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网
钢筋网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80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78171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安徽建筑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等;钢筋网的相关文献由413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振东、叶忠、彭友平等。
钢筋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8171篇
占比:99.82%
总计:178487篇
钢筋网
-研究学者
- 陈振东
- 叶忠
- 彭友平
- 林林
- 蒋爱华
- 陆红霞
- 顾永香
- 单长正
- 张若虎
- 王春凯
- 赵厚勇
- 赵永文
- 林艳江
- 孙广田
- 朱利君
- 汪小林
- 黄轶
- 卞晓忠
- 程茂林
- 裴娟苗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赵国庆
- 吴中正
- 陈华
- 俞高红
- 华晓涛
- 吴国环
- 张益鹏
- 徐顺武
- 徐鹏程
- 方之遥
- 李涛
- 杜立恒
- 殷树芳
- 潘金龙
- 王智群
- 范晨阳
- 黄剑
- 曹万林
- 陈斌
- 陈育科
- 乔崎云
- 刘修成
- 卜良桃
- 夏昊
- 张亚楠
- 徐瑞榕
- 朱明清
- 朱浩
- 管政霖
-
-
张金龙;
马伟斌;
郭小雄;
安哲立;
付兵先;
王勇;
邹文浩
-
-
摘要:
对不同钢纤维掺量喷射混凝土梁及圆板、铺设不同规格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圆板进行试验,分析钢纤维及钢筋网对喷射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梁能量吸收值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圆板呈延性破坏,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圆板为脆性-延性交替破坏;铺设钢筋网和掺加钢纤维两种增韧方式均可提高圆板能量吸收值,挠度较小时掺加钢纤维增韧效果更明显;掺量45 kg/m^(3)的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圆板挠度50 mm时能量吸收值与网格尺寸20 cm×20 cm、钢筋直径6 mm的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圆板接近。经现场试验,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效率高、安全经济。
-
-
刘兴陇
-
-
摘要:
型钢拱架和钢筋格式拱架是钢拱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钢拱架在实际的隧道施工中能够承受巨大的荷载力,所以被许多施工企业普遍推广和使用。基于此,结合具体的情况,首先,简单介绍了此次施工项目的相关内容;其次,详细说明了钢拱架的具体施工方案内容;最后,提出了钢拱架、钢筋网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以期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
-
陈梦霞;
吴霞
-
-
摘要:
以位于山岭重丘地区的YG高速公路为例,对双层连续配筋钢筋网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施工方案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可在重型运输交通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显著提升路面结构强度、降噪性能、抗滑性能及行车舒适度,并能有效消除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向交通大流量、重型化趋势发展,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
卜良桃;
唐德志
-
-
摘要:
目的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钢筋网加固足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方法设计制作了6根混凝土梁,其中5根用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筋网加固,1根未加固作为对比试验梁。通过受弯试验,研究加固配筋率和初始受力水平对加固RC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试验梁裂缝分布形态、荷载-挠度曲线、各材料应变发展规律和加固梁的破坏模式,并将试验结果进行有限元模拟验证。结果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筋网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加固梁的开裂荷载提高了39.4%~142%,极限荷载提高了71.4%~141.3%。结论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筋网加固方法能显著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以及抗裂性能。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发展规律一致,吻合程度较好。
-
-
卜良桃;
朱天宇;
贺洪霞
-
-
摘要:
目的 研究使用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筋网薄层加固(RPCRM)的钢筋混凝土足尺偏压柱的受力性能。方法 对6根RPCRM柱进行二次受力偏压试验,分析加固层钢筋网配筋率及初始荷载水平对柱承载和变形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未加固柱相比,RPCRM柱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峰值荷载的最大提高幅度为233%,位移延性系数的最大提高幅度为155%,且提高幅度皆与钢筋网配筋率及初始荷载水平相关。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建立了RPCRM柱承载力计算公式。结论 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筋网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压柱的加固效果显著,加固后能有效提高柱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RPCRM柱承载力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
-
姜哲;
鲁守银;
于世伟;
张强;
李志鹏
-
-
摘要:
针对当前钢筋网片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PLC和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系统软件采用对伺服控制系统的位移曲线进行控制的方式,通过伺服控制系统的位置反馈信号实现了预定轨迹的跟踪控制,完成对经纬钢筋的送料、组合以及钢筋焊网的有序排列。基于模糊控制算法,完成了钢筋焊网的焊接压力控制,并通过MATLAB进行了仿真验证。所述控制系统提升了钢筋网焊接效率,保证了焊接质量,降低了工人工作强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
杜文平;
杨才千;
王冲
-
-
摘要:
为了提高加固构件的抗裂性能和极限承载力,提出一种聚乙烯醇纤维增强钢丝网水泥基复合(PVA-RFCC)新型加固材料,是由钢筋网和钢丝网作为增强材料,聚乙烯醇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作为基体构成.设计7根加固梁和1根对比梁进行四点弯试验,重点探讨了加固层(CRL)厚度对加固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最佳CRL厚度计算表达式进行推导.结果得出:当CRL仅为PVA-ECC或仅含钢丝网(SM)时,试验梁弯曲性能随着CRL厚度增大而降低;当CRL中包含钢筋网(RM)或SM-RM时,试验梁弯曲性能随着CRL厚度的增大而增强.CRL厚度与极限荷载呈二次函数关系,SM-RM是最优加固方式,SM主要提高试验梁延性,RM主要提高试验梁的承载力和刚度.结合试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得出CRL为PVA-ECC或仅含SM时,试验梁的最佳CRL厚度为40 mm;仅加RM或SM-RM时,最佳CRL厚度为60 mm.
