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扩展有限元法

扩展有限元法

扩展有限元法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21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力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5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82042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 、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计算力学大会等;扩展有限元法的相关文献由538位作者贡献,包括杜成斌、江守燕、余天堂等。

扩展有限元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5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2042 占比:99.89%

总计:182246篇

扩展有限元法—发文趋势图

扩展有限元法

-研究学者

  • 杜成斌
  • 江守燕
  • 余天堂
  • 王金昌
  • 庄茁
  • 柳占立
  • 于慧
  • 刘佳璐
  • 刘宇杰
  • 娄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程章; 赵俞成; 洪义; 王立忠
    • 摘要: 目前关于麻坑研究无法准确预测现场麻坑的位置及尺寸,且忽略了斜坡海床中原生主应力偏转对于水气运移路径的影响。为了模拟研究麻坑的形成过程,首先,利用扩展有限元和Cohesive黏聚力单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二维平面应变的水力压裂模型,开展应力-渗流耦合分析;然后,分析了静止土压力系数和海床坡角对于水气突涌的起裂压力以及扩展路径的影响;最后,建立麻坑半径与静止土压力系数以及海床坡角的三维关系图,综合评价了原生主应力偏转对于麻坑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止土压力系数和海床坡角越大,水气突涌的起裂压力越大,且扩展路径更趋近于水平方向,进而导致水气突涌形成的麻坑半径越大;当坡角等于0°,静止土压力系数从0.5增加到0.8时,麻坑半径从70 m增加到100 m,起裂压力从510 k Pa增加到740 k Pa;而当静止土压力系数等于0.5,坡角从0°增加到10°时,麻坑半径从70 m增加到80 m,起裂压力从510 kPa增加到620 kPa。本文提出的应力-渗流耦合分析方法能够考虑地层原生主应力影响,模拟出水气突涌过程中的运移路径以及应力场、孔隙压力场变化,实现水气突涌运移规律分析和麻坑半径定量评价。
    • 徐越; 王跃方; 李聪; 魏学敏; 李盛文
    • 摘要: 叶片是轴流式压缩机等透平机械的主要转动部件,在交变荷载作用下易发生疲劳断裂破坏。合理分析叶片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对评估其断裂力学特性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平板应力强度因子理论解,采用扩展有限元法计算含单边贯穿型裂纹的轴流叶片的I型应力强度因子,对轴流叶片的裂纹形状因子进行了修正。考虑了裂纹位置和板厚对轴流叶片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采用多项式拟合,提出叶片应力强度因子的半解析解公式。通过与实际轴流叶片仿真分析结果对比,进一步修正半解析解公式,提出用于快速评估含单边裂纹的压缩机叶片断裂力学特性的半解析解。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有效提升了实际轴流叶片应力强度因子的分析精度和效率。
    • 常龙龙; 乐风江
    • 摘要: 基于粘结滑移理论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开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扩展有限元法为基础,采用非线性弹簧模型模拟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作用,在不预设裂缝情况下模拟裂缝扩展的随机性和延伸路径,从而得到考虑粘结滑移作用时荷载对裂缝分布、裂缝宽度以及跨中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粘结滑移作用较不考虑粘结滑移作用的数值分析所得混凝土梁的刚度较低,在同级荷载作用下跨中挠度和裂缝宽度均有所增加,但与试验值吻合度更高。
    • 薛河; 王双; 王正; 王帅; 杨宏亮
    • 摘要: 为了准确快速获取含缺陷结构材料裂纹前缘的SIF,本文基于扩展有限元法,分别从收敛性、计算精度以及网格尺寸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角度出发,通过标准CT试样获取三维裂纹前缘SIF,并与传统的围道积分法和公式解析解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基于扩展有限元法所获取的三维裂纹前缘SIF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网格尺寸的增加,扩展有限元法可以保证足够的收敛性与稳定性;沿厚度方向SIF大小呈逐渐递增再递减对称分布,表明含缺陷结构中的裂纹总是从内部中间开裂;扩展有限元法对网格的依赖程度低,在网格数量与类型选取适当的前提下,使用扩展有限元法得到的SIF计算值与理论值吻合度较高。
    • 张科; 潘哲; 刘享华
