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熔金属
难熔金属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505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9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343877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材料导报、现代材料动态、中国钼业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3年川渝蓉粉末冶金学术交流会、第十一届全国工程陶瓷学术年会、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51场——粉末冶金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论坛等;难熔金属的相关文献由101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照峰、钟培全、安耿等。
难熔金属—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43877篇
占比:99.92%
总计:344161篇
难熔金属
-研究学者
- 陈照峰
- 钟培全
- 安耿
- 张国华
- 张晓
- 杰罗姆·J·库欧莫
- 路易斯·L·苏
- 雷吉夫·V·乔西
- 霍玛兹雅·M·达拉尔
- 丁向东
- 不公告发明人
- 孙院军
- 聂丽丽
- 薛德祯
- 黄金昌
- 朱利安
- 鲁雄刚
- D·M·沙
- D·M·莱恩曼
- H·V·戈德伯格
- J·T·比尔斯
- J·斯奈德
- J·维德默
- 万徳才让
- 公旭中
- 刘仁智
- 刘建民
- 史小红
- 吕大铭
- 周武平
- 曲选辉
- 曾毅
- 李贺军
- 汪宇
- 王东
- 王志
- 王涛
- 胡昌义
- 闫宁宁
- 陈朝轶
- 马胜强
- A·M·孔伦
- L·L·拉宁
- P·库马
- S·A·米勒
- T·B·特里普
- 严淑群
- 何凯
- 佟健
- 倪太生
-
-
-
汪淑敏;
贺新福;
杨鹏;
豆艳坤
-
-
摘要:
Ta、Mo和W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是空间堆和聚变堆的重要结构材料,但其固有的本征脆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材料的力学性能往往与材料中缺陷的行为有关。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对上述3种金属进行了纳米压痕模拟研究,探究其力学性能和缺陷行为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晶向下3种难熔金属的力学性能以及金属中独立位错环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部分纳米压痕模拟下难熔金属中形成了独立的位错环。[111]晶向下难熔金属中位错环的形成机制可分为两种:在Ta和Mo中,连接刃位错两端的螺位错之间相互剪切形成了独立位错环;在W中,螺位错段先从刃位错端分离后再闭合形成独立位错环。而在[100]晶向下,Mo以与[111]晶向下相同的机制形成了独立位错环,W和Ta中则没有位错环形成。
-
-
张桃梅;
资旭辉;
程小凡;
陈超;
周科朝
-
-
摘要:
为获得适用于3D打印的球形难熔金属粉末,采用射频(RF)等离子体炬对不规则形貌的钨粉和钽粉进行球化处理,研究球化工艺参数对钨粉和钽粉球形度、粒度分布、松装密度、流动性、氧含量等理化特性的影响,选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验证球化前后粉末的打印适用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激光粒度仪(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zer,LPSA)分别表征球化前后钨粉和钽粉的形貌和粒度分布,利用氮氧分析仪检测球化前后钨粉和钽粉氧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送粉速率降低,球形粉末的比例不断升高。当钨粉和钽粉的送粉速率分别为6 g/min和10 g/min时,钨粉和钽粉的球化率均超过95%。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钨粉和钽粉的粒度分布更集中,粉末的流动性和松装密度均显著提升。
-
-
无
-
-
摘要:
9月16—18日,我校联合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2022全国难熔金属及硬质合金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市召开。本次会议是我国难熔金属及硬质合金领域一次难得的盛会,旨在加强难熔金属及硬质合金领域信息交流,及时了解相关技术进展,引导行业技术进步,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切实解决当前行业内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本次会议的举办,有力推进了难熔金属及硬质合金先进理论及相关技术的交流,进一步扩大了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和福建省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的影响力,有助于我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行业)的发展。
-
-
-
刘畅;
陈佳男;
丁旺旺;
杨军军;
陈刚;
曲选辉
-
-
摘要:
利用机械合金化结合气固流化技术对WMoTaTi元素混合粉进行预合金化和改性处理,改善粉末形貌、球形率和流动性等特性,使其基本满足3D打印工艺要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等实验设备表征粉末表面形貌、粒度分布、流动性、相组成、化学成分等特性。结果表明,经过机械合金化的WMoTaTi元素混合粉末为BCC单相,预合金化效果良好,但预合金粉末球形率仅为26.7%;经流化改性处理后,粉末粒度分布变窄,球形率提高至66.7%,中位径为15.7μm,元素分布均匀,粉末流动性提高至(35.3±0.2)s·(50 g)^(−1),粉末铺展效果良好,可作为3D打印技术的粉末原料。
-
-
中国钼业编辑部
-
-
摘要:
钼作为一种资源相对稀少的难熔金属,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强度、耐腐蚀、良好的导电导热性等优良特性。高技术含量、高品质的钼材料已成为能源、化工、电子、军工、航天、航空行业的重要基础材料,广泛渗透到当代科技的各个领域,是这些行业技术进步的材料基础。随着全球经济对节能减排的要求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钢铁、能源、新材料行业对钼的需求稳步提高,钼以其独有的特性备受瞩目。
-
-
刘晓飞;
刘恩泽;
郭金花;
沈卓;
宁礼奎;
佟健;
谭政;
李海英;
郑志
-
-
摘要:
选用难熔金属Mo作为难熔金属型芯基体材料,对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难熔金属M o在温度400°C时就已开始发生氧化,温度达到600°C,生成了易挥发性的MoO3,随着温度升高,MoO3生成速率加快,挥发加剧,到达750°C,MoO3大量生成,基体挥发严重.研究表明难熔金属Mo不能直接作为金属型芯使用.
