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温氧化

低温氧化

低温氧化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4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6篇、会议论文45篇、专利文献350669篇;相关期刊175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九届SO2、NOX、PM2.5、Hg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低温氧化的相关文献由1660位作者贡献,包括任韶然、王伯军、秦张峰等。

低温氧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6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4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50669 占比:99.88%

总计:351100篇

低温氧化—发文趋势图

低温氧化

-研究学者

  • 任韶然
  • 王伯军
  • 秦张峰
  • 戴广龙
  • 王建国
  • 蒋有伟
  • 朱华青
  • 李晓玲
  • 沈德煌
  • 韩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东
    • 摘要: 为了更细致地理解煤低温氧化特征及其物理过程,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研究了不同煤样粒径的低温氧化过程关键参数的演变规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阐释了煤低温氧化过程的多物理场演化细节特征,依据实验结果对数值模拟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基于实验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式探究了程序升温实验仓内煤样的温度、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分数和流体流动等特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以很好地表征煤低温氧化过程,并展示了各物理场时序的变化特性;根据煤氧化过程的气体排放与氧气消耗,可以将煤低温氧化划分为2个阶段,70°C为其临界值;随着煤低温氧化的发展,煤氧化反应的前沿是向高氧气体积分数区域移动。
    • 郭君
    • 摘要: 为有效预测色连煤矿8109工作面采空区自燃状况,指导煤矿采取针对性防灭火措施,需确定煤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通过对煤样进行程序升温试验方法,研究煤的低温氧化特性并对煤自燃预测指标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煤低温氧化过程中活性较大,常温下就可以生成CO,干裂温度在100~110°C之间。使用格雷哈姆系数R_(2)、R_(3)区分化学吸附阶段(30~80°C)和自热氧化阶段(80~110°C),C_(2)H_(4)的出现标志着煤进入热解加速氧化阶段(110~200°C)。
    • 廖汉东; 陈皓东; 刘仲铠; 杨斌
    • 摘要: 考虑到小分子含氧组分在等离子体助燃体系中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丙酮为研究载体,基于先进的分子束质谱诊断平台开展了研究.提供了详细的中间体组分信息,并基于此构建了丙酮等离子体的低温反应网络.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放电激励的作用下,丙酮的燃料氢提取过程被加速,并且还伴随着明显的燃料碎片化过程.研究发现,无势垒反应在等离子体低温氧化的反应机制中十分重要.另外,本文还给出丙酮低温氧化在不同电压激励下的定量结果.
    • 赵帅; 蒲万芬; 冯天; 王文科; 李一波
    • 摘要: 针对辽河油田锦91区块超稠油火驱过程所形成的氧化炭和裂解炭的基本性质和火驱燃烧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装置开展超稠油低温氧化和裂解实验,并采用气相色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分析产出气组成、焦炭的微观形貌、元素含量和热重损失,并运用等转化率法(Friedman和OFW)求解焦炭燃烧活化能。结果表明:经历250°C低温氧化后,超稠油部分转化为氧化炭;经历400°C裂解后,超稠油转化为裂解炭和改质油。氧化炭中氧和硫元素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裂解炭。氧化炭表面呈粒度大小不一的焦炭微粒相互融并的微观形貌,且随着温度升高,氧化炭的多孔结构愈发明显;裂解炭呈不规则的块状微观形貌,且随着温度升高,裂解炭表面出现很多凸起状颗粒。氧化炭的生成有助于建立燃烧前缘;裂解炭的燃烧活化能更低,有助于维持燃烧前缘稳定推进。该研究对超稠油火驱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王延永; 王晓光; 张亮; 任韶然
    • 摘要: 深入分析注空气辅助蒸汽吞吐过程低温氧化微观生焦机制,结合基于原油四组分及局部平衡反应的低温氧化生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氧化结焦对储层物性及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炭沉积会对注空气辅助蒸汽吞吐采收率产生不利影响;在数值模拟中需要考虑焦炭沉积对储层孔渗的影响,不考虑渗透率变化时预测所得采收率偏高;同时,结焦过程需要考虑生焦诱导期的影响,不考虑生焦诱导期将使预测采收率相对偏低;注减氧空气辅助蒸汽吞吐有助于降低氧化结焦的消极影响,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降低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
