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层状云

层状云

层状云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44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会议论文61篇、专利文献28854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报、山东气象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层状云的相关文献由469位作者贡献,包括封秋娟、雷恒池、李培仁等。

层状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0.63%

会议论文>

论文:61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28854 占比:99.16%

总计:29097篇

层状云—发文趋势图

层状云

-研究学者

  • 封秋娟
  • 雷恒池
  • 李培仁
  • 申东东
  • 李义宇
  • 余兴
  • 陈保国
  • 周毓荃
  • 李金辉
  • 牛生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建芳; 程博; 沙修竹; 马鑫鑫; 刘磊
    • 摘要: 利用2015-2017年河南省层状云降水过程的Parsivel(Partical Size and Velocity)激光雨滴谱观测资料,对层状云降水的雨滴数浓度、含水量、雨滴直径等微物理参量特征及不同尺度的降水粒子对雨强的贡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采用2种拟合方法对层状云降水雨滴谱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河南省层状云降水的空间结构不均匀,各微物理参量的变化存在着起伏,雨滴数浓度为10^(2)个/m^(3)量级,个别达到10^(3)个/m^(3),含水量在10^(-2)~10^(-1) g/m^(3),粒子平均直径<0.5 mm左右,统计的不同台站平均最大粒子直径为1~2 mm,雨强平均值不超过1 mm/h。直径为<2 mm的雨滴对雨强的贡献占96.23%,直径小于1 mm的雨滴对数浓度的贡献最大。雨强是由雨滴最大直径、平均直径和数浓度3者共同决定。层状云降水雨滴的谱分布较窄,滴谱曲线比较平滑。降水开始时,谱型为单峰结构;降水处于稳定阶段时,谱型为双峰和单峰相结合的结构。层状云拟合M-P分布和Г分布偏差均出现在直径<1 mm的小雨滴端,对于微小粒子随直径增大而增多导致的曲线弯曲没能表现出来,相对而言Г分布拟合效果明显略优于M-P分布的拟合效果。河南省层状云降水的2种分布形式分别为N(D)=7373.9exp(-3.67D)和N(D)=10492.05D1.62exp(-5.11D)。
    • 闵柯睿; 刘晓莉
    • 摘要: 对于自然云催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可以再现人工催化后云的宏微观物理响应特征,有助于提高对人工催化机理的科学认识,优化人工催化方案。在天气研究与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模型Thompson微物理方案中加入碘化银人工催化过程,对2018年河北省一次层状云催化过程开展数值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与实际催化过程相似的催化剂量,层状云降水个例催化后冰晶含水量及地面降水显著增加。该次降水个例自然云中冰相粒子较少,自然云中冰相过程不活跃,数值模拟结果再现了降水个例催化后从过冷却到冰、雪晶含量明显增加的转变。相同催化剂量下,催化层厚度的减少提高了播撒率,进一步优化了催化效果,可见,应该在云中过冷水含量丰富的云区开展冷云催化作业。人工催化过程增加的冰晶通过凝华过程增长并自动转化为雪晶,雪晶增长下落过程中以凇附过冷云水增长为主。催化过程导致地面降雪显著增加。
    • 杨洁帆; 胡向峰; 雷恒池; 段英; 吕峰; 赵利伟
