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饱和渗流

非饱和渗流

非饱和渗流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9950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学术研讨会、石油天然气勘查技术中心站第二十次技术交流会(2012)等;非饱和渗流的相关文献由540位作者贡献,包括胡云进、徐卫亚、詹美礼等。

非饱和渗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0.86%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9950 占比:99.04%

总计:20144篇

非饱和渗流—发文趋势图

非饱和渗流

-研究学者

  • 胡云进
  • 徐卫亚
  • 詹美礼
  • 邵建富
  • 钟振
  • 刘先珊
  • 刘毓氚
  • 叶自桐
  • 周创兵
  • 夏佳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靳福杰; 王叶娇; 徐永福; 杨果林; 孙德安
    • 摘要: 为探究大气作用下膨胀土边坡裂隙的演化规律,以南阳地区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室内单元试验测定南阳膨胀土的胀缩系数;其次,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大气条件下膨胀土边坡的非饱和土渗流问题;最后,基于室内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结果,采用离散元法模拟蒸发−降雨作用下膨胀土边坡裂隙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体的含水率受气候影响较大,随着深度增加,土体含水率变化受大气的影响逐渐减弱,且边坡内部土体含水率变化存在滞后性;在蒸发作用下土体失水收缩,裂隙首先出现在坡肩位置处的表层土体中,随着蒸发过程的持续,边坡各个位置均逐渐出现裂隙;边坡各部位裂隙数量、发育深度、增长速率与坡体含水率变化趋势一致,即在蒸发早期变化较快,随着蒸发时间增加,增长速率趋于稳定;边坡各部位裂隙发育的方向均垂直于边坡表面,裂隙的形态呈现出上宽下窄的“V”字形;受临空面的影响,坡面处裂隙的发育深度大于边坡其余部位的深度,且随着边坡高度增加而增加;降雨时边坡土体吸水膨胀,边坡各部位裂隙逐渐收缩、闭合,裂隙数量以及裂隙发育深度均减小。
    • 陈冠一; 肖杰; 陈强; 杨和平; 常锦; 邹维列; 陈汪洋
    • 摘要: 为探究采用不同结构毛细阻滞覆盖层处治的膨胀土边坡的防渗能力,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并运用Geo Studio有限元软件,开展持续大雨作用下“细-粗”型(Ⅰ型)、“细-导排层-粗”型(Ⅱ型)、“细-粗-细”型(Ⅲ型)和“细-粗-细-粗”型(Ⅳ型)这4种毛细阻滞覆盖层(厚度均为5 m)处治膨胀土边坡的渗流及稳定性数值分析,研究不同降雨历时下各覆盖层内部体积含水率的分布特性、膨胀土边坡的体积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其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大雨作用下,不同结构覆盖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降雨渗入边坡内部膨胀土;雨水入渗突破不同结构覆盖层所需的时间不同,覆盖层按防渗性能由强至弱顺序排列依次为Ⅱ型、Ⅳ型、Ⅰ型和Ⅲ型;未经处治边坡的安全系数急剧降低,易发生破坏;4种覆盖层处治边坡的安全系数均在降雨前期稍降低;在长期降雨条件下,Ⅰ型和Ⅲ型覆盖层处治边坡的安全系数降幅大,而Ⅱ型和Ⅳ型覆盖层处治边坡的安全系数降幅较小,且各方案处治的边坡稳定性较好。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采用Ⅱ型和Ⅳ型毛细阻滞覆盖层处治膨胀土边坡。
    • 李锐; 陈勇; 王青友
    • 摘要: 由于黄土多孔性、强透水性、湿陷性等自身构造特征,降雨入渗是黄土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诱发因素。以朔黄铁路山西段K3+0—400 m黄土边坡为研究背景,基于非饱和土理论进行FLAC3D软件的二次开发,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降雨入渗条件下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坡体角度及高度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雨水入渗能力随降雨时间及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雨水入渗深度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幅度很小;降雨强度越大,坡体表层含水量越高;当雨水入渗流速大于土体内部湿润锋出渗流速时,饱和区才会出现;随着坡体角度及高度的增加,坡体发生位移的区域变大;一级边坡坡脚位置为整个坡体的最危险位置。
    • 黄秀文
    • 摘要: 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对心墙土石坝进行加固,考虑坝体土料的非饱和特性,对加固前后土石坝在库水位骤降情况下的渗流稳定特性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结论如下:当水位骤降时,加固前的坝体中孔隙水来不及排出,浸润线呈“上凸”状,坝顶向上游发生较大变形,上游坝坡形成贯通塑性区,坝坡抗滑安全系数较小。设置混凝土防渗墙后,心墙内的浸润线降低,坝顶位移和沉降变小,塑性贯通区消失,坝坡安全系数增加。计算表明,混凝土防渗墙与坝基相连,在坝体内部形成“纵向增强体”,坝体整体刚度增强,抗渗性增强,坝体的变形得到有效限制,坝体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 谷建永; 田斌
