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四川盆地西部

四川盆地西部

四川盆地西部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3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专利文献125055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西部广播电视、岩石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等; 四川盆地西部的相关文献由307位作者贡献,包括宋晓波、王琼仙、罗啸泉等。

四川盆地西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25055 占比:99.89%

总计:125189篇

四川盆地西部—发文趋势图

四川盆地西部

-研究学者

  • 宋晓波
  • 王琼仙
  • 罗啸泉
  • 兰叶芳
  • 吕杰
  • 许国明
  • 隆轲
  • 黄可可
  • 黄思静
  • 刘树根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雨; 文龙; 陈聪; 汪华
    • 摘要: 四川盆地西部二叠纪时期位于稳定克拉通边缘,受到海西运动、东吴运动和峨眉地裂运动的共同作用,发生构造-沉积分异。本文采用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成藏要素组合的研究思路,在川西地区开展新一轮研究工作,揭示了二叠纪构造-沉积分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明确川西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潜力。盆地二叠纪以拉张伸展背景为主,总体呈现“南部隆升、西部裂陷、北部拉张”的沉积格局。二叠纪多期构造运动共同导致了川西地区一系列台内裂陷的形成,叠加二叠纪时期海平面变化,控制了栖霞至长兴期的多期台缘发育。川西北地区发育北东—南西向和北西—南东向两组断裂体系控制该区岩相古地理格局,其中龙门山断裂带主要控制了泥盆纪至二叠纪栖霞期沿上扬子台地西北缘发育台缘带,呈北东向展布。茅口至长兴期台缘带受克拉通边缘及台内裂陷共同控制,在川西地区呈北东向展布,梓潼—老关庙地区沿裂陷发育呈北西向展布,在剑阁一带,栖霞、茅口、吴家坪和长兴组多期台缘带叠置发育。川西地区二叠纪多期台缘控制了多层系优质滩相储层和礁储层叠置发育,是川西地区二叠系规模孔隙型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多期古裂陷、多期台缘带和成藏期大型古隆起三元素耦合有利于油气规模聚集成藏。川西多层系台缘带具有纵向叠置,平面呈北东向大面积展布的特征,具备万亿规模资源潜力,是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重要勘探接替领域。
    • 严焱诚; 房舟; 朱礼平; 黄敏; 岳志华; 王晋瑶; 王栋
    • 摘要: 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益、实现河道砂体的高效开发,以目前天然气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油管固井完井技术的优势及在国内外钻井、固井方面的应用现状,剖析了在四川盆地西部中浅层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应用的技术难点。对缩小井眼尺寸引起管柱安全下入、固井附件可靠性、水泥浆体系设计及固井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研制的高承压能力油管固井附件、特殊自锁球座及胶塞性能可靠,经系列评价后入井验证,采用低密度流体替浆,应用效果良好;(2)井身结构优化调整必封点位置,能保证压力及地质复杂封隔,并且有利于管串下入,为后期完井提供良好的井筒条件;(3)采用清砂接头通井、工具串仿真模拟等多项技术措施强化井眼准备,确保管柱串顺利下入到位并成功实施固井。结论认为:(1)所形成的井眼清洁、油管串顺利下入、精准替浆等关键技术措施能有效保障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油管固井实施;(2)现场先导试验20余口井,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为类似气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 龙章亮; 丁洁; 曾贤薇; 王毅