    • 摘要: 本文利用"太行山东麓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试验"的飞机和地面雷达观测数据,重点研究分析了2018年5月21日一次典型西风槽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层状云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5°C层的过冷水含量低于0.05 g m?3,冰粒子数浓度量级101~102 L?1.冰粒子数浓度高值区主要以针状和柱状冰晶为主.这可能低层是Hallett-Mossop机制和其他冰晶繁生机制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冰晶碎片在冰面过饱和条件下凝华增长所形成的.冰粒子数浓度低值区的冰晶形状基本以片状或枝状为主.?5°C层的冰雪晶增长主要以凝华和聚并增长为主,凇附过程很弱.零度层附近云水含量峰值区的液态水占比达到70%以上.云水含量峰值区的粒子主要以直径10~50μm的云滴为主,伴随着少量聚合状冰晶.零度层其他区域的过冷水含量维持在0.05 g m?3左右,冰晶形态主要以聚合状、凇附状及霰粒子为主.液水层则主要以球形液滴及半融化状态的冰粒子为主.垂直探测表明:零度层以上的冰雪晶数浓度呈现随高度递增的趋势.在发展稳定的层状云内,混合层的过冷水含量很低,冰粒子主要通过凝华和聚并过程增长,云体冰晶化程度较高.而在发展较为旺盛的层状云区里过冷水含量也较高,大量液滴的存在也表明混合层冰-液相之间的转化不充分.不同温度层的粒子谱显示,冷水含量高值区的冰粒子平均浓度比过冷水低值区高,但平均直径比过冷水低值区小.
    • 刘卫国; 陶玥; 周毓荃; 党娟; 谭超; 高扬
    • 摘要: 层状云降水效率通常较低,但却具有较高的云水资源开发潜力,是人工增雨作业的重要对象.随着中国南方地区生态改善、水库增蓄、抗旱等社会需求的增加,针对这些地区降水云系的人工增雨研究显得愈发重要.使用三维中尺度冷云催化模式,对2018年10月21日湖北省一次层状云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将模拟结果与卫星、降水和机载云物理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模式合理地模拟出了云和降水的主要宏、微观特征,观测和模拟结果均显示作业云区具有较好的冷云催化条件,在此基础上,按照实际作业中的飞机播撒轨迹,完整地模拟了此次催化作业过程.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凝结冻结核化和凝华核化是碘化银催化剂的主要核化方式;90%以上碘化银粒子的局地活化比为0.01%—2%,平均活化比为0.07%—0.27%;云系降水是由冷云降水和暖云降水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催化作业使两种降水机制均有增强,增雨效果明显;催化后4?h,整个评估区内的累计净增雨量为2.12×108?kg,局地增雨率为?51.1%—306.7%,区域平均增雨率为8.1%;催化作业也使部分地区出现减雨,主要是由于催化过程中的潜热释放引起过冷层动力场扰动,一部分云区的上升气流减弱,从而导致降水粒子的成长减弱,地面出现减雨;在过冷云区,碘化银核化使冰晶浓度升高,导致冰晶-雪、雪-霰的转化过程增强,雪、霰粒子总量增加,更多的雪、霰粒子从冷区落入暖区,在暖区上层产生更多的大雨滴,从而使暖区的云雨粒子碰并过程增强,最终地面降水增加,这是此次催化作业导致增雨的主要微物理链条.
    • 黄敏松; 雷恒池
    • 摘要: 由层状云和镶嵌在层状云中的对流单体组成的积层混合云系是一种重要的降水系统,为研究云粒子破碎对积层混合云系中对流较强区域和层云区域中的云微物理参量测量影响的差异,本文提出了一个时变阈值的破碎粒子识别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了破碎云粒子在层云区域与对流区域对云微物理参量测量影响的异同.经研究发现破碎粒子对粒子谱影响在小粒径端(500μm以下)和大粒径(1000μm以上)两端都存在,其中在层云区,破碎粒子在小粒径端的主要影响位于300μm以下,而在对流云区,主要影响的小粒径段位于500μm以下.就整体平均而言,破碎粒子对对流云区粒子谱的影响要比对层云区的影响高出20%以上.在粒子数浓度测量上,破碎粒子对整个层云区粒子数浓度影响的平均值是4.56倍,对整个对流云区粒子数浓度影响的平均值是8.47.与层云区相比,破碎云粒子对对流云区的粒子数浓度影响更大,其影响程度就平均而言接近2倍的关系.在冰水含量测量上,破碎粒子对整个层云区冰水含量测量影响的平均值是1.34倍,对整个对流云区冰水含量测量影响的平均值是1.74倍.与层云区相比,破碎云粒子对对流云区的冰水含量测量影响大约增加了30%.
    • 刘伟; 孙玉稳; 谢祥永; 孙啸申; 赵志军; 黄毅
