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燃

自燃

自燃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3745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化学工业、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9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936篇;相关期刊709种,包括煤矿安全、煤炭工程、煤炭科学技术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0(沈阳)国际安全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2010年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山东煤炭学会2009年工作会议暨学术论坛等;自燃的相关文献由6969位作者贡献,包括邓军、余明高、文虎等。

自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89 占比:47.77%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53%

专利文献>

论文:1936 占比:51.70%

总计:3745篇

自燃—发文趋势图

自燃

-研究学者

  • 邓军
  • 余明高
  • 文虎
  • 王伟峰
  • 郭军
  • 王德明
  • 翟小伟
  • 金永飞
  • 秦波涛
  • 肖旸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马成甫; 张闯; 张喜梁; 魏云清; 王帅; 李浩东
    • 摘要: 煤矿采煤工作面2道煤柱在矿压下等作用下容易被压裂漏风,进而导致煤柱内部的煤氧化自燃。分析了11303工作面煤柱在矿压下的破碎情况及治理难点,通过压注塑性材料进行防治破碎煤柱漏风、自燃,解决了水泥浆充填或混凝土喷浆层在矿压作用下存在煤柱被二次压裂漏风的难题,取得了很好的防漏风及防自燃效果。研究为类似破碎煤柱防漏风及防自燃积累了经验。
    • 刘亮
    • 摘要: 针对一起油漆残渣在堆放过程中蓄热自燃火灾事故,重点介绍了细项及专项勘验情况、视频分析情况、火灾原因认定情况,提出了对该起火灾事故调查的体会,分析了自燃火灾的灾害成因和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完整证据链条的重要性,提出了对自燃火灾调查的一些思考。
    • 郭倩; 唐一博; 黄万齐
    • 摘要: 为探究植物油布的自燃危险性,利用TG-DSC热重分析技术讨论其自燃火灾特性及防老剂对其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油布混合样品的特征温度分别为171.7°C,380.7°C,466.7°C和555.0°C,根据特征温度将油布氧化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低温氧化阶段、前期燃烧阶段、混合燃烧阶段、后期燃烧阶段和燃尽阶段;植物油活化能大小顺序为大豆油>山苍子油>桐油>葵花籽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介质活化能大小顺序为棉布>棉纱;防老剂4010NA具有最佳的抑制效果,各阶段的活化能增加了29.1~62.1%,总放热量降低了22.59%;9种防老剂抑制效果的强弱顺序为4010NA>MB>4020>DNP>SP>甲>RD>AW>4010。
    • 王丹
    • 摘要: 在对煤自然发火程度预测的方法中,采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预测煤自燃的方法容易发生局部最优、结构冗杂现象,采用支持向量机(SVM)预测会由于Mercer条件的限制导致其核函数对参数反应敏感,常规的机器学习方法存在较大误差,因此引入以相关向量机(RVM)为基础进行预测。结合晋能控股集团四老沟煤矿实际生产情况,对煤自燃升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构建样本。以训练样本为基础建立相关向量机(RVM)模型,获得模型最佳参数;在已训练的模型中代入测试样本,对煤自燃温度进行预测。通过对比SVM和RBF预测方法,结果证明:采用SVM和RBF神经网络预测煤自燃的方法虽然训练误差不大,但是测试误差较高,具有“过拟合”问题,泛化能力不高,而采用RVM预测方法,其测试误差和训练误差二者相对接近,而且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
    • 廖海宇; 谭巧; 苏晓锋; 覃阳; 叶晓峰; 徐光青; 江研
    • 摘要: 针对新能源汽车自燃时有发生的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的监测与防自燃报警系统。该系统由单片机STC89C52、GPRS、蜂鸣器、风扇等器件设计而成,能实现实时监测电源电池温度并进行相关处理的功能。当电池温度超过40°C,系统进行预报警和辅助降温;当超过60°C,系统将开启远程报警。此外,该系统具有报警响应速度快、外观小巧、可靠性高、方便使用等优点。
    • 赵慧
