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反应谱

反应谱

反应谱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5篇、会议论文115篇、专利文献182504篇;相关期刊380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地震学报、地震研究等; 相关会议86种,包括第十届中日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2012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论坛、第二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交流会等;反应谱的相关文献由2608位作者贡献,包括谢礼立、张郁山、刘文锋等。

反应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5 占比:0.62%

会议论文>

论文:115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82504 占比:99.32%

总计:183754篇

反应谱—发文趋势图

反应谱

-研究学者

  • 谢礼立
  • 张郁山
  • 刘文锋
  • 胡进军
  • 周锡元
  • 赵凤新
  • 周正华
  • 温瑞智
  • 王文才
  • 俞言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春华; 周小龙; 李元松; 邹灵玥
    • 摘要: 首先介绍了欧洲抗震设计标准Design of structures for earthquake resistance(简称欧标)和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简称中规)的抗震设防目标与实现方法,并进行了简单对比,分析了抗震设防目标与地震超越概率的关系。然后基于设计基准期和地震事件发生概率模型,建立了不同超越概率条件下中规和欧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式,系统地分析了反应谱主要影响因素及参数的取值方法和相互联系,此外通过工程算例对比分析了中规和欧标在相同外部地震环境下楼层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中规和欧标反应谱理论本质上相同,形式相似,但地震动参数取值方法和依据存在差异;在相同外部地震环境下,依据欧标获得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大于基于中规获得的计算结果,但二者差值百分比分布稳定,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和可比性。
    • 姚彦贵; 熊珍琴; 唐力晨; 姚伟达
    • 摘要: 地震运动作用在结构物基础上的反应分析,常规采用确定论方法来求解,如时程法、反应谱方法等。在理论上处理是十分方便的,但往往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为此还需要采用非确定论方法作为补充分析,如应用随机振动中的功率谱密度统计方法作为一种补充分析方法,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采用随机过程中穿越阈值次数的概率统计问题作为出发点,求得地震反应不超出阈值的概率分布函数定量的统计公式。该公式可以直接应用到地震反应谱与输入功率谱密度之间,建立一个定量的可信度关系,以核实反应谱是否已经反映了随机过程的真实可靠程度。
    • 仝波
    • 摘要: 为对比中美桥梁抗震标准的差异性,以柬埔寨金边市跨越洞里萨河的72m+3×120m+72m中间塔梁墩固结体系、次中塔梁固结体系的四塔矮塔斜拉桥为例,首先,对比了中美规范对场地类别、地震分区、桥梁分类、反应谱、地震效应组合规定的差异;其次,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多模态反应谱分析方法,计算了矮塔斜拉桥在两种标准下的自振特性和地震效应.结果表明:弹性分析下,反应谱加速度系数AASHTO标准高于中国标准;不同主塔对应的塔底、墩底、桩顶地震效应,中国标准均小于AASHTO标准,其中主塔内力低15%左右;桥墩低5%~9%;桩基低10%~35%.桥梁的地震效应弹性分析,中国标准更加经济,对外桥梁工程,宜按不同的地震重现期设防.
    • 杨奎; 谭平; 陈华霆; 李晓磊
    • 摘要: 隔震结构一般具有非比例大阻尼特性,使得复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的研究越来越重要。该研究通过隔震结构运动方程考虑非比例阻尼矩阵的耦合影响,根据复模态和平稳随机过程理论提出了隔震结构复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分别采用瑞利阻尼、振型叠加阻尼系数和阻尼比换算阻尼系数3种方法来组装形成4种不同的非比例阻尼矩阵,并以隔震结构特点分析了阻尼矩阵适用性;随后对比分析了在天然波反应谱作用下,不同阻尼矩阵组装方式下隔震层等效周期、等效阻尼比、对完全平方组合(CQC)和复振型完全平方组合(CCQC)方法计算精度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设计反应谱CQC和设计反应谱CCQC反应谱方法,研究了隔震层不同等效周期和等效阻尼比对隔震结构的楼层位移、楼层剪力和楼层倾覆矩误差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阻尼系数方法更适合用于非经典阻尼矩阵的构造,CQC反应谱方法在近场地震下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响应,且其使用范围受限较多,而CCQC反应谱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隔震结果的地震响应。
