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应力敏感

应力敏感

应力敏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77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5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70081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断块油气田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2年天然气学术年会、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等;应力敏感的相关文献由1966位作者贡献,包括康毅力、郭平、李传亮等。

应力敏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5 占比:0.79%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0081 占比:99.17%

总计:70665篇

应力敏感—发文趋势图

应力敏感

-研究学者

  • 康毅力
  • 郭平
  • 李传亮
  • 李晓平
  • 游利军
  • 熊健
  • 程林松
  • 郭肖
  • 刘华勋
  • 刘启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巧智
    • 摘要: 压裂是页岩气藏增产改造的关键措施,支撑剂作为压裂增产的重要物料,其不断地泵入使得储层应力敏感性复杂化,影响压裂施工效果。选取四川志留系龙马溪组露头页岩岩样,开展支撑剂作用下的应力敏感性实验,并对比了有支撑与无支撑、单层均匀支撑与Hiway支撑的裂缝页岩岩样的应力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损害程度由弱到强依次为Hiway支撑裂缝干样、单层均匀支撑裂缝岩样、无支撑裂缝岩样。分析认为,高强度支撑剂代替裂缝壁面微凸体,起到支撑裂缝的作用,弱化了储层的应力敏感性;Hiway支撑效果优于单层均匀支撑,原因在于Hiway支撑方式下,支撑剂“支柱”之间形成高导流能力的通道,弱化了储层的应力敏感性。
    • 张匡钰
    • 摘要: 对于致密油储层,压裂液强制返排技术是常用的技术手段,该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裂缝闭合时间和压裂液返排速度,而在施工现场很难求取这两个关键参数,缺乏相关理论模型进行预测。为计算裂缝闭合时间和压裂液返排速度,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岩石力学、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结合压裂液返排的特殊物理过程,建立了考虑重力和毛管力影响的致密油储层压裂液强制返排模型,计算出裂缝闭合时间和压裂液返排速度;并分析水力压裂后在不同放喷油嘴尺寸下,井底流压和返排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返排施工时所用油嘴直径越大,返排速度越大,返排过程中井底流压下降速度越快,即人工裂缝以更短时间闭合。研究结果可为压裂液返排时间和返排流速的确定提供依据,有助于现场返排的科学化和定量化。
    • 康毅力; 赖哲涵; 陈明君; 侯腾飞; 游利军; 白佳佳; 余中慧
    • 摘要: 页岩气衰竭式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逐渐增大,且气体产出是跨越解吸、扩散和渗流的多尺度传质行为,其中扩散是沟通解吸和渗流的桥梁,但以往研究尚未对气体扩散能力的有效应力响应特征给予足够重视。为此,选用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样品,设计并开展了不同有效应力下的压力衰减实验,揭示有效应力变化对气体扩散能力的响应机制,提出页岩基块应力敏感指数(IS_(SGD)),以定量表征基于气体扩散能力的页岩基块应力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气体扩散量随有效应力增加而降低,且变化前期快、后期慢;②随有效应力增加,大于50 nm孔缝气体扩散时间缩短;③基块岩样IS_(SGD)为25.68%,应力敏感程度为中等偏弱,而裂缝岩样则表现出更强的应力敏感性。结论认为,随着有效应力增加,页岩基质孔隙中扩散系数降低,但微裂缝中原先以黏性流、滑脱流为主的流动通道被压缩,气体流动方式逐渐以扩散为主,气体扩散系数增大,但总体输运能力仍明显降低,因此推荐川南地区页岩储层有效应力维持在17~30 MPa,有助于基块向裂缝稳定供气。
    • 李虹; 于海洋; 杨海烽; 邓彤; 李旭; 吴阳
    • 摘要: 裂缝性致密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应力敏感性强等特点,需明确储层非均质性及裂缝应力敏感性对生产的影响。为此,利用基于投影的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来表征复杂裂缝,结合应力敏感定量表征模型,建立了同时考虑基质和多尺度裂缝非均质性的应力敏感数值模型,自适应获得应力敏感特征曲线。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强非均质致密储层不能忽略基质的应力敏感性,应力敏感性对生产早期的影响较大,以压裂裂缝的影响为主,随着生产逐渐过渡到基质,储层应力敏感性逐渐降低;早期生产压差过大,会造成储层应力伤害,不利于长期生产;不同充填程度的多尺度裂缝在储层中的分布模式对产能有直接影响,充填程度越低,裂缝尺度越大,产能越高。研究结果为致密裂缝性储层合理配产和开发方案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万晓龙; 王思仪; 郭西峰; 兰正凯
