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镇痛药

镇痛药

镇痛药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9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2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69289篇;相关期刊624种,包括实用疼痛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2013年《药物分析杂志》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第九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江西省第五届临床药师高峰论坛等;镇痛药的相关文献由2882位作者贡献,包括蓝子花、徐国柱、李杰等。

镇痛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2 占比:1.86%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69289 占比:98.09%

总计:70640篇

镇痛药—发文趋势图

镇痛药

-研究学者

  • 蓝子花
  • 徐国柱
  • 李杰
  • 朱天岳
  • 李莉娥
  • 张明发
  • 张涛
  • 邓艳萍
  • 金伟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秀琦; 李光; 张广钦
    • 摘要: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主要表达于感觉神经元,可被辣椒素、热刺激、质子等激活。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与疼痛紧密相关,在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等疼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型镇痛药开发中一个有前景的分子靶点。近年来,研究发现不同化学类型的天然产物对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通道具有调节作用。本文就天然产物通过调节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发挥镇痛作用进行综述。
    • 宋沙沙(译); Peterson E; 无; 岳寿伟(译编)
    • 摘要: 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ND)。本项10kHz脊髓刺激联合常规治疗与单独CMM治疗神经性肢体疼痛(SENZA-PDN)的研究比较了SCS联合CMM与单独CMM治疗难治性PDN的疗效。受试者为患有PND,对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耐药,并对至少一种其他类型的镇痛药耐药的患者。治疗开始前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下肢运动功能、轻触觉和反射。SCS组在硬膜外放置2条经皮导联,给予频率10kHz、脉宽30μs、振幅0.5~3.5mA的SCS治疗。结局指标是治疗3个月时VAS评分提示疼痛缓解50%及以上且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无恶化者所占的比例。随访3个月时,5%的CMM组和79%的SCS组受试者达到了主要结局指标(P<0.01)。随访6个月时,CMM组VAS平均评分保持不变,SCS组VAS平均评分改善76.3%。与CMM组相比,SCS组在EQ5D-5LVAS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有显著改善(P<0.001)。在随访6个月时,CMM组因疼痛引起的睡眠障碍增加了5.3%,而SCS组减少了61.9%。结论:本项针对疼痛性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的研究发现,与常规治疗相比,联合脊髓刺激可以显著减轻疼痛。
    • 倪嘉淳; 蔡增进; 江琼; 蓝海波; 杨向东; 樊文彬
    • 摘要: 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OIC)是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后续治疗依从性。随着全球癌症患者数量增多及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率增加,OIC患者数量将随之增多。因此,如何实现有效镇痛并平衡镇痛与OIC的发生是临床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OIC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泻药、外周作用的μ-阿片受体拮抗剂、促分泌剂、中药等。本文主要分析了药物治疗OIC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有效防治OIC提供参考依据。
    • 王兰兰; 蒋会
    • 摘要: 目的观察氢吗啡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宫腔镜手术患者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宫腔镜手术的42例患者分为H组(n=21)和S组(n=21),术前两组均给予右美托咪定,在此基础上,H组给予氢吗啡酮,S组给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时长、苏醒时间,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以及术后镇静(SAS)和镇痛(VAS)评分。结果与T_(0)比较,两组患者T_(1)~T_(7)的MAP、HR均明显降低,S组T_(2)的SpO_(2)降低,T_(2)~T_(4)的RR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S组患者SpO_(2)低于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组的苏醒时间短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吗啡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为宫腔镜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水平,且苏醒迅速,呼吸抑制少。
    • 杨如楠; 冯麒帆; 王振猛
    • 摘要: 战创伤之后都会发生疼痛,如果不及时干预,不仅会引起与呼吸、循环和内分泌系统的并发症,还可能增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笔者介绍了战现场疼痛评估和分类治疗原则,并阐述常用镇痛药物的使用方法、禁忌证和不良作用等,以及外军战现场镇痛的方案和经验,希望有助于医务人员在战场上迅速果断地采取治疗措施,维持战争力、减轻伤员的病痛以及减少并发症。
    • 王璐; 韩亚珠; 吴丽欣; 任红; 耿志辉
    • 摘要: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治疗中药物相关问题(DRP)的特点,为药师干预术后镇痛治疗提供依据,促进镇痛药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2021年4—6月该院骨科患者术后医嘱,利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结合人工审核对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点评,运用欧洲医药保健网(PCNE)分类系统对发现的DRP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272例骨科手术患者,共发现186个DRP,涉及124例患者(占45.59%);DRP的主要问题类型为可能发生药品不良事件(90个,占48.39%)和治疗效果不佳(76个,占40.86%);引起DRP的原因主要为相互作用(35个,占18.82%)、疗程过长(35个,占18.82%)、药物重复使用(28个,占15.05%)和选药不适宜(27个,占14.52%)等。结论: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治疗过程中仍存在诸多DRP,药师利用PCNE分类系统可以有效发现问题和进行原因分析,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加速术后康复。