    • 摘要: 2018年1月6日河北省出现一次低槽冷锋天气系统,利用两次云粒子垂直探测资料分析层状云结构特征和演化规律,探讨冬季低槽冷锋系统层状云催化条件和催化时机.结果表明:天气系统初期西南风风速中心发生在6500 m高空时,风速随高度呈不连续分布,层状云云顶温度为-29.2°C,中低云层稀薄;3000 m以上云层粒子基本被冰化,云内过冷水含量小于0.05 g·m-3,固态含水量为0.1 g·m-3左右,3000 m以下云层有大量自然冰晶,过冷水低于0.15 g·m-3,不具备催化条件.700—3000 m高度层西南风加强,云内过冷水含量普遍大于0.1 g·m-3;2200 m风速中心风速达16 m·s-1,该高度最大液态水含量达0.38 g·m-3,冰晶浓度为6 L-1,温度为-9°C,适宜催化.低槽冷锋天气系统层状云结构特征和催化条件受槽前西南风强弱和风速中心高度影响,天气系统初期层状云云顶过高、温度过低时,层状云为不可播云.随槽线东移,风速中心高度降低,3000 m以下西南风加强,层状云转变为可播云.
    • 陈星登; 郭泽勇; 张弘豪; 陈时东; 殷宏南
    • 摘要: 利用S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到的层状云、非降雹对流云以及冰雹云三种不同强度云系的雷达数据,对其双偏振参量的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层状云的差分反射率ZDR、差分相移率KDP接近0值,差分相移ΦDP随径向距离廓线变化小,与初始相位保持一致;在非降雹对流云中,CC值基本稳定在0.95以上,回波强度大于35dBZ时,ZDR、KDP和ΦDP均显著递增,KDP和ΦDP变化尤为明显,其表现出对强降水的敏感特征;冰雹云的双偏振特征整体与非降雹对流云一致,但在冰雹区域内反射率ZH大于62dBZ时,ZDR迅速降低至0附近,少数冰雹区域对应KDP为空值(显示背景色)KDP原始算法存在明显缺陷,应当加以其他条件(如信噪比)作为约束.
    • 摘要: 1大气成分及相关特性变化观测研究1.24基于航测的云底气溶胶活化率和过饱和度估算2016年11月13日在北京地区上空存在持续稳定的层状云天气背景下,利用飞机开展了气溶胶粒径谱、化学组成、云滴谱等参量的垂直观测,研究了本次个例中云底气溶胶的活化能力。结果表明,探测期间北京地区为轻度污染天气,地面气溶胶浓度(0.11~3μm)达到了4600 cm-3。
    • 齐佳慧; 于静; 郭鲁彦; 耿飞; 耿培培; 王丛梅
    • 摘要: 针对人工增雨作业前缺少微物理资料确定人工增雨潜力区的问题,文章利用欧洲细网格资料、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和飞机探测资料,根据人工增雨前所需具备的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可播区条件,分析了层状云切变线型降水人工增雨潜力区的宏观判据.结果表明:欧洲细网格模式预报大气可降水量、低云量、比湿最大值、气柱总含水量和850 hPa比湿与降水的演变趋势一致,大气可降水量预报平均值为43.0 mm,气柱总含水量预报平均值为33.0 kg·m-2,850 hPa比湿预报平均值在6.4 g·kg-1时,有利于人工增雨作业的实施;模式探空资料反映的湿层(相对湿度≥80%)高度与厚度、e-Ei反映的冰水转化区与T-Td反映的准饱和湿层的垂直分布,可确定人工增雨作业的合适时间与最佳播撒高度;欧洲模式预报对判定人工增雨潜力区和降水过程有良好的指示意义,与地基微波辐射计和飞机的探测结果较为一致,模式预报产品与观测资料结合为判定人工增雨作业潜力区提供了指导.
    • 魏蕾; 雷恒池; 吕玉环
    • 摘要: 利用2012年6月29日的通辽和白城飞机联合探测资料(包括DMT和PMS)及雷达资料,对吉林省一次层状云降水消散期微观物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该天气过程是在东北锋面气旋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给东北地区带来大范围降水,属于吉林地区春季常见的降水性层状云系As-Ac-Ns云型.Ns云底约在1000 m左右,云顶不超过4000 m,Ns云层较厚,在该云系发展过程中雨层云下伴有碎雨云.结合DMT和PMS,小粒子在每个高度层上都占主要部分,0.61~2 μm的小粒子浓度可达100 cm-3,直径大于2 μm的粒子谱型基本都是单调递减型;云内含水量较少,极大值也不足0.01 g·m-3;粒子有效直径随高度变化呈多峰分布,粒子有效直径与粒子浓度在0°C层以下范围内,大的粒子有效直径对应小的粒子浓度,随着高度的升高粒子有效直径呈递减趋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