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铁素体不锈钢

铁素体不锈钢

铁素体不锈钢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5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0篇、会议论文110篇、专利文献894777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宝钢技术、山西冶金等; 相关会议84种,包括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中国金属学会特钢分会特钢冶炼学术委员会2014年全国特钢年会、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等;铁素体不锈钢的相关文献由2252位作者贡献,包括毕洪运、李鑫、刘振宇等。

铁素体不锈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0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94777 占比:99.91%

总计:895597篇

铁素体不锈钢—发文趋势图

铁素体不锈钢

-研究学者

  • 毕洪运
  • 李鑫
  • 刘振宇
  • 余海峰
  • 江来珠
  • 杜伟
  • 张鑫
  • 王国栋
  • 姜周华
  • 范光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超冉; 李东
    • 摘要: 采用电子束偏向16Mn钢侧的方法对40 mm厚铁素体不锈钢板与16Mn钢板进行电子束焊接,研究了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焊缝的显微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随着距焊缝上表面距离的增大,焊缝的冲击韧性降低,断口呈现准解理和解理断裂特征。16Mn钢侧热影响区的的组织主要由针状铁素体和羽毛状上贝氏体组成,最大冲击吸收功为113 J,冲击韧性最好,断裂类型为韧性和脆性混合断裂;铁素体不锈钢侧热影响区组织均主要由铁素体、马氏体和颗粒状碳化物组成,冲击吸收功在6~10 J之间,冲击韧性最差,断裂类型为脆性断裂,这与粗化的铁素体晶粒和脆性碳化物有关。
    • 江舟; 文魁; 刘太楷; 董勇; 邓畅光; 刘敏
    • 摘要: 铁素体不锈钢因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高电导率、高热导率等诸多优异性能,是常用的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用连接体材料,但是含Cr不锈钢在600~800°C的SOFC工作温度下存在高温氧化带来的界面电阻增大、Cr元素毒化阴极等问题。从连接体材料、防护涂层种类及其制备方法出发,简述了金属连接体材料的选择和Cr毒化阴极机理,重点阐述了活性元素氧化物涂层、稀土钙钛矿涂层以及尖晶石涂层对连接体的保护作用和近些年新的研究进展,并归纳了SOFC金属连接体表面涂层常用的制备方法和特点。介绍了稀土元素氧化物涂层对合金氧化膜的影响机制和应用局限性。总结了La_(1–x)Sr_(x)CrO_(3)、La_(1–x)Sr_(x)CoO_(3)、La_(1–x)Sr_(x)MnO_(3)等常用钙钛矿涂层的优势和不足,并分析了掺杂对钙钛矿涂层性能的影响。重点综述了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稀土元素掺杂对Mn-Co、Cu-Mn尖晶石涂层电导率、热膨胀系数匹配性、涂层结合情况等的影响,元素掺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涂层的电导率和提高阻Cr效果,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掺杂量、长期稳定性等问题。最后,对金属连接体防护涂层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作出了展望。
    • 方旭升; 汪盼盼; 奚涛涛; 隋凤利
    • 摘要: 将含0.011%C和17.45%Cr(质量分数)的17Cr铁素体不锈钢铸坯在1050°C轧至14.5 mm厚,然后分别再加热至800°C和900°C轧至5 mm厚钢板。检测了不同温度始轧的钢板的显微组织、晶粒取向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在900°C始轧的17Cr钢热轧板相比,在800°C始轧的钢板纤维状晶粒更细小、组织更均匀,部分晶粒中出现剪切带,α织构较少,γ织构增多,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更高。
    • 杜伟; 余海峰
    • 摘要: 研究了铁素体不锈钢在不同热轧退火工艺下织构的演化规律,并对相应冷轧成品的起皱高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热轧板表层和中心层展示了强烈的剪切变形织构和平面变形织构,经罩式炉退火后,两种变形织构的强度明显降低,并出现了少量的再结晶织构;经连续退火后,表层剪切变形织构的强度进一步减弱,中心层获得了完全的再结晶织构,但再结晶织构的强度较弱。最终再结晶退火后,所有样品都呈现完整的{111}织构,连续退火的成品板中,{111}织构的强度最高,且各种取向的晶粒弥散分布,起皱高度也最低。
    • 庄丽丽; 靳塞特