    • 摘要: 岩体内部赋存的裂隙很多表现为折线型,为探究这类岩体的断裂机制,制备含折线型裂隙砂岩试件并对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计算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场演化,根据新生裂纹两侧的位移差异识别裂纹类型;运用扩展有限元法(XFEM)模拟断裂过程,根据应力分布特征解释翼型裂纹起裂与扩展机制。DIC计算结果表明,新生裂纹处出现应变局部化带,裂纹两侧发生相对分离;含直线型和折线型裂隙砂岩试件的翼型裂纹分别萌生于预制裂隙端部以及折角处,这是因为裂隙几何形态会改变拉应力集中位置;含折线型裂隙砂岩试件的起裂应力小于含直线型裂隙砂岩试件,这是因为相同加载条件下前者的最大拉应力值更大;这2类试件的裂纹扩展均是由于裂纹尖端集中的拉应力引起的,裂纹依然呈张开状态;裂隙几何形态未改变试件的最终破坏模式,均表现为对角剪切破坏。
    • 刘钧玉; 张琪; 王宇旸; 孔祥娜; 张天禹; 宁宝宽
    • 摘要: 基于扩展有限元法(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研究混凝土重力坝的裂纹扩展过程,首先通过对带裂纹的简支梁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XFEM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以Koyna坝为例,计算了不同水压力分布下3种不同长度、不同位置初始裂纹的裂纹扩展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初始裂纹在坝颈处时水压力分布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不大。均布水压力对坝踵处的裂纹扩展路径影响较大。在坝踵处的裂纹内水压力相同时,裂纹的初始开裂角度随着初始裂纹长度的增加而增大。
    • 师访; 王瀚; 金仁才
    • 摘要: 碳酸盐岩储层包含大量的天然裂缝和孔洞,由于孔洞周围存在应力集中效应,缝洞型储层水力裂缝的扩展机制与常规储层具有显著区别。利用扩展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数值模型,研究了缝洞型储层水力裂缝的扩展行为及其与孔洞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孔洞的存在会造成水力裂缝发生偏转,较高的侧压力系数(不同方向地应力的比值)可增强天然孔洞的影响,从而增大水力裂缝的偏转程度;较低的地应力水平或较小的地应力差可减小这种影响,有助于水力裂缝朝着孔洞扩展;提高流体黏度或压裂液泵注排量也能够减弱孔洞对水力裂缝的影响;连接到孔洞的摩擦型天然裂缝会显著改变孔洞周围的应力分布,从而使水力裂缝发生显著偏离;研究还发现,与没有孔洞的情况相比,存在于两个相邻压裂段之间的孔洞会对应力场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形成不规则的扩展路径。研究成果可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水力压裂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 胡涛; 杨洪
    • 摘要: 为降低大偏压隧道洞口段衬砌开裂风险,依托巴蕉箐公路隧道工程,对不同工况下偏压隧道衬砌裂缝扩展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偏压隧道衬砌多裂缝扩展的可能,最终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偏压角度下隧道洞口段衬砌多裂缝扩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偏压角度的增大,初始裂缝应力强度因子分布型式逐渐由扁平状转变为窄尖状,衬砌结构整体受力状态变差,易在隧道拱顶60°~90°范围内产生多条初始裂缝同时扩展,在75°位置处产生主裂缝;偏压隧道衬砌多裂缝扩展可分为应力最不利位置裂缝单独快速扩展阶段、主裂缝带动周边初始裂缝形成多裂缝同时扩展阶段和主裂缝逼近贯通衬砌破坏阶段;偏压对隧道衬砌裂缝扩展的影响显著,偏压角度越大,越易形成一条较深的主裂缝,造成衬砌结构破坏;在偏压条件下,主裂缝两侧60°~90°范围内裂缝扩展偏转率呈线性发展,说明在该范围内,离主裂缝越远,周边裂缝向主裂缝靠拢发展的趋势越大。
    • 洪洋; 单祎莹; 陈杰
    • 摘要: 为研究配置高强钢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适筋梁受弯性能,基于已完成的受弯性能试验,使用扩展有限元法建立高强钢筋UHPC梁数值模型,对其受弯破坏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试验获得的裂缝分布情况及荷载-位移曲线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行性与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扩展有限元法可较好的再现高强钢筋UHPC梁受弯试验结果,并可对试验结果进行一定的补充。
    • 薛栋文; 徐洋; 解国升; 赵言正; 刘积昊
    • 摘要: 柔轮的疲劳开裂是引起谐波减速器精度下降和设备可靠性降低的重要原因。以某型号谐波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壳体力矩理论建立柔轮等效模型,确定柔轮应力集中的参数;通过有限元仿真,获取柔轮应力最大结点位置,并引入微小角裂纹;通过分析裂尖应力场参量,描述了柔轮裂纹扩展的能力和趋势;基于最大主应力损伤演化准则,通过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模拟裂纹扩展差异性行为,并搭建加速寿命实验台,验证了扩展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裂纹扩展路径与有限元结果吻合;柔轮齿根部及筒体与凸缘交界处应力集中,最易出现疲劳裂纹;裂纹扩展路径受增量步与应力分布影响;应力分布随裂纹扩展程度变化,易引起扩展路径出现偏折现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