    • 摘要: 大斜度井和水平井是四川盆地西部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主要高产井型。但由于川西地区碎屑岩地层砂泥岩互层频繁,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在钻井过程中普遍存在井壁失稳现象。特别是在大斜度井段,井壁失稳造成的掉块、遇阻、卡钻等复杂问题使得划眼及通井频繁,严重影响了钻井时效。为了给调整钻井液密度和控制生产压差等措施提供数据依据,保障钻井及生产安全,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了井眼内部应力分布,分析了井壁失稳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35 MPa的等效应力为井壁失稳临界值,即随着深度的增加,钻井液的密度如果不变,当井壁受到的等效应力超过35 MPa时,就会导致井壁失稳;②当大斜度井轨迹平行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时,井壁应力随井斜角增大而变小,当大斜度井轨迹平行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时,井壁应力随井斜角增大而增大;③当大斜度井轨迹在平行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时,在相同井斜角条件下,井壁稳定性随生产压差增大逐渐变差。结论认为:在最大井斜角小于等于60°时,生产压差控制在9 MPa以内,井壁能够维持较好的稳定性;在最大井斜角大于60°时,生产压差控制在8 MPa之内,井壁能够维持较好的稳定性。
    • 陈得圆; 王磊; 李谢辉; 裴坤宁
    • 摘要: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研究了2017年7月15-17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的一次典型连续性夜雨过程的形成机制,重点讨论了"山谷风"局地环流对此次夜雨过程的作用。研究表明:(1)此次降水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500 hPa"北高南低"的环流形势背景下,这种背景有利于北方冷空气向南输送;850 hPa上台风东侧的偏南气流和副热带高压西侧偏南气流叠加形成输送带,有利于低纬大量水汽和热量向四川盆地输送。(2)WRF模式模拟出的"山谷风"是此次夜雨过程的重要动力机制:白天青藏高原东坡受"谷风"控制,夜晚青藏高原东坡受"山风"控制,从而产生了此次夜雨现象。(3)三种螺旋度都能够较好地解释夜间降水形成和"山谷风"之间的关系。
    • 韩月卿; 韩文彪; 金振奎
    • 摘要: 近期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获得多项油气勘探突破,如川西北双鱼石区块已发现大型油气藏。然而在实际勘探开发过程中,栖霞组储层段在不同钻井上的气测显示差别很大,且部分井发生失利的情况,说明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沉积相作为优质储层的关键控制因素尚需深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次研究通过详实的野外露头和大量的薄片鉴定分析,系统梳理了栖霞组不同类型的岩石特征和沉积相类型。本次研究认为,川西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按照岩石形态可划分为四种岩石类型:层状灰岩、云斑灰岩、砂糖状白云岩、生物礁灰岩。根据结构分类方案,川西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可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其中石灰岩可细分为灰泥石灰岩类、颗粒石灰岩类、礁石灰岩和钙华石灰岩,白云岩可细分为泥粉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和白云石胶结物。川西栖霞组主要为一套的弱镶边台地相沉积,包括滩、礁、台洼三种亚相。栖霞组滩相以薄–中层灰泥–亮晶颗粒滩和灰泥颗粒滩为主,在台缘和台内均有发育,高能滩较为少见,以中低能滩为主,且滩体不是连片发育,非均质性较强。台洼是栖霞组最为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其中开阔台洼分布范围最广,岩性以生屑质灰泥石灰岩为主。因滩体分隔使得水体相对局限,Mg/Ca比值升高,使其具有发生中等盐度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的条件,从而促进了局限台洼和周缘滩体中的石灰岩发生白云岩化而形成优质储层。
    • 韩月卿; 金振奎; 韩文彪
    • 摘要: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中二叠世末发生的东吴运动导致茅口组地层抬升遭受大气淡水淋滤剥蚀,发育表生岩溶古地貌,产生大量的溶蚀孔洞,为储集油气提供良好条件。针对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表生岩溶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以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地球化学等资料为依托,对栖霞组和茅口组的岩溶典型特征进行了详细总结。通过对于岩溶响应特征的统计分析,本文系统总结了岩溶储层在垂向和平面上的发育规律。利用残余厚度法开展了茅口组和栖霞组顶部古地貌形态的精细刻画,将其划分为岩溶洼地、岩溶斜坡和岩溶高地3种地貌单元。通过把钻井放空漏失情况和野外露头岩溶现象进行叠合,认为岩溶洼地最有利于表生岩溶储层的发育。岩溶洼地虽能汇水,但不积水,地表水汇聚后对地层下蚀和侧蚀,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经讨论分析得到,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表生岩溶储层主要受控于古地貌、沉积间断、岩性和沉积相等因素。本次研究可为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表生岩溶储层勘探开发提供地质理论和依据。