-
-
李琳;
郑志;
刘晓飞;
刘恩泽;
杨飞雪;
郭金花;
宁礼奎;
佟健;
谭政;
李海英
-
-
摘要:
研究了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难熔金属M o表面制备厚度约75μm的氧化铝涂层的难熔金属型芯的结构特征和耐烧蚀行为.研究发现,采用冷喷涂在难熔金属Mo表面制备出了γ-Al2 O3和α-Al2 O3混合的层;经过1200°C/30 min烧蚀试验,发现该涂层不具备抵御烧蚀的能力,其原因在于在1200°C的温度下γ-Al2 O3全部转化为α-Al2 O3,氧化铝晶格类型转化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诱发了涂层开裂,导致涂层失效.本文工作为研发出难熔金属型芯技术奠定了一定基础.
-
-
何涛;
谭政;
李海英;
郑志;
赵连祥;
刘恩泽;
郭金花;
刘凯;
刘海波;
马玉山;
宁礼奎;
佟健
-
-
摘要:
利用冷喷涂技术在难熔金属Mo表面制备一层纯Al层,然后采用不同预氧化工艺进行了氧化处理,研究发现经过相同氧化时间随着温度升高纯Al层的氧化程度越大,结合烧蚀试验考核找到了比较合理的预氧化工艺参数为:1100°C/30 min+1200°C/30 min.采用合理预氧化工艺处理后,金属Mo能够抵御熔模铸造过程中的烧蚀,为研发难熔金属型芯技术奠定一定的基础.
-
-
-
王玉金;
孟莹;
贾鹏;
周玉
- 《第十一届全国工程陶瓷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ZrC作为一种超高温陶瓷,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和耐烧蚀等优点,在航天防热部件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ZrC的高熔点和强共价键特性,导致其难以致密化.本文利用难熔金属的高熔点和在ZrC中具有较高固溶度特点,采用难熔金属W、Nb为烧结助剂,详细研究难熔金属W、Nb的含量对ZrC陶瓷的致密化行为、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达到在促进ZrC致密化的同时保证其高温力学性能的目的.
-
-
-
-
-
-
-
-
-
-
-
-
- 伊西康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6.06.22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磨由诸如钨铼合金的难熔金属合金制成的外科针(174)的系统(200),所述系统包括具有研磨表面(170A,170B)的可旋转磨轮(120A,120B);上覆所述研磨表面(170A,170B)的粘结材料层(128),例如镍粘结材料层;以及嵌入所述粘结材料层(128)内的多个磨料颗粒(126),例如ABN600磨料颗粒。所述磨料颗粒(126)尺寸相似,并且所述粘结材料层(128)的厚度为所述尺寸相似的磨料颗粒(126)的尺寸的约65%。所述系统包括能够将润滑剂施用到介于所述研磨表面(170A,170B)和针坯料(174)的远端(180)之间的界面的润滑装置(230A,230B)和与所述可旋转轮(120A,120B)连接以用于旋转所述研磨表面(170A,170B)的旋转元件(220A,220B,222A,222B)。
-
-
-
-
-
-
- 伊西康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3-08-14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磨由诸如钨铼合金的难熔金属合金制成的外科针(174)的系统(200),所述系统包括具有研磨表面(170A,170B)的可旋转磨轮(120A,120B);上覆所述研磨表面(170A,170B)的粘结材料层(128),例如镍粘结材料层;以及嵌入所述粘结材料层(128)内的多个磨料颗粒(126),例如ABN600磨料颗粒。所述磨料颗粒(126)尺寸相似,并且所述粘结材料层(128)的厚度为所述尺寸相似的磨料颗粒(126)的尺寸的约65%。所述系统包括能够将润滑剂施用到介于所述研磨表面(170A,170B)和针坯料(174)的远端(180)之间的界面的润滑装置(230A,230B)和与所述可旋转轮(120A,120B)连接以用于旋转所述研磨表面(170A,170B)的旋转元件(220A,220B,222A,222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