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储集层特征

储集层特征

储集层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52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378836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古地理学报、海相油气地质、石油天然气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2年天然气学术年会、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等;储集层特征的相关文献由1024位作者贡献,包括等、施振生、李元奎等。

储集层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2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8836 占比:99.91%

总计:379188篇

储集层特征—发文趋势图

储集层特征

-研究学者

  • 施振生
  • 李元奎
  • 王红岩
  • 钟大康
  • 陈洪德
  • 陈祥
  • 伏卫东
  • 余培湘
  • 刘永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段志强; 夏辉; 王龙; 高伟; 范倩倩; 师威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田,主力气层为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砂体厚度薄且变化快,储集层分布预测难度大,制约气田的产能建设。通过井震结合开展沉积砂体刻画和薄储集层预测,探讨储集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明确有利储集层分布区。结果表明:古地貌与古流向共同控制三角洲砂体的分布,溶蚀相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最有利的储集体,局部微幅度鼻隆构造为天然气富集区。综合砂体展布规律、储集层物性、成岩作用、构造特征等因素,建立了研究区储集层分类标准,在研究区南部和中部识别出2个Ⅰ类储集层富集区。
    • 邓成昆; 黎霆; 杨伟强; 张玺华; 程忠贞; 陈浩如; 诸丹诚; 胡力文; 邹华耀
    • 摘要: 川中地区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油气勘探一直未取得大规模突破,仅在威远—资阳地区获得了少量产能,研究其储集层形成过程和主控因素可以为勘探提供更可靠的地质依据。本研究基于川中地区的野外露头、岩心、薄片和钻测井等地质资料,对川中地区洗象池组储集层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颗粒滩沉积组合、准同生溶蚀作用和表生岩溶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洗象池组储集岩主要为颗粒白云岩,根据原始结构保存程度,可将颗粒白云岩划分为残余颗粒白云岩和粉晶—细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晶间溶孔及小型溶洞为主,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征;(2)研究区洗象池组发育潟湖—颗粒滩(—台坪)、颗粒滩—台坪(混积潮坪)、多期颗粒滩垂向叠置3种颗粒滩沉积组合类型,其中多期颗粒滩垂向叠置可形成厚度较大的颗粒岩段,其储集层物性最好;(3)准同生溶蚀作用是川中洗象池组储集层形成的关键,加里东期表生溶蚀作用改善了储集层质量。
    • 陈程; 彭梦芸; 赵婷; 王金罡
    • 摘要: 玛湖凹陷的玛北斜坡区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与之相邻的玛西斜坡区勘探效果甚微。为此,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玛北与玛西斜坡区百口泉组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对比分析,认为储集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与溶蚀作用是造成储集层物性差异的根本原因。玛西斜坡区含油气远景优于玛北斜坡区,玛西斜坡区深层是有利储集层分布区,扇体两翼和玛中1井区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
    • 聂海宽; 李沛; 党伟; 丁江辉; 孙川翔; 刘秘; 王进; 杜伟; 张培先; 李东晖; 苏海琨
