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冰雹云

冰雹云

冰雹云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98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1篇、会议论文64篇、专利文献21241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大气科学、干旱气象、气象研究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广西省气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冰雹云的相关文献由571位作者贡献,包括曾勇、宫福久、肖辉等。

冰雹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1 占比:1.07%

会议论文>

论文:64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21241 占比:98.63%

总计:21536篇

冰雹云—发文趋势图

冰雹云

-研究学者

  • 曾勇
  • 宫福久
  • 肖辉
  • 邹书平
  • 康凤琴
  • 樊鹏
  • 洪延超
  • 周丽娜
  • 杨哲
  • 郭学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小红; 余兴; 刘贵华; 岳治国; 朱延年
    • 摘要: 利用陕西、山东、贵州和新疆等地近十年日间降雹记录和对应的极轨卫星数据,采用卫星云微物理反演技术,定量分析冰雹云微物理特征,比较不同地区间差异,并利用FY-4A静止卫星定量分析一次冰雹过程云微物理特征演变,探讨冰雹云卫星识别预警应用潜力。结果表明:(1)陕西、山东等地冰雹云微物理特征具有一致性,卫星早期识别指标为:晶化温度(T_(g))较冷,均值为−33°C;全部冰晶化时T_(g)对应的云粒子有效半径r_(e) (表征为r_(eg))未饱和(<40μm),均值36.9μm,且r_(eg)越小冰雹云越强;云顶呈现r_(e) 随高度减小带。(2)各地冰雹云早期识别指标在数值上存在一定差异,实际应用时应针对各地进行相应调整。(3)在静止卫星上,冰雹云微物理特征与极轨卫星相一致,将早期识别指标应用于FY-4A静止卫星,跟踪云团发展演变,实现自动预警。(4)经过4次降雹过程中应用,FY-4A卫星自动预警与实况吻合22次,漏报2次,自动预警平均提前约2小时。FY-4A卫星自动预警对及时有效组织实施人工防雹作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于水燕; 毕力格; 苏立娟; 刘继东; 史金丽; 衣娜娜; 樊茹霞; 许志丽
    • 摘要: 利用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2009—2019年67个地面防雹作业点人工记录及临河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冰雹云移动路径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近11 a巴彦淖尔市冰雹云的移动路径主要为西北路径、西南路径和偏西路径。西北路径冰雹云的发生频率最高(46.70%),且其成熟阶段的移动距离最长(23.86km),持续时间也较长(40.25 min)。(2)夏季(6—8月)要重点关注冰雹灾害影响,其中7—8月冰雹云在较短时间(14.09 min、17.00 min)及较短移动距离(5.49 km、8.48 km)内就可以发展,在成熟阶段缓慢移动、持续地影响云系覆盖区域,是冰雹云致灾性最强的2个月。(3)冰雹云形成集中在13:00—15:00,而降雹主要发生在14:00—17:00。(4)巴彦淖尔市冰雹云降雹机制主要以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为主,可达79.44%。动力条件降雹以西北路径为主(68.57%),水汽条件降雹以西北、西南及偏西路径为主(96.00%)。从近11 a巴彦淖尔市冰雹云的移动路径特征可以看出,该地区夏季西北路径的冰雹云灾害性最强。
    • 王秀琴; 刘辉
    • 摘要: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通过对石河子垦区冰雹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冰雹云和雷雨云的类型判别的雷达参数指标.(1)根据冰雹云降雹特征,统计出石河子垦区产生降雹最多的是多单体雹云,其次是单体雹云,强单体雹云最少.(2)30 dBz回波的形状、大小、强弱和面积变率是判识冰雹云的重要手段.通过计算30 dBz回波面积的单位时间面积的变化数值,可以较好地判识是否为雹云.(3)降雹的大小与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度、强回波的范围成正比.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最小值是否陡增,是判识冰雹云和雷雨云的重要方法.(4)各类雹云在初期和发展阶段,回波的各项特征参数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强中心高度、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等均表现为跃增,出现逆风区,强度和范围会迅速增大,风向突变,这些特征是冰雹云类型分析的判别指标.
    • 陈星登; 郭泽勇; 张弘豪; 陈时东; 殷宏南
    • 摘要: 利用S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到的层状云、非降雹对流云以及冰雹云三种不同强度云系的雷达数据,对其双偏振参量的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层状云的差分反射率ZDR、差分相移率KDP接近0值,差分相移ΦDP随径向距离廓线变化小,与初始相位保持一致;在非降雹对流云中,CC值基本稳定在0.95以上,回波强度大于35dBZ时,ZDR、KDP和ΦDP均显著递增,KDP和ΦDP变化尤为明显,其表现出对强降水的敏感特征;冰雹云的双偏振特征整体与非降雹对流云一致,但在冰雹区域内反射率ZH大于62dBZ时,ZDR迅速降低至0附近,少数冰雹区域对应KDP为空值(显示背景色)KDP原始算法存在明显缺陷,应当加以其他条件(如信噪比)作为约束.
