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断口形貌

断口形貌

断口形貌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99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1篇、会议论文155篇、专利文献6283篇;相关期刊340种,包括材料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焊接技术等; 相关会议128种,包括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5届海内外中华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暨第13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等;断口形貌的相关文献由334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政、刘正、于杰等。

断口形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1 占比:11.43%

会议论文>

论文:155 占比:2.13%

专利文献>

论文:6283 占比:86.44%

总计:7269篇

断口形貌—发文趋势图

断口形貌

-研究学者

  • 刘政
  • 刘正
  • 于杰
  • 刘小梅
  • 王宇
  • 徐静
  • 戚文军
  • 李亚江
  • 李玉龙
  • 王文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超冉; 李东
    • 摘要: 采用电子束偏向16Mn钢侧的方法对40 mm厚铁素体不锈钢板与16Mn钢板进行电子束焊接,研究了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焊缝的显微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随着距焊缝上表面距离的增大,焊缝的冲击韧性降低,断口呈现准解理和解理断裂特征。16Mn钢侧热影响区的的组织主要由针状铁素体和羽毛状上贝氏体组成,最大冲击吸收功为113 J,冲击韧性最好,断裂类型为韧性和脆性混合断裂;铁素体不锈钢侧热影响区组织均主要由铁素体、马氏体和颗粒状碳化物组成,冲击吸收功在6~10 J之间,冲击韧性最差,断裂类型为脆性断裂,这与粗化的铁素体晶粒和脆性碳化物有关。
    • 刘响亮; 胡新元; 任宁博
    • 摘要: 国内某电厂采用了首台具有知识产权的1000 MW机组蛇形管式高压加热器,运行过程中出现泄漏.本文采用内窥镜检查发现泄漏是由集箱管接头处换热管断裂引起的,对换热管断口形貌、高压加热器运行数据以及生产制造记录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压加热器生产制造过程中集箱管接头角焊缝处产生的缺陷和管接头处存在的绞刀痕是引起换热管泄漏断裂的主要原因.
    • 李博; 刘新宝; 朱麟; 权晨; 王妮
    • 摘要: 利用一种基于变形机制的本构模型对P91钢蠕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合试验数据发现,最小蠕变速率与蠕变过程中的施加应力呈现出明显的指数关系,且与不同的变形机制间存在紧密联系。通过将位错滑移、位错攀移以及晶界滑移三种变形机制引入传统Norton幂律方程,对P91钢在580°C~620°C温度、135 MPa~200 MPa应力条件下的蠕变行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P91钢的蠕变曲线,包括蠕变的初始阶段、稳态阶段以及加速阶段。此外,模型计算结果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进一步表明,在当前温度应力范围内P91钢蠕变断裂形式为穿晶断裂。
    • 周建川; 李红俊; 李静; 张继永
    • 摘要: 夹杂物对高强钢性能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冲击性能偏低试样断口形貌及夹杂物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试样断口形貌以脆性断裂为主,并在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区存在的B类、DS类以及大尺寸TiN夹杂,夹杂物破坏了基体组织连续性,促进裂纹萌生,是导致冲击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精炼、连铸工艺和化学成分进行优化,使材料冲击性能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
    • 华建民; 王斐; 薛暄译; 黄乐鹏; 陈增顺; 王能
    • 摘要: 为评估火灾后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的低周疲劳性能,对8个温度梯度的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试件进行了低周疲劳试验,获得了火灾后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的滞回曲线和疲劳寿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温度对低周疲劳荷载下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的最大拉压应力、塑性应变幅值以及能量密度的影响,并从微观角度观察了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高温后的金相组织变化,讨论了其疲劳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当受火温度高于500°C时,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的低周疲劳性能随温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疲劳寿命和能量密度在700°C时到达最低点;高温导致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疲劳强度降低,塑性应变增加;金相组织变化是高温后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低周疲劳性能改变的原因,受火温度高于700°C时碳钢芯筋的金相组织发生改变,冷却后有粒状珠光体生成。