    • 左付广; 贾琪; 孙梦伟; 姜敏; 王利丽
    • 摘要: 目的 探究与分析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早期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及镇痛药使用情况。方法 选取自2018年5月~2021年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每日2次,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于病损神经背根神经节加用脉冲射频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镇痛药使用情况以及常见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与治疗前相比SF-MPH中PRI-S评分、PRI-A评分较低,PSQI评分较低,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SF-MPH中PRI-S评分、PRI-A评分较低,PSQI评分较低,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相比SF-MPH中PRI-S评分、PRI-A评分较低,PSQI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早期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减少疼痛对躯体感觉及情感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减少了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且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张家泉; 李旺勇; 孙杰; 冯其柱; 王琦
    • 摘要: 目的研究独一味联合地佐辛镇痛对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年龄≥60岁的102例胆总管结石的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术后给予0.25%地佐辛、阿扎司琼0.08 mg/mL行自控镇痛,负荷量2 mL,以2 mL/h为背景剂量持续泵入,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20 min。研究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独一味胶囊,3粒/次,3次/天,连服7 d。比较两组术后1 d、2 d、3 d数字分级法疼痛(NRS)评分,术后72 h静脉补救镇痛次数,镇痛泵(PCA泵)泵压次数,呕吐、头晕、切口出血发生率,病人镇痛效果满意度,血清皮质醇、醛固酮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研究组术后1 d[(3.92±0.90)分比(5.49±4.68)分]、2 d[(3.37±1.13)分比(4.01±1.30)分]、3 d[(3.09±1.20)分比(3.98±1.60)分]NR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72 h静脉补救镇痛次数为4次低于对照组的11次,研究组PCA泵压次数为12次低于对照组的20次,研究组病人镇痛效果满意度评分[(4.37±0.77)分比(3.10±0.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血清皮质醇[(417.65±13.56)nmol/L比(464.98±19.01)nmol/L]、醛固酮[(0.22±0.01)µg/L比(0.27±0.01)µg/L]及CRP含量[(102.20±11.83)mg/L比(104.26±12.67)mg/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的老年病人使用独一味联合地佐辛镇痛疗效确切,能增加病人满意度,改善术后应激及炎症反应,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阮晓芬; 冯燕; 严敏; 韩晓旭; 陈洁; 吕碧芳; 俞小玲
    • 摘要: 目的构建病区疼痛护士阿片类药物临床危机管理仿真模拟课程,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参考国际护理临床模拟教学协会最佳实践标准,从情景编制、师资准备、设施配备、场景布置和学生准备5个维度构建阿片类药物临床危机管理仿真模拟课程。2019年11月-12月,便利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61名病区疼痛护士,在麻醉手术部模拟教学中心应用仿真模拟课程。采用评判性思维倾向问卷、对阿片类药物引发的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的临床决策自信测评等进行教学评价。结果培训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64.57±2.77)分,与培训前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对阿片类药物引发的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的临床决策自信得分分别为(3.89±0.82)分、(3.89±0.80)分,与培训前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区疼痛护士对仿真模拟课程的满意度较高。结论仿真模拟课程有助于提高病区疼痛护士的阿片类药物临床危机管理能力和临床决策自信,可为疼痛护士综合应急能力培训提供参考。
    • 周琴飞; 龚黎燕
    • 摘要: 背景美沙酮属于强阿片类药物,在难治性癌痛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时美沙酮具有t1/2长、易引起药物蓄积等特性,个体差异大,因此其剂量的把握及转换较为复杂,且在需要较大剂量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中应用经验更为有限。目的探讨盐酸美沙酮片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住院的100例难治性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沙酮快速转换或3天转换法进行美沙酮转换,统计转换后1周及2周美沙酮剂量,同时记录美沙酮转换前后日平均疼痛强度〔以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评价〕、爆发痛次数及不良反应等,对难治性癌痛患者美沙酮转换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吗啡与美沙酮存在动态转换比关系,吗啡日剂量越大,与美沙酮之间的转换比也越大。100例难治性癌痛患者中有96例患者最终完成美沙酮转换,与转换前相比,96例患者美沙酮转换后1周、2周平均NRS评分、爆发痛次数均降低(P<0.05)。96例患者美沙酮转换后1周,最严重疼痛强度和平均疼痛强度的有效缓解率分别为68.8%和75.0%;转换后2周,最严重疼痛强度和平均疼痛强度的有效缓解率分别为69.8%和77.1%。美沙酮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和冷汗等;与转换前相比,转换后1周、2周恶心(χ^(2)_(配对)=7.005、8.233)、呕吐(χ^(2)_(配对)=5.581、10.907)发生率均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临床实践证实美沙酮可降低难治性癌痛患者的平均NRS评分、爆发痛次数,对患者的疼痛强度有一定缓解作用,并能降低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