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锐钛矿

锐钛矿

锐钛矿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89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6篇、会议论文50篇、专利文献82345篇;相关期刊182种,包括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矿床地质、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2013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会议、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纳米材料与结构、检测与表征研讨会等;锐钛矿的相关文献由214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青红、吴进明、李耀刚等。

锐钛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6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50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82345 占比:99.57%

总计:82701篇

锐钛矿—发文趋势图

锐钛矿

-研究学者

  • 张青红
  • 吴进明
  • 李耀刚
  • 王宏志
  • 刘敏
  • 魏明灯
  • 周兴平
  • 王文静
  • 高云
  • 杨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白家全; 田小林; 彭松林; 凌亚军
    • 摘要: 雅安地区某钛矿勘探在宣威组底部发现钛矿层,矿床规模为大型,成因类型为古风化—沉积型的锐钛矿床,矿石质量较好。宣威组范围小,经研究在同时代层位的沙湾组、乐平组底部层位含矿性与岩性地质特征基本一致,并伴生镓,岩性为杂色—紫红色杂岩、泥岩、页岩。沙湾组、乐平组发现锐钛矿使四川省新型钛矿(锐钛矿)的找矿潜力大增。地质上一般采用“乐平统”代表整个晚二叠世的全部沉积;宣威组代表陆相沉积,沙湾组以湖沼相沉积为主,乐平组为海陆相交互相碎屑岩沉积,沙湾组、乐平组在四川境内分布较广,找矿潜力大,是寻找锐钛矿、镓矿的新发现的重要层位。
    • 崔爱林; 白洋; 俞宏英; 孟惠民
    • 摘要: 由于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与Pt颗粒尺寸、催化剂载体、辅助催化剂的关系仍不清楚。为此,本文采用FESEM、XRD、BET、TEM和CV等方法,以存在Pt纳米颗粒、CN_(x)纳米线、TiO_(2)辅助催化剂的多成分复杂结构Pt/TiO_(2)-CN_(x)体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TiO_(2)锐钛矿(A)/金红石(R)相含量对Pt电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的研究。结果表明,TiO_(2)在700 °C~900 °C热处理过程中发生锐钛矿-金红石相变,同时伴随着两相晶粒尺寸的长大,锐钛矿相在900 °C时完全转化为金红石相。TEM结果表明超细小Pt纳米颗粒成功负载在TiO_(2)-CN_(x)载体表面,粒径尺寸范围为1.8~2.8 nm。TiO_(2)(A)/(R)相含量对TiO_(2)-CN_(x)载体的BET比表面积和Pt/TiO_(2)-CN_(x)催化剂真实“有效的”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都存在“火山形”效应。当金红石相含量为25%时,TiO_(2)(25%R)-CN_(x)载体和Pt/TiO_(2)(25%R)-CN_(x)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最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原因推测可能是随着金红石相含量的增加,当金红石含量为25%时Pt纳米颗粒和TiO_(2)(25%R)-CN_(x)载体之间存在强烈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可以锚定超细小Pt纳米颗粒,导致Pt/TiO_(2)(25%R)-CN_(x)催化剂具有最高的ECSA。因此,Pt/TiO_(2)(25%R)-CN_(x)较适宜做燃料电池的催化剂。
    • 赵旭才; 王少霞; 刘晨曦; 潘多桥; 庞国旺; 史蕾倩; 雷博程; 黄以能; 张丽丽
    • 摘要: 本文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GGA+U方法,计算研究了本征态锐钛矿TiO_(2)和不同浓度Cr掺杂锐钛矿TiO_(2)(1/8、1/16、1/32 )的电子结构、磁性及光学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所有掺杂体系中Ti_(0.9375) Cr_(0.0625) O_(2)的结合能最小,因此Ti_(0.9375) Cr_(0.0625) O_(2)体系的稳定性要高于Ti_(0.875) Cr_(0.125) O_(2)、Ti_(0.96875) Cr_(0.03125) O_(2)体系;Cr元素的掺入导致掺杂后体系发生晶格畸变,这有利于光生空穴和电子对的分离,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同时,由于Cr-3d和O-2p电子相互作用,使得掺杂体系呈现出铁磁性质,并且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会使体系具有更好的铁磁性质;掺杂体系与本征TiO_(2)相比,掺杂后吸收带边均发生红移,光谱响应范围变大;并且随掺杂浓度的增加,光响应范围也在增大,从而有效增强了体系对于可见光的吸收能力.
    • 刘峰强; 王黎明; 徐丽慧; 潘虹; 范顶
    • 摘要: 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纳米棒状锐钛矿相TiO_(2)溶胶,以氯铂酸为Pt源,通过贵金属沉积制备不同含量Pt的纳米TiO_(2)-Pt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纳米TiO_(2)-Pt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利用氙灯照射模拟可见光光源对亚甲基蓝(MB)水溶液进行光催化反应降解,通过溶液前后吸光度值的变化来准确评价实验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二氧化钛溶胶尺寸均一,为标准的锐钛矿型;且Pt纳米粒子很好地分散于TiO_(2)表面,正是由于铂层的存在,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延长了光生载流子的工作寿命,提升了量子效能,使TiO_(2)-Pt的光催化活性远高于普通TiO_(2),对亚甲基蓝的光降解效果也达到了88.5%。
