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腐蚀

土壤腐蚀

土壤腐蚀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12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石油、天然气工业、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5篇、会议论文88篇、专利文献128810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油气田地面工程等; 相关会议60种,包括2012全国油气田管线及储罐腐蚀与控制技术应用研讨会、第六届全国腐蚀大会、中国通信学会2010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等;土壤腐蚀的相关文献由1259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成、王永红、张淑泉等。

土壤腐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5 占比:0.34%

会议论文>

论文:88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28810 占比:99.59%

总计:129343篇

土壤腐蚀—发文趋势图

土壤腐蚀

-研究学者

  • 孙成
  • 王永红
  • 张淑泉
  • 鹿中晖
  • 李洪锡
  • 李晓刚
  • 银耀德
  • 李英志
  • 翁永基
  • 孟厦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诗喆
    • 摘要: 本文以Q235B钢与L245钢为例,使用电化学方案对两种材质钢外部土壤腐蚀效果进行试验对比分析。其中QL245钢平均腐蚀速率是0.01770mm/a,而Q2358是0.01897mm/a;L245钢与Q2358钢相比,其热力学稳定性较差,但是在耐蚀性方面,却明显比Q2358钢好;L245钢的腐蚀速率先是慢慢变小然后迅速下降,而Q2358则是先上升再下降。L245钢与Q2358钢在饱和水状态下土壤环境中相比,前者的耐蚀性明显更好一些。
    • 陈云翔; 林德源; 范晓磊; 张俊喜; 洪毅成; 蔡建宾
    • 摘要: 采用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土壤模拟液中电偶电流测试、丝束电极以及扫描振荡电极技术(SVET)研究了在不同pH土壤模拟液中Cu/Zn电偶对的电偶腐蚀程度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介质pH的降低,Cu/Zn电偶对的腐蚀速率增加。并且在Cu/Zn电偶对形成的电场作用下铜锌电偶对中锌的腐蚀主要发生在铜/锌电偶对界面附近。
    • 徐立; 周学杰; 郑鹏华; 吴建平; 吴军
    • 摘要: 为了评价武汉土壤对Q235钢的腐蚀性,通过对湖北武汉地区典型土壤进行取样,成分分析,采用实际土壤埋片试验和控制温度、湿度的加速腐蚀试验,应用超景深显微镜、聚焦离子束扫面电镜(FIB-SEM),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研究了Q235钢在武汉土壤中的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武汉土壤环境为“轻”腐蚀等级,Q235钢发生了由非均匀腐蚀向全面腐蚀的转变,表面出现了点蚀和剥落,且其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并趋于稳定。随着腐蚀的进行,Q235钢的自腐蚀电位上升,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综上,Q235钢在武汉土壤环境中抗腐蚀性能尚可,适合作为结构材料大量使用。
    • 摘要: 我国输变电设施接地材料以碳钢为主,且大多服役于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土壤中,其腐蚀失效问题较突出,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现多采用定期开挖检查方法进行维护改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易出现频繁开挖情况。
    • 黄呈帅; 郭永超; 罗志鹏; 王俊
    • 摘要: 为分析X52钢在西部地区土壤环境中的腐蚀机制,以安塞土壤环境为基础,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电化学阻抗技术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和离子浓度对X52钢腐蚀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X52钢在20%含水量安塞土壤介质中的电荷转移电阻远大于在高含水量土壤介质中的;腐蚀速率随土壤中含水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含水量安塞土壤介质中X52钢表面存在少量腐蚀坑,增加土壤含水量导致腐蚀坑数量显著增加,同时发现腐蚀产物颗粒底部呈现溃疡状腐蚀形貌。NS4土壤模拟溶液中的阴离子浓度大于安塞土壤模拟溶液的,导致X52钢在NS4模拟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较差;EIS结果表明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增加降低了溶液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促使电极反应从活化控制转变为浓度扩散控制。
