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偶极子

偶极子

偶极子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3年内共计1567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物理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6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1192篇;相关期刊239种,包括大气科学、气象学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中国声学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2013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等;偶极子的相关文献由3270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斌、洪伟、张亮等。

偶极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6 占比:21.44%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2.49%

专利文献>

论文:1192 占比:76.07%

总计:1567篇

偶极子—发文趋势图

偶极子

-研究学者

  • 林斌
  • 洪伟
  • 张亮
  • 杨仕文
  • 周建华
  • 游佰强
  • 冯波涛
  • 殷晓星
  • 章秀银
  • 赵洪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韧; 唐涛; 敬守钊; 樊勇
    • 摘要: 设计一个输入阻抗可调的微带偶极子天线,该天线谐振频率为3.5 GHz,由两个对称的辐射单元和加载在馈电端口处对称的阻抗调节枝节组成。通过调节两个枝节的长度,可以实现天线的电感性或电容性的输入阻抗特性。天线采用柔性基板,能够弯曲,可以贴附于弧形物体表面。结果显示弯折程度对天线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该天线的这些特性,使其能适用于5G系统。
    • 杨礼节
    • 摘要: 本文基于2.5维方法利用Comsol大型数值仿真软件的PDE模块对不同裂缝深度、裂缝张角的不规则井孔的随钻偶极子波场开展了初步研究.。数值模拟多极子声源在圆形井孔中激发的声场,将Comsol有限元的模拟结果和实轴积分法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然后,采用偶极子声源,针对含不同张角、不同深度裂缝等井孔条件,计算相应的声场特性和井孔中的接收波形。
    • 张卿冕; 肖正明
    • 摘要: 为了更好的了解水下航行器的流场特性及辐射噪声的变化规律,采用SST k-ω模型,运用流体仿真软件,提取了水下航行器在3种来流速度工况下的表面压力分布,总结了阻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推导了航行器鼻端处压力的变化,仿真得出了航行器在对称面上的速度分布情况。把壁面压力脉动作为偶极子声源,采用直接边界元法(BEM),仿真计算得到声压云图和场点声功率级的分布情况。在轴向上安装探测器,来讨论壳体辐射噪声轴向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来流速度越大,航行器所受到的阻力和压力都随之增大,且航行器结构辐射噪声也增大;声场中距离航行器越近的点,其声压越大,且声压在近场区域衰减的速度较快,通过仿真所得到的航行器辐射噪声的变化规律具有准确性和可行性。
    • 刘鑫; 张帅
    • 摘要: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共臂结构的双频印刷偶极子天线,可同时工作在433 MHz和2 390 MHz,可广泛用于无线局域网、物联网通信领域。该天线由一个工作在高频的二元双面印刷偶极子阵列和一个工作在低频的偶极子下臂组成。一方面通过加载电容,将高频辐射体设计成为低频印刷偶极子的上臂,来构成低频对称阵子的完整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加载电感,进一步缩短了低频阵子臂的长度。
    • 程智勇; 陈胜垚; 吴文; 刘中