    • 刘秋红; 李凯静; 吴松浩; 韩冰; 侯鹏; 董立峰; 孙琼
    • 摘要: 通过受控的水解-水热两步法得到了TiO2颗粒.根据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N2吸附-脱附等表征结果可知,所得样品为锐钛矿型多孔纳米TiO2微球,有介孔结构,经高温(700°C)煅烧后未观察到晶相转变,晶型结构稳定.以活性艳红染料X3 B为目标底物,使用制得的样品在氙灯光源照射下进行光催化脱色降解研究,染料最快在20 min即达到完全脱色,光照前10 min染料脱色率即达到52%.远远高于同样条件下商品P25的光催化活性(光照前10 min脱色率23.8%).未煅烧的样品显示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样品光催化活性下降,证实了光催化剂表面对染料及其他活性物种的吸附作用是决定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
    • 黄秉轩; 吴迪; 赵怡; 陈梦梦; 宁延滨; 侯军伟
    • 摘要: 使用阳极氧化和煅烧技术合成了金红石-锐钛矿混合晶型TiO2纳米网阵列,采用SEM,XRD,XPS,UV和电化学工作站系统研究了阳极氧化时间对TiO2纳米网形态、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考察了TiO2纳米网对油田用表面活性剂烷醇酰胺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阳极氧化时间的延长,锐钛矿型TiO2含量增加,TiO2纳米管孔径增大,吸收光谱向可见光转移,光电流增加.TiO2纳米网对油田用表面活性剂烷醇酰胺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用它作为光电联合催化电极时,120 min对烷醇酰胺的降解率达92%.
    • 侯帅帅; 杨景红
    • 摘要: 本文采用流变相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钛前驱体苯甲酸钛,然后将前驱体苯甲酸钛在800°C条件下煅烧2 h,利用苯甲酸钛高温热分解得到纳米二氧化钛.通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对产物的组成、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前驱体进行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纳米二氧化钛的晶型为锐钛矿,形貌呈球形.
    • 田迎澳; 郭玲珏; 闫慧峰; 曾煜辰; 邹云玲
    • 摘要: 以四氯化钛(TiCl4)钛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板钛矿/锐钛矿混晶TiO2。利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透射电镜、比表面积分析、紫外漫反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为目标降解物,在紫外灯照射下测试了所得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混晶纳米TiO2,由锐钛矿纳米颗粒和板钛矿纳米棒组成,其比表面积为78.72 m2·g-1,孔体积0.439 m3·g-1,平均孔径为22.32 nm,禁带宽度值为3.287 eV。混晶纳米TiO2展示了非常高的光催化活性,在紫外灯照射60 min后,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高达99.0%。混晶纳米TiO2的高光催化活性不仅得益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还源于板钛矿与锐钛矿结构间存在一定协同效应,后者为光生电子在不同相结构间的转移提供了便利,进而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
    • 辜永红; 尹洪剑
    • 摘要: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简称DFT中的Castep(MS6.0)软件包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全面系统分析了纯TiO2、氮(N)与铬(Cr)、锰(Mn)共掺杂及NH3吸附含氧空位缺陷的锐钛矿型TiO2能带结构图、态密度图和光学性质图.分析表明:金属(Cr/Mn)与非金属N共掺杂和NH3吸附TiO2表面相比较,NH3吸附更能改善TiO2的光催化活性.NH3的负电荷中心正对含一个氧空位缺陷的TiO2(101)清洁表面进行吸附后,优化后吸附距离较其它两种吸附显示最小,使TiO2(101)表面的晶体结构得到了充分优化,在三种吸附形式中其吸附结构显示最稳定,其吸附后的吸附能也表现为最大.另外由态密度图中TDOS的分析可知,在费米能级附近,掺杂原子的2p、3d电子在价带是否形成新的态密度峰会直接影响光学性质的变化.该研究为锐钛矿相TiO2作为传感器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参考依据.
    • 彭诚; 宋小姣; 林小清; 赵海岩; 梁若繁; 龙煜明; 关康
    • 摘要: 发展了一种可在冷却阶段析出锐钛矿的结晶釉的制备方法,采用TG-DSC、XRD等方法分析了该结晶釉的析晶过程,并研究了釉的析晶动力学.结果表明:熔块先在升温阶段析晶,高温时熔化,冷却保温阶段再次析晶;结晶釉中析出的晶体种类和数量主要与釉的冷却保温制度有关,700°C下保温有利于获得锐钛矿相含量较多的结晶釉;利用Kissinger公式计算的锐钛矿的析晶活化能为131.8 kJ/mol,Avrami指数为1.74;锐钛矿的析晶是体积析晶,晶体呈三维生长;结晶釉表面的显微硬度为6.33 GPa,与传统陶瓷釉面相当,具有较好的表面硬度和易洁性.此外,化学组成对釉的性质有较大的影响,TiO2含量的增加提高了釉中锐钛矿的析晶量;Al2 O3含量的变化可调整釉的烧成温度,以适应不同种类陶瓷的烧成制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