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致密砂岩气藏

致密砂岩气藏

致密砂岩气藏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615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工业经济、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2篇、会议论文172篇、专利文献215786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石油天然气学报、石油地质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76种,包括第六届全国天然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讨会、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2014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等;致密砂岩气藏的相关文献由1962位作者贡献,包括康毅力、游利军、叶礼友等。

致密砂岩气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2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172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15786 占比:99.74%

总计:216340篇

致密砂岩气藏—发文趋势图

致密砂岩气藏

-研究学者

  • 康毅力
  • 游利军
  • 叶礼友
  • 高树生
  • 张吉
  • 付斌
  • 庞雄奇
  • 朱亚军
  • 王继平
  • 马志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严焱诚; 房舟; 朱礼平; 黄敏; 岳志华; 王晋瑶; 王栋
    • 摘要: 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益、实现河道砂体的高效开发,以目前天然气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油管固井完井技术的优势及在国内外钻井、固井方面的应用现状,剖析了在四川盆地西部中浅层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应用的技术难点。对缩小井眼尺寸引起管柱安全下入、固井附件可靠性、水泥浆体系设计及固井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研制的高承压能力油管固井附件、特殊自锁球座及胶塞性能可靠,经系列评价后入井验证,采用低密度流体替浆,应用效果良好;(2)井身结构优化调整必封点位置,能保证压力及地质复杂封隔,并且有利于管串下入,为后期完井提供良好的井筒条件;(3)采用清砂接头通井、工具串仿真模拟等多项技术措施强化井眼准备,确保管柱串顺利下入到位并成功实施固井。结论认为:(1)所形成的井眼清洁、油管串顺利下入、精准替浆等关键技术措施能有效保障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油管固井实施;(2)现场先导试验20余口井,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为类似气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 陈占军; 任战利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石炭系—二叠系气藏储集层致密,气藏单元内不同部位的含气饱和度具有明显差异,含气规律复杂,气藏压力系统不统一,储量分布整体非均质性较强。与常规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比较,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石炭系—二叠系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单井动用地质储量和单井储量动用半径随井底压力的降低而增大;生产至废弃压力时,单井动用地质储量和单井储量动用半径达到最大值。根据上述认识,通过分析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时储量的分布规律,建立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的物质平衡方程,得到累计产量与井底压力的关系式,进一步分析了2种求取启动压力梯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致密砂岩气藏单井动用地质储量和单井技术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为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井网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为了便于应用,改进理论计算方法,提出单井动用地质储量简化算法,对未开发区块井网部署具有参考价值。
    • 刘成川; 王勇飞; 毕有益
    • 摘要: 中江气田沙溪庙组气藏高效开发面临着河道精细刻画、高产富集模式建立、开发技术政策制定、工程压裂改造技术配套4大难点。针对窄河道砂采用多域多属性精细刻画及储层精准预测技术,对多期叠置河道砂空间展布特征刻画效果较好,实现了最薄8 m、最窄50 m河道砂的刻画,且河道砂的沉积时间顺序也非常清晰,采用基于射线参数域的改进三参数叠前反演技术实现了薄层高精度定量预测,储层厚度、孔隙度预测误差均低于10%;通过建立烃源岩断层与河道砂有效搭配模式,古今构造高或古构造高、今构造低,同时储层物性好的区域有望获得气井高产、稳产;采用井组立体部署、井型优选及水平井优化设计等技术,极大提升了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储量动用程度,同时节约了投资成本;采用地质工程一体化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单井测试产气量稳步提升,改造效果提高至实施前的10.6倍。所形成的窄河道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实现了中江气田的高效勘探开发,建成了年产气量超10×10^(8)m^(3)的中国石化川西第一大气田。
    • 张威; 曹强; 陆永潮; 李良