    • 摘要: 为了提高单比特稀疏偶极子阵列的波达角(DOA)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协方差矩阵估计算法。利用偶极子阵列结构特征,将该阵列的接收信号重排为具有相同阵列排布的等效标量阵接收信号,其理想协方差矩阵具有托普利兹结构。利用该矩阵的托普利兹结构以及单比特采样信号与无量化接收信号的符号一致性,将等效标量阵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的估计问题转化为具有等式约束的非凸优化问题,并将此问题松弛为凸问题,求得该矩阵的估计值,进而使用子空间方法获得DOA的估计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比特多重信号分类(OBMUSIC),在嵌套阵上,该文单比特稀疏协方差矩阵估计(OB-SCME)的估计精度最小均方误差(MSE)有平均2.2 dB的性能提升;在互质阵上,其估计精度MSE平均提升了8 dB;当信噪比为0且快拍数少于60时,其估计精度提升可达10 dB以上。
    • 冯建杰; 龚大勇; 邓杰; 俞钰峰
    • 摘要: 设计了一种紧凑型低成本的宽带高增益偶极子天线。由4个偶极子单元组成偶极子阵列,实现了高增益特性;由4个巴伦结构、2条100Ω及2条77Ω的微带线组成馈电网络,实现了同轴线到天线的功率分配。馈电网络和偶极子阵列集成在同一介质板上,避免了额外功分器的使用,天线结构紧凑、集成度高。测试结果表明,设计天线的工作频段为1.94~2.74 GHz,相对带宽达到34.5%,工作频段内的增益为10.36~12.11 dBi。
    • 景雨薇; 吴普训
    • 摘要: 电偶极子是电磁学基本模型之一,其电场强度分布颇有特点.通常教材要么给出电势然后做梯度计算,要么通过矢量叠加直接给出场强,推导比较数学化,学生难以对偶极子场强特点和物理图像获得直观理解.本文把熟知的力学单摆和偶极子联系起来,通过力电类比给出偶极子电场的两种形式,特别是不依赖坐标的场强形式,清楚阐明了各分量特点,还给出类比方法的应用实例.这种方法有助于初学者从不同角度体会知识点联系,深入理解偶极子物理图像,强化类比思维.
    • 郑庆伟
    • 摘要: 曰前,南京农大理学院刘芳教授课题组与加州大学洛杉肌分校(UCLA)Houk教授课题组合作,发表了关于1,3-偶极子环加成反应双关过渡态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是理学院首次以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论文。
    • 田丰林; 苑忠浩; 刘巍; 程领骑; 陈戈
    • 摘要: 海洋中的涡旋在传播过程中相互吸引并以偶极子的形式进行传播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现象,这些偶极子在输送海水、养分和其他物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海表面高度异常数据得到的涡旋轨迹数据的全球偶极子自动识别方法.通过使用K–D树切割空间的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16年9月间的涡旋轨迹数据进行计算,共发现了生命周期超过了60 d的86662对向西运动的偶极子和30590对向东运动的偶极子.结合提取结果,本文对偶极子在全球范围内的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海表面温度异常、盐度异常数据验证了自动识别算法的可靠性.最后,本文分析了具有伴随时间长、传播速度快、纠缠传播特点的偶极子传输模式和传播特性.
    • 李惠心; 孙博; 周波涛; 王树舟; 朱宝艳; 范怡
    • 摘要: 利用NCEP/NCAR、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观测资料,研究了3月巴伦支海海冰异常与中国东部8月"南暖北冷"的模态的联系及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当3月巴伦支海海冰偏多(少)时,中国东部地表气温呈现"南暖北冷"("南冷北暖")的模态,东北上空对应气旋(反气旋)异常和上升(下沉)运动异常,华南上空对应反气旋(气旋)异常和下沉(上升)运动异常,地表净热通量表现为"南正北负"("南负北正").进一步研究发现,"丝绸之路"遥相关型与中国东部环流异常密切相关,而3月巴伦支海海冰异常可以通过影响"丝绸之路"遥相关波列进一步影响中国东部的环流异常及偶极子温度异常.一方面,3月巴伦支海海冰偏多(偏少)的信号可以持续到8月,在喀拉海上空通过冰-气相互作用激发南传的波列,加强"丝绸之路"遥相关的负位相(正位相),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环流.另一方面,春季巴伦支海海冰偏多(偏少)使得同期欧亚大陆北部温度偏低(偏高),欧亚北部积雪呈"西多东少"("西少东多")、土壤湿度呈"西湿东干"("西干东湿")的空间格局.而土壤湿度异常的空间格局可一直持续到8月,使得"丝绸之路"遥相关波列的加强,进一步影响中国东部环流异常,最终影响中国东部8月气温偶极子型的分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