    • 杨宁; 刘继东; 苏德斌; 苏立娟; 毕力格; 孙晓光; 方晓红; 高博; 史金丽; 于水燕
    • 摘要: "西北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巴彦淖尔人工防雹技术研究试验"于2018—2021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开展,本试验在该地区已有探测设备基础上增加X波段双偏振雷达、二维雨滴谱仪、测雹板等特种观测设备,以科学合理的设备布局及观测方式为基础开展外场研究试验,研究建立适宜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人工防雹作业特点的技术体系.利用C波段多普勒雷达、地面降雹资料研究分析了巴彦淖尔地区降雹时空分布特征、冰雹云移动路径,得出巴彦淖尔地区降雹天气主要发生在每年6—8月、12—20时的河套地区,主要冰雹云移动路径是自西北向东南(46.7%),其次是自西南向东北(26.2%);研究分析了2019年测雹板观测地面降雹特征,根据测雹板反演出的冰雹粒子最大直径为19.9 mm,最小为3 mm,总体能较好反映降雹区域的降雹实况,降雹粒子数分布近似于指数分布,拟合的指数分布系数为N0=6349、θ=0.4153,且在粒子直径为5 mm时存在"左截断"现象(3~5 mm直径区间粒子数少),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凹坑重叠、人工数据读取等因素.
    • 罗雄; 罗喜平; 李枚曼; 曾勇; 李皓
    • 摘要: 利用风云2号卫星TBB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近10a影响中国天眼FAST的7次冰雹个例的降雹持续时间、冰雹直径、移动速度等特征,揭示了其源地和移动路径,并初步建立基于卫星和雷达的FAST冰雹识别指标.结果表明:影响FAST冰雹主要发生在春季的傍晚到夜间,冰雹云从初生到降雹平均时间为112 min,平均移动速度为45.5 km/h,降雹持续时间主要为2 min左右,冰雹直径以小于等于10 mm的小冰雹和中冰雹为主;冰雹云源地主要在安顺市,移动路径为西北和偏西路径为主.在降雹前1 h,FAST区域TBB呈西南—东北走向分布,云团中心TBB4 km,H45dBz-H-20°C>1 km.
    • 罗雄; 罗喜平; 李枚曼; 曾勇; 李皓
    • 摘要: 利用风云2号卫星TBB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近10a影响中国天眼FAST的7次冰雹个例的降雹持续时间、冰雹直径、移动速度等特征,揭示了其源地和移动路径,并初步建立基于卫星和雷达的FAST冰雹识别指标。结果表明:影响FAST冰雹主要发生在春季的傍晚到夜间,冰雹云从初生到降雹平均时间为112 min,平均移动速度为45.5 km/h,降雹持续时间主要为2 min左右,冰雹直径以小于等于10 mm的小冰雹和中冰雹为主;冰雹云源地主要在安顺市,移动路径为西北和偏西路径为主。在降雹前1 h,FAST区域TBB呈西南-东北走向分布,云团中心TBB4 km,H_(45dBz)-H-20°C>1 km。
    • 李金辉; 田显; 岳治国
    • 摘要: 利用探空火箭、新一代天气雷达和气象探测资料对2015年7月17日延安宝塔区冰雹云进行了综合探测,结果表明:(1)当日08:00(北京时,下同)500 hPa河套低涡分裂东移,有较强冷平流且移动速度较快,地面14:00升温明显造成了这次降雹.(2)偏后位置的冰雹云内部温、湿条件以及对流指数(Tg)、整层比湿积分(IQ)、总指数(TT)均小于外部的自然大气;层结稳定度指数(K)、抬升指数(LI)、沙氏指数(SI)冰雹云内部比外部自然大气偏小;热力参数风暴强度指数(SSI)冰雹云内部低于外部自然大气;冰雹云内部能量参数(CAPE)明显低于自然大气;冰雹云内部0°C层高度低于冰雹云外部自然大气.(3)火箭探测的位置偏冰雹云后部,冰雹云由低层到高层风向呈逆时针变化,探空仪摆动明显,?20°C温度层偏高,气流较强,整层偏下沉气流.(4)冰雹云0°C附近,在温度区间?1.8~5.0°C、厚度1.0 km范围内有最大湿度区,湿度达80%以上,最大湿度87.1%,为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5)紧贴0°C下正温区,有最大水平风速为19 m s?1急流,厚度为0.022 km.在温度区间?4.8~5.0°C、厚度1.6 km范围内维持13 m s?1以上水平风速,为冰雹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场条件.(6)在温度区间?8.7~?9.2°C、厚度0.2 km,有小于或等于2 m s?1弱风区;弱风区下方,在温度区间?4.6~?8.8°C、厚度0.889 km有上升气流,平均上升速度1.79 m s?1,最大上升速度4 m s?1,这种配置为冰雹的生长提供了环境场.
    • 曾勇; 丁旻; 罗雄; 邹书平; 周筠珺; 李丽丽; 黄钰
    • 摘要: 利用VLF/LF三维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和地面降雹观测资料,对云贵高原斜坡过渡带一次大范围致灾冰雹天气过程的闪电活动特征及与降雹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1)南支槽的稳定维持与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和地面辐合线的配合,触发了此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2)降雹区域内总闪频次在降雹前后表现出"跃增"、"陡降"现象,且降雹前均出现了2σDFRDT跳跃预警信号,该信号平均超前于峰值信号7 min,两种信号对降雹均具有预警指示作用,且前者优于后者;(3)闪电的空间分布与冰雹云的移动路径基本一致,对冰雹云的移动发展有指示作用,雹区主要位于闪电发生位置的右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