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2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9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46010篇;相关期刊481种,包括动物医学进展、动物营养学报、饲料博览等; 相关会议59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第七届(2015)中国蛋鸡行业发展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家禽学术研讨会等;免疫器官的相关文献由2970位作者贡献,包括郑世民、高雪丽、李升和等。

免疫器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9 占比:2.12%

会议论文>

论文:69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46010 占比:97.73%

总计:47078篇

免疫器官—发文趋势图

免疫器官

-研究学者

  • 郑世民
  • 高雪丽
  • 李升和
  • 康相涛
  • 李奎
  • 王珏
  • 金光明
  • 孙桂荣
  • 程相朝
  • 刘忠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毕文文; 张黔东; 张飘; 田琴; 王娜; 杨颖; 王开功; 周碧君; 文明
    • 摘要: 为探究中药茜草对鸭肠炎病毒感染所致鸭免疫器官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将30日龄健康三穗麻鸭随机分成给药组(中药干预)、模型组(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经相应处理后于处理66、90和114 h时扑杀,采集相关组织和血清样本进行病原核酸PCR扩增、免疫器官指数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鸭脾脏(90 h)、胸腺(66 h)指数极显著提高(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90 h)极显著下降(P<0.01),谷丙转氨酶(ALT)、66和90 h白蛋白(ALB)、总蛋白(TP)、尿素(UREA)以及90和114 h肌酐(CREA)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组织病理炎症与出血均有减轻。结果表明:茜草可有效减轻鸭肠炎病毒感染所致鸭免疫器官组织的病理损伤,可用于临床上鸭病毒性肠炎的预防与控制。
    • 卫克昭; 吴欢; 张子旭; 冯加华; 高建平
    • 摘要: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用药对不同性别小鼠的整体状况、免疫器官及内分泌系统不良影响的差异。方法将雌、雄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氢化可的松组(50 mg·kg^(-1)每次,每日2次),分别肌内注射生理盐水和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4 d,每3 d测定1次体重,停药7 d后测量体温、自主活动次数、负重力竭游泳时间,停药9 d后取血、分离免疫器官及性器官脏器并称重并计算其指数;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采用羟胺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雌性小鼠的雌二醇和雄性小鼠的睾酮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鼠在注射氢化可的松4 d开始体重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雄性小鼠的体重降低更明显,停药后体重未见有恢复的趋势;氢化可的松组雄性小鼠游泳时间及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脾脏质量及其指数、睾丸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胸腺质量及其指数、附睾和前列腺质量及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肾上腺和精囊腺变化不明显;氢化可的松组雌性小鼠卵巢质量及其指数显著降低(P<0.05),脾脏、胸腺、肾上腺和子宫各脏器的质量及指数均未见明显变化。氢化可的松使雄性小鼠血清睾酮、雌性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稍有降低,但均无明显差异,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体温未见有明显影响。结论小鼠长期大剂量给予氢化可的松后,机体一般状况较差,免疫和内分泌器官异常,同时性激素分泌有减少的趋势,对雄性小鼠的整体影响较雌性小鼠更明显。
    • 黄俊; 赵燕
    • 摘要: 在养鸡生产中常常会被疫病所困扰,尤其在季节转换之际,外界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异常等情况不仅给饲养管理方面带来一定难度,而且在疾病防控方面也造成一定压力。最近几年鸡群病情有所变化,如果鸡群发生免疫抑制后,鸡群疾病越来越复杂,病情越来越严重,继发或混合感染越来越多,鸡群死淘率增加,生产性能下降,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因此,防治鸡群发生免疫抑制,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至关重要。
    • 徐国栋
    • 摘要: 选用120只1日龄皖江黄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对照组日常用基础口粮进行饲喂,试验Ⅰ、Ⅱ、Ⅲ组的黄鸡在基础口粮中按照1kg分别添加牛至油80mg、120mg、160mg的量进行处理。试验期为56d。在28、42、56日龄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随机宰杀6只,分离出法氏囊、胸腺和脾脏,分析比较牛至油对皖江黄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kg基础日粮中添加80~160mg的牛至油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4~8周龄皖江黄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重量与指数。8周龄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试验Ⅱ、Ⅲ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重量均在0.05水平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水平。因此,皖江黄鸡中基础口粮每kg添加牛至油的量以120~160mg为最佳。