    • 摘要: 为研究库水位骤降联合间歇性降雨对库岸古滑坡渗流稳定的影响,基于非饱和渗流原理,考虑不同速率库水位骤降、不同类型间歇性降雨及降雨发生时刻,利用Geo-Studio软件对滑坡在库水位骤降遭遇间歇性降雨时的渗流特性、位移变形及稳定性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静库水位下孔压呈间歇式升降,中部孔压最大且发生时刻最迟,此时表层位移最大,易发生浅层滑坡;库水位骤降速率和孔压消散的快慢呈正相关,中上部具有表层滑坡风险,下部埋深20~25 m处具有深层滑坡趋势;降雨发生时刻越早,孔压达到峰值越快,库水位骤降初期遭遇间歇性降雨主要影响滑坡上部位移变形,而骤降后期发生间歇性降雨对滑坡中下部位移变形影响显著。各降雨类型的最小稳定性系数大小为翼锋型>升阶型>中锋型>降阶型,而与库水位组合的滑坡安全稳定影响程度为库水位下降联合间歇性降雨>静库水位下间歇性降雨>单纯库水位骤降。
    • 朱帅润; 李绍红; 钟彩尹; 吴礼舟
    • 摘要: 非饱和渗流过程的数值模拟对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地下污染物迁移模拟等众多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Richards方程由于其普遍适用性被广泛地应用,然而Richards方程所描述的渗流过程并未考虑在自然环境和实验中存在的反常扩散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该文结合Caputo导数得到了具有更广泛渗流意义的时间分数阶Richards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得到其离散格式并采用Picard法迭代求解,以及对分数阶参数和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土柱入渗实验数据,比较了不同土水特征曲线下时间分数阶Richards方程得到的数值解.结果表明,VGM模型的时间分数阶Richards方程与实测数据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能够更好地描述地下水在非饱和土中的渗流过程.
    • 许云鹏; 吴震宇; 尹川
    • 摘要: 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准确模拟心墙非稳定非饱和渗流场及其变化规律是高心墙堆石坝渗流安全评估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以土壤水分特征曲线(SWCC)和渗透系数函数为基础,构建3种非饱和渗流模型,根据模型拟合的心墙渗压值和心墙实测渗压数据建立误差函数,通过AIC、BIC准则,识别最优非饱和渗流模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采用Brooks-Corey模型计算心墙渗压的精度最高,能更好地模拟心墙非稳定非饱和渗压场变化规律。识别的非饱和渗流模型及其参数可供类似工程计算分析参考。
    • 彭芃
    • 摘要: 地下水面线的确定是渠坡稳定性计算的关键。在地下水位较高、上层滞水层厚度较大的情况下,渠坡开挖过程中坡内地下水会不断外渗,进而导致地下水位线产生波动,从而影响渠坡的稳定性。文章在非饱和渗流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作用,研究了渠坡在开挖过程中非稳定渗流状态下地下水位线的波动情况,并从土体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开挖速率3个方面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级开挖完成后,即完成卸载后,坡内孔隙水压力会迅速降低,随后会逐步回升并趋于稳定,在整个开挖过程中,渠底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呈波动下降状态;在影响孔隙水压力变化因素方面,土体的弹性模量越小、泊松比越小、开挖速率越快,渠底孔隙水压力的下降越明显。
    • 郭亚永; 冯兴梅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土质材料非饱和状态的渗流变化规律,通过二次开发CFD-DEM耦合的方法引入流体与颗粒相间流动解析技术,以实现水流在土颗粒之间渗流时颗粒间的接触力与水渗流速度变化的数值计算。通过实验测试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数值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相吻合。数值计算结果还显示不同水头下土体模型渗透系数的变化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但相似材料土渗透系数的变化较小;向土体颗粒中添加细小的灰和沙之后,其渗流速度明显下降,因此由土颗粒制作而成的复合材料能很好地减小渗流,可以用于防渗工程。
    • 胡其志; 王浩杨; 周勇; 丁志刚; 包文成
    • 摘要: 为研究降雨条件下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及其渗流场演变,以枞树坪边坡工程为例,将非饱和渗流理论与强度折减法相结合,利用MIDAS GTS对降雨边坡进行数值模拟,定量分析基质吸力、降雨强度、桩顶约束形式对抗滑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雨状态下,雨水首先危害边坡的浅层土体,孔隙水压力随土体深度呈现出大小大分布,随着降雨的持续,孔隙水压力的最小值向土体内部发展,雨水对边坡的影响深度增大,浸润线上升,深层土体的负孔隙水压力转化为正孔隙水压力,基质吸力的作用也随之减小。其中,降雨强度对边坡的危害始终增大,对桩顶施加位移约束和固定约束可以减小降雨对边坡的影响,限制边坡位移,并且固定约束的加固效果要略高于位移约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