    • 李蓉; 汤晶; 李素华; 朱兰; 余洋
    • 摘要: 火山岩是四川盆地重要的有效储集体,中石化在川西地区部署的YS1井钻遇厚层火山岩,气显示强烈,为盆地内火山岩勘探新区域。基于对已有钻井资料分析,综合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从岩性组合方式、储集空间类型、地化特征和储层孔隙演化等方面开展川西地区火山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研究。研究区火山岩的形成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具有一定关联,岩石类型复杂,储层储集性能非均质性强,具高孔低渗特征,为一套裂缝-孔隙型储层。火山角砾岩为主要储集岩类,储集空间以残余气孔、基质微孔、次生溶孔为主,见少量构造裂缝和冷凝收缩缝。同生成岩阶段,挥发逸散、脱玻化作用和冷凝收缩作用促使气孔、玻屑孔和收缩孔缝发育,但热液充填作用使孔隙度大幅度降低;表生成岩阶段,构造破裂和风化淋滤作用小幅改善储层储集性能;埋藏成岩阶段压实作用、充填作用和溶蚀作用对储层进行改造,最终储层残余面孔率4%左右。YS1井区、广汉、知新场和龙宝梁地区为储层发育有利区。
    • 麻守仕
    • 摘要: 鸟类专家研究表明,全球共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经过我国的主要有3条路线,一条是西太平洋的迁徙路线,主要经过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第二条路线是东亚澳洲的迁徙路线,主要经过我国中部省份;第三条路线是中亚、印度的迁徙路线,我国称其为“西部候鸟迁徙路线”,主要包括在新疆、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和宁夏等省区,或在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带和高原草甸草原等环境中繁殖的夏候鸟,秋季向南迁飞,至四川盆地西部和云贵高原越冬。
    • 邓宾; 何宇; 黄家强; 罗强; 杨荣军; 于豪; 张静; 刘树根
    • 摘要: 通过砂箱物理模拟实验揭示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中,单一构造剥蚀、沉积作用和剥蚀-沉积耦合过程对其盆-山系统形成演化的控制影响作用,尤其聚焦于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山系统沿走向变化的构造剥蚀-沉积作用对其盆-山系统的控制作用.单一构造剥蚀作用过程模拟揭示浅表剥蚀作用强度与冲断带楔形体楔长、楔高呈负相关性;构造剥蚀作用使冲断带后缘逆冲断层更加易于发生断层再活化与无序冲断,制约着冲断带前陆向扩展.浅表沉积作用导致楔形体前缘冲断层上覆物质加载、更易于发生断层闭锁,促使冲断带楔形体前陆向/前展式扩展生长.沿走向变化的剥蚀-沉积作用过程导致冲断带楔形体后缘深部层系剥蚀走向变化、断层产状变陡,前陆盆地中前陆向断层明显减小、其倾角减缓,且反向冲断作用加强(乃至导致主断层反向冲断),尤其走向差异性导致前陆盆地发育斜向断层.受控于龙门山冲断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晚三叠世以来走向差异性剥蚀-沉积作用,川西前陆盆地中南段发育晚白垩世—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可能形成前陆盆地前缘斜向断层-龙泉山断层.
    • 郑友志; 辜涛; 舒刚; 杨谋; 余江; 伍葳; 张占武; 赵军
    • 摘要: 四川盆地西部超深天然气井的目的层埋深在8 000 m左右,井底原始地温超过150°C,一般都采用定向井的钻井方式钻至目的层.为了准确预测川西地区定向井钻井过程中的井筒瞬态温度、评价温度环境变化对流体性能与压力分布的影响,基于动量与能量守恒原理,考虑该区定向井的井型特点以及井筒—地层各控制区域在径向与轴向的传热机理,建立了定向井井筒—地层瞬态二维传热模型与温度压力耦合下的井筒压力计算模型,应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法对数学模型求解,分析了循环时间、排量对井筒温度的影响,进而评价了温度压力耦合下井筒压力与动静态密度随井深的分布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循环时间和排量的增加,井筒下部井段流体与近井壁地层温度降低,均低于原始地温,而上部井段流体、近井壁的套管及水泥环温度则高于原始地温;②考虑温度压力耦合下的井筒循环压力、静止密度及当量循环密度数值均小于无温度压力条件下,分别为2.1 MPa、0.065 g/cm3、0.045 g/cm3.结论 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定向钻具服役环境分析、全井段流体性质评价及井筒压力控制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