    • 乔丹丹; 何倩; 孔正茹; 秦爱建; 钱琨
    • 摘要: 先天性免疫反应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为了解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感染的SPF鸡早期的天然免疫反应,本研究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REV感染的SPF鸡主要免疫器官中的免疫应答情况。结果显示,与病毒未感染组相比,感染鸡免疫器官中天然免疫受体TLR3和TLR7和Ⅱ型干扰素IFN-γ以及Viperin在病毒大量复制时,表达量显著升高;在病毒感染后第14天,胸腺、脾脏和法氏囊中炎性因子IL-6和IL-1β、抑炎因子IL-10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的表达同时显著上调;在脾脏和法氏囊中第28天Ⅰ型干扰素IFN-α和IFN-β表达明显上升。此外,还发现,REV感染鸡的脾脏在感染后1~3 d内,TLR7、IL-1β、IFN-γ、MHCⅠ和MHCⅡ分子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抑制,后期随病毒含量增加出现明显上升。上述结果说明,宿主体内主要免疫器官中细胞因子的表达与病毒复制有着紧密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索RE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 摘要: 忙忙碌碌一整年,趁春节玩个天昏地暗,熬夜追剧,熬夜玩游戏,熬夜看小说……熬夜的“快乐”,仿佛都在这个春节长假汇集……可是,你知道吗?这样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健康,很可能会对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特别是严重伤害了人体免疫系统,可能引起免疫器官和细胞早衰、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降低人的生活质量。
    • 袁近津; 王亚伦; 朱站站; 王天龙; 王绍仙; 李婧炜
    • 摘要: 美洲大蠊是西南地区民间传统的中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用药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美洲大蠊的研究,成功将其制备成中药制剂,如康复新液、肝龙胶囊等,并应用到了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美洲大蠊的抗肿瘤功效成为了现代学者研究的重点,而有研究表明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有关。本文就美洲大蠊近年来在免疫调节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美洲大蠊在免疫调节产品开发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 黄小洁; 刘丹; 孔冬妮; 张兵; 吴华伟; 薛麒; 杨飞; 侯力丹; 薛青红; 李俊平
    • 摘要: 为分析不同免疫状态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和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A)共感染对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的影响,通过对1日龄和10日龄常规疫苗免疫鸡群、1日龄灭活疫苗免疫鸡群、1日龄活疫苗免疫鸡群进行REV与ALV-A单感染或共感染,于不同日龄称重,采集免疫器官,对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比重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1日龄鸡单感染或共感染REV和ALV-A均会引起发病、死亡及体重下降,REV、ALV-A单感染组及共感染组平均病死率依次为27.6%、11.6%及31.9%,表明,疫苗免疫刺激增强了REV与ALV-A感染的致病性。10日龄鸡REV、ALV-A单感染及共感染于81日内病死率分别为13.3%、6.7%及20%,低于1日龄感染各相应组,体重下降程度也低于1日龄感染鸡,表明鸡的日龄越高对REV、ALV-A感染的抵抗力越强。活疫苗与灭活疫苗免疫的比较显示,两种疫苗免疫应激均能引起鸡体重下降明显,且活疫苗免疫对体重的抑制作用更明显。REV单感染和共感染对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高于ALV-A单感染,尤其是共感染对鸡体重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对免疫器官比重的影响方面,1日龄感染时,共感染组胸腺比重显著降低,10日龄感染影响不显著,表明鸡日龄越大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越强;常规免疫可引起法氏囊比重下降,但对法氏囊的影响是可恢复的,而REV单感染和共感染会加重常规免疫对法氏囊的损伤,且损伤更持久或不可恢复;ALV-A单感染对法氏囊的损伤影响不明显;单感染和共感染对脾脏比重的影响均不显著。本研究为深入研究REV和ALV-A单感染或者共感染诱导鸡群发生免疫抑制机制积累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 姜辉
    • 摘要: 扁桃体是位于我们口腔舌后根双侧的“栗子肉”样的两块肉,自我们出生时就有了。这是一个免疫器官,是我们口腔免疫系统“咽淋巴环”中的一部分。在我们幼年时候是抵御咽部各种感染的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故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
    • 毛凯荣; 田岳凤; 支博远; 马晨
    • 摘要: 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由细胞因子、受体、JAK2、STAT3蛋白和下游基因组成。现代分子免疫学通过对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机制进行研究,证明了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免疫调控应用在脂质代谢、血管生成、肿瘤微环境等方面,其机制是在主要通过调控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激活相应靶基因、分泌细胞因子来完成的。相关研究表明,针灸能干预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来对脂质代谢异常、脑血管疾病等有治疗作用。但目前研究尚有不足,明确针灸治疗对相关通路调控下游基因的作用机制以及针灸干预效应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临床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