    • 马希红; 王建国; 朱蒙; 樊孝华; 张晓光
    • 摘要: 为了评价低温氧化脱硝技术脱除烟气氮氧化物(NO_(x))效果,利用臭氧(O_(3))氧化实验装置,研究了停留时间、O_(3)/NO_(x)摩尔比、温度等参数对烟气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停留时间延长至1.5 s能够促进O_(3)与烟气的混合,进而提升NO_(x)脱除率;O_(3)量会促进NO_(x)氧化及脱除,O_(3)/NO_(x)摩尔比0.9时可将出口NO_(x)降至8 mg/m^(3),但超过1.0后脱硝效率增加缓慢;O_(2)对SO_(2)的氧化作用在其过量时会明显增强,导致SO_(3)浓度升高并增加污染;温度超过200°C后,因O_(3)分解速度加快会大幅降低脱硝效率。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脱硝效率可达80%以上且O_(3)逃逸低于1.2 mg/m^(3),证明了低温氧化脱硝技术的实用性。
    • 李嘉; 孙洪硕; 祁生亮; 崔建辉; 李广文; 高泽宾; 曹兵
    • 摘要: 针对磁化焙烧后的氧化反应过程开展了研究,利用TGA、SEM检测技术对酒钢选矿厂综合尾矿磁化焙烧产品的氧化过程反应机制进行分析,并结合模型匹配法对氧化动力学参数进行求解。结果表明:磁化焙烧产品在氧化过程中,适当地增加氧化反应的温度,可以明显加快氧化反应的速率,减少磁化焙烧产品被氧化所需的时间,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磁化焙烧产品过氧化。氧化反应动力学的最佳机理函数为二维扩散模型(Valensi)G(α)=α+(1-α)ln(1-α),其表观活化能E为5.16 k J/mol,指前因子A为14.73 min^(-1)。磁化焙烧产品中的微裂纹可为O_(2)气体提供向内扩散的通道,其氧化过程的反应限制环节为O_(2)气体在颗粒表面及缝隙表面的二维扩散。
    • 闫国锋; 黄兴利; 闫振国
    • 摘要: 现有氧化煤自燃特性研究大多以较低氧化温度和空气条件下制取的煤样为研究对象,缺乏对预氧化煤氧化过程中动力学特性的分析。针对上述问题,利用C80微量热仪以不同氧化温度(100,200,300°C)和氧气体积分数(21%,15%,5%)条件下制取的预氧化煤为对象,研究了其低温氧化反应的放热和动力学特性,并探讨了氧化温度和氧气浓度对预氧化煤低温氧化反应活化能的影响。预氧化煤低温氧化放热特性分析结果:(1)预氧化煤低温氧化进程滞后于原煤样,且滞后程度随氧化温度和氧气浓度升高而增大。(2)预氧化煤低温氧化反应的放热量低于原煤样,且放热量随氧化温度和氧气浓度升高逐渐降低。当氧化温度为100°C时,不同氧气浓度预氧化煤的t1(热流>0时对应的温度)、t2(热流增长率最大值对应的温度)及低温氧化过程的反应热基本相等。(3)随着氧化温度升高,氧气浓度对t1、t2及低温氧化过程的反应热的影响才逐渐明显。表明氧气浓度对预氧化煤低温氧化反应的影响在较高的氧化温度下才体现。但是,太高的氧化温度导致预氧化煤低温氧化反应进程严重滞后且反应放热量<0。预氧化煤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1)预氧化煤低温氧化反应加速氧化阶段的活化能高于原煤样,快速氧化阶段的活化能低于原煤样。表明预氧化煤氧化反应进入加速氧化阶段的门槛提高,却更容易进入快速氧化阶段。(2)从指前因子数据可看出,预氧化煤低温氧化反应相较于原煤样更为迅速。(3)预氧化煤低温氧化过程的活化能没有随氧化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在加速氧化阶段活化能随氧化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氧气浓度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快速氧化阶段,当氧化温度为100°C,活化能随氧气浓度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氧化温度为200°C时则相反。
    • 史丽珠; 毛星舟; 王首祎; 惠尉添; 郝润龙; 赵毅
    • 摘要: 详细介绍了臭氧氧化脱硫脱硝和臭氧催化脱硫脱硝,讨论了臭氧氧化法中自由基和催化剂活性组分对NO氧化的影响,总结了不同吸收剂对脱硝效果的影响以及臭氧氧化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NO氧化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在实验中,SO_(2)的去除效果都非常好。与单纯的臭氧氧化相比,臭氧催化氧化更具有发展前景,可以为今后脱除烟气中NO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高志卫; 沈海兵; 李一波
    • 摘要: 空气驱是一种新型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其独特的低温氧化反应能够在地层中放热活化原油。针对新疆C油田原油开展了低温氧化实验和绝热氧化实验,通过分析氧化后油气组分来研究压力对低温氧化和绝热氧化反应的影响,揭示原油氧化反应机理,同时利用长岩心空气驱物理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空气驱和水驱后空气驱复合驱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压力增大可有效改善原油低温氧化进程,增强原油氧化活性,原油耗氧能力增强,氧加成反应也更明显,原油中质和重质组分增加。原油绝热氧化积聚的热效应能显著提高原油氧化效果,导致原油耗氧量增加,脱羧反应生成CO和CO_(2)量也显著增加,高压条件下CO和CO_(2)的生成量增加53.6%,各组分变化更为明显。空气驱过程中,空气与原油反应,在烟道气驱、混相驱和原油膨胀等多重机理作用下,长岩心驱油效率可达40.17%。与空气驱相比,水驱后空气驱复合驱驱油效率更高,当注入压力为36 MPa时,复合驱驱油效率为51.44%。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