结果明确了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的低周疲劳破坏机理,揭示了经历不同高温的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低周疲劳性能演化规律。
    • 张铁纯; 杨晨晨; 王轩; 周春苹
    • 摘要: 采用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开展玻璃纤维平纹编织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静态压缩和压-压疲劳性能实验。应力比为R=10,拟合出S-N曲线,基于疲劳实验过程中的刚度退化、能量耗散、循环蠕变与循环软化来表征疲劳损伤演化,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试件的条件疲劳极限为静态压缩强度的66.3%;通过双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的S-N曲线具有较高可信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刚度逐渐下降,各峰值载荷下的能量耗散逐渐增加;在循环加载初期,试件表现出强烈循环蠕变现象,高峰值载荷作用下的试件表现出强烈循环软化行为;试件经过循环加载抵抗变形能力得到增强;断口观察到了基体开裂、纤维/基体界面脱粘、纤维断裂和分层四种失效模式;与疲劳断口相比,静态压缩断口表现出较大的分层损伤。
    • 焦帅杰; 王国佛; 贾玉力; 李向阳; 杨玉亭; 韩莹
    • 摘要: 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全部采用国产HS13/5L焊丝进行焊接,成功实现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HS13/5L焊丝为水轮机转轮同材质焊接材料,属于13Cr型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然而其MAG焊熔敷金属的韧性低于母材,针对此问题,将现有的MAG平焊焊接工艺调整为立向上焊焊接工艺,以提高熔敷金属的冲击韧性.对比分析了平焊、立向上焊熔敷金属的微观组织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立向上焊位置回火热处理态熔敷金属的室温冲击吸收能量达到120 J以上,比平焊位置提高了约40%.两种焊接位置下的熔敷金属微观组织的相组成无明显差异,焊态组织为淬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δ-Fe,回火热处理态组织为回火板条马氏体+逆变奥氏体+δ-Fe.立向上焊熔敷金属中的氧化夹杂物密度比平焊位置降低了约22%.平焊和立向上焊熔敷金属冲击断口整体呈现出韧性断裂的特征,立向上焊位置熔敷金属的韧性优于平焊位置.
    • 宋新莉; 彭宇凡; 李兆振; 黄昌虎; 潘子钦; 刘静
    • 摘要: 测试了高强无取向电工钢的S-N曲线,并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实验钢组织,疲劳断口形貌和位错结构。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频率为20 Hz,应力比R为0.1,循环107周次时,实验钢的疲劳强度为360 MPa,疲劳裂纹萌生于实验钢的次表面,裂纹萌生点附近有沿晶开裂现象,疲劳裂纹扩展区域有解理台阶与疲劳条纹,瞬间断裂区是韧性断裂,有大量韧窝。实验钢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基体中产生了大量位错,并有驻留滑移带终止在晶界位置。
    • 张彩东; 马成; 罗扬; 潘进; 张志强; 曹宏玮; 孙力; 吝章国
    • 摘要: 针对钢质车轮轮辋闪光对焊中出现的接头断裂现象进行了分析。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了截面的低倍放大形貌,发现焊接前装配工序存在错边现象;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熔合线与热影响区的微观组织,发现熔合线附近为贝氏体组织,紧邻熔合线约50μm的位置为马氏体组织,重点观察了裂纹附近的形貌,发现存在氧化层与脱碳层,说明裂纹在高温下萌生;利用扫描电镜进行了断口形貌分析,结合能谱分析说明断口焊接过程残留有氧化物,并在熔合线附近存在二次裂纹。本文综合上述检查检测分析结果澄清了轮辋加工开裂的原因。
    • 杨怡姣; 彭毅; 李艳萍
    • 摘要: 针对目前SWRH82B热轧盘条断面收缩率偏低问题,通过断口形貌、金相检验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SWRH82B高碳钢热轧盘条断面收缩率偏低的试样出现无缩口形貌,呈现解理型脆断;心部出现恶性网状渗碳体组织。对心部网状渗碳体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生产实践中消除盘条心部网状渗碳体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