-
-
-
-
-
摘要:
日前,由公司第五分局承建的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工程大坝首仓面板混凝土具备浇筑条件,标志着该项目面板混凝土正式拉开序幕。荒沟电站上水库地处高寒地带,其主坝坝型为变厚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顶部厚度为0.4米,底部最大厚度约0.56厘米,最大斜长137.1米,共计53块,基本宽度为14米,中部设双层双向钢筋网。面板混凝土为二级配,面板垂直缝及水平缝、周边缝、顶缝均设有铜止水和表层止水。
-
-
-
Zhao Kaozhong;
赵考重;
Wang Fei;
王飞;
Chen Yixiao;
陈以晓;
Cui Baofeng;
崔保峰
- 《第十四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文章提出了采用增设构造柱和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共同加固砖砌体的加固方法,构造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砖砌体组合柱.通过对十个加固后的砖墙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钢筋混凝土-砖砌体组合构造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相比具有相同的作用效果,可改善砌体抗震性能;(2)采用增设构造柱和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共同加固的墙体,其破坏形态与仅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的墙体不同,主要表现为受弯破坏;(3)加固后的砖砌体与未加固墙体或只加钢筋网的墙体相比,其延性、耗能特性和承载力均有显著提高;(4)试件的高宽比、构造柱配筋率及轴压力对试件的延性、开裂刚度和承载力均有一定影响;(5)采用增设构造柱和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共同加固的砖砌体或端部有构造柱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共同加固的砖砌体,可参照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计算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仅考虑构造柱内纵向钢筋作用,不考虑钢筋网竖向钢筋作用,且计算时受压区应考虑由不同材料组成即受压的砌体、砂浆面层及混凝土.
-
-
郭子雄;
柴振岭;
刘阳
- 《第十一届泉州市科协年会——泉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开成分会场》
| 2013年
-
摘要:
由于石楼板受弯承载力低且常存在天然裂隙,极易脆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对其开展加固技术研究.提出采用钢筋网改性砂浆加固石楼板受弯承载力方法,开展了6个足尺钢筋网复合砂浆加固石楼板试件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研究了加固砂浆种类、钢筋类别和配筋率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加固石板的破坏类似适筋梁的延性弯曲破坏,而未加固纯石板为突然脆断破坏;加固试件的受弯承载力和弯曲变形能力均有显著提高,且受弯承载力随配筋率和钢筋强度的提高而增大;加固层与原石板界面粘结性能较好,未出现粘结剥离破坏现象.基于试验数据和平截面假定,提出了加固石楼板板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
-
-
-
-
-
王汝井
- 《2016第七届中国矿业科技大会》
| 2016年
-
摘要:
贵州省开阳磷矿井下深部巷道开拓时,采用长锚索加钢筋网进行支护设计,详细介绍了具体设计、施工、组织、实施的过程,实践表明:应用长锚索技术可确保不稳固围岩的正常施工及永久使用,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
-
周志祥;
徐谋;
范亮;
徐进
- 《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本文针对重庆地区高速公路多座桥梁桥面铺装过早损伤的情况,选择典型桥面铺装类型,分析各种桥面铺装病害类型及其成因,着重对由于桥面铺装钢筋网片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桥面铺装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设计上的建议措施,并以大佛寺大桥为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桥面铺装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