    • 摘要: 基于高温高压条件下页岩物性、三轴应力和甲烷等温吸附等针对性实验,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富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层页岩孔隙度和水平渗透率比中浅层页岩出现较大程度的降低,含气结构以游离气为主。②深层页岩偏应力和轴向应变等参数增大,导致破裂难度增加。③受构造位置和形态、裂缝特征和流体活动期次等控制,深层页岩气保存条件更复杂。④为实现深层页岩气经济开发,深化地质认识是基础,探索针对性压裂改造工程工艺是关键。⑤Metabolograptus persculptus带—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带(LM1—LM3笔石带)硅质页岩、含灰硅质页岩是深层页岩气富集高产层段和水平井穿行的有利靶窗,厚度超过10 m的焦石坝、武隆、长宁和泸州等地区是深层页岩气最有利富集区。研究指出深层页岩气勘探应优先在宽缓构造且埋深小于5000 m、LM1—LM3笔石带页岩厚度大于10 m的“深水深层型”页岩气区进行勘探开发部署,开发工程应增加开发井水平段长度,并采用密切割、强加砂、双暂堵等工艺,以最大程度地改造深部页岩储集层。
    • 雷福平; 周在华; 陈建军; 赵乐义; 韦德强; 赵伟; 谢菁钰; 陈滢; 李婧
    • 摘要: 利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及实测地层压力等资料对营尔凹陷长沙岭构造带白垩系下沟组一段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及物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物性主控因素,综合分析优势沉积微相、储集层厚度和构造因素,开展有利目标评价。结果表明: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填隙物主要为方解石,结构成熟度较低;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次生孔隙改善了储集层物性,主要为原生粒间孔、晶间孔、粒缘溶孔、粒内溶孔及微裂缝;储集层孔隙度平均为8.75%,渗透率平均为4.18×10μm^(2),总体以特低孔-低孔、特低渗-低渗储集层为主,存在部分中孔、中-低渗储集层。明确了沉积相带、异常高压和溶蚀作用是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湖底扇主水道、辫状水道为最有利的微相类型;异常高压可以减弱上覆地层的压实作用,使原生孔隙得以保存,同时促进有机酸对砂岩的溶蚀形成次生孔隙;长石、岩屑和方解石胶结物在酸性环境下溶蚀产生次生孔隙,为油气的运聚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研究结果可为长沙岭构造带白垩系深层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 王剑; 马聪; 罗正江; 吕剑; 李二庭; 张宝真; 刘翠敏
    • 摘要: 为确定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下三叠统韭菜园子组储集层敏感性特征及敏感程度,及时调整压裂工艺及注采开发措施,在剖析储集层岩性、储集空间、孔隙结构、物性等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组成等分析资料,系统评价了研究区韭菜园子组砂砾岩储集层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阜东斜坡韭菜园子组储集层的酸敏性最强,盐敏性为中等偏强,水敏性和速敏性整体上属于中等偏弱.黏土矿物的发育部位和产状,是决定储集层敏感性程度的关键因素.粒间充填的丝状、絮状伊蒙混层是产生水敏的主要原因,同时,水敏性和速敏性还受丝带状伊利石的影响;盐敏的形成则源于蠕虫状高岭石;而研究区储集层填隙物中富含沸石、方解石胶结物及栉壳状和叶片状绿泥石,则是导致强酸敏的主要原因.引入静态浸泡实验,建立动静态一体敏感性评价方法,有效解决了因胶结疏松、膨胀性强及岩性致密难以获取敏感性评价参数的问题,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储集层敏感性机理,为同类储集层敏感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 孙龙德; 刘合; 何文渊; 李国欣; 张水昌; 朱如凯; 金旭; 孟思炜; 江航
    • 摘要: 基于前期基础研究,剖析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生产实践难题,提出古龙页岩油在储集空间、相态分布、流动规律和矿物演化等方面的特殊性,解析目前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梳理出以下6个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①古龙页岩有机质来源、生排烃机理和影响页岩油丰度的关键因素;②古龙页岩有效储集空间类型和结构特征及其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贡献;③古龙页岩矿物成因和演化规律及其对储集层有效性、敏感性与可压性的控制作用;④古龙页岩岩石力学特征与裂缝扩展规律;⑤古龙页岩油油品、相态变化规律与吸附-解吸转化主控因素;⑥古龙页岩油液固-液气作用机理与提高采收率机制.提出了实现古龙页岩油规模化经济动用的重点攻关建议:①深化油气生成与排驱、储集与运聚等机理研究,指导页岩油地质甜点优选;②深化可压性与造缝机制研究,支撑工程甜点选择及工程设计优化;③深化地层条件下流体作用机理研究,指导开发方案优选及提高采收率技术选择.古龙页岩油的成功开发需要全球专家学者贡献多学科创新想法和技术思路,解决生产难题.