    • 杨彩红; 郝明辉; 张郁山
    • 摘要: 针对现有地震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均在频域内给出,其适用的频带较窄,不能获取到可靠的瞬态反应解析解的问题,本文利用宽频带频域解析解进一步获取了不同空间点地震反应的宽频带频响函数,并基于傅里叶变换得出SH波入射下圆弧形凹陷地形瞬态动力响应的解析解.以上述为基础,研究了输入脉冲与实际地震动时凹陷的瞬态反应的基本特征,并重点分析了凹陷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该效应定义为凹陷周围不同空间点的地震反应参数,如其峰值和反应谱等与自由场(即弹性半空间)地震反应参数之间的比值.结果表明:输入脉冲时,凹陷角点位移幅值显著放大,该放大效应与入射角度和脉冲持时有关;输入实际地震动时,凹陷迎波面角点反应谱放大显著,地震动反应谱比最大值可高达2.0,且放大效应与凹陷几何参数和入射角度等因素有关.
    • 李萍萍; 江鹏; 李同林; 马康熙; 温瑞智; 苏金蓉; 姜维松
    • 摘要: 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M_(S)6.0地震,震中附近的强震动观测台网获取了1320组三分向加速度记录,对有效记录进行常规处理后计算出地震动相关参数,并利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得到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和拟加速度反应谱的空间分布图。结果显示,极震区与中远场的长轴方向有较大差异,地震动表现出沿断裂走向衰减较慢的特性。通过与常用衰减关系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了PGA和多个周期的拟加速度反应谱随距离的衰减特性,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PGA相比衰减关系预测值偏小,拟加速度反应谱相比各经验预测值呈现周期越大衰减变慢的特点,体现出川东南地区特有的衰减规律。最后分析了本次地震获得的最大加速度记录,进一步验证了局部地形和场地对地震动有显著影响。
    • 马风龙; 乐风江; 王健
    • 摘要: 地震动记录的合理选取对预测结构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风雨操场建筑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出了一种对水平及竖向地震动频谱特性均进行控制的改进选波方法。为了评价不同选波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根据初选条件选取55组三向地震动记录,并以55组地震动的统计反应谱作为目标反应谱,以55组记录计算的结构响应均值作为"预测值",通过与单周期点和双频段选波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改进选波方法计算的结构基底剪力、柱顶位移、支座位移和网架竖向位移的相对误差和变异系数均小于前两种选波方法,其计算结果更加可靠有效。
    • 杨淋亦; 李光辉
    • 摘要: 鉴于目前LNG储罐隔震设计计算方法过于繁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整体理论分析结合反应谱弹性数值分析的方法,通过两阶段分析,准确计算带有隔震支座的大型LNG储罐在地震作用下结构产生的效应,为带有隔震支座的LNG储罐在地震作用下的计算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工程计算方法。
    • 王宝喜
    • 摘要: 现行抗震规范对大跨度悬索桥超出抗震规范设计基准期时的地震动参数规定不明确,为了得到适合大跨度悬索桥抗震设计的地震动反应谱值,本文通过建立基本烈度、设计基准期和重现期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之间的联系,根据公式计算了不同设计基准期和重现期下的地震动对峰值加速,并与现有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基准期为50年概率水平下的取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适合大跨度悬索桥抗震设计的反应谱值。
    • 邹驰宇
    • 摘要: 常规抗震计算方法绘制高架桥反应谱时,各质点输入地震波不一致,导致地震响应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对板式橡胶支座高架桥抗震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根据高架桥材料特性和几何形状,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一致地震输入方式,输入最大值地震动给模型质点,计算质点自振周期内的反应值,获取反应时程数据、时程分析反应谱曲线,计算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地震响应,包括墩顶位移、加速度、墩底剪力和墩底弯矩,检验响应值是否满足抗震要求。选取京沪高速桥梁工程进行对比实验,采用三组计算方法分别在E1地震波作用下,计算墩顶加速度和位移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该板式橡胶支座高架桥抗震计算方法相比常规方法,降低了最大响应、响应波动、响应变化率的计算偏差,地震响应计算值更贴合实测值,充分保证了抗震检验的准确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