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词
先行词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678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教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744篇;相关期刊297种,包括语数外学习:高中版、山东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普通与实验心理学”2007年学术年会等;先行词的相关文献由64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益民、张满胜、李亮等。
先行词
-研究学者
- 王益民
- 张满胜
- 李亮
- 李士芗
- 李也白
- 杨彦丽
- 谢奎金
- 任颖
- 刘敏
- 温荣
- 王磊
- 籍万杰
- 莫雷
- 郝昌明
- 钱乐奕
- 魏彦霞
- 于小燕
- 何三建
- 佘秀珠
- 刘伟
- 刘莉
- 刘锦明
- 刘静
- 周平
- 夏国梁
- 娄瑞娟
- 孟淑娟
- 张元承
- 张树勇
- 彭家玉
- 徐昌平
- 成奉仪
- 戴月明
- 曾克辉
- 朱群仙
- 杜景芬
- 杨月奎
- 梁务景
- 温静
- 游训花
- 王昌志
- 王永聘
- 王穗苹
- 王迪
- 皇吉祥
- 石晓娜
- 秦洪武
- 程秀华
- 罗仁早
- 聂小涛
-
-
邱丽景
-
-
摘要:
代词加工内部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语言理解中,代词与其先行词往往在一定的时间间隔相继出现,研究者将代词出现时先行词在工作记忆中的激活状态称作“先行词的可通达性”。阐述先行词可通达性影响代词加工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可通达性等级模型、中心理论、文本显著性理论和凸显性理论。已有研究采用行为、眼动和ERP等多种技术探讨先行词可通达性在代词加工中发挥作用的内部心理机制。结果发现,先行词的语法功能、提及顺序等因素都会影响先行词可通达性的高低,而且先行词的可通达性越高,代词加工越容易进行,阅读时间也就越短。虽然相关的ERP研究也发现先行词可通达性能够影响代词加工,但其发挥作用的内部神经机制不明确。未来的研究需要就代词加工的个体差异、多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生态效度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从而深入揭示代词加工中先行词可通达性发挥作用的内部机制。
-
-
李爱云
-
-
摘要:
“先行词是不定代词的话,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必须用that”,这是中学教师要求我们牢记在脑子里的语法规则。如果有人告诉你,“定语从句中,如果先行词是anything等不定代词,关系代词也可以用which,而并非只能用that”,你一定会觉得这个人中学英语语法学习不过关。可是,在这本《新视角英语语法》里,作者就是这么写的。一口气读完程晓堂教授新近出版的这部语法专著,我的脑海里萦绕着书中的很多语法小故事。在我看来,“新”“趣”“真”三个字是这部书的最大特点。
-
-
郭丽华;
梁晨(指导)
-
-
摘要:
一、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本堂课主要围绕定语从句展开,目的是让学生深入认识定语从句并能灵活运用。同时,让学生了解定语从句在语法填空题、短文改错题和写作题中都是必考考点,引起他们对定语从句的重视。(二)学情高三学生对定语从句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先行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并能写出简单的定语从句。然而,大部分学生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在学习上有更高的追求和渴望,希望汲取更多知识,增长见识。本堂课设计从学情出发,制订教学方案,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他们学有所获。
-
-
李建高
-
-
摘要:
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定语从句。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叫先行词。初中阶段主要考查由关系代词that,which,who/whom等引导的定语从句,现结合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试题讲解如下:1.—Do you know Li Ziqi?—Of course.She is a beautiful girl__has made many videos to show a traditional Chinese way of life.
-
-
-
-
-
-
-
孙青
-
-
摘要:
逗号是英语句子中至关重要的标点符号之一,使用频率较高。它看似毫不起眼,但却不可小觑,许多英语试题命题者对它情有独钟。在做题时稍不留意,极可能掉入命题"陷阱",导致出错丢分。一、借助"逗号",识别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在英语中,定语从句主要包括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两种基本形式,其中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往往是先行词的附加说明,即使去掉它,主句语意仍然完整,通常用逗号将其与主句分割开。在解答英语语法题时,同学们要仔细分析句子结构,借助逗号准确识别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从而轻松破解问题。
-
-
赵冬梅;
星海音乐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莫雷
- 《全国“普通与实验心理学”2007年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探讨回指距离、干扰词的精细描述、干扰词的典型性对回指推理(先行词通达)的影响.包括2个实验,被试是华南师范大学一二年级本科生164名.采用移动窗口技术,要求被试阅读一定篇数(如,实验1a每个被试阅读15篇)的文章,对不同条件的探测词的反应时进行统计.实验1探讨干扰词精细描述类型(精细描述高和精细描述低)对回指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扰的精细描述并非是影响回指推理的主要因素.实验2探讨干扰词和先行词的典型性类型的相对变化对回指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典型干扰在不同回指距离条件下都会对回指推理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初步证明在影响回指推理的干扰典型性和干扰精细描述的二个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干扰的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