀性,其中高硅铬铁的电偶腐蚀速率最小;在碱性环境中,不锈钢、高硅铬铁和石墨烯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耐蚀性,其中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偶腐蚀速率最小;在中性环境中,不锈钢和高硅铬铁都具备良好的耐蚀性,不锈钢的耐电偶腐蚀性能更好.
-
-
桂根生
-
-
摘要:
本文以车用镀锌钢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其在大气腐蚀环境、中性盐雾腐蚀、循环腐蚀盐雾条件下的腐蚀行为.采用电化学、微观表征和失重法等分析手段多维度探讨了镀锌钢在三种典型腐蚀条件下的腐蚀规律.提出了镀锌材料腐蚀拟合矩阵,量化分析了不同腐蚀环境条件下的材料腐蚀特征,为探索汽车评估方法缩短腐蚀试验周期、加快腐蚀验证进度提供借鉴.
-
-
申媛媛;
董耀华;
李庆宏;
朱红玲;
董丽华;
尹衍升
-
-
摘要:
目的研究切削乳化液中滋生的微生物对铝合金工件腐蚀行为的影响及腐蚀作用规律,为避免微生物引起铝合金工件的腐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方法,分别研究微生物对铝合金腐蚀形貌的影响及腐蚀产物组成,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铝合金表面的点蚀分布情况,最后利用电化学方法分析铝合金表面的腐蚀电化学特性。结果在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切削乳化液中,铝合金工件的腐蚀更为严重,铝合金表面被微生物附着,形成不均匀的腐蚀产物膜和生物膜。除去表面膜层后,发现了明显的点蚀坑,而且点蚀坑的数量多、深度大,最深达到17.7μm。而在灭菌的切削乳化液中,铝合金表面仅有乳化物附着,而且较为均匀。除去膜层后,表面划痕明显,无点蚀现象。电化学结果也表明,在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切削乳化液中,铝合金的电荷转移电阻Rct逐渐减小,从浸泡3 d时的23 kΩ降到15 d后的8.3 kΩ,铝合金的腐蚀速率明显增大。结论切削乳化液中滋生的微生物明显加速了铝合金的腐蚀。
-
-
-
徐善华;
聂彪;
张海江
-
-
摘要:
为了得到锈蚀钢梁时变可靠度,对9组试件分别开展了加速腐蚀试验和单调拉伸试验.测得了锈蚀深度三维坐标数据和锈蚀钢材名义屈服强度,统计分析了锈蚀深度和名义屈服强度概率模型.建立了锈蚀钢梁功能函数,结合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得到了锈蚀钢梁时变失效概率和可靠指标,并与蒙特卡洛方法(MCS)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钢板表面锈蚀深度和名义屈服强度服从正态分布;随着腐蚀时间增加,锈蚀深度均值和标准差不断增大;随着失重率增加,名义屈服强度均值不断减小而标准差不断增大;概率密度演化方法与MCS计算结果较接近,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锈蚀深度和强度的随机性对锈蚀钢梁可靠度影响较大.
-
-
刘刚;
黄涛;
陈波;
沈锋;
毛一玫
-
-
摘要:
钢筋锈蚀作为影响锚固体系耐久性能的影响因素之一,对钢筋与砂浆间的粘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法拉第定律对钢筋进行加速腐蚀试验,得到不同腐蚀率的钢筋砂浆拉拔试件.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不同锈蚀率下界面粘结性能的退化规律.结果 表明:钢筋在低锈蚀率的情况下与砂浆的界面粘结强度有所提高,后随锈蚀率的增加,粘结强度逐渐降低,相关钢筋—砂浆界面粘结性能退化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
-
-
-
王彬彬;
王振尧;
汪川;
韩薇;
柯伟
- 《第七届海峡两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通过以稀释十倍的饱和盐湖水溶液为浸渍介质的干湿循环加速腐蚀试验,利用失重分析、表面及截面形貌观察、腐蚀产物及元素分布分析,研究了LC4铝合金在模拟盐湖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LC4腐蚀失重与腐蚀时间呈线性关系;有明显晶间腐蚀且主要位于表面细小晶粒处;出现了轻微剥蚀现象;主要腐蚀产物为Mg2Al(OH)7;不同挂样角度对腐蚀失重量及宏观形貌有较大影响.对比盐湖大气环境中LC4的腐蚀失重,加速试验240小时未达现场样半年失重量,间接说明了现场腐蚀环境苛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