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土边坡

黄土边坡

黄土边坡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6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4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27021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2017铁路重载运输建设与装备安全学术研讨会、第二十四届铁路地质路基年会、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学术交流会等;黄土边坡的相关文献由917位作者贡献,包括叶万军、李同录、李萍等。

黄土边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4 占比:0.93%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27021 占比:98.95%

总计:27307篇

黄土边坡—发文趋势图

黄土边坡

-研究学者

  • 叶万军
  • 李同录
  • 李萍
  • 董琪
  • 朱彦鹏
  • 邵生俊
  • 刘万锋
  • 李荣建
  • 杨永东
  • 王艳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未英
    • 摘要: 我国西北地区黄土分布广,但黄土遇水力学性质易变差,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挑战。文章基于室内模型试验,深入分析了强降雨条件下黄土边坡的流失情况,并提出利用化学改良技术治理边坡的手段。研究发现,强降雨下边坡黄土流失问题严重,化学试剂掺量为15%时,黄土边坡的稳定性最好。研究成果为我国黄土边坡治理提供了一定思路。
    • 李锐; 陈勇; 王青友
    • 摘要: 由于黄土多孔性、强透水性、湿陷性等自身构造特征,降雨入渗是黄土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诱发因素。以朔黄铁路山西段K3+0—400 m黄土边坡为研究背景,基于非饱和土理论进行FLAC3D软件的二次开发,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降雨入渗条件下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坡体角度及高度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雨水入渗能力随降雨时间及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雨水入渗深度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幅度很小;降雨强度越大,坡体表层含水量越高;当雨水入渗流速大于土体内部湿润锋出渗流速时,饱和区才会出现;随着坡体角度及高度的增加,坡体发生位移的区域变大;一级边坡坡脚位置为整个坡体的最危险位置。
    • 邹愈; 胡兆江; 牟海斌; 董琪; 张宇鹏; 李业彤
    • 摘要: 重力式挡土墙作为黄土地区边坡支护的重要形式,常常在运营期受降雨影响发生失稳现象。通过模型试验研究长期降雨影响下黄土边坡挡墙墙背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及墙面位移的变化规律,分析挡土墙黄土边坡在长期降雨条件下的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对边坡表层土的影响深度一般不超过4m,降雨入渗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影响距离只有40 cm左右;降雨影响下,边坡深部土压力发生释放现象,而浅表层土体受降雨入渗影响向墙背发生位移,导致浅表部墙背土压力剧烈增大;长期受降雨影响下,挡土墙墙背土压力沿深度分布表现为顶部和底部大而中间小的规律;挡土墙边坡在运行期的前3 a中,挡土墙处于变形活跃期,而后进入相对稳定期;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中不但要关注挡土墙的整体稳定性,还要特别注意墙体中下部的抗凸起破坏验算。
    • 李寻昌; 李平安; 许锐; 杨威; 侯慧颖
    • 摘要: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大量裸露边坡造成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问题。植物护坡是恢复黄土边坡生态和防治黄土边坡地质灾害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延安地区黄土边坡调查,筛选出适宜当地环境且护坡效果明显的蒿属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工试验,得到根-土复合体的力学参数;最后利用FLAC3D软件对不同坡度与不同根系状态下的边坡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强度折减法求得安全系数,比较分析其护坡效应。结果表明:(1)植物根系能够提高土体的力学参数,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2)植物根系对边坡稳定性的提高效果随着坡度增大而增大;(3)蒿属植物在西北黄土地区生态复合型防治技术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关晓迪; 李荣建; 张世斌; 孙萍; 姚夷凡