    • 邓志勇; 刘兰兰; 李文波; 钟桢; 徐德来; 吴志田
    • 摘要: 本文利用电导率测试、电化学测试和宏微观形貌分析,研究了石墨对钠基膨润土中Q23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石墨含量的升高,钠基膨润土电导率增加。膨润土中添加的石墨可以显著地降低了Q235钢腐蚀反应电阻,提高了其均匀腐蚀速率,增强其局部腐蚀敏感性,而且这种加速作用可以持续保持。基于Na基膨润土开发缓蚀降阻剂时,建议添加约10%的石墨粉用于提高Na基膨润土的导电性能,同时采用缓释剂的方法降低膨润土的腐蚀性。
    • 张锋; 马思想; 房海峰; 孙作峰; 李红萌; 孙旺; 常顺; 李岩; 林斌
    • 摘要: 土壤腐蚀性评价是接地网采取腐蚀防护措施的重要依据,客观的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对国内外土壤腐蚀性评价方法以及相关标准或规范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比较了各种主流试验方法或测试技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土壤腐蚀性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
    • 胡毅捷; 张蓓; 夏培朝; 邵安定; 陈建立
    • 摘要: 刘家洼遗址出土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对研究春秋早期芮国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青铜器受到长期腐蚀影响,其蕴含的部分信息可能发生损失。为研究刘家洼青铜器的工艺、保存状况与稳定性,揭示关中东部黄土塬区出土青铜器的土壤腐蚀特征,并为文物保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本工作对刘家洼青铜器腐蚀成因进行综合研究。本工作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刘家洼遗址出土6件青铜器样品的锈蚀物相与锈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青铜器腐蚀产物以赤铜矿、孔雀石以及白铅矿为主。部分青铜器表面存在浅绿色粉状腐蚀产物,但并非含氯腐蚀产物。刘家洼青铜器锈层结构自金属基体向外依次为过渡层、原始表面内非金属层、原始界面、原始表面外原位沉积层及扩散沉积层。原始界面内非金属层Cu/Sn值低于基体,表明基体内的铜元素腐蚀后向外迁移以及锡元素腐蚀后形成锡石原位沉积。原始界面外Cu/Sn比值显著高于原始界面内非金属层,表明外迁的铜离子在埋藏环境作用下沉积。本工作通过对青铜器附着土壤样品pH值、氧化还原电位以及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刘家洼青铜器埋藏环境为弱碱性氧化型环境,土壤中氯离子含量不高,这与出土青铜器的腐蚀状态相吻合。因此在不影响艺术价值的情况下,保护修复时应尽可能保留这批青铜器的腐蚀产物。陕西地区部分弱碱性低氯埋藏条件出土青铜器在后期发现的碱式氯化铜应受保存环境影响所致,故刘家洼青铜器需重视后期保存条件的控制。相较于以往陕西地区出土青铜器腐蚀研究,本工作以刘家洼青铜器的分析结果提出以下认识:1)青铜器内部由于局部腐蚀的不断发生,各位点腐蚀属性不断发生变化,故青铜器内部腐蚀反应环境不等同于土壤埋藏环境而呈弱酸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pH条件下腐蚀产物溶解度的计算确定金属内部弱酸性腐蚀条件下铜、铅为离子态存在发生迁移,迁移至弱碱性埋藏环境后发生沉积反应,而锡石仅在强酸性的条件下才可溶解。2)基于腐蚀层内锡元素的含量分析,认为部分青铜器表面较为纯净的赤铜矿层是由一价铜离子微弱迁移并在青铜器原始界面外原位沉积形成,原始界面内非金属层与赤铜矿层之间为原始界面。刘家洼遗址出土青铜器是锈层结构代表了弱碱性低氯埋藏环境下青铜器的腐蚀特征,对揭示青铜器腐蚀成因与埋藏环境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埋藏环境下青铜器在金属氧化为离子后的迁移与沉积过程存在差异,可为中国南北不同地区出土青铜器不同腐蚀结构成因提供参考。
    • 周朝刚; 胡锦榛; 陈庆功; 陈琪雅; 王书桓; 艾立群
    • 摘要: 阐述了X80钢在土壤、海水、酸雨和油田采出水等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对目前X80钢的防腐蚀措施进行了介绍,包括阴极保护、防护涂层、缓蚀剂和表面处理等技术。最后,对X80钢腐蚀研究和防腐蚀措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摘要: 我国输变电设施接地材料以碳钢为主,且大多服役于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土壤中,其腐蚀失效问题较突出,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现多采用定期开挖检查方法进行维护改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易出现频繁开挖情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