    • 摘要: 低渗透油藏开发往往仅考虑应力敏感效应而忽略基质孔隙收缩效应的影响,导致储层渗流能力和产能评价结果误差较大。针对上述问题,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和基质收缩双重效应影响的数学模型,结合基于分形理论的渗透率演化模型,探讨其在安塞油田预测生产动态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在低于5 MPa的有效应力下,若忽视基质收缩效应会低估储层渗透率,影响开发方案的后期调整;文中建立的理论模型与实际生产数据匹配性达到92%,说明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研究区油井生产动态。研究成果对长庆油田类似低渗透油藏开发后期挖潜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赵真
    • 摘要: 碳酸盐岩超高压气藏气井的渗流与传统的气藏之间有很大区别,正确认识该气藏的开发原理,是科学、合理开发的关键。在开发碳酸盐岩超高压气藏气井的过程中,应实时掌握岩石的变形特征,并以此来确定渗透率以及储层孔隙度等随时可能会变的参数。基于储层出现断裂以及基质可能会发生变形等原因,通过碳酸盐岩超高压气藏数值模拟及气井渗流模型来完成开采动态特征的研究。
    • 顾少华; 岑芳; 张岩; 刘生国; 张广东
    • 摘要: 针对超深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水侵特征复杂的特点,选取基质、含溶蚀孔、天然裂缝等不同类型介质岩心开展气水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搭建了高温高压(150°C,50 MPa)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测试实验装置,设计了实验流程及实验方案。当实验围压分别为10,30,50 MPa时,测得不同围压对应的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并绘制曲线,分析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随围压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围压增大时,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普遍向下移动,其中,天然裂缝岩心的气水相对渗透率下降幅度更为明显;气水相对渗透率等渗点向含水饱和度小的方向移动,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发生变化。不同介质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两相同流区宽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随围压升高,含溶蚀孔岩心的两相同流区宽度变化幅度最小。该实验结果可用于解释深层碳酸盐岩气田水侵特征及气井产水现象,为该类气藏水侵规律的确定提供依据。
    • 高红艳; 单理军; 刘创新; 夏瑜
    • 摘要: 致密气储层基质中存在与缝网不连通的人工诱导缝和天然裂缝,研究裂缝发育的基质渗透率应力敏感对致密气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某盆地H组致密气藏的岩石,开展了渗透率应力敏感实验,结合电镜扫描、微米CT等实验方法,对不同类型岩样微观孔隙特征进行了描述,利用实验结果对现场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中基质、层理和人工造缝致密储层表现为强应力敏感性,渗透率与有效应力呈负指数函数关系,应力敏感常数分别为0.078~0.153 MPa^(-1)、0.112~0.208 MPa^(-1)、0.073~0.079 MPa^(-1),人造缝岩样应力敏感程度整体相对较弱。微裂隙和裂缝的开启程度和分布特征对含裂缝岩心应力敏感性影响较大。通过建立的产能模型分析发现,随着生产压差增大产量下降幅度较大,最高为39%,因此致密气井要合理控制压差。
    • 王刚
    • 摘要: 利用毛孔约束模型,能够对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会对油田储层的渗透率造成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孔隙结构、有效应力以及应力加载方式等。低渗透储层中的压力敏感性增强会引起储层压力变小,导致有效应力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状态,利用固定围压和改变内压的方式可以对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特性进行分析,得出低渗透储层在开采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从而为低渗透储层的开采提供合理建议。
    • 余杨康
    • 摘要: 1.目的页岩气水平井压后返排作为压裂施工作业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整体的压裂和生产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目前的现场实际施工中,压后返排的工作制度往往由现场技术人员依据其自身经验来确定,难以满足页岩气开发上产愈发精细的要求。若返排时所用油嘴过大,有可能导致大量支撑剂回流,压裂后形成的裂缝无法得到较好的支撑;采用大油嘴返排还有可能增大支撑剂破碎率和嵌入率,增加裂缝的应力敏感伤害,直接影响裂缝的有效导流能力,并且大量支撑剂的高速喷出还有可能导致地面测试流程的损坏。反之,若返排时所用油嘴过小,则有可能增大水相圈闭伤害,并且返排初期裂缝中的悬浮物、残渣、岩屑、微粒、结晶盐等不能及时返排出来,容易造成堵塞,严重影响页岩气井产量;此外,小油嘴返排也不能满足现场生产单位快速上产的需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