    • 摘要: 降雨诱发滑坡是我国黄土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为了给黄土边坡防护设计提供参考,采用室内边坡降雨模型箱,开展了2种降雨强度(中雨7.00 mm/d、大雨10.75 mm/d)和2种坡比(1∶0.5、1∶1)条件下的模型边坡降雨试验,实测边坡土体含水率、基质吸力及边坡形态变化情况,比较了不同降雨强度和坡比条件下降雨入渗的差异。结果表明:黄土边坡降雨入渗深度坡脚最大、坡顶次之、坡中最小,降雨入渗速率坡顶最高、坡脚次之、坡中最低,雨水的入渗能力随着入渗深度增加而减弱;降雨结束后边坡湿润锋深度坡脚最大、坡顶次之、坡中最小,即降雨入渗深度坡脚最大、坡顶次之、坡中最小,降雨强度越大边坡湿润锋深度越大,坡比越大边坡坡中降雨入渗深度越小;不同降雨强度和坡比条件下,边坡不同位置处基质吸力稳定值坡中最大、坡顶次之、坡脚最小,降雨强度越大基质吸力稳定值越小、相应的含水率越低、降雨入渗速率越高,坡比越小边坡坡中降雨入渗速率越高、入渗深度越大;降雨初期坡面未产生径流,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表土逐渐饱和、坡面产生径流现象,降雨强度和坡比越大边坡表层土体剥落越严重、坡面径流深越大。
    • 尚亚雄; 薛珺华; 刘艺超; 马辰彪
    • 摘要: 对黄土边坡的生态保护是建立在植被的生物特性上的,利用植被的根系对边坡和路基进行固土,避免了降水和地面水流冲刷,使植被覆盖下的土壤在不同深层都能够结合成稳定不易松散的土层,避免遭受侵蚀,进而使边坡得到加固保护。黄土边坡的生态保护不仅仅只运用植物,还综合了植物及其他防护材料的特性进行边坡防护。通过研究黄土边坡的破坏机理、稳定分析;总结研究适合应用于黄土边坡生态环境的固土、耐旱、快速覆绿植物,探索既能保证生态景观效果又满足边坡稳定的生态防护措施。
    • 温国斌
    • 摘要: 黄土边坡的坡面侵蚀病害是黄土地区公路养护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如何有效预报坡面侵蚀的冲刷强度和影响范围直接制约着黄土地区公路运营管理品质法人提升。研究运用理论分析法,明确了坡面土体颗粒在坡面径流冲刷作用下的启动条件和含泥沙径流的冲刷强度,根据坡面径流运移过程中土颗粒质量连续原理,构建了坡面径流冲刷侵蚀数学模型,并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予以验证。研究表明,黄土边坡坡面冲蚀强度主要受到边坡坡度、降雨强度以及坡面位置的影响,其中冲刷强度与沿坡面向下方向的距离成正比关系,研究成果可为合理预测黄土边坡坡面冲刷强度提供理论计算依据。
    • 孙文; 梁庆国; 乔向进; 曹小平; 王丽丽
    • 摘要: 针对傅里叶变换的不足,为反映地震波时域和频域的局部特性,引入小波包变换分析方法,通过两台不同坡度的黄土边坡模型振动台试验,对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对比研究峰值加速度(PGA)在边坡地震失稳过程中的变化特征,观察分析失稳过程。结果表明:黄土边坡坡度的陡缓差别,会对边坡地震失稳形态产生影响,陡坡为突发型,缓坡为渐进型。突发型失稳边坡的地震失稳过程可划分为破坏前、极限状态和破坏后三个阶段,而渐进型边坡的失稳过程可划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小变形和大变形失稳破坏三个阶段。对地震响应小波包变换分析显示,边坡动力失稳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震波的低频部分(0.10~12.51 Hz),其中第一频段(0.10~6.25 Hz)始终是主频,第二频段(6.26~12.51 Hz)始终是次频。边坡第一频段的能量占比E_(1)和第二频段的能量占比E_(2)的高程规律的改变,可作为判断边坡地震变形损伤情况产生变化的依据。反应谱曲线幅值和特征周期的突变证明了前述分析的正确性。
    • 尹小军; 王兰民
    • 摘要: 提出在地震作用下黄土边坡滑动的新模型,该模型由一个四边形块体和一个扇形块体构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该边坡在地震作用下两滑动块体的受力状态,推导任一时刻滑动块体的加速度。从而给出该边坡模型的临界地震加速度系数表达式并计算不同参数下,临界地震加速度系数的值。对已推导边坡块体加速度积分,解得任一时刻滑动块体的位移表达式,计算此时滑动块体的位移特解,并根据给定的三种实例,计算不同参数下滑动块体的位移。结果表明:块体交界面的倾角对临界地震加速度系数和块体滑动位移有显著的影响,当块体交界面倾角为正时,滑体越大,则临界地震加速度系数越小;当块体交界面的倾角为负时,滑体越小,则临界地震加速度系数越小;当块体交界面的倾角相等、持时相同时,滑块越大,位移越小。研究结果可为相关边坡的抗震设计及地震滑坡位移计算提供新的参考。
    • 张兴臣; 梁庆国; 孙文; 曹小平
    • 摘要: 地震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与变形失稳机制是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但从动力响应频谱特性方面开展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以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获得的黄土边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其变化规律,着重从频谱特性的角度分析,讨论黄土边坡的动力失稳机制。进一步通过对坡面不同高程测点、边坡内部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测点的加速度时程进行绝对加速度反应谱分析,从频谱变化角度提出黄土边坡的动力失稳机制。研究表明,黄土边坡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弹性阶段、塑性阶段与破坏阶段;黄土边坡进入破坏阶段时均会伴随反应谱峰值的增幅或者主周期的变化,在弹性阶段反应谱加速度峰值增幅与输入地震动幅值增幅一致,进入塑性阶段后反应谱峰值增幅比输入地震动幅值增幅小;研究提出将反应谱首峰的凸显情况作为坡体破坏程度的判断依据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