    • 摘要: 利用电子膨胀仪研究分析430、409L、410S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板材的热膨胀曲线,并与304奥氏体不锈钢热轧板材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04的热膨胀系数明显高于三种铁素体不锈钢的的热膨胀系数,低温时大概高出50%;四种不锈钢的热膨胀曲线在800°C以下近似直线上涨的过程,800°C以后因为组织转变或者不同相的溶解,304、430和410S热膨胀曲线发生转变,409L因为是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其热膨胀曲线未有明显转变,因此认为材料组织结构对其热膨胀曲线有明显影响。
    • 谢胜涛; 邵书东; 亓海燕; 王俊海
    • 摘要: 对常规430铁素体不锈钢进行了稀土微合金化改进,最终开发出高品质430RE铁素体不锈钢冷轧退火带钢,并研究了稀土微合金化对430不锈钢的力学性能、深冲性能、抗皱性能、显微组织和织构的影响。通过稀土微合金化,430不锈钢中尺寸较粗大的CaO·SiO_(2)和Al_(2)O_(3)·CaO夹杂物,大多转变为430RE不锈钢中尺寸较细小、分布密度较高的富含稀土元素的夹杂物。与采用基本相同热轧、冷轧和退火工艺的430不锈钢相比,430RE热轧板和冷轧退火板的强度水平均有所降低、塑性水平均明显升高;430RE生产过程中的宏观织构演变表现出更强的高塑性应变比(r值)γ-织构组分形成趋势,这使得430RE冷轧退火板的深冲性更优;430RE冷轧退火组织中沿轧向偏聚、低r值取向晶粒簇减少,这使得430RE冷轧退火板的抗皱性更优。
    • 柳岸敏; 陈烜; 杨超; 李永超; 杨勇; 张军; 朱家泽; 樊宇
    • 摘要: 采用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对15组不同焊接速度、功率、离焦量且厚度为1mm的430铁素体不锈钢薄板进行焊接。结果表明:焊缝表面形貌美观,成形良好,焊缝显微组织主要为柱状铁素体;在试验中得到了最优的焊接参数,焊接速度设为1.4m/min,离焦量设为0,不断提高的焊接功率会导致焊缝熔深变大,焊接速度的提高会导致焊缝熔深减小,离焦量则对焊接接头表面形貌影响不明显;参数变化对焊缝硬度没有显著影响,母材硬度约为200HV,焊接接头硬度为400~700HV。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参数对430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性能的影响,进而得到了最优的焊接参数。
    • 朱嘉文; 李佳; 杨成刚; 吴集思; 张鑫
    • 摘要: 目的选用430铁素体不锈钢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添加SiO_(2)、TiO_(2)、Cr_(2)O_(3)和未添加活性剂对A-TIG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活性剂涂覆在430铁素体不锈钢上进行A-TIG试验,分析活性剂对接头熔深、组织、性能、元素含量的影响情况。结果同一焊接工艺参数下,活性剂的加入均能提高焊缝的熔深和深宽比,减少熔宽;其中,SiO_(2)为活性剂时获得了最佳的焊缝几何形貌。同时,对比常规TIG焊接(未添加活性剂)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可知,活性剂的加入并未改变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且无新相的生成;活性剂的添加能够细化接头组织,从而使得接头硬度有所提高。结论活性剂的加入能够显著增加铁素体不锈钢TIG焊缝熔深,改善接头组织,提高接头硬度。
    • 马明玉; 周娜; 龚坚; 吕宝锋; 牛涛; 关建东
    • 摘要: 采用浸泡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Ce和W对铁素体不锈钢在含Cl-溶液中耐点蚀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恒电位极化法测定不同Ce和W含量的铁素体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CPT)。结果表明,W和Ce都可显著抑制铁素体不锈钢在FeCl_(3)溶液中的腐蚀溶解,且含W的不锈钢蚀坑坑底有W元素富集。Ce和W的添加提高了不锈钢在5%NaCl溶液中的临界点蚀温度,并且当W的质量分数达到1%时,可以显著增强蚀坑的再钝化能力。添加Ce和W可提高不锈钢的点蚀电位,降低腐蚀电流密度,提高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不同成分的铁素体不锈钢在中性氯溶液中都表现出稳定的钝态,而Ce和W的添加可以提高钝化膜的稳定性,扩大钝化区范围。
    • 杜伟; 周存龙; 赵敬伟
    • 摘要: 从成分设计入手,研究了不同铌钛含量对超低碳铁素体不锈钢显微组织、织构演化以及成形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最终成品退火后,试验钢都获得了完全的再结晶组织,无稳定化元素钢混晶明显,单钛钢的晶粒长大明显,低铌双稳定钢的组织均匀性最佳。与再结晶组织类似,冷轧退火后所有钢种都获得了显著的γ再结晶织构,单钛钢的织构强度最高,其次是低铌双稳定钢,而后是单铌钢和高铌双稳定钢;无稳定化元素钢的γ织构的强度最低,同时还有明显的α织构。成形性测试表明:低铌双稳定具有优良的深冲性能,最低的平面各向异性,良好的抗皱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