    • 摘要: 矸石山的自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它从常温状态转变到燃烧状态,其氧化过程不仅受到煤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所制约,同时也与煤矸石的岩相组成、水分含量、比表面积、孔隙率及矸石山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有关。以砂墩子煤矿矸石山为例,对矸石山自燃现象及其诱因和自燃机理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矸石山内部注浆的治理方案,并对治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实现对矸石山高温自燃区温度的有效控制,尽量将其保持到其临界自燃温度以下,有效排除矸石山高温区自燃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 李钰潼; 王玫; 谭紫阳; 庞应冉; 黎垭鑫; 高忠权; 洪流; 陈鹏飞; 谭永华
    • 摘要: 为填补国内在低蒸汽压燃料与四氧化二氮(NTO)自燃领域研究的空白,选择了1-乙基3-甲基咪唑硫氰酸、1-丁基3-甲基咪唑硫氰酸、1-乙基3-甲基咪唑二氰胺和1-甲基咪唑硼烷4种低蒸汽压燃料,通过滴落实验装置开展与NTO的自燃特性实验研究,并对低蒸汽压燃料的烟雾延迟时间和掺混乙二醇和丙二醇两种添加剂的1-甲基咪唑硼烷的点火延迟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种咪唑类离子液体均不与NTO发生自燃,1-甲基咪唑硼烷能与NTO发生自燃,其自燃过程分为液滴与NTO接触混合、产生黑烟、火焰出现3个阶段。4种低蒸汽压燃料中,1-甲基咪唑硼烷的烟雾延迟时间最短,阳离子相同时,阴离子为硫氰酸根的烟雾延迟时间小于二氰胺根,阴离子相同时,阳离子含有的碳链越长,烟雾延迟时间越短。掺混燃料的点火延迟时间大于1-甲基咪唑硼烷,其点火延迟时间随着添加剂摩尔比的增加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当乙二醇和丙二醇的掺混比大于0.4和0.5时,掺混燃料很难与NTO发生自燃。1-甲基咪唑硼烷添加乙二醇和丙二醇的摩尔比相同时,前者的点火延迟时间短于后者,表明1-甲基咪唑硼烷添加乙二醇的自燃效果好于丙二醇。
    • 徐义洋; 褚廷湘; 冯学文; 代文程
    • 摘要: 为了识别采空区应力加载对破碎煤岩空隙率的影响,基于采空区应力恢复及空隙率对煤自燃影响角度,分析了采空区空隙率对煤自燃发生中的漏风强度、氧气浓度分布、蓄热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恒昇采空区破碎煤体的压实实验,测试了其应力应变及空隙率变化特征。结合分形理论,建立了承压颗粒煤分形空隙率模型,明确了分形模型的初始参数,并对实验数据及理论计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在应力作用下,破碎煤体发生压实变形,造成颗粒级配发生变化,进而造成分型维数增大与空隙率发生变化,说明随工作面推进及采空区应力逐渐恢复状态下,采空区破碎煤体空隙率呈现动态变化;②通过测试原始煤样与破碎后煤样粒径分布与级配变化,获得了承压破碎煤体的分形维数,发现承压破碎煤体分形维数增大则说明受载煤样更加破碎,在应力加载状态下其空隙率逐渐减小;③通过分形理论与承压破碎煤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了承压颗粒煤的分形空隙率理论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在0.028~0.106,可满足工程需要;④分析了该模型的使用条件,在获得破碎煤岩应力应变函数及应力加载路径的前提下,该模型可对任意状态下的空隙率进行预测。
    • 李钰潼; 庞应冉; 高忠权; 谭紫阳; 陈鹏飞; 谭永华; 洪流
    • 摘要: 为填补国内在离子液体与绿色氧化剂自燃领域研究的空白,本文开展了咪唑硫氰酸类离子液体在质量分数为90%的过氧化氢中的自燃特性研究,并分析了液滴碰撞速度和添加剂对咪唑硫氰酸类离子液体在过氧化氢中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离子液体在过氧化氢中的自燃过程分为3个阶段:液滴与过氧化氢接触、混合,出现液坑;产生中央射流,射流顶端分离出液滴;温度升高,黑色烟雾与火核出现。离子液体点火延迟时间与碰撞速度呈负相关,由于黏度和燃烧极限等因素的影响,1-乙基-3-甲基咪唑硫氰酸([EMIM][SCN])的点火延迟时间减小程度随碰撞速度的增大而减弱,而1-丁基-3-甲基咪唑硫氰酸([BMIM][SCN])则相反。相同碰撞速度下,[BMIM][SCN]的点火延迟时间小于[EMIM][SCN],表明[BMIM][SCN]与质量分数为90%的过氧化氢自燃效果好。掺混燃料的点火延迟时间随添加剂的摩尔比增加呈增大的趋势,且均大于离子液体的点火延迟时间,当[EMIM][SCN]掺混乙二醇的摩尔比为0.8、[BMIM][SCN]掺混乙二醇的摩尔比为0.9、[EMIM][SCN]和[BMIM][SCN]掺混丙二醇的摩尔比为0.7时,在不同的碰撞速度下均很难自燃,表明掺混乙二醇和丙二醇不能提高咪唑硫氰酸类离子液体在质量分数为90%的过氧化氢中的燃烧性能。
    • 郭可; 郭斌
    • 摘要: 杭来湾煤矿3号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41 d,煤的自燃特征为“Ⅰ类”易自燃,具有自然发火风险。杭来湾煤矿采用粉煤灰作为防灭火灌浆材料,对空区实施了灌浆防灭火技术措施。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实现煤层裂隙的充填隔氧、遗煤的包裹隔氧,防灭火效果持久稳定,并且达到了粉煤灰的回收利用的目的,日消耗粉煤灰量734.6 m^(3)/d,有效解决粉煤灰储存对环境的污染难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