    • 摘要: 克拉通盆地大面积致密砂岩气藏边界带上的气水分布往往远比盆地内部复杂,圈闭类型多样,气藏上倾方向封堵模式尚存在争议。本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北缘杭锦旗地区二叠系盒1段气藏为例,对比分析不同区带典型河道砂体厚度、岩相组合、砂体叠置关系、储层物性及横向宏观非均质性等多因素差异分布特征及其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最终建立杭锦旗地区不同构造带内盒1段气藏封堵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自西向东发育3种河道沉积模式,分别是西部缓坡区浅水辫状河模式、中部陡坡区冲积扇-辫状河模式、东部深水道模式,3种沉积模式控制了河道上倾方向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差异,这种宏观非均质性变化是研究区致密砂岩气藏上倾方向封堵的主控因素。根据研究区上倾方向储层变化与圈闭类型关系,划分了3种天然气封堵模式:西部缓坡区岩性封堵模式、中部陡坡区地层-岩性封堵模式、东部岩性-构造过渡封堵模式。3种天然气封堵模式构成了鄂北盆缘盒1段大面积天然气连续成藏区的边界,同时控制了不同类型圈闭分布与天然气富集。
    • 宗廷博; 田玉霞; 李康; 赵佳
    • 摘要: 针对杭锦旗独贵加汗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如何有效开发这一难题,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和大量钻探数据,明确了独贵加汗区成藏条件,并对气藏产能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南地区煤系烃源岩厚度大(4~20 m)、成熟度整体上多于1.3%,生烃强度基本大于10×10^(8) m^(3)/km^(2),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储层表现为明显的低孔-特低孔、低渗特征。沉积微相是气井高产的前提,同时物性也对天然气高产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 李昌绵; 李爽; 柳琳; 靳辉
    • 摘要: 针对苏S区块中部区域储层含气饱和度低、气水关系复杂、部分气井出水严重以及投产成功率低的难题,从气井出水特征入手,开展气水分布规律及分布模式研究,并在常规气水识别的基础上,引入可动水饱和度参数,建立苏S区块中部高含水区可动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制定高含水区不同气水分布模式下储层射孔原则及开发对策。结果表明1)可动水饱和度影响气井生产效果,储层可动水饱和度的大小与产出水状况基本呈正相关关系;2)生烃强度及与源岩距离、储层展布从根本上控制了气水分布格局,而沉积环境、储层物性等因素决定了局部气水分布模式;3)苏某CH井开发山1段25~29号层,可动水饱和度16.0%~33.4%,初期日产气6×104 m^(3),气水比0.7~2.0,取得较好开发效果。实践表明侧钻水平井开发低渗高含水气藏具有一定优势。该研究为实现苏S区块高含水气藏效益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苏里格气田采收率、改善气田开发效果、降低开发成本具有指导意义。
    • 段志强; 夏辉; 王龙; 高伟; 范倩倩; 师威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田,主力气层为二叠系山西组山1段,砂体厚度薄且变化快,储集层分布预测难度大,制约气田的产能建设。通过井震结合开展沉积砂体刻画和薄储集层预测,探讨储集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明确有利储集层分布区。结果表明:古地貌与古流向共同控制三角洲砂体的分布,溶蚀相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最有利的储集体,局部微幅度鼻隆构造为天然气富集区。综合砂体展布规律、储集层物性、成岩作用、构造特征等因素,建立了研究区储集层分类标准,在研究区南部和中部识别出2个Ⅰ类储集层富集区。
    • 姜超
    • 摘要: 为了提高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太原组太2段障壁砂坝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气藏的储层特征,指出了储层非均质性、储层渗透率、气水两相渗流是影响太2段障壁砂坝气藏采收率的主要因素。通过泄气范围评价法和数值模拟方法明确了剩余气分布及主要类型。基于不同剩余气的分布类型开展了井网加密调整提高气藏采收率研究,提出了不同类型剩余气对应的调整挖潜对策,并通过开展加密井生产效果分析,结合经济评价,得出了不同加密调整方式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太2段障壁砂坝剩余气主要以靶点间和大井距井间未控型为主,挖潜方式以部署加密井为主;(2)通过采取靶点间斜插的方式挖潜井间剩余气,加密井未发生干扰,但水平段与主应力夹角小,压裂改造效果差;(3)井间剩余气采取排间平行加密和排间错位加密两种方式挖潜,排间平行加密井距小于600 m时,干扰井数在总井数的占比为75%,排间错位加密井距400~800 m时,干扰井数在总井数的占比为75%。加密后井距为500 m时干扰严重,加密井天然气可采储量降幅达50%,但仍能实现经济效益,井组采收率可提高5%。
    • 王平; 沈海超
    • 摘要: 针对低气价下加拿大M致密砂岩气藏如何实现经济高效开发的问题,开展了开发层系划分、钻井完井施工参数优化、优快钻井完井施工及压后返排和井工厂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形成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巨厚砂岩储层开发层系划分技术、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钻井完井施工参数匹配技术、水平井低成本优快钻井技术、闷井返排技术及井工厂立体开发技术等关键技术。现场应用后,M致密砂岩气藏钻井完井施工效率大幅提升,钻井完井成本显著降低,单井产能显著提升,实现了效率增、成本降的良好局面。M致密砂岩气藏的成功开发,为我国非常规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 宋学锋; 魏慧蕊; 李文杰; 张蕾; 朱英斌; 邓德坤
    • 摘要: 致密砂岩气藏在勘探开发过程中极易产生严重的水锁损害,造成气井产能下降。文中以塔里木盆地M区块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饱和、恒压驱替、核磁共振相结合的手段开展了不同因素对水锁损害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岩心初始含水饱和度越低,水锁损害率越高,当初始含水饱和度为15%和35%时,驱替120 min后水锁损害率分别为74.5%和59.1%;含裂缝岩心水锁损害程度明显低于基质岩心,岩心中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实验流体矿化度和黏度越高,水锁损害率也越高,而实验流体表面张力越小,水锁损害率越低。塔里木盆地M区块施工时,应选择合适的作业流体和施工压差,尽可能减少作业时间,降低水锁损害程度。另外,可以通过增大生产压差、水力压裂、注入解水锁剂及干氮气等措施解除水锁损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