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河

内河

内河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3年内共计2382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交通运输经济、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8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1092篇;相关期刊485种,包括交通企业管理、水道港口、水运工程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华北七省(市)水利学会协作组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中国航海学会2007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等;内河的相关文献由4135位作者贡献,包括马殿光、刘新、李华国等。

内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8 占比:53.23%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92%

专利文献>

论文:1092 占比:45.84%

总计:2382篇

内河—发文趋势图

内河

-研究学者

  • 马殿光
  • 刘新
  • 李华国
  • 李伟光
  • 邢岩
  • 姚智衡
  • 王浩
  • 白静
  • 张华庆
  • 赵永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杨军岭; 刘克中; 郑凯; 李万里; 陈默子
    • 摘要: 采用精密单点定位和相位历元间差分法分别评估普通航段和库区航段BDS/GNSS的定位和测速性能。结果表明,在普通航段,BDS-2定位精度为0.1~0.2 m;GPS、BDS-3、BDS全系统的定位精度相对较高,水平方向优于0.07 m,垂直方向优于0.09 m,测速精度相当,均在mm/s级;BDS/GPS、GPS/GLONASS/BDS/Galileo组合后,定位和测速精度相较于单系统提升约30%。在库区航段,GPS定位精度严重下降,水平方向为0.6 m;BDS-3与BDS全系统定位精度略有下降;多系统组合后,定位和测速精度受周围环境影响程度较低,与普通航段基本相当。
    • 姚莉莉
    • 摘要: 近年来,水运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各方面关注,渡口是提高水上运输效率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水运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河渡口和渡运船舶数量多,分布广,给水上交通管理带来挑战,渡运安全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渡运监管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提出了通过建立以电子巡航为基础的内河客渡运海事监管系统,结合视频监控、船舶动态监控、数据整合等技术,从而提升内河渡运安全监管和服务能力的设计思路。
    • 李蔚东; 刘方洲; 孙勤
    • 摘要: 《内河航运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及配套定额(下称《内河定额》)中挖泥船施工清渣最大斗容为2 m^(3),缺少大斗容挖泥船清渣预算定额。依托实际清渣滩(群)资料,采用传统与二次系数相结合的计算方法,探讨4 m^(3)反铲挖泥船清渣预算定额的编制,并对比分析挖泥船艘班消耗量,认为《内河定额》中有必要增加4 m^(3)反铲挖泥船清渣定额,提出的定额消耗量计算与现有《内河定额》水平相适应。文中计算方法可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相关定额的修编提供参考,也可为4 m^(3)反铲挖泥船清渣施工成本及消耗量分析抛砖引玉。
    • 伍马强
    • 摘要: 内河航标工程一般主要包括助航标志与交通安全标志的建设,因其构造简单往往投资规模不大,建设周期较短。但因施工任务点多线长,深受地理、交通及自然条件限制,使得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变得复杂和困难[1]。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根据主体结构形式及现场施工条件制定施工方法,提出了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了施工特点及难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解决方案与措施,期望能够对提高内河航标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率有所帮助。
    • 余刚; 易陶芳
    • 摘要: 随着航运和船舶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型船舶载重量、航速等日益提高,而噪音和振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考虑到内河水域人民群众对于噪音的敏感性和噪音、振动对船员的影响,以及振动与噪音对船舶安全的影响,本文通过船体设计、设备选型配套、室内装饰等方面入手,力求降低船舶的振动与噪声。这类技术对于提升我国船舶装备技术能力、提升船员劳动权益保障,以及更好地促进我国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单华猛
    • 摘要: 采用水动力模型对和县江堤内河洪水溃堤后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现状条件建立水动力模型,以设计防洪条件作为水动力计算边界条件。计算结果表明,溃堤后部分区域存在淹没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需采取防洪治理工程,以保证居民安全。
    • 覃思跃; 朱红祥; 容贤健; Outhay Singdala
    • 摘要: 水环境风险无处不在,既威胁动植物和人体的健康,又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亟需对水环境生态风险进行控制与管理。流域生态风险评估具有时空尺度大、要素关联性强、空间异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当今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估的主要方式。流域生态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问题形成、风险分析与表征以及风险管理与反馈三个阶段。流域治理为南宁城市内河治理提供了新出路。河长制和一河一策制度明确了党政领导的责任和义务,对于统筹各方力量制定“一河一策”,推进内河治理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内河污染的特点,南宁市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风险控制与管理政策,对内河生态风险控制与管理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实践,为其众多内河的生态风险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 摘要: 3月2日,装载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永磁推进电机产品的长江大型纯电力推进游船“长江荣耀号”,在武港集团客运站23号码头举行了首航仪式。该船是我国内河首艘采用纯电力推进系统技术的大型游船,设计理念先进,定位清晰,在国内同类型船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突破性,也是工信部重点支持的绿色船舶示范项目,是我国内河城市滨江游船的新标杆。
    • 摘要: 全国内河最先进综合应急指挥公务船“海事01”轮正式列编2021年12月21日,全国内河最先进的海事综合应急指挥船"海事01"轮正式列编长江海事局,标志着我国内河吨位最大、装备最好、技术最先进、功能最完备、综合能力最强,具有世界内河领先水平的海事综合应急指挥船正式投入使用。
    • 刘惠平
    • 摘要: 广州某沉管隧道工程寄存系泊需经历龙舟水季节,管节受到的水流力较大,对系泊系统要求较高,通过对系泊布置设计、寄存期水流力及波浪力等计算,合理安排系泊施工,解决了内河沉管隧道在受大水流力影响下的安全系泊的问题,顺利完成了两段沉管管节的寄存系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