    • 王继平; 张城玮; 李建阳; 李娅; 李小锋; 刘平; 陆佳春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的天然气储量规模和年产气量目前都位居全国第一.为了进一步延长该气田致密砂岩气藏的稳产时间、提高气藏采收率,总结了该气田致密砂岩气开发过程中所取得的地质与气藏工程认识,梳理了影响气田持续稳产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该气田致密砂岩气藏下一步的开发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有效砂体规模、储层物性、含气性等都具有强非均质性特征,并且局部气水关系复杂;②不同区域气井产量、累计产气量、产量递减率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气藏采收率受储层品质和开发井网的影响大;③优质储层储量动用程度高、储量劣质化趋势明显、剩余储量碎片化现象严重,导致该气田致密砂岩气藏稳产难度大;④为了实现该气田的长期稳产,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强非均质性的特征,需要进一步推广"基础井组+基础井网+差异化加密"的井网部署策略,持续推进动/静态分析相结合的储层精细描述技术和混合井型部署技术,运用老井查层补孔、侧钻水平井及重复改造等手段提高储量动用程度,配合地质工程一体化改造工艺技术提升储层改造的有效性,采用智能化和水平井高效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提升气田精细化管理水平,并且尽早推广"负压"开采技术,以恢复濒临废弃井的生产能力;⑤寻求必要的财税政策支持是实现致密气资源充分利用的重要保障.
    • 王红岩; 施振生; 孙莎莎
    • 摘要: 通过单剖面笔石鉴定、笔石带划分、等值线图编制及页岩矿物成分、TOC和纹层特征分析,系统研究四川盆地及周缘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生物地层及其储集层特征.结果 表明,四川盆地及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笔石带WF1-WF4和LM1-LM9,不同笔石带可用岩性和电性特征标定.不同笔石带页岩分布呈现西南和东北2大沉积中心,且矿物成分、TOC和纹层类型存在差异.笔石带WF2下部和WF4发育含(贫)有机质块状层理混合页岩,笔石带WF1-WF2上部及WF3发育含有机质水平层理混合页岩,笔石带LM1-LM4发育富(含)有机质水平层理硅质页岩,LM5-LM9发育贫有机质水平层理混合页岩.页岩矿物成分、TOC及层理类型受控于古气候、古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和古沉积速率.笔石带WF1-WF2下部,水体由于温暖富氧,故块状层理发育、硅质含量和TOC值低.笔石带WF4水体由于较凉、富氧,故块状层理发育、钙质含量高、TOC值低.笔石带WF2上部、WF3、LM1-LM4水体由于贫氧、沉积速率低,故富有机质硅质页岩水平层理发育,粉砂纹层含量高.笔石带LM5-LM9水体由于富氧、沉积速率过高,故TOC值和硅质含量低、粉砂纹层含量高.
    • 武瑾; 邱振; 王红岩; 施振生; 王琦; 赵群; 董大忠; 李树新; 刘德勋; 孙莎莎
    • 摘要: 基于岩心观察结果,综合利用薄片鉴定、X-衍射矿物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气体吸附及高压压汞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山西组山23亚段页岩岩相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山西组山23亚段发育低TOC黏土质页岩相(C-L)、低TOC硅质页岩相(S-L)、中TOC硅质页岩相(S-M)、中TOC混合质页岩相(M-M)、高TOC硅质页岩相(S-H)、高TOC黏土质页岩相(C-H)6种岩相.其中,S-H岩相为储集条件最优的岩相,S-M、M-M岩相次之.C-L、C-H岩相位于山23亚段中上部,普遍发育于潮控三角洲相;S-L、S-M、S-H和M-M4类岩相位于山23亚段下部,发育于潮控河口海湾相.S-H、S-M和M-M岩相以有机质孔缝和矿物粒间孔为主,发育黏土矿物层间孔、黄铁矿晶间孔、矿物溶蚀孔,孔隙结构整体优;C-L、S-L岩相发育矿物粒间孔、黏土矿物层间孔缝及少量有机质微孔,孔隙结构较差;C-H岩相发育有机质微孔及少量黏土矿物层间孔缝,微孔孔隙结构优,中孔、宏孔孔隙结构差.优势岩相的形成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浅海海湾—潟湖沉积环境有利于Ⅱ2型干酪根形成,易于产生大量蜂窝状有机质气泡孔,富生物成因硅有利于各类孔隙的保